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高中作文區別教學法初探

高中作文區別教學法初探

高中作文如何教?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回答,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大家都覺得很難教。有鑑於此,在多年作文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筆者試著提出高中作文區別教學法,力圖能為高中階段的作文教學研究略盡綿薄之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作文區別教學法初探,歡迎來參考!

一、區別教學法的概念

高中作文區別教學法是指在高中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個性特徵、性格特點、成長背景以及作文字身的特點、特定的時間、環境等要素,同一年級、班級的學生分別進行要求,甚至採取個性化教學的一種教法。

這個概念有三個關鍵詞:高中、作文、區別。“高中”指明瞭學生的年齡段、基礎知識背景、理解能力層次,這是區別教學的前提。實事求是地講,作為語文教師,筆者不贊成在小學或初中的低年級階段進行作文區別教學,因為那時學生的理解力是不夠的,學生寫作能力也並沒有太大區別,所以沒有分層次的必要。“作文”是這一教學法的著力點,這一“著力點”的教和學都不同於其他知識的教與學,它更接近於一種創造性勞動,因為創造性勞動的成果客觀上更容易出現千差萬別的狀況,所以區別教學就顯得更為必要。“區別”是這一概念的關鍵,它從字面上就已經暗含了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

二、區別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根據學生特點進行區別教學應該說不是筆者的發明,早在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已經說得很精彩,《論語》中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日:“聞斯行之。”公西華日:“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日‘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日:“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注重在人的差異性基礎上進行不同的教導,促進每個人的發展,這是孔子留給後世的彌足珍貴的教育思想財富。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有過非常形象的說法,他說:“松樹和牡丹所需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並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於枯萎。”

先哲的思想財富給了我們前行與改革的動力與勇氣,這些思想其實已經被現代教育所吸收,仔細閱讀語文新課程標準,可以看到,在其基本理念部分,已經明確提出了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那麼在高中作文教學中,我們當然應該根據作文的特點和要求,結合學生的智力水平、年齡特徵、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徵等個體區別進行教學,即充分考慮和了解受教育者的情況,有區別地進行教學,從而真正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提高高中作文教學的實效性。

三、區別教學法的實踐操作

1.高中生作文水平現狀

高中學生的作文水平現狀可以用三個“不”來概括。

首先是參差不齊。筆者做過統計,以高一新生一個班50人為例,作文各方面能力都能熟練運用的學生不超過10%,即少於5人;而對作文完全沒什麼概念,接到作文題目只知道趕快把格子填滿交差了事的學生大概有10人,即佔比20%左右;中間部分70%的學生是想寫好,或是努力地去寫卻總是存在這方面或那方面的缺憾,究其原因是缺乏系統訓練所致。

其次是認識不一。有些學生確實寫得好,也有自信,這是有根據的自信。但也有不少學生包括有些學生的`家長不自知,認為自己或自己的孩子過去在小學、初中時挺好的,殊不知小學、初中對作文的要求與高中階段很不一樣。小學、初中時只要把事件交待清楚就能得到基本分數,在審題和立意、文體上基本上不會遇到障礙(因為不要求),而高中階段學生首先就不得不面對這些。試想如果小學、初中時沒有教師專門給學生講解過這些,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應該滲透這方面的寫作知識,學生當然不知道自己的缺欠,而一旦審題都審不出來,就會有不及格的危險。

再次是重點不分。這既是部分學生的問題,也是部分教師的問題。其實這本不應該是個問題。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寫了大量的記敘文,到了高一這個銜接階段,當然應該繼續寫記敘文,同時留意小學、初中的記敘文與高中要求的記敘文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記敘文寫作把握好了,到高二、高三寫議論文時的語言敘述才不會有問題。可有的學生記敘文還沒寫好,可能是聽別人說高中寫作以議論文為重點,竭力要求教師趕快教議論文,急於求成,而不明白到了高年級才更適合開始議論文寫作。

2.高中作文區別教學的具體做法

如果不進行區別教學,眉毛鬍子一把抓,是不容易出效果的,所以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操作:

(1)區別物件。首先是區別思維能力的差異。以筆者所教的班級為例,同一班級學生雖然考入重點高中的重點班級時最高分與最低分只差10分,但接觸不到一個月,就會發現他’們在思維的邏輯性、縝密性、開放性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佈置作文題時,可給他們出同樣題目,但要求可以不一樣,或根據能力大小給予不同題目。思維能力強的學生自己會融會貫通,對他們只需要給予大方向的指導即可,即告訴他們在哪一點上要重點考慮就可以了,他們馬上就能明白如何去做,用不著進行詳細指導。而思維能力較弱的學生則需要從細讀仿寫他人的美文開始,訓練到一定程度才能讓他同題寫作、同類型題目寫作。對思維能力差的則需要手把手地教,這些學生的舉一反三能力最弱,要讓他們能應對高考,是需要逐步地教會他們如何寫作的。

其次是區別出性別差異。一般而言,女生比較感性,所以寫抒發性情的文章比較拿手,但有時不大聽得進批評意見,對她們採取的方法是先讓她們寫抒情的文字並予以表揚,再讓她們寫說理性的文字,適當適時提出指導意見。男生一般愛寫邏輯思維性強的作文,指導男生尤其是外向的男生,可直接拿出班級裡寫得好的文章讓他們自己比較,使他們在比較中發現問題,在比較中提高。

