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古詩》教學反思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精選

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時值初夏,學習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似乎稍顯略早些。不過沒關係,學生對夏日獨有的風景已然經歷過多年,不會影響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與認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為宋代傑出詩人蘇軾所作,寫的是疾雨急來急去的變幻景色:黑雲像打翻的墨水還未來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點就像珍珠一樣亂跳,蹦進船裡。忽然一陣卷地而來的大風把雲和雨吹散了,此時從望湖樓上向下看,湖水就像天空那樣廣闊,一片汪洋大海。全詩四句話寫雲、雨、風、水,生動形象;寫山、船、地、樓,句句求實,堪稱寫實景的'佳品。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為宋代詩人楊萬里所作,寫的是晴好天氣下西湖中蓮荷的壯美。前兩句議論,後兩句寫景,景在議後,目的是突現景美。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這時風景和四季不相同。你看——與天接連的荷葉無邊的青綠;與太陽相映的荷花和往常不一樣的豔紅。

兩首詩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詩題內涵豐富:點明時間、地點、事件和心境。兩首詩同寫六月的西湖景色,各具特色,各有風味。文中兩幅插圖,分別表現瞭望湖樓急雨的奇特景色和接天蓮葉、映日荷花的奇麗美景。

兩詩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非常值得學生品味。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同時能品味出兩首詩的異同,我引導學生先從文中的兩幅圖入手,在頭腦中形成初步的印象。接著,從詩句的字裡行間感受西湖在不同景色下的奇特景象。同時,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透過精美的多媒體畫面,看到動態,看到色彩,看到變化,入境入情。最後,抓住兩首詩各自描繪的景象的特點,再次誦讀、理解詩歌,讓學生在情境中受到美和情感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