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秋節

中秋節月餅的資料

中秋節月餅的資料

中秋節月餅的來歷古代中秋節月餅圖片唐玄宗還是一個風雅的喜歡賞月的人,這使他成為中秋節故事的主角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月餅的資料,歡迎來參考!

從月宮回來的途中,唐玄宗經過潞州城,俯視全城,見月光如畫,城中靜悄悄的。天師就請玄宗用玉笛演奏樂曲。奏完曲子,君臣幾人向城中投撒金錢。過了十幾天,潞州官府上奏說,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城市上空有天樂傳來,並有金錢落下。這個故事在唐代筆記小說《龍城錄》中也有記載,對月宮的景象、素娥仙樂等描述得更為詳細生動,並提到“次夜上皇欲再求往,天師但笑謝而不允”。意思是遊月宮是特定時間“八月望日”才能做的事。

楊貴妃賞月賜名“月餅”

在史料記載中,月餅很早就有了。漢朝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從國外帶回來芝麻、胡桃,當地人們用胡桃仁做餡,做出一種圓形餅,就叫胡餅。有一年八月十五,唐玄宗和楊貴妃一起賞月的時候,一邊看月亮一邊吃胡餅。唐玄宗說:“胡餅這個名字不好聽。”楊貴妃望著又大又圓的月亮,順口說:“這餅很像天上的月亮啊,就叫月餅怎麼樣?”唐玄宗說:“好。”從此,胡餅就改叫月餅了。

關於月餅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率軍征討突厥,打了大勝仗。在八月十五這一天班師回朝。唐高祖李淵為他設慶功宴。這時,有一個來唐朝經商的吐魯番人向皇帝獻上了他們家鄉的特產——一種很好吃的餅,表示祝賀。唐高祖看著漂亮的圓餅,覺得跟空中明月有點相似,就說:“應將胡餅邀蟾蜍。”又把餅賞賜給群臣分食,都說這餅好吃。從此以後,胡餅就流傳開了,每到八月十五,就邊吃胡餅邊賞月。後來,胡餅又改叫月餅。

周生上天攬月書生中秋定情

唐玄宗李隆基借“天師”之力登上月亮,這只是人們的想象。不過,唐代張讀所撰的《宣室志》卻記載了有人不僅能攀上月宮,還可以把月亮摘下來。據其記載,太和年間有一位周生,學成道術,中秋之夜與客人飲酒賞月。當時月色晶瑩,他對客人說,我能摘月置於懷中。說罷,周生取了兩條繩子,拴上幾百根筷子做梯子,登梯取月。一霎間天昏地暗,空中一片漆黑。他回室後說月在衣襟中,然後從懷中取出一塊直徑寸餘的小月亮,“一室盡明,寒入肌骨”。

更離奇的還有元代林坤撰《誠齋雜記》中仙女下嫁的故事。說鍾陵西山,每到中秋節,車馬喧囂,聲聞十里,貴族豪俊之士,多召名姝善歌舞者,在月光下歌舞賞月。有一位書生名文簫,觀睹時看見一位歌女美貌無雙,所唱之歌也十分獨特:“若能相伴步仙壇,應得文簫駕綵鸞。自有繡襦並甲帳,瓊臺不怕霜雪寒。”文簫突然悟到此女可能是月宮仙女下凡,二人眉目傳情,流眸顧盼。歌罷,此女穿過鬆林登山而去,文簫緊隨其後也登上山頂。突然風雨驟起,有一位仙童持天書至,判仙女吳綵鸞以私慾洩天機,貶為民妻。於是,仙女綵鸞便與文簫結為夫妻,居於鍾陵山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