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學會合作的課堂實錄

關於學會合作的課堂實錄

導語:教學實錄是一種鮮活的教學資源,透過教學實錄情景再現,教師們可以對教學案例進行分析研討,可親、可近、可學、可用,非常有益處,以下是小編整理學會合作的教學實錄,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

3、初步認識演講詞的結構特點,學習文中列舉典型事例說明觀點的方法。

4、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獲得“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側重點的不同,培養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的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實驗用具(玻璃瓶和七個綵球)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匯入,審題質疑

1、故事匯入:某大公司是當地最有實力且員工待遇很高的單位,因此該公司的人才招聘競爭十分激烈。最後的一場招聘測試是在一個雨天進行的。候選物件都端坐在公司的大廳內等待測試。大廳內已準備好一半人的雨傘。測試時間快到了,主考官說:“從這裡到考場要穿過一個露天的走廊,請大家抓緊時間進場。”於是,大家爭先恐後地行動起來:有的搶過一把雨傘就跑,有的兩人共撐一把雨傘,有的索性冒雨前往。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就是最後一場考試。同學們猜一猜:最終被聘用的是哪些人?

是那些共打雨傘的人。因為該公司認為:一個團體能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與人之間的精誠合作,他們需要的正是會合作的人。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有什麼體會?

2、揭示課題:看來,合作在現代社會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合作(板書課題:學會合作)。今天就讓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合作,完成這一課的學習吧。

3、讀了課題後,你們有什麼疑問嗎?生自由質疑。

(1)什麼是合作?(2)為什麼要合作?(3)怎樣合作?……

4、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勤于思考的你一定能從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出示自學要求:

(1)默讀課文,畫出文中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藉助課後生字的拼音,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思考:課文圍繞“合作”講了幾方面的內容,理清課文層次。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分節合作讀課文,要求段與段之間過渡自然,配合默契。

(2)指名回答課文講了哪幾方面內容,理清思路:

合作的重要性 → 怎樣卓有成效的合作 → 呼籲人們學會合作

(第1—3自然段) (第4—6自然段) (第7自然段)

(3)出示: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孤立、典範、悠揚、傾瀉、和諧、協作

顧名思義、 卓有成效、 情不自禁

分四人小組合作完成,看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項任務。最先完成者就是我們今天的小組合作典範,請他們來說說這些詞語的意思,並談談成功合作的原因。

齊讀生字詞。

3、指導書寫易錯生字。

三、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生字描紅。

第二課時

一、溫故探新,直奔重點

1、配樂曲朗讀課文。

2、找出中帶問號的句子,想想它們在中有什麼作用?(既能引起聽眾注意,又起提綱挈領作用)你認為哪個問題最重要?

二、研讀事例,感悟合作

1、過渡: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第4、5、6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成功的合作不僅要有統一的目標,要盡力做好份內的事情而且還要心中想著別人,心中想著集體,有自我犧牲的精神。)

2、為什麼不直接說道理,而要選擇兩個事例來說明呢?

(因為4、5自然段的兩個事例分別說明了第6自然段的兩層意思,用事實說話更能讓人信服。)

研讀事例一:交響樂團演奏

(1)分男、女生齊讀第4自然段,師發現讀得節奏快慢不一,並不整齊,問:為什麼我們這麼簡單的合作都沒有完成好呢?而一個擁有上百人上百種樂器的交響樂團又是如何合作的呢?

(2)出示交響樂團演奏樂曲的音像資料,讓學生置身於交響樂的美妙旋律中。結合觀看欣賞的體會,理解“悠揚”“傾瀉”“流向天宇”“流進人們的心田”的意思,並充分地指導朗讀。思考:為什麼他們能奏出如此美妙的樂曲呢?讀讀課文,找出答案。(扣住“上百位樂師”、“數十種不同的樂器”和“合作得這樣完美和諧”、“高度統一的團體目標”、“協作精神”等詞語,引導體會“團體目標”和“協作精神”的重要)。

(3)分組討論:為什麼作者一定要選這個事例呢?不選取拔河比賽作例子呢?這個事例與作者的觀點有什麼關係?學生回答後總結:因為交響樂團的合作更復雜,更龐大,這是合作的典範,選舉的是典型事例,最能說明作者的觀點。

(4)現在,讓我們學習這種目標統一、團結協作的精神再來合作朗讀第4自然段,大家有信心合作好嗎?(生齊讀)

研讀事例二:模擬逃生實驗

(1)學生自由讀課文,瞭解實驗步驟。

(2)讓7名學生參與實驗。

(3)恭喜大家在規定時間內成功脫離險境。我想採訪實驗中最後從房子裡逃生的同學;為什麼你選擇最後一個出來,難道你不怕有生命危險嗎?

(4)“危難之中,方顯英雄本色”,他的先人後己的.精神是不是值得大家學習?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當然,他的成功逃生更離不開另外六個同伴的合作,大家一起握手慶賀吧!

(5)聯絡剛才的實驗想想“依次”是什麼意思?如果大家爭先恐後地出來,會出現什麼狀況?外國專家是怎麼說的?(自由讀)“我在許多地方做過這個實驗,從未成功”,說明了什麼?為什麼他要連說兩個“真了不起!”?指導朗讀。從這個事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成功的合作還需要有自我犧牲精神)

3、只舉前一個例子夠不夠?為什麼?這兩個事例說明的道理哪個更難做到?

這兩個事例強調的重點不同,表達的是兩層意思,所以缺一不可。作者用“不僅……而且……”這個關聯詞把它們連線起來,體現了遞進的關係。讓我們把兩個事例蘊含的道理再來完整地讀一讀,牢記住這句話。(齊讀第6自然段)

三、略讀首尾,總結全文

1、其實生活中合作無處不在,課文中還列舉了哪些事例說明?請看課文第1-3節,思考:為什麼人生活在世界上,都離不開與別人的合作?合作有什麼重要意義呢?

默讀1—3節,畫出相關內容。體會“不論……也不論……都……”、“只有……才能……”等關聯詞語的作用。

2、小組討論:對於以上觀點是否認同?你能舉出反例嗎?

3、看來,社會生活中的確離不開合作。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合作是幫助我們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所以課文最後一段呼籲道(齊讀第7節):“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也是一個更加需要合作的社會,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聯絡實際談自己對既要“競爭”又要“合作”的切身體會。

4、總結全文:全文圍繞“合作”這個話題從合作的重要性談起,並列舉了兩個各有側重點的典型事例說明怎樣卓有成效的合作,最後呼籲人們學會合作。全文條理清楚,說得通俗易懂、字字有理,這就是“事實勝於雄辯”的精彩所在。

5、熟讀全文,練習演講。

四、遷移運用,拓展延伸

1、課外閱讀有關“合作”的故事,收集有關“合作”的名言警句。

2、模仿本文用典型事例說理的方法,寫一篇“學會______”的演講稿,並在班內進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