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讀教材的方法

讀教材的方法

平時與老師交流時,有老師說,“現在的教材就那麼幾張紙,花花綠綠地,真不知知道怎麼教”。還有人說,“我們農村學校又沒有多媒體,沒辦法教”。老師們的這些想法我能理解,確實,由於種種原因,現在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沒辦法與城市裡比,但並不是說農村學校就沒辦法實施教學,沒辦法進行課程改革。

我們知道,搞好教學首先要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其次要有認真鑽研的精神,如果再加上良好的教學環境,學校的教學工作一定能提高上去。農村學校在師資水平一般,教學環境相對較差的條件下,要想搞好教學,我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認真鑽研教材。下面就以小學數學教材為例,說說如何讀教材。

一、初步瀏覽,瞭解教材的概貌

根據新課標編寫的教材與我們原教材在體例與內容上都有很大的區別,作為一線的教師拿到教材後不應只看明天要上課的章節,而應對整冊教材進行一個通覽,知道各單元的內容及相互關係。如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材安排了20以內數的認識及相應的.加減法,認識圖形,認識鐘錶,比較大小等。這些內容是相互穿插的,各環節之間看似沒有大的聯絡,實在上從學生數學思維發展的角度來看,是以學生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徵為脈絡的。大致把握了教材在編排的思路,接下來的教學中,你就不會東一下,西一下地無的放矢了,你也不會為了教某個知識點而教了。不僅你的課堂更流暢,而且學生在你有序安排下,思維發展會更加順暢。

二、分類解讀,掌握教材的特點

教材在編寫過程中都有一定的規則,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之前,讀懂教材,體會出教材編寫人員的意圖。就拿一年級數學上冊來說吧。關於數的認識是分好幾個章節進行的,在各章節之中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如,認識1~5與認為6~10,在編排上就不一樣,前者根據一年級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中經常接觸到1~5的數字,進行集中認識,主要是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中感受數字,形成數字概念。而後者由於一年級的學生對比5大一些的數學,在認識就有一些模糊了,因而,在安排上不是集中學習,而是適當分散,先學6、7,再學8、9,這樣即可以降低難度,也符合學生數感形成的特點。

因而,我們對於一冊教材,或全部教材,要學會進行分類解讀,體悟出編者的編寫意圖,這樣教學時就不會眼睛只盯著眼下教學內容了,同時,這樣的課堂才有層次,有深度,有前後聯絡。

三、仔細品讀,挖掘教材的價值

很多一年級的老師都說,一年級的數學課真不好上,沒有一點兒內容,一下就上完了。其實,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深入地去挖掘教材自身隱含的價值,沒有把編寫的意圖真正地解讀出來,所以,才會出現沒東西教的局面。

就拿一年級“主題圖”來說吧,教材中每一個章節都安排了相應的主題圖,如何從這些主題圖中挖掘出隱含的數學價值呢?這就需要教師仔細品讀教材。如“11~20”各數的認識,主題圖是老師帶領學生過馬路的情境,從主題圖上我們發現有10名學生,一位老師,有9名騎腳踏車的人,這樣一來,人合起來就是20人了,同時,還有各種車的數量,小樹的數量,斑馬線的條數……,教師如果有序地引導學生挖掘主題圖中隱含的數學資訊,讓學生在這一主題場景中不知不覺地認識了11~20各數。同時,主題圖中隱含的教育意義也在數學教學中得到滲透,如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遇到紅燈車要停等等。

如果我們不能深入地品讀教材,教材的價值是無法得到發揮的。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品讀教材,從不同的角度挖掘教材的價值,只有這樣,你的課堂才會飽滿,才會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