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護膚養生小常識
夏天肌膚大量接觸紫外線後,到了秋天便會覺得肌膚缺乏光澤、黯沉;隨著氣溫下降,肌膚的皮脂量及水分含量都急劇下降;氣候轉涼後,人體的新陳代謝也隨之減少,毛孔緊閉,汗腺皮脂腺的排洩減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秋季護膚養生小常識,歡迎閱讀。
1、及時補水
秋季一定要多喝水,從內部保證面板的水分供應,不要感到渴時才喝水。因為水可以促進代謝物的排洩,調節面板的PH值。除了補水,秋季護膚還需要做到留水保溼。需要多補充骨膠原、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食物,改善面板營養增強儲水能力。所以秋季養生湯水和中藥湯劑可以適當多服。
2、注意飲食
秋季護膚,也少不了從飲食方面入手。那麼秋季養生吃什麼好?養陰清熱、潤燥止癢是秋冬季節面板的養生原則。可食用青菜、梨、蘋果、香蕉、葡萄、銀耳等水果和蔬菜,多補充一些維生素C、維生素E等,這樣有助於促進肌膚內膠原蛋白的合成,保護面板免受外界乾燥環境影響,從而保持面板的滋潤。補充適量蛋白質,如豆製品、牛奶、水果等營養,以供應肌膚的需要要。
3、防曬護理
很多MM以為秋天不用防曬,但是這個步驟還是不能少的哦,即使沒有陽光,肌膚也會無形中就受到紫外線的傷害,出門前不僅要塗抹防曬霜,還要帶好其他防曬工具。選擇防曬霜SPF指數在15-25就可以了,不需要用太高的,因為秋天的紫外線相對於夏天來說要溫和點,而且指數太高的反而會給面板帶來負擔。
4、用對洗面奶
每天的臉部肌膚清潔同樣不能少。進入秋季,面板乾燥了許多,夏天強去油力型的洗面奶已經不適用秋季乾燥的面板。秋季要做到為肌膚補水,用對一款洗面奶很關鍵詞,此時不再適用那些控油型的洗面奶,過度控油會面板在秋風裡格外容易乾燥,還可能導致乾裂脫皮,所以儘量要選擇性質較為溫和的洗面奶。
5、遠離過敏源
如果你碰巧是敏感膚質,那換季時就要格外注意敏感甚至是過敏的問題。這時,你需要時刻關注面板的變化和不適,遠離會使肌膚過敏的一切因素,選擇性質溫和、不刺激的保養品,還要適當舒緩面板,讓面板時刻處於放鬆和舒適的狀態,防止過敏、痘痘等面板問題的發生。
6、洗澡時間不要長
秋季洗澡時間不要長,否則容易導致過多水分蒸發,可以適當減少淋浴的次數和時間。選擇保溼性的沐浴液,最好不要使用肥皂,洗澡後一定要塗抹潤膚乳液。秋季護膚除了直接補水,還可以透過間接的方式來護膚。精油洗浴是不錯的選擇,或者是簡單的牛奶浴,但是水溫最好控制在37°以下,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
7、肌膚的保溼
可使用凝乳、凝膠,既能達到保溼的效果又能水油平衡。秋天氣候乾燥,可隨身攜帶一瓶保溼噴霧,隨時的給肌膚補充水分。補水面膜是肌膚最好的水庫,可隔天使用一次。夜間是肌膚吸收水分的最後時間,清潔好面部後,使用保溼度較高的晚霜,配合保溼精華一起用能增強肌膚吸收。
8、睡眠護膚
睡眠時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在排毒,同時面板會進行自我修復。每天最遲11點前睡覺,保證至少7小時的睡眠,是基本的護膚之道。
9、增加維生素攝入進行護膚
飲食對面板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乾燥的秋季,應少吃辛辣及油炸的食物,煎炸的食品在秋天食用更容易上火,因為空氣中本來就缺水了,同時還容易長痘。平常應多吃新鮮的蔬果,蔬果中的維生素C能夠促進面板的新陳代謝,使面板看起來更加白皙水潤。
秋季養生護膚,重點是補水和保溼,當然也不能忘了防曬。秋季護膚不單單是要從面板本身進行護理,而且也要從秋季養生飲食以及排毒等方面進行護理,才能保證你的面板在秋季依然光澤細膩。
延伸閱讀:秋季養生護膚技巧
一、立秋後要防秋燥
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乾喉痛、大便乾結的人食用。要儘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二、立秋後要袪署降溫
立秋後,儘管晝夜溫差變大,但是白天有時仍然很熱,有時暑氣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溫要繼續,不能有絲毫怠慢。
首先,清熱解暑類食品不能一下子從餐桌上撤除。一般來說,此類飲食能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因此喝些綠豆湯,或者吃些蓮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處的。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既可滿足人體所需營養,又可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
二是寒涼飲食要減少。經過一個長夏後,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弱,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例如:西瓜、黃瓜、葡萄等,其性味寒涼,多食可能傷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三是飲食營養要加強。不能只為了追求清熱解暑,而使飲食過於清淡。事實上,到了立秋後可適當吃肉食,有許多食品如鴨肉、泥鰍、魚、豬瘦肉、海產品等,既能清暑熱,又可補益,可放心食用。
三、立秋後要少吃秋瓜
立秋之後還要謹記“秋瓜壞肚”。不論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陽氣。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溼邪,損傷脾陽,腹瀉、下痢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根據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秋冬養陰。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因為需要潤燥、養陰、潤肺。從五行生旺推算,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處於衰弱階段,而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根據陰陽調和,機體平衡的原理,要加強對這些器官的調養,使肺氣不要過偏,影響機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