1. 首頁
  2. 教師

幼兒衝突教師要如何幹預

幼兒衝突教師要如何幹預

在幼兒相互交往過程中,衝突隨處可見。學前兒童交往衝突多發生在遊戲活動中。對空間、物品等有限資源的爭奪是引發幼兒衝突的主要原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衝突教師要如何幹預,歡迎閱讀。

一、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基礎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師生之間,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體驗到幼兒園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當幼兒之間出現衝突時,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則是幫助幼兒解決衝突的基礎。如何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首先,教師應該轉變角色。《綱要》曾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學習新綱要理念的同時,教師應該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當面對幼兒間的衝突時,教師不能再以高高在上的評判者的角色出現來客觀的給予他們對與錯的評判,而是應該以引導者、鼓勵者的角色出現,幫助幼兒自主去解決他們之間的衝突。其次,教師應該嘗試“蹲下來”與幼兒交朋友。其實,“蹲下來”不只是身體上簡單的一個動作,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身體蹲下來的同時,思想觀念同樣要“蹲下來”,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狀態,與幼兒保持平等自然、融洽和諧的關係,形成同伴、朋友的新型師生關係,讓幼兒感受到老師是在和自己一起玩,一起成長的朋友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約束者和管理者。最後,教師要和幼兒一起經營已經建立的良好師生關係。平等和諧師生關係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師用心和孩子一起在教育教學以及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去營造,一旦建立則需要教師和孩子一起用心經營,使之對幼兒的長遠發展起到積極的影響。

二、鼓勵幼兒自主解決是手段

當幼兒間發生衝突時,教師不能站在成人的立場上,給予他們一個評判的結果,而是應該站在公平正義的立場上,全面瞭解事情發生的全過程後,鼓勵他們自主解決衝突。例如:在川川和瑛祉在發生第二次爭搶椅子的時候,教師就不應該從同情弱者(哭)的角度出發,主觀地判定了椅子的歸屬,替孩子解決了衝突的後果,而是應該在幫助他們理清事情發生經過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想辦法解決兩個人搶一把椅子的衝突和後果,讓他們想想現在應該怎樣辦?怎樣做才是對的?。只有讓他們自己嘗試去解決,他們才容易愉快地接受衝突的後果。那麼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引導鼓勵幼兒自主解決衝突呢?

首先,要引導幼兒學會如何與人交往。觀察生活中經常與人發生衝突的幼兒一般性格要強而倔強,他們往往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和同伴發生爭吵,分析其原因就是不會與人交往,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不懂得謙讓。面對有類似問題的孩子,作為教師的我們有責任教給他們應該怎樣做?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周圍的小夥伴會喜歡?給幼兒一個正確的行為指導,讓他們學著與他人友好相處。其次,要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也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觀點和想法。當幼兒之間發生衝突時,教師應該在引導幼兒理清事實的基礎上,讓他們自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最好不要過多的干涉或者評判,給予一定的鼓勵和引導即可。這不僅可以提高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他們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自行化解了心中的不愉快。第三,增進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和諧關係。幼兒之間的衝突往往是因為一些芝麻大的小事,他們不會因為一時的衝突而成為冷面相對的仇人,然而在衝突發生之後,教師應該引導幼兒正確地看待自己的行為,不管對錯,都要和發生衝突的好朋友互相道歉,並友好的擁抱或者握手,以增進同伴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和諧關係的建立。

三、適時地引導教育是目的

發生衝突的幼兒畢竟是少數,如何減少幼兒間不必要的矛盾衝突,讓他們友好和諧的相處是我們教育的目的。那麼在平日的工作中我們應該怎樣做呢?一方面教師可以在合理解決幼兒間衝突的基礎上,以點帶面對其他幼兒展開討論、交流、教育,另一方面還要透過多種形式教給幼兒正確的與人相處的方式方法,讓幼兒從中獲得終身受益的教育影響。如:當幼兒間為爭搶椅子而發生爭吵時,首先,教師在正確處理衝突以後,可以以故事或者情景表演的方式,將發生衝突的真實情況描述下來(最好不要以幼兒真實的姓名去講述,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引導幼兒討論交流“他們做得對嗎?”“哪做的不對?為什麼?”“如果你是他們,你會怎樣做?”,讓幼兒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明確什麼樣行為是對的?什麼樣的行為是大家不歡迎的?讓幼兒獲得正面的教育資訊。其次,還可以透過一些傳統的故事,如《孔融分梨》讓幼兒從中學會和感受謙讓的益處,獲得正面的行為指導。另外,可以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些類似於評比的活動,定期評出“最樂於助人的小明星”、“最謙讓的小明星”等,鼓勵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品質和行為習慣,讓幼兒在謙讓中享受與同伴友好相處的快樂!

教育無小事,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都充滿著教育的因素,教師如何抓住這些教育的契機,對幼兒實施積極、有意義、有長遠價值的教育,需要每一位教師用自己的慧眼、用自身的教育理念、用和諧的師生關係去發現、去影響、去把握。就讓我們一起點亮每一個教育的契機,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