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初中物理《壓強》教學設計

初中物理《壓強》教學設計

壓強是生活中廣泛應用的一個概念,它不僅貫穿本章的學習,還是前一章力學的延續,後面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強、浮力的基礎。下面是初中物理《壓強》教學設計,歡迎閱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壓強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的內容,壓強是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的一個概念,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緊密。壓強是力學中的重要內容,學生對與壓強相關的物理現象較為熟悉,但壓強的概念學生還比較陌生。本節教材主要建立在學生學習了力的初步知識基礎上,和學習了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和力的關係後對力的另一類作用效果的具體分析。壓強是全章的基礎,也是學生學好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重要保證。因此,搞好壓強的教學是抓好本章教學的關鍵。

2. 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知識水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壓力及其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

②理解壓強的概念、公式和單位;能應用壓強公式進行有關計算,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

③知道壓強增大和減小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透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採集實驗資料,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探究性物理學習,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樂於探索、勇於探究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壓強的概念。

壓強的概念統領全章、貫穿全章,因此壓強的概念是本節的重點。

教學難點:壓強概念的建立。

初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如何透過概括實驗結論得出壓強概念是本節的難點。

教學關鍵:實驗的成功是突破難點的關鍵。

探究影響壓力效果的因素,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強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壓力效果的實驗就顯得特別重要。

4.教學媒體:圖片及多媒體課件。

二、學情分析:

由於八年級學生具備了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具有較強的科學探究意識,學生完全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絕大多數學生能從教師設定的問題情境中發現問題,會對獲得的資訊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處理。

三、教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靈活地運用了情景法、合作探究法、啟發引導法和多媒體輔助法等多種方法,並且能按照新課標倡導的探究型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出結合學生實際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學法

根據以上教法及學生年齡特點,採用的學法主要有觀察法、合作探究法、討論交流法、自學法等。教學中不但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得,更要注重知識的獲得過程。在具體的探究活動中,透過學生自己體驗,分析歸納,獲得對壓強概念的深入理解。

五、設計理念

本節設計總體思路是從有關壓強的生活情景引入壓強課題,透過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感受壓力的效果,自然形成壓強概念,並用所學壓強知識解釋生活中有關壓強應用。充分體現課程標準“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突出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六、教學準備

1、教學媒體準備:多媒體硬體和相關課件準備

採用多媒體作為教學的輔助,使教學聲圖並茂視聽並舉,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實驗器材準備:海棉、橡皮泥、肥皂、氣球、磚兩塊、一隻削好的鉛筆、廢舊玻璃輸液瓶、水等。(盆盆罐罐當器材,拼拼湊湊做實驗 、讓土器材成為實驗教學的生力軍)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拿出一海綿,把瓶子放在其上面,用力向下壓,提問: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

投影展示圖片:步行人和滑雪者對地面的壓力差不多,但步行人去深陷入雪中,可滑雪者卻陷入不多,兩者產生的效果不同,壓力作用效果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回顧:瓶子放在海綿上使物體發生形變,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觀察圖片,並引發對此現象的思考。

二、認識壓力

演示小實驗:

向下按海綿;將鋼尺一端搭在講桌上,另一端懸空,向下壓懸空部分,讓學生觀察形變,描述力的方向。

學生觀察現象,初步理解壓力的概念。

總結:例子中的物體都受到了壓力。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三、認識壓強

1.探究主題的引入

教師提出問題:

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針對教師的設問積極猜想:可能與施加的壓力有關;與接觸物體的大小、形狀有關等等。

抓住學生猜想中含有科學成分的部分,給予引導,逐步逼近主題。

初中物理《壓強》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來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

二、內容來源

初中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壓強

三、主題

壓強

四、課時

一課時

五、授課物件

八年級學生

六、設計者

雁鳴湖中學慕智勇

七、目標確定依據

課程標準要求:透過實驗理解壓強,知道生活中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

八、教材分析

壓強是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對壓力的作用效果的進一步描述,是初中物理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本節由“壓強”和“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兩部分內容組成,本節教材從生活場景走進物理學習,又從物理學習走進社會應用,體現了物理與生活、社會的密切聯絡。本節內容集情感體驗、實驗探究、計算、應用於一體,涉及的知識多、綜合性強。

