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健康

駕駛員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駕駛員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下面是關於駕駛員心理健康不容忽視文章,歡迎閱讀。

駕駛員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目前,我國各地隨著交通事業的發展,道路傷害已成為城市居民和青年人群的首位傷害因素。避免道路傷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駕駛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在多種情況下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專家經調查測試發現,易發生事故的駕駛員往往具有潛在的、特定的心理特徵,因而比一般駕駛員更容易發生事故。一輛汽車,無論安全裝備優劣,只是一臺機器,是需要人來操作的。能否令車內車外的人都處於安全狀態,在許多情況下都取決於汽車駕駛者。要做好交通安全工作,必須把駕駛員的心理健康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抓好抓紮實。

做好駕駛員的心理調適  當一個人作為司機每天上路行車時,便已成為高風險群體中的一員,如何避免和降低危險是駕駛員長期的必修課。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緒也會隨之發生變化。特別是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外界的各種因素都會對人的心理發生變化和影響。作為駕駛員本身,時時刻刻都要儘早地意識到各種外界因素所導致的不同情緒對安全行車的影響,以便及時調整、集中精力駕駛好自己的車,主動地避開危險且不對他人造成危險。這是保證行車安全的要素。

易導致交通事故的常見心理狀態心理學家認為,當人的每一次行動出現,都會產生行為結果,而行為是每一個人心理活動的誘發。如果一個人存在著某些不安全開車的心理問題,最好及時就醫,透過心理醫生的啟發誘導,培養自己安全行車的心態。“高速行車綜合症”就是常見的造成心理障礙的情況,車輛行駛的.速度越快,駕駛員的心理就越緊張,大腦皮層高度興奮,腎上腺素類物質分泌增多,促進心跳加快。如果每小時行車速度超過80公里,每分鐘心率會增至100至110次;每小時行車速度在120公里以上時,每分鐘心率會超出110次。這樣,長時間的高速行車,可導致心肌疲勞而影響心血管功能,容易誘發冠心病。專家透過長期的研究分析認為,易導致交通事故的心理狀態有:(1)盲目自信,思想麻痺;(2)出現異常情況時感到出乎意料,表現驚慌失措;(3)僥倖心理,圖省事,怕麻煩;(4)情緒波動反常,好走極端,控制能力弱等。駕駛員在憤怒、悲傷、恐懼時,感受性、理智性降低,拙於觀察和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許多人開車斗氣就是一種不良情緒,在這種情感狀態下,人的分析能力受到抑制,控制自己的能力減弱,結果便極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發生。

駕駛員應該學會自我調節情緒,加強道德修養  作為一名駕駛員,應該學會自我調節情緒,加強道德修養,以健康的駕駛心理保證道路交通安全,做到防患於未然。學習和運用健康駕駛心理知識,糾正不良的駕駛心理,是防止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研究交通事故的專家指出:如果以下幾方面做到了,每年至少可以使交通事故減少60%。

(1)加強情緒、心理的調節。消除緊張、急躁、僥倖、稱雄的情緒。積極坦然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避免過激的心理活動,注意保持心理平衡狀態,規範駕駛行為。(2)加強培養“注意心理”。在駕駛過程中,要經常提醒自己“我正在開車”、“要保持冷靜”、“安全第一”等等。女駕駛員在經期前後,由於情緒波動大,為了調整好駕車時的情緒,輕者可在出車前散散步,讓情緒穩定下來,行車時注意控制情緒。嚴重者需要休息治療,不能勉強出車。女駕駛員還要注意,不宜穿高跟鞋駕駛,也不宜穿裙子,以保證正常的駕駛動作不受影響。(3)創造舒暢而輕鬆的駕駛環境。注意改善駕駛員的休息環境,從事一些有益的休閒活動。如聽音樂、散步,消除精神和體力上的疲勞。特別是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是駕駛員集中精力駕駛、克服不良駕駛心理的重要途徑。

駕駛員的情感心理環境調整  單位的領導要給予駕駛員更多的關心和鼓勵,安排工作要適當,並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家人對駕駛員要多關心,多體貼,讓駕駛員心情愉快,精力充沛。駕駛員本人也要講究人格修養,擴大心理容量,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應急能力。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駕駛員的必修課  交通管理部門應該主動與醫院精神科的心理醫生取得聯絡,定期對駕駛員進行心理疏導。同時鼓勵駕駛員加強自我學習修養,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認真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業務技術,做到不斷地自我完善和提高。相關管理部門要針對不同情況經常進行必要的測查和諮詢,對缺乏駕駛員心理素質的人,應建議主管部門合理安排其它工作,有關部門應吊銷駕駛執照。同時嚴格各種規章制度,杜絕酗酒或精神病人駕車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