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調查報告

語言文字的調查報告

有關語言文字的調查報告

漢語是中華民族的結晶,體現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親和力。學習漢語,熱愛漢語,不僅是學習態度,而且是一種民族感情,是一種愛國情緒。而漢字,作為記錄語言的符號,千百年地流傳了下來。他是先人們智慧的象徵,是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歷史成果。中國漢字每一個字都是創造而成的,其字形、字象、字音、字義都與中國文化緊密相關,都具有不可低估、不可否認的文化價值。因此,規範漢語用字變得必不可少。

社會用字規範化指的是按照國家有關部門頒佈的政策、法令、標準,逐步糾正、消除文字使用上的混亂現象,正確地使用漢字。具體說就是不寫錯別字,不使用不規範的簡化字,不使用已經被淘汰的繁體字、異體字等。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制定了推行規範漢字的各種政策和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簡化字總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表》、《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標點符號用法》、《漢語拼音方案》、《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關於企業、商店的牌匾、商品包裝、廣告等正確使用漢字和漢語拼音的若干規定》等等,這些標準既是社會用字規範的標準,也是社會用字的法律依據。 隨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頒佈施行,語言文字的社會應用問題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當前的社會用字的確存在很多不規範的

現象,損害了漢字的正常使用和健康發展,弄清當前社會用字不規範現象的具體情況,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於促進社會用字規範化、維護文明的語言文字交際秩序,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街頭用字是社會用字的一個主要方面。街頭用字規範化,對提高全民的'語言文字規範意識有著積極的作用,也是一個國家整體文明程度、文化素質、精神風貌的重要表現視窗。 “說普通話,用規範字”,應該成為每個單位、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同時,為了完成本學期短學期語言文字調查關於漢語規範用字的社會調查理論分析報告,我組同學利用課餘時間在常熟市最知名的商業街之一——方塔街,對用字規範化情況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一、 調查範圍、內容及方法

20xx年6月27日,我組成員對常熟市方塔街的社會用字進行了小規模的調查。調查的地理範圍是方塔街及方塔東街。

此次調查主要圍繞社會用字問題,具體內容有:

1、漢字使用規範化問題,包括有無錯別字、繁體字、異體字、簡體字等;

2、亂改亂造使用諧音造詞問題;

3、英文外文的規範使用問題;

我們在調查中主要抽取了街道標牌、招牌、牌匾、店牌、廣告、電子螢幕、物品名稱、貨物包裝、宣傳海報等各方面的用字情況,在對取到的樣本進行整理統計後做出調查總結,最後在調查總結的基礎上進行總體整理分析,寫出此報告。

二、總體情況

透過調查,我發現,調查內容中所列的幾大類問題在方塔各街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有些問題還比較嚴重和突出。此次調查中總共查出各類錯誤多處,具體分佈如下。

方塔街區各街道在社會用字上的不規範現象總是主要集中在使用錯別字、諧音造詞這兩大方面,而繁體字、簡筆寫字、外文用法錯誤、、舊字形等方面的錯誤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在這些不規範的社會用字中,錯誤率較高的是個體商店的廣告、招牌,小攤小店的手寫體物品名稱,張貼在街面上的各類臨時性通知、通告、告示、說明等等。其中商店的廣告、招牌等其字型、字號清晰醒目,影響範圍較大,而貼在街面上的各類臨時性通知、通告、告示、說明等,其字型、字號並不十分醒目,影響範圍較小。

在書寫方面,一般是手寫體出錯較多,特製的印刷體出錯較少。這就說明要使社會用字日趨規範,創造一個規範、文明的社會用字新面貌,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錯別字問題。

行走在街頭,各類城市

廣告,宣傳畫廊,招牌,店牌,標語牌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錯別字,調查發現,街頭路邊上各種招牌,廣告不規範用字仍是存在的。我們調查的地點是方塔街區,是常熟的市中心地帶,大多數正規店面的招牌都是正確使用規範漢字的,只有少數手寫標識語才出現錯別字。具體例項如,把“莫城”寫成“漠城”,這是十分不應該的,莫城作為常熟的一個知名地域名稱,在社會生活中出現率極高,影響極大,所以此類問題應更加註意。另外,有把“年輕”寫成“年青”的店面廣告標語,這是一個極為低劣的錯誤,此類問題是能夠避免的,店家應當注意。

另外,我們還經常看到此類錯誤:例如汽車站通告:“班車途徑客運總站”中的“徑”(應為“經”);在某旅行社廣告:“謁誠為您服務”中的“謁”(應為“竭”);百貨大樓:“季末清侖”的“侖”(應為”倉”);某商店:“房屋折遷”的“折”(應為“拆”);資訊廣告欄:“誠聘監時工”的“監”(應為“臨”)等等。以上幾例用字都是錯用了形近的別字,其中“徑”和“經”還兼有同音替代的錯誤。寫錯字的如,“水籠頭”的“籠”寫成“龍”等等。

透過調查,我們發現,這些手標識語大多是由街邊小販,商店員工自己手寫上去的,這樣的錯別字的出現一部分是因為寫字的人文化水平不高,遇到不會寫的字就用形近字,形聲字,同義字等代替;當然也可能是寫字人不夠仔細,粗心大意不小心寫錯,即使事後發現也懶的再改,任由錯別字“登堂入室”。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本身也是一種燦爛的文化。但隨著社

會歷史的發展,人們不注重文字的傳統寫法,常常自己胡編亂造,結果出現了很多錯別字。錯別字給人們生活帶來了不便,特別是對中小學生接觸認識漢字會產生巨大的消極影響。仔細觀察,在我們的周邊環境中,存在著不少錯別字。其實只要大家細心一點,仔細一點,遇到不會的字查一下字典,那麼錯別字的數量會大大減少。

2、繁體字問題。

繁體字主要集中在一些商店、賓館牌匾中,也有少數出現於廣告裡。在取得的這類樣本中,有些完全使用繁體字;有些是在同一個牌匾或題詞中,繁體字、簡體字夾雜使用;有的完全用繁體字,有些是在同一個字中半繁半簡;有的是書寫錯誤、筆畫走樣。

如下圖中的“輕放”繁體字應為“輕放”,在書寫過程中犯了半繁半簡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