九、學情分析

壓強的概念較為抽象,學生初學極易與壓力的概念混淆不清,為讓學生較好的理解壓強與壓力的區別,做好探究壓力作用效果有關因素的實驗是本節課的關鍵,為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可讓學生自行設計各種各樣的實驗,透過不同的實驗最後達到同樣的目的(老師要提前為學生準備豐富多樣的實驗器材)。另外本節可的內容與生活聯絡較為緊密,應讓學生充分列舉日常生活中的與壓強有關的現象,並加以解釋,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

十、學習目標

(一)、能舉例說明壓力和重力的區別。

(二)、透過實驗,探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三)、能熟練應用壓強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四)、會解釋和分析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十一、評價任務

(一)、透過圖片、學生舉例和列表格的方式來檢測目標一達成

(二)、透過實驗探究學生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來檢測目標二的達成。

(三)、透過例題和學生練習來檢測目標三的達成。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修改點

複習提問

展示教學目標

匯入新課

進行新課目標(一)壓力1.什麼是壓力

2.壓力與重力的關係

目標(二)壓強1.壓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目標(三).1、壓強計算公式

2、習題練習

目標(四)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

習題檢學部分

課堂小結

作業展示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

1.播放本節節首圖。

2.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9頁“想想議議”。

1.師生共同分析以下幾種情況物體表面受到壓力的情形,並畫出表面所受壓力的示意圖。問:它們所受的壓力有什麼共同特點?(引導學生回答壓力的作用點和方向)2.總結什麼是壓力及相關知識:(1)壓力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2)壓力作用點:被壓物體的表面。(3)壓力方向:垂直於受壓物體表面且指向受壓物體內部。(4)壓力產生條件:物體之間接觸且互相擠壓(壓力本質是彈力)。

3.請同學們分別畫出上面幾種下物體所受重力的示意圖。4.講述並總結壓力和重力的關係:

5.演示:壓氣球。問: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壓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使物體發生形變)

6.演示:指導學生分別用較小的力和較大的力壓氣球,觀察形變程度。問:形變程度與壓力大小有什麼關係?7.指導學生按圖所示用筆尖和筆尾扎手。問:兩手的感覺有什麼不同,說明了什麼?

8.講述受力面積,瞭解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係。

9.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30頁有關內容,認識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完成實驗。(2)思考、討論並回答:

①本實驗中怎樣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比較海綿的形變程度)

②甲圖和乙圖相比,哪個因素相同?哪個因素不同?壓力的作用效果有什麼不同?是哪個因素造成的?③乙圖和丙圖相比,哪個因素相同?哪個因素不同?壓力的作用效果有什麼不同?是哪個因素造成的?

(3)總結: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效果越明顯;壓力大小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效果越明顯。

10.講述:根據實驗結果,要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既要比較壓力,又要比較受力面積。物理學中,物體所受壓力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

11.指導學生根據壓強定義並利用課本寫出壓強公式:p=F/S

認識各字母的含義。

12.(1)指導學生利用壓強公式計算:一輛推土機重200000N,

兩條履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5m2

,求推土機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多少?推土機每平方米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是多少?

