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中學語文的多媒體教學論文

中學語文的多媒體教學論文

1中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師的主導作用減弱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中,經常可以發現這種情況,“教師成了播放器,學生成了瀏覽器”,從而忽略了多媒體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都得不到很好的發揮。

1.2師生交流被弱化過多依賴多媒體課件,會使師生之間失去情感上的互動。有的語文教師認為,多媒體教學是無所不能的,甚至將常規教學中的讀、講、輔、批這四個環節也給省去了。

1.3課件製作“走樣”有的語文教師在製作課件的過程中,過於追求獨特、動感等效果,不管所準備的資料和資訊是否用得著,都一股腦塞進去,這樣的課件看似“飽滿”,實則雜亂無章。

1.4過分強調多媒體教學而忽視了傳統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一些語文教師盲目追求形式上的.現代化,一味地把所有的知識都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讓多媒體完全取代課堂教學。容易導致教學內容過於冗雜,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抓不住學習重點。

2完善中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建議

2.1控制課堂,突出教師的主導性語文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根據教師的主導性原則,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選擇適當的展現形式,控制講授的節奏,根據學生的互動表現適時調整講課的側重點。比如,教師要依據每個知識點的具體內容來確定媒體表述方式,有時課堂知識呈現的速度超過了學生的接受速度,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有效控制教學進度和節奏。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時時注意學生的反應,重視同學生的感情溝通,及時捕捉學生透過表情、作業等反饋的資訊。要避免一味按預先制定的課件進行教學,成為課件的俘虜。

2.2增進交流,突顯學生的主體性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應樹立以學生為授課主體的思想。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就是要最佳化課堂教學組織結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做到眼耳嘴腦的結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同時還應該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如穿插課堂提問,開展課堂討論等,以調節課堂氣氛。學生主體性原則對教師製作課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課堂教學實際需要,能隨機應變,體現互動性,讓學生參與,氣氛活躍,提高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可防止從“人灌”到“機灌”的現象。課後對課堂上產生的靈感及時記錄,並進行修改,做到精益求精。

2.3精選素材,提高課件的高效性筆者認為,圍繞教學重難點精選素材,才是解決之道。學生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中成長起來,最終學會獨立學習。當情景創設作為學生理解知識的一種幫助工具時,這種幫助應該隨著教學的深入逐步減少。即使有些素材是非常精彩的,也要忍痛割愛,以利於發展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和想象力,並把課堂時間更多地留給學生合作交流。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製作切忌只是讓書本搬家,把螢幕當成電子黑板,製作課件要充分體現課件的超文字功能、互動功能、網路功能的優勢。使用現成的教學軟體,一定要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情況,有所選擇地加工,注重擇優。另外,要避免過分追求畫面的動感和美感。多媒體課件的播放速度不能太快,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

2.4取長補短,把握多媒體和傳統媒體的互補性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忽視對板書等傳統教學基本功的培養是不可取的。板書雖然無法用其有效的空間來展示材料,但在串講知識網路、突出重難點時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多媒體教學手段不是對傳統教學手段的替換,而是對傳統手段的一種補充和改善。傳授知識本身是以傳統教學為主,素材的補充可以以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針對不同的課程、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比如,網路教學對練習課、複習課等的教學,效果就不是太理想,需要傳統教學的優勢來彌補。教學過程中的情感交流、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等手段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好地獲得課堂之外的人生觀、世界觀、道德修養等方面的教育效果,而這恰恰是多媒體教學的短處。

3結語

新世紀,教育的發展既面臨機遇也遭遇挑戰。中學語文課教學改革任重道遠,多媒體技術將逐漸成為語文課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主流的輔助教學手段之一。同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多媒體輔助教學也有其自身的侷限。語文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中應該揚長避短,學好用好多媒體,努力尋找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模式相結合的切入點,去開創語文課堂教學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