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淺談語文作文教學

淺談語文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創造性,人文性最突出的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是教學中的難點。學生面對作文往往不知從何寫起,寫時又抓不住具體的情節,把內容寫細膩。面對教學改革的今天,作文的改革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作文教學的改革對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需求就更加迫切。然而長期以來的模式化教學方式和語文教學造成的教條主義習氣,從內容到形式都給作文教學造成了有形的“牢籠”。面對新的教學形式和現在孩子的特點,進行作文教學的改革,弘揚個性,激勵創新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師的當務之急。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以下幾點體會:

—,走出誤區,更新觀點。

作文教學要呼喚生活,讓孩子們生活中的內容走進作文。面對五花八門的作文集,孩子們為了省時,省力,寫出的作文脫離生活,模仿痕跡太濃,缺乏感染力。因而教師要從思想上打破傳統的陳規桎梏,讓學生走回自己的真實世界,用自己的雙眼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構思,再用自己的手寫出屬於自己的作文。在作文課上注重學生的作文訓練,訓練他們結合作文要求與題材,創造新的思路,敢於講與眾不同的看法和想法,鼓勵他們去大膽想象的同時,把以學的知識運用起來,形成自己的知識財富。

二,弘揚個性,鼓勵創新

傳統的作文教學通常採用教師指導,批改,講評的模式,作文的評改過多的側重中心思想。一篇文章,若是立足於表達什麼樣的主題思想、體現什麼樣的人物形象,學生手中就早早的被束縛,思路已被規範化,標準化,已經沒有了獨立思想,獨立的立意,甚至獨立詞彙。成文後,教師批改時主要對立意、技巧、語言、內容加以評價,這樣對小學生的作文禁錮的太多,孩子們反而放不開手腳,失去了獨立的個性,寫出的作文往往公式化。在作文教學中,應是開放型的,由學生的口頭表達,書寫練筆,自己修改,相互討論與批改,推薦品讀,改寫點評指導,學生感悟總結,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指導學生仿中求新,同中求異,評中見佳,改後有悟,不斷拓展作文思路,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尊重並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從生活中選材,拓寬思路。

作文的題材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好題材。例如,在寫一個熟悉的人,好多同學寫自己的媽媽,但內容太空洞,總是母親為他端飯送水,打毛衣,雨天送傘;或寫老師給自己補課,為同學買飯……就如同看電視一樣,總是一個頻道,同一張固定的面孔,面對這一現實,我在作文教學中建議學生寫出真實的題材,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進而觀察社會,感悟時代,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加對寫作素材積累。拓寬寫作思路,鼓勵學生把作文寫出新意。

四,鼓勵積累,指導發展語言個性。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怎樣使多種“外衣”得體,新鮮,有魅力,也同樣要發展個性色彩。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注重語言的積累,把閱讀中得到的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在練習寫作時,若能適時,適度的加以借鑑和運用,那麼對其寫作水平的提高將大有幫助。語言需要不斷更新和創造,不斷髮展個性。在教學中,側重於語言的訓練,鼓勵學生講自己真實的語言,展開想象,在語言訓練中求新,求異,求豐富多彩。抓住語言的閃光點。如在《海濱小城》一文中,引導學生體會用詞的標準。當寫小城的樹木特點時,用了小城像籠罩在一片片紅雲中。體會“籠罩”把樹的多,花的多,小城的美體現得精準,讓學生在自己的寫作中,注意推敲,使語言達到精練而且準確,真切的體現自己的情感。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變思路,摒棄舊有的思維方式,弘揚個性,激勵創新,使作文教學走出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