(2)講述:①壓強的國際單位是帕斯卡(Pa),1Pa=1N/m2

②壓強在數值上等於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的壓力。

13.師生共同分析解答課本第31頁例題。

14.提出問題:(1)釘子、縫衣針為什麼要做得很尖?刀刃為什麼要磨得很薄?(2)鐵軌下面為什麼要鋪放枕木?推土機為什麼要裝寬大的履帶?15.老師: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發生形變,對物體的壓強越大,物體的形變就越大。任何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破壞(例)。

16.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31頁和32頁有關內容,回答:哪些地方要增大壓強?哪些地方要減小壓強?各用什麼方法?17.總結:(1)增大壓強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減小受力面積。(2)減小壓強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增大受力面積。18.討論:為了把菜切斷,可以用力切,也可以把刀磨一磨,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利用公式講述,在壓強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可以省力)

師生總結本節主要內容

回答問題

閱讀、體驗、思考。

聆聽、分析、畫

圖、總結。

聆聽、總結、記筆記。

實驗、觀察、思考。

聆聽、記筆記。

閱讀、實驗、總結。

聆聽、記錄、閱讀。

解答,分析。

分析解答。

帶著問題閱讀,思考並回答。

總結、思考。

複習相關知識。

創設情景,吸引學生興趣,引出課題。

學習從例項中總結知識。

學習壓力和重力的關係,進一步理解壓力概念。

瞭解壓力作用效果及影響因素。

教學要求,培養學生實驗能力

教學要求。

學習利用例項歸納物理知識。學習用壓強公式解題。

學習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讓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第九章第1節壓強

(一)壓力

1.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

壓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

2.壓力與重力的關係:

(二)壓強

1.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意義: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2)定義:物體所受壓力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

2.公式:p=F/S

3.單位:帕斯卡(Pa),1Pa=1N/m2

(三)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

1.增大壓強的方法

①增大壓力;②減小受力面積。

2.減小壓強的方法

①減小壓力;②增大受力面積。

初中物理《壓強》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麼是壓力,什麼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瞭解壓強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4)瞭解壓強的增大與減小的主要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瞭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透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採集的實驗資料,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初步學習 使用控制變數 法。

(3)透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透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對壓強、浮力基本知識理解的感悟認識,為深入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打基礎。

(3)透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壓強的大小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壓強的計算及單位

教學工具

釘板、砝碼、石粉、鉛筆、海棉、橡皮泥、鐵釘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課文76頁14.1-1蟬 及14.1-2沙漠之舟)引入壓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學中用壓強來表示,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壓強

二.新課教學

(一)壓力:1.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方向:與接觸面垂直。

大小 :有時等於重力(水平放置時)、有時不等於重力

2.突破 難點的方法:

練習:利用圖幾種情 況分析壓力的作用情況來鞏固所學的壓力的知識。

(二)壓強

利用探究實驗進行壓強的學習

1.提出問題

2.進行假設和猜想

3.設計方案(實驗)

4.進行實驗(學生探究)

5.分析現象

6.歸納總結得出規律或結論

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強P)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還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壓強的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叫做壓強。壓強的公式:如果用P表示壓強 、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

壓強的計算公式是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P---壓強---帕斯卡(Pa) F-- -壓力---牛頓(N) S---受力面積—平方米( m 2)

1Pa = 1N/m 2

壓強的物理意義:

以P=20Pa為例,P=20Pa=20N/ m 2,它表示每平方米麵積上受到的壓力是20N。

講解例題,使學生能真正理解壓強及有關計算(特別是公式的應用和單位的統一)

透過列舉相關的例項(啄木鳥、圖釘、刀等),提出問題,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感受、經驗進行討論並總結和歸納:

減小壓強的方法:

(1)壓力不變時,增大受力面積

(2 )受力面積不變時,減小壓力

(3)減小壓力的同時,增大受力面積

增大壓強的方法:

(1)壓力不變時, 減小受力面積

(2)受力面積不 變時,增大壓力

(3)增大壓力的同時,減小受力面積

練習:小李的質量是65Kg,其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大約是4.5dm2,當小李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時,他對地面產生的壓強大約是多少?

