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十五從軍徵的課堂教學實錄

十五從軍徵的課堂教學實錄

十五從軍徵描繪了一個在外征戰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種種場景。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十五從軍徵的課堂教學實錄,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一、引入

1、師:今天我們將進入“戰爭”這個單元,說到戰爭你會想到誰?

師:說到戰爭,我們眼前總會出現一個個的英雄人物,或英勇善戰,或神機妙算。我想,學完今天的課文會讓你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戰爭,齊讀課題

生:十五從軍徵

二、初讀

1、交流部分重點字詞讀音、解釋:

師:昨天孩子們已經按要求預習了課文,老師要考考大家了,有信心嗎?出示“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2、師:下面老師想聽聽大家讀課文了,請翻開書。(生讀)

3、瞭解樂府詩及敘事詩

師:這首詩選自漢樂府,能說說你對樂府詩的瞭解嗎?

師:樂府詩有很多來自民間,沒有確定的作者,咱們這首十五從軍徵就是這樣。還記得咱們以前學過的一首樂府詩嗎?出示《江南》生讀。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江南美景,恬靜、悠閒;可今天這首十五從軍徵呢?一樣嗎?對,不一樣,它不是寫景的,那是寫......(生答)不同於我們以前學過的很多詩,它是一首敘事詩。(板書)

4、理解詩意,理清線索:

師:那它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誰來為我們講講?(生講全班讀詩)師相機板書,理清線索:年老回家(準備)——回家路上(聽到)——走進家門(看到、做)——走出家門(看、淚)

5、感知人物形象

師:孩子們讀得很流暢,看來都贊同他的講述。請孩子們結合詩意再讀課文,告訴我,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老兵?你能用一個詞形容這首詩,這個人物帶給你最大的感受

三、精讀,體會“悲”

1、師:大家的感受不約而同,都是悽慘悲涼,(板書悲慘)。那現在就跟隨你的這種感受,跟隨著這位老兵,和他一起踏上回鄉之旅(出示自讀提示:再次默讀課文,細細品味文字想象畫面,找出帶給你悲慘淒涼感受的詞句,做好批註。)

生:默讀,批註。

2、彙報分享

第一句

師:孩子們說的太好了!也許下面的一些畫面會帶著你更加真切地走進老兵65年悲涼軍旅生活。(圖片1)這65年啊,是黃沙漫天,春風不度的荒涼景象。(生讀詩);(圖片二)65年啊,更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痛苦回憶(生讀詩);(圖片三)65年啊,是他和親人們的切切期盼和濃濃思念(生讀詩)。

師:想到這一切,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

師:相信當他寂寞孤獨時,當他在傷痛中掙扎時,當他深夜輾轉難眠時,心中唯一所想便是——回家。可是這65年,他能回去嗎?(不能)從這句話的那個字知道的?(始)那數不清的日日夜夜啊,想歸卻歸不得,怎能不悲啊!(板書悲)直到80歲,他年老體衰再無用處,終於可以回家了,可以想見,他的心情一定是(生說),(板書喜交加)讓我們再讀讀這一句

師:這是令人欣喜的兩行,更是令人心酸的兩行。

第二句:

師:你能想象他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詢問鄉鄰的?

師:急切、擔心、害怕,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體會這種複雜的情感。(生讀)

師:在鄉鄰的回答中,你知道答案了嗎?家中還有誰?

生齊答:一個人也沒有

師:即使鄉鄰的回答很婉轉,可對於老兵來說也猶如........(生補充:晴天霹靂、一盆冰水、當頭一棒等)是呀!少小離家老大回,他回家了,可是家還在嗎?(師板書家擦去點變成冢),只看到了冢累累。他不敢相信,不願相信,心中還有著那麼一點點希望。(板書希望)

生讀

第三句:

師:這是老兵走進家門看到的景象,(野兔、野雞、旅谷、旅葵),

是呀,叫他如何不悲傷呢?可是,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想他一定還看到了別的,那些65年來在他腦海裡來來回回千遍萬遍的.景象,在庭院裡,在水井邊,在每一個角落......

師:多麼美好的回憶呀,可是現實卻冰冷殘酷,家真的沒有了,希望也沒有了,只剩(板書絕望)一切早已滄海桑田。生讀

第四句:

師:端著這簡陋的飯菜,飢腸轆轆的他竟難以下嚥。他想到了什麼?回憶湧上心頭叫他如何下嚥?飯菜雖未入口,可他早已嚐到了它的味道,那一定是......

生讀

第五句:

師:這一句是整首詩中最明顯的,也是唯一直接描寫老兵的悲傷的句子,僅有一個淚字,80歲的他滿腹悲傷卻只能無聲地落淚。

生讀

4、師小結:(出示整首詩)孩子們,你沒發現了嗎?你們找遍了詩中的每一個句子,這首詩真可算是處處悲,句句悲。可是文中直接寫悲的地方卻僅有.......生說。作者將濃濃的悲情融入到老兵的(語言、動作)中,也融入到了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之中(引導旅谷、旅葵.....)語言平實卻句句感人

5、現在,請大家隨著音樂,跟著老師的講述,再次回到課文中,體會老兵悲慘的一生。

師:遙想當年,15歲的他年少英發,被徵入伍,沙場征戰65年,遲暮之年的他終於得以回家(生讀)顧不得傷痛和飢餓,歸心似箭的他一路馬不停蹄,遇到相鄰。他急切地問(生讀)那不是一座座冰冷的墳墓,那是他日夜思念的親人啊!他跌跌撞撞地走進家門,眼前一片狼藉(生讀)恍恍惚惚中,他茫然地做起了飯(生讀)是呀,回想當年,一家人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樣子,叫他一個人如何下嚥啊!他緩緩走出家門,不禁老淚縱橫(生讀)

師: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老兵看到了什麼?

生:斷壁殘垣/一片荒涼/田地荒蕪

師:原來村裡不知他一家家破人亡啊!/也許不止他們一個村是這樣的啊!

四、探尋根源,拓展續寫

1、師:當我們深切地體會到了老兵及村民們的悲慘淒涼之後,相信大家 心中一定有一個詞,讓我們一起憤怒的喊出她——戰爭(生說)

師:是呀,這位老兵一生悲苦的原因何在?(出示背景資料)指名讀

師:聽完你有何感想

師:(板書戰爭)當我們去讚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豐功偉績時,我們是否想過一場戰爭需要付出的是千千萬萬人的生命,有詩云(出示生讀),就連《孫子兵法》這部軍事鉅著在他的首頁也這樣寫道(出示生讀),他想告訴所有開啟這本書的人,戰爭一定要慎重,因為戰爭是關係.......(解釋)

2、師:學完這首詩,我想所有人心中都會有一個聲音:

師:停止戰爭(出示止戈)這大概就是歷代以來很多詩人以戰爭為題材寫詩的原因,也是一首首戰爭詩歌被世代流傳的原因。《十五從軍徵》就是這樣一首,他向我們展示的僅僅是一個人的悲慘一生嗎?

師:我們也不僅僅看到了一個家庭的悲劇。

師:它不僅記錄了老兵的一生,也記錄著那個時代。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或者你可以試著背一背。

3、(出示)每個讀完這首詩的人都會不由得擔心這個老兵的結局,請以“夕陽西下,他拄著柺杖......”為開頭續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