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電子技術/半導體/積體電路

教師教學建議:《電子技術基礎》教學建議

教師教學建議:《電子技術基礎》教學建議

教師教學建議:《電子技術基礎》教學建議

《電子技術基礎》是技工學校電工專業的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它既有較深的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實踐性,提高該學科的教學質量,發展學生的分析思維及動手能力,一直是技工院校老師們探索的課題。由於《電子技術基礎》的講授內容比較抽象,這讓技工院校的學生普遍感到枯燥、深奧、難學。為改善這一教學現象,提高教學效率,本文針對實際教學現象,結合具體教學經驗,從《電子技術基礎》的重要性、教學計劃、興趣、綜合技術四個方面進行闡述如何進一步改進《電子技術基礎》的教育教學。

一、讓學生意識到《電子技術基礎》的重要性,激發學習興趣

起初向學生介紹電子技術發展的過程以及現狀。電子技術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二十世紀發展最迅速,應用最廣泛,成為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第一代電子產品以電子管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誕生了第一隻半導體三極體,它以小巧、輕便、省電、壽命長等特點,很快地被各國應用起來,在很大範圍內取代了電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塊積體電路,它把許多電晶體等電子元件整合在一塊矽晶片上,使電子產品向更小型化發展。積體電路從小規模積體電路迅速發展到大規模積體電路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從而使電子產品向著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穩定、智慧化的方向發展。然後強調它與日常生活的緊密性;並帶領學生去實習廠參觀、學習各種家用電器的電路板,介紹每一種電子元件的作用,特別強調整合塊的應用;最後向學生解釋《電子技術基礎》是研究電子線路及其應用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通訊、計算機、軍事等各個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量體裁衣”,制定合理性的教學計劃,使學習變得簡單、快樂

很多學生及學生家長都“重仕輕工”和“好面子”,認為只有上大學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和未來,再加上同等學校的擴招,都想招更多的學生。這樣更進一步導致技工院校學生的素質普遍較差,接受能力又低。再加上《電子技術基礎》是電工專業的基礎課程,概念抽象,內容多,公式多,符號多,而且所涉及的電子元器件都是非線性電子元件,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很大的挑戰。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為了使學生有一定的適應時間和較寬鬆的學習環境,只有制定前松後緊的學習計劃。這樣可以讓他們更早、更好地將理論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踐操作中去,真正做到理論聯絡實際。

三、採用多樣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們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從青少年的心理特徵來看,技工院校學生具有好奇、好動、好疑等特點,比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新知識,他們基本上能掌握課文中的知識概念,但他們的思想不穩定,注意力不易持久。在這一年齡階段,他們對一些較複雜、抽象概念的掌握,需要具體形象的支援,如果沒有具體形象作為支柱,他們就往往不能正確地領會這些概念,甚至對學習的內容產生厭倦反感。《電子技術基礎》課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理論性,而且許多概念都比較抽象。這就要求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在講授時一定要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循循善誘,並充分運用一些現代輔助教學手段,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材料作為輔助教學,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學習《電子技術基礎》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例如講解負反饋對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的影響時,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和實驗資料,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互相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展現欲和求知慾。透過分析和推論,得出規律性的知識。最後教師演示實驗,指出學生們存在的問題,加深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教學中加強演示實驗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有關的知識和結論,更重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

四、善於利用多媒體、實驗綜合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中適當採用多媒體、實驗綜合教學手段可以增加直觀性,提高教學效果。《電子技術基礎》是理論性比較強的`課程,對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使學生建立清楚明晰的概念,為了學生容易接受所學的知識,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實驗綜合技術。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物件的特點,透過教學設計,使學生在最佳的學習條件下進行學習。例如講解三極體的三個電極電流之間的關係時,可以透過《電工基礎》所學的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得到IE=IB+IC的結論,然後再透過實驗去驗證結論的正確性,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上述四種教法,是自己在近十年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向老教師請教以及查詢相關資料,總結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工作的一些粗淺體會。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要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何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和勇於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較為顯著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曹建華.《電子技術基礎》課教學建議.

[2]王貴富.《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