初中物理《壓強》教學設計 篇3

一、設計理念

壓強的概念較為抽象,學生初學及易與壓力的概念混淆不清,為了讓學生較好的理解壓強與壓力的區別,做好探究壓力作用效果有關因素的實驗是本節課的關鍵,為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可讓學生自行設計各種各樣的實驗,讓學生在探究中進一步瞭解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獲取相關的知識,同時,為壓強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鋪墊。另外本節課的內容與生活聯絡較為緊密,應讓學生充分列舉日常生活中與壓強有關的現象,並加以解釋,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感性材料豐富,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從觀察或實驗引入的,符合八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2、書中的插圖極富啟發性和趣味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本讓學生透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關”,極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鍛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學情分析

1、八年級的學生正處在青少年時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較強的觀察能力。半年的物理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以及簡答物理研究方法。正處於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

2、學習的內容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如書包帶做的寬比較舒服等有關事例。本節課所學生涉及的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絡緊密,使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生活體驗,進而使學生由對生活現象的初步瞭解,透過實驗探究,觀察現象,邏輯推斷,最後上升為理論認識。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壓強的概念。

2.理解壓強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瞭解增大或減小壓強的主要方法。

3.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瞭解“對比”這種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透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採集實驗資料,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數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透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獲得對壓強基本知識理解的感性認識,為深入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打基礎。

3.透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愉悅,培養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習熱情。

重點 壓強的概念以及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難點 壓力和重力的區別

教具 壓力作用效果演示器材(每小組一組器材,課前發放)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壓力

多媒體播放圖片:茶杯放在桌面上;木塊放在斜面上;往牆上按圖釘。請同學們畫出三種情況下壓力的示意圖。

學生畫完壓力的示意圖後,師生共同討論,得出壓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緊接著,請學生畫出以上三種情況下物體所受重力的示意圖,並進一步思考問題:壓力和重力一樣嗎?

教師小結:有些壓力是由重力作用產生,但大小不一定都等於重力,方向也不一定相同,有些壓力卻與重力無關。當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時,壓力在數值上等於物體的重力。

二、壓強

1、壓力的作用效果。

先讓學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輕輕夾著一支鉛筆(或圓珠筆),兩個手指的感受有何不同?

多媒體播放滑雪圖片:為什麼雪地行走,腳容易陷入積雪中,有了寬寬的滑雪板,運動員不僅不會陷入雪裡,而且還能在雪地上滑行?

想想議議活動 蚊子與駱駝的故事

學生觀察討論後後發現: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僅與壓力有關還與受力面積有關。

學生實驗 探究 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提出問題: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怎樣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

猜想和假設:

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有關,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壓力作用的效果跟物體間接觸面積有關。

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都有關。

設計實驗:

實驗方法 :

1、控制變數法 2、轉換法:透過比較海綿在壓力作用下物體凹陷的深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

實驗步驟:

在海綿上,

第一步 小課桌桌腿朝下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的深度。

第二步 小課桌桌腿朝下放,上放砝碼,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的深度。

第三步 小課桌桌腿朝上放,上放砝碼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的深度。

比較第一二步觀察海綿狀泡沫塑膠的凹陷深度,來比較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係;比較第二三部觀察海綿泡沫塑膠凹陷深淺來比較當壓力相同時,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係。

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結論: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明顯;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2、壓強的概念

物理學中引入壓強用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學中,把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大小叫做壓強。壓強的計算公式:通常用p來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則壓強公式為 P=F/S。壓強的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1Pa=1N/。

介紹法國科學家帕斯卡在物理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以及1Pa壓強的大小。

鞏固練習(投影例題)師:請同學們比較芭蕾舞演員和大象對地面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學生先在座位上練習,後請兩位學生上臺板演,最後教師評講。

3、如何增大和減小壓強

想想議議活動:下面三幅圖中哪些要增大壓強、哪些要減小壓強?透過什麼辦法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

歸納出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

課堂小結 學生自己談課堂收穫

六、作業佈置 1.課後題: 2、 3、4 ; 2.《練習冊》P14 :7,8

七、板書設計

9.1壓強

1. 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2. 壓強

物理意義:物理學中引入壓強用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定義:在物理學中,把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大小叫做壓強。

壓強公式為: P=F/S

壓強的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1Pa=1N/。

3. 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