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動態

95後慢就業”改變職場生態

95後慢就業”改變職場生態

據悉,2017年高校畢業生將達795萬,比去年多30萬。然而,即使還剩不到兩個月就要離開校園,即使現在是校園招聘會的密集期,但大學應屆畢業生並沒有太焦慮、煩躁和迷茫。據HR反映,省內畢業生太戀家,緊盯著大企業。其實,這都是“慢就業”心態的表現。

對於這批“95後”,他們的擇業觀之所以改變,是因為:家裡沒經濟負擔,也就不急著賺錢養家;個性和自信心增強,故而敢想敢試;注重生活品質,所以更關心工作條件和待遇。這些變化加在一塊兒,讓畢業生面對用人單位有了更多議價權。

事實上,勞動者在職場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一些法定的福利待遇不能真正得到落實,比如不敢請帶薪假,不敢拒絕加班……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有關部門下發過不少檔案,開展過不少行動,效果卻很有限。說到底,在與用人單位的博弈中,如果勞動者缺乏實際的議價權,多少檔案和行動都很難改變這樣的局面。

如今,大學生們面對用人單位的底氣,卻讓我們看到了改變這個“生態環境”的希望。正如,當越來越多的農民工留鄉就業,城市裡的企業為緩解用工荒就得開出更高的工資;當高校畢業生開始不慌不忙地“挑剔”崗位,入職以後有所不滿也很可能選擇離開,用人單位也需要提升崗位的競爭力才能留住人。

“大企業”意味著相對成熟的企業制度和文化,“本省”意味著探親休假回家更便利,社交等方面的生活成本較低,假如有條件在家門口從容就業,何必捨近求遠?所以“戀家”也算出於理性考量。正因為如此,招聘方想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就得讓崗位擁有比“大企業”、“本省”更吸引人的地方。

大學生擇業普遍地“挑剔”了,用人單位也會普遍地更加為員工們著想,一些暫時看來“過於理想”的勞動者權益相關法規和倡議,才有望步入現實;勞動力市場的生態環境改變了,社會、生活也會隨之改變。

“慢就業”≠不就業

選擇“慢就業”,或因就業形勢的影響,或因青年一代就業觀念的變化。如果是自己選擇,其實並不用過多緊張,但是,也應儘早樹立自己的職業理想,才能讓未來的發展之路更加順暢。

就業壓力大,心裡想法多——

“慢就業”成因多,無需過於緊張

“慢就業”與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點緊密相連。與70後、80後不同,90後大學生群體對於生活有更多想法,他們讀書時,往往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全部夢想,從小到大,“壓力山大”。如今,他們大學畢業了,願意拿出一段時間自我調整一下,這都是正常的。現在很多畢業生在上學期間沒有做好職業規劃,畢業後,在自我調整中逐步完善職業目標,並無不可。

事實上,現在是大資料時代,新興崗位不斷出現,就業概念也有所變化。沒在“單位”上班的畢業生,很多都是“靈活就業”、自主創業,比如網路寫手、空間設計師、圖書美編等。在一定程度上講,這些“靈活就業”、自主創業人員,也是“慢就業”人群,與許多“穩定”就業人群相比,他們的收入水平並不低。

增加閱歷,不打無準備之仗——

“慢”更要充電,才能應對挑戰

“錢花了可以再賺,孩子趁著年輕多出去看看,去經歷一些人和事,對於未來的影響可能更積極。”這是很多“95後”家長的想法。

其實,“慢就業”不是一件壞事,如果充分利用這個緩衝期,增長個人見識,培養起正確的“三觀”,有利於在今後的工作中成為贏家。

大學生在校所學技能有限,就業後不要期望馬上就有產出,更重要的是發展潛力。如今,企業急缺的是那些具有自主意識、創新能力強的員工,而這類人需要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

做好規劃,合理調整預期——

積極面對“慢”,讓未來更順暢

專家表示,對於“慢就業”群體,人社部門也應給予幫助和引導。在畢業生選擇休息和調整的時間段內,及時提供相應的就業資訊和社保支援,讓他們在休息調整的過程中能夠持續關注相關就業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從“慢就業”轉為“難就業”、“不就業”。

另外,家長也要轉變觀念,注重從孩子的自身條件出發,與孩子一起商量選擇合適的工作,“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導致他們‘高不成、低不就’。”專家表示。

同樣,幫助大學畢業生充分就業,學校方面也責任重大。大學生對於所學專業大概在什麼領域容易就業、收益如何、在崗位上做一些什麼工作等都不清楚。這就需要學校加強引導,透過網站、宣講會或是發放手冊等形式,引導學生理性判斷就業形勢,淡化職場和學校之間的角色轉換。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今後新就業崗位可能會大量集中在新興產業、服務行業、小微企業和基層單位。加強就業指導,引導畢業生合理調整就業期望,顯得尤為迫切。

大學生就業“待定族”:慢就業,還是啃老族?

眼下,隨著社會寬容度越來越高,大學應屆畢業生選擇“間隔年就業”無可厚非,年輕人嘛,他們想得開、見識廣、眼界高、想法也多,利用一段時間去想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也不必大驚小怪。畢竟十多年的學海生涯,很多人不僅身心俱疲,且不曾知道生活的樂趣,歇一歇,去調整身心,可以理解。

但是,在這些“慢就業群體”中,發現他們中透過“慢”中找到就業靈感的人只佔少數,而更多人則是在延遲就業中逐漸陷入迷惘和困頓,“慢就業”處理不好,就成了“新型啃老族”。

據調查,許多人選擇“待業”,基礎就是因為“家裡不缺那點錢”!顯然,絕大多數所謂的.“慢就業一族”,其實就是“啃老族”的代名詞,所謂的“釋放個性”“自我意識增強”實質取決於家人的財富。

在美國,很少聽到“啃老”的說法,因為要徵收鉅額的遺產稅,通常高達50%,年輕人不可能依靠父母“慢就業”。而在英國等歐洲國家,遺產稅稅率高達80%,同時又徵收高額的房產稅,更不可能出現“不就業、寧做房東”的“啃老族”。

國外大學生剛畢業時也有“間隔年”的情況,尤其是部分經濟比較發達地區和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的畢業生,通常先做一段時間義工或者旅行,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與我國當前的“慢就業”現象不同,別人靠的仍然是自己的能力,而在當下中國,“慢就業”人群中,躲避吃苦、依靠父母是主流。

大學畢業生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已經到了應該承擔家庭和社會責任的年齡,如果把“慢就業”當作逃避競爭、不敢直面社會壓力的藉口,那就值得警惕了。

就業,慢些無所謂,但是,啃老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