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材參考書目
學完了物理系的前三年課程之後,除了學到的方法和知識,最大的感慨來自於對我科的課本。記得當年大一時聽師兄講學習經驗,有位師兄說到,科大出的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三個字:看不懂。現在我深有同感。
科大物理學院整體實力很好很強大,但在教材編排上卻不盡人意。個人感覺我科教材問題在於:
1 組織欠佳,總是想在一開始就講的足夠深足夠廣,行文上循序漸進性不夠,常常給初學者造成不必要的困難;
2 缺乏例證,課本中例子太少,僅有的例子常常沒什麼技術含量,對概念理解和完成作業幫助很有限;
3 可讀性差,如果一件事有若干種闡述方式,我科教材常常選擇最晦澀的那種;
4 印製粗糙,學校的物理書要麼紙張像草紙,要麼排版不好,或是二者兼有。
經常有師弟師妹抱怨學校的物理書看不懂。我覺得主要原因在於作者而不是讀者。不過,當課本看不懂時,最好的辦法不是放棄在這門課上的努力,而是換一本課本。這也是我三年來屢試不爽的辦法。一本好的課本不但可以幫助理解概念、
形成能力或是應對考試,更重要的是,一本好的課本可以極大的節約在一門課上花費的時間,而在這些事件裡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是學術、睡覺、腐敗,或是打球、刷片、吃串,也可以是打牌、K歌、DOTA,或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總之,一本好教材可謂善莫大焉,下面是我自己學習過程中總結的各種好教材以及對其的評價。
置頂:《費恩曼物理學講義》
普通物理學:
力學 《力學》 漆安慎
電磁學 《電磁學》 趙凱華
熱學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汪志誠
光學 《光學》趙凱華
原子物理學《原子物理學》 楊福家
理論物理學:
理論力學 《Classical Mechanics:Systems of Particles and Hamiltonian Dynamics》 Greiner
電動力學 《電動力學》 蔡聖善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 周世勳 1961年版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汪志誠
高能物理專業課:
核與例子物理導論
粒子物理部分: 《粒子物理學》 章乃森 ,
《Introduction to High Energy
Physics》 DONALD H.PERKINS
核物理部分: 《原子物理學》(其中的核物理那一章) 楊福家
《原子核物理》 楊福家
各書亂評:
力學 《力學》 漆安慎
這本書概念講解相當清楚,且有豐富的例子幫助理解。
力學方面好書很多,比如北大趙凱華先生的《力學》,但這本我沒看過。推薦的漆安慎的這本是因為和我科楊老師編的力學,前者易讀性要好很多...
電磁學 《電磁學》 趙凱華
很好的書,趙凱華先生的書都不錯,講解清楚,例證豐富。
熱學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汪志誠
這本書是理論物理學的教材,但《熱統》這門課的`前半部分就是把熱學又講了一遍,而且鑑於普物的《熱學》本身並沒有什麼國內出的好書,不如直接看這本。這本書可讀性很好,講解由淺入深,即使之前沒學過熱學也不會有太大困難。
光學 《光學》 趙凱華
大讚啊~當時上光學時,拿著這本書和我科編的教材對比之後,怨念油然而生。同樣一件事,看北大的出的書就明白了,
看我科出的書卻更糊塗了...這本書涵蓋光學的各個方面,內容不止普物的範圍,所以在學普物光學時,童鞋們只需要看按老師的提綱看這本書的對應章節即可。
原子物理學 《原子物理學》 楊福家
話說原子物理的本質就是紙老虎,咋一看是量子力學,認知看完書發現原來是小學數學。原子物理中會引入一些很重要的概念,比如波粒二象性、不確定關係,以及初看有些詭異的計算,比如角動量的耦合,理解這些概念和運算的實質後,這門課就很容易,因此參考書的可讀性就顯得很重要。我科甲型原子物理用的是那本封面上紅下黃(西紅柿炒雞蛋,哈哈)的《近代物理學》可讀性實在是不敢恭維。乙型的是黑色封面的那本,瀏覽乙型後發現,內容範圍深度上一點不輸甲型,但講的比甲型還亂,難道甲乙型是按可讀性分的... BS完了課本,講講楊先生(某陽線僧不要笑)這本書。最大好處,可讀性;其次,舉例講解的深入而透徹。再次:印刷質量好,排版看著很舒服。另外,這本書裡還有一章講核物理,大三下學《核與粒子物理導論》時,講核物理的時候我就用的這本做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