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哲學

淺談生命的資訊本質與生物進化機制的哲學探索

淺談生命的資訊本質與生物進化機制的哲學探索

我國旅美學者密西根大學的張建之博士、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張亞平博士及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的羅森格博士聯合對疣猴類的白臀葉猴消化酶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的研究成果在《自然:遺傳》雜誌上發表。

中美科學家選擇舊大陸猴的一個亞科——疣猴亞科作為研究模型。

因為該類動物的特殊性在於它們以樹葉為主要食物,食物在其前腸透過共生的細菌發酵消化,它們透過各種酶(包括胰核糖核酸酶)消化細菌而獲得營養。經與其它十多種靈長類動物及人的胰核糖核酸酶進行比較,他們發現葉猴中有兩個基因複製,而其它靈長類動物及人中都是單複製。進一步研究發現,基因的重複大約發生在400萬年前,但疣猴類食葉的特性形成於1000萬年前。有趣的是,基因重複後,只有1個基因發生了快速的改變。並且其變異不是隨機的,而呈現明顯的方向性。透過理論計算和功能研究,他們確定,由於受到適應性選擇的作用,基因發生了適應性進化。基因重複後,兩個基因發生了功能上的`分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促進了葉猴對環境的適應。

研究證明,在葉猴胰核糖核酸酶中,基因的重複釋放了其中一個複製中維持原有功能的選擇壓力,提供了進化的原始材料;而食物環境的變化提供了適應性選擇的動力,推動形成效益更高的新酶。新酶的形成又進一步促進了動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