(2)區別文體。作文教學包括很多方面,有記敘文、議論文、記敘性散文、隨筆、應用文寫作教學等,首先要讓學生清楚地區別這幾類文體的不同,如記敘文必須明確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的順序這些最基本的常識;議論文必須具備論點、論據、論證等必不可少的要素;記敘性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要求要在敘事的過程中完成等等。尤其重要的是,現在的高考作文多數是文體不限,這就為教師有區別地“教”和學生有區別地“學”提供了機會與可能。適合寫記敘文的學生,教師。側重讓他們多寫記敘文,但要寫像、寫好,寫出幾個要素。適合寫議論文的學生就讓他們在議論上多下工夫,但要能熟練地使用幾種論證方法,把觀點論證清楚,做到條分縷析,而不是以敘事代論證,只會寫簡單的觀點加故事那樣的文章。隨筆類文章看起來既有點像在議論,但不是中規中矩地講論點、給論據、再論證,又有點像在敘事,但敘事時又不是用傳統的交待事情的方法,只是一二筆匆匆帶過,這類文章寫得好高考時能得高分,甚至得滿分,它比較適合文字感覺特別好的學生。他們對寫作基本常識瞭然於胸,情感比較細膩,娓娓道來的過程中自然成篇,想要表達的東西能緊緊扣住作文題目。對這類學生,教師沒有必要死搬教條地對照“論點、論據、論證”和“鳳頭、豬肚、豹尾”或“起、承、轉、合”那一套寫作理論。但如果用這種文章要求所有學生那是大錯特錯的。

(3)區別階段。成功的寫作教學是分階段的,最起碼應包括:審題準確階段、結構謀篇階段、語句通順階段、詞句優美階段、立意高遠階段、創新發展階段。特別需要指出來的是有的教師喜歡把寫作的最基本階段定為語句通順階段,他們認為,好多學生寫不出好作文,就先練習把句子寫通順。殊不知,如果一篇文章通篇不知所云,僅句子通順是沒有意義的,更何況一個連文章想要表達什麼都不知道的學生又怎麼可能把句子寫得優美。所以,在確定寫作階段時應把“審題準確”定為寫作訓練第一階段,把“結構謀篇”定為第二階段,要求全班無論哪個能力層次的學生都必須學會“審題”和“結構謀篇”,如果這兩點沒有掌握,那就是根本不懂寫作。做到這兩點,高考時的作文分數就不會低到及格分以下,全班學生的寫作整體水平也一定不會太低。以這兩點為基礎,再逐步要求學生語句通順、詞句優美、立意高遠、創新發展才是有意義的。特別要強調的是,審題和立意不是一回事。能力強的學生會一氣呵成,在寫作之前就把二者乃至創新等都考慮在一起,但教師把這二者放在一起教一起要求是不合適的。一般學生能準確審題,弄清教師要求寫什麼,再把框架搭起來,就已經很不錯了。

(4)區別評改。區別評改其實是與區別物件、區別階段緊密相連的。作文評改的總原則是教師和學生一對一最有效,但客觀上時間不允許,只能定一些區別評改的基本方略。如審題和結構是對所有學生的要求,可以統一評講,用好的作文來作範文,對審題和結構不過關的作文沒有必要提及後一階段的修改要求;對於審題和結構過關的作文,修改中要提出語句通順和優美的要求,句子通順上要求符合生活邏輯、語言習慣,無病句錯別字等,句子優美上要求會用修辭、典故、名人名言等;對審題、結構、語句都沒有毛病的作文,修改中要提出立意和創新的要求,立意上要求高遠,寫出一定的境界,寫出真善美,創新上最好能與眾不同、別開生面。要讓學生能聽得懂聽得進教師的評改意見。多指導,少指責,有要求,不統一。陶行知先生說得好:“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儘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這對作文指導來說也是金玉良言。

四、對區別教學法的反思

1.區別教學不同於因材施教

這是一個必須從理論上搞清楚的問題。有人認為“區別教學”就是“因材施教”。其實不然,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得很清楚,因材施教的“材”是指“人的資質、資材”,“因材施教”即“根據學習者的不同資質、特點等來進行不同的教育。”而“區別教學”不僅考慮到了“人”,還考慮到了“因時施教”、“因文施教”。如高一時著重記敘文,高二時著重議論文,高三時著重學寫記敘性散文、隨筆、議論文,偏重議論文。區別教學考慮到了分階段要求,分階段實施。

2.區別教學與高考作文統一要求不相矛盾

區別教學不是說無視高考要求,讓學生各寫各的,或是說無視題目要求,愛寫什麼寫什麼,而是如葉聖陶先生主張的“教師進行作文指導要有的放矢,使每個學生寫出自己的、誠實的話”。即讓學生掌握寫作一篇文章(無論何種體裁)的基本要求(高考的基本尺度:扣題成篇),但不用一個面面俱到的標準禁錮每一名學生。

3.區別教學需要寬鬆的外部教育環境

這個環境包括:一是學校要認識到並非所有的學生都能成為寫作高手,所以應分別要求、相應提高,從而達到作文水平的整體提升。二是家長要承認孩子的能力差異。要讓家長明白,有的孩子長於寫作,應著力培養,有孩子的長處可能在別的地方,在作文寫作上就不在詞句、細節、求全求美上糾纏,而是在結構上用力,然後再慢慢進步。

在一定程度上,作文是感性的,但我相信,作文教學的一般規律還是可以掌握的,是有方法可循的,我們不能將所有學生培養成作家,但一定能透過努力讓他們做到言辭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