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課文《貓》的教學反思

課文《貓》的教學反思

《貓》是鄭振鐸從事文學創作的早期作品。文章寫了“我”三次養貓的故事。從全文看,重點在第三隻貓。故事的主體是“我”,主旨在於冤案的教訓。作者告訴人們,僅僅根據一點可疑的跡象,就得出主觀臆斷是錯誤的的,依靠自己的.強勢話語權和暴力進行隨意的懲罰只會傷害無辜。讓學生讀懂領悟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泛泛的講述`分析對學生來說,只不過是浮於淺表的被動接受。仍無法體會`領悟文章的經典之處,獨到之處。在教學文字時,我實施了探究研讀的方法。

這篇文章,描寫很生動,無論貓的各種形態還是一家人的喜怒哀樂,都躍然紙上。我放手讓學生反覆朗讀,從整體上感知全文,提出值得探討研究的問題。先讓學生畫出抒情議論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探究。重點放在第二隻貓的失蹤與第三隻貓的死亡所引起的思想感情。如:提問可以設計為:1。文中寫“我”家養的三隻貓,這三隻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結局及亡失時我的感受有什麼不同?2。文中寫兩隻可愛的貓的篇幅不如一個醜貓的篇幅長,到底發生什麼可怕事情?

3。在寫第三隻貓的結局時,用了哪些詞語直接描寫“我”的思想感情,對於這件事你想對“我”說點什麼?

4。為什麼“我”明白自己的錯誤後會感到如此痛心?

5。作者這樣自責的結果就是“自此,我家永不養貓。”,你知道他這樣做的原因嗎?

因此,這樣探究就是探究課文的抒情議論,探索作者究竟想說什麼,諷喻的是什麼社會現象,在哲理層面上是什麼意思。明白了這些,才算理解了著篇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