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設計和案例分析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設計和案例分析範文

《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的性質作出新的表述: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性質的科學闡述,使整個語文教育走出了左右為難的窘境,對語文課程改革和建設都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導意義。

語文是交際的工具,思維的工具,這已不用多作闡述,語文同時又是文化。說它是文化,第一,它負載著文化,第二,它傳承著文化,第三,它本身就是一種文化。

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統一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偏廢,也不可分離。有人說,沒有離開工具性的人文性,也沒有離開人文性的工具性;有人說,工具性與人文性是從不同角度去看語文;有人說,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裡”。這些都從不同的角度說明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係不是二者相加,而是二者一體化。

由於語文的豐富性,語文課程還具有其他一些特點,但它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語文課程標準》不迴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的提法,並且科學而簡明地闡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係,代表了時代對語文課程的認識和要求。

性質決定地位。語文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承擔的重要責任,決定了語文課程在學校教育,尤其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地位。從學校教育的角度看,語文課程是基礎性課程。學生透過學習語文,能夠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才能順利地學習其他課程。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得到相應的發展,這些也有助於他們學好其他功課。

因為語文課程是豐富的,語文素養也是綜合性的,所以,語文素養在德、智、體、美諸多素質中也就處於基礎的地位,因而,人的語文素養又是全面發展的基礎。閱讀、寫作、口語交際是構成人學習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語文素養也是人終身發展的基礎。

與任何一個民族的母語教育一樣,語文課程還承擔著傳承民族文化的功能。漢語文課程應該讓學生在讀漢文、說漢語、寫漢字的過程中,領悟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培養民族感情,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正因為如此,《語文課程標準》這樣說:“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與對語文課程性質的認識相聯絡,語文素養代替語文知識和能力成為課程標準的核心概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同時,語文課程還應透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素養”是指人透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修習培養)在某一方面所達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基本的語文素養內涵是豐富的,它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等內容。這裡包含了紮實的基本功的培養和潛在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開發。我們必須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不能片面強調突出其中的某一個方面。

關於語文教育的特點,《語文課程標準》主要強調了人文性、實踐性、生活化、民族化等前一時期比較忽略的四個方面。

語文屬於人文科學的學科,它對人的.精神領域起作用,而且對於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又是深廣的。另一方面,許多語文材料本身就是多義的,具有豐富的內容和很強的啟發性。人們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人,甚至同一個人不同的時期對同一個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從這樣的認識出發,語文課程應該考慮: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透過優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如果像理科學習那樣,圍繞知識點、能力點做大量的練習,學生難以領悟語文豐富的人文內涵,應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語文對人的影響是深廣的,有時是隱性的,長期的,潛移默化的,短時期不容易看出來。學生學習語文,接觸大量語文材料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建構的過程。語文課程應該從對人的發展負責、對國家未來負責的高度,來選擇教學的內容,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學生的多元反應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貴的,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是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也是對真理的尊重。

在人文學科中,語文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閱讀與表達本身既是一種實踐的行為,又是一種實踐的能力。由此出發,語文課程應該考慮: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這包括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語感等。應重視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在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靠傳授閱讀的知識來培養閱讀能力,不如讓學生多讀書;學生記住了一套完整的寫作知識而沒有寫作的實踐,也難以形成寫作的能力;學生背誦了許多語法規則而沒有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形成良好的語感,還是說不好話。這樣的知識沒有實踐的環節是難以轉化為能力的。因此,語文實踐能力主要應在語文實踐中培養。義務教育階段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知識是需要的,但是諸如語法、修辭、文章做法之類的知識,在小學和初中階段不必過多,也不必追求系統和完整。這一時期,學生還處於感性的時期,應該讓學生多接觸感性材料,參加感性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高實踐能力,把握語文規律。

生活化與實踐性聯絡在一起。語文是母語課程,它與外語不同,學生進校前都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因而不必像學外語那樣從零開始,花很多氣力去記憶大量的詞彙,掌握語法的規則。學生生活在母語環境中,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學習的資源,時時都有學習語文的機會。學生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在實踐中接觸大量的語文材料,豐富語言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培養閱讀與表達的能力。強調日常生活中的習得,強調日積月累。

語文課程應該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考慮這些特點對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思維發展等方面產生的影響。

從母語教育的規律出發,就不應照搬印歐語法的條條框框,也不應像他們那樣重視語法教學,而應該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語感,提倡多讀多寫;應該克服浮躁焦慮的心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期望立竿見影;不應該照搬西方分析的思維方法,要重視培養整體把握的能力。有些所謂“科學”的體系,搞得很瑣細,看起來操作性強,其實不是把簡單的問題搞複雜化了,就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了。而重視感悟、薰陶、語感似乎不可捉摸,因為這的確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心理活動的過程,須要深入研究和探討。但是,與這些聯絡在一起的積累、多讀、多寫又實在是太明白了。這正與播種、收穫與孕育、生長的關係一樣,播種、收穫是看得見的,很明白,而孕育、生長則是一個複雜的、漫長的過程。

努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是本次課改的重要目標,也是語文課程改革內在的要求,它體現了語文教育的特點和語文學習的規律。《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的特點,考慮到時代急劇的發展變化,《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語文課程:“語文課程應繼承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並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應當密切關注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現實生活的變化,儘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