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胃痛怎麼辦
引發胃痛的最常見疾病就是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所以很多人就先入為主地認為自己得了胃病。其實引發胃疼的因素有很多,並非都是由胃病引起的,其他臟器的病變也可能引起胃疼,如膽囊、胰腺、心臟等器官的病變均可引起胃疼。而老年人尤其要警惕心肌梗死的發生。
心肌梗死:
部分老年人心肌梗死時不出現心前區疼痛,而表現為“胃痛”,並伴有噁心、嘔吐,以為自己得了急性胃病。其實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狀表現差異很大,多數突然 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劇烈疼痛,疼痛放射到左肩和左臂,持續時間長,並且大汗淋漓。但有 時心臟症狀很不典型,可以表現為胃痛、牙痛、下頜痛、脖子痛、肩膀痛、後背痛,甚至還 有噁心、嘔吐、腹瀉等。因此,如果不做心電圖檢查,盲目按胃病檢查治療,很容易錯過搶 救機會而發生意外。
肝膽系統疾病:
膽囊炎、膽結石症等膽道疾病都可表現為“胃痛”,並出現上腹部飽脹、乏力、納差、黃疸等症狀體徵,易被誤認為胃病而失去早期診治機會;肝膽惡性腫瘤也可見胃痛,並出現上腹部飽脹、乏力、納差、黃疸等症狀體徵,易被誤以為是胃病而失去早 期診斷和治療機會。做腹部 B 超、CT、核磁和胃鏡檢查可明確診斷。
胰腺疾病:
胰腺與胃十二指腸相鄰,胰腺炎、胰腺腫瘤也常出現中上腹部隱痛及噁心、嘔吐等症狀,易與胃病混淆。腹部 B 超、CT 和胃鏡等檢查,血尿澱粉酶化驗可明確診斷。
【相關閱讀】
七種胃痛
第一種:胸骨有燒灼感
它可能是:胃酸反流
胃酸
反流
是指胃內容物,包括從十二指腸流入胃的膽鹽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臨床表現為嘔吐、胸骨後燒灼感、嚥下疼痛、嘔血和便血等。會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和併發症,比如損傷食道,引發食管潰瘍、狹窄等。
解決辦法:
要想避免燒心,首先要注意平日的飲食,避免進食過快,儘量不吃茶、咖啡、糖果、油炸食品、辣椒、烈酒等。飯後也不要馬上臥床、彎腰或劇烈運動,睡覺時可試著墊高上半身(大約15度角),以幫助胃酸下降到你的胃。
若疼痛時間長,並有加重趨勢,服藥調理後仍沒有緩解,就需要到醫院做胃鏡檢查,篩查病症,尤其是有胃炎、胃潰瘍病史的人群。
第二種:肚臍周圍疼痛
它可能是:闌尾炎
闌尾炎
最早出現的症狀是腹痛,大部分典型的患者發病開始時,覺得中、上腹部或臍部周圍疼痛,數小時後轉移到右下腹部。可伴有各種胃腸道功能障礙的表現,如消化不良、腹脹、噁心、反酸、上腹部不適、排便次數增多或便秘等。
解決辦法:
得了闌尾炎,手術治療是唯一有效根治的方法。尤其是急性闌尾炎起病突然,必須立刻動手術。慢性闌尾炎可以暫不手術,先服用藥物或飲食調理進行積極的抗炎治療。但不要指望它會自愈,會有復發的可能性。
第三種:肋骨劇烈疼痛
它可能是:膽結石
膽結石
主要是由於膽汁中的膽固醇和膽鹽的比例失調,導致了肝臟分泌的膽汁中的膽固醇、膽色素結晶析出來,沉積在了膽囊、膽管內,出現了膽結石。膽結石的形成,容易導致膽汁分泌障礙,出現膽絞痛,表現為右肋隱痛。
解決辦法:
如感覺肋骨疼痛,且反覆發作,建議到醫院做一下肝膽部位的B超,看看是不是膽結石,或者是肝臟的病變。膽結石的話,需要按照主治醫生的建議,及時進行碎石、排石治療。
第四種:胃燒灼
它可能是: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
週期性上腹疼痛呈反覆週期性發作,為此種潰瘍的特徵之一,尤以十二指腸潰瘍更為突出。胃潰瘍疼痛的發生較不規則,常在餐後1小時內發生鈍痛、灼痛或飢餓樣痛,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後再復出現上述節律。
解決辦法:
平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菸戒酒。但建議最好去醫院做一下胃鏡檢查,明確病因,對症治療,藥物或手術治療,一切聽醫生的安排。
第五種:整個腹部不適
它可能是:乳糖不耐症
乳糖
不耐症
乳糖不耐受由於人體內缺乏分解乳糖的酶造成的飲奶後出現的各種消化道症狀,包括腹痛、腹脹、排氣增多,等等。
對於正常人來說,乳糖進入小腸,一碰到小腸壁就會被自動水解成單糖,然後被吸收。但是乳糖不耐受的人飲奶後,就會導致整個腹部不適,出現腸鳴、腹瀉或者脹氣的現象。
解決辦法:
首先,計算出你的乳糖不耐受的水平,採用少量多喝的辦法,控制飲奶的量。或者尋找替代食品,比如無乳糖鮮牛奶、豆乳、穀類、麥類等食品。
第六種:腸痙攣和慢性腹瀉
它可能是:谷蛋白過敏或乳糜瀉
谷蛋白過敏
可包括乳糜瀉,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因無法消化谷蛋白可引起腹脹、嘔吐、腹瀉、肌肉萎縮和嗜睡。它還可能產生其它疾病,包括神經疾病或皰疹樣皮炎。
乳糜瀉
是腸粘膜對谷蛋白異常過敏所引起的,對麥膠蛋白過敏而不能耐受。這種反應會引起小腸絨毛的.破壞,引起小腸的改變,導致消化吸收不良綜合徵。
解決辦法:
已確定診斷後,針對病因進行綜合替補療法,以飲食療法為主。
飲食治療辦法是不吃含小麥、燕麥、裸麥和大麥的食物。原則上以高蛋白、高熱量、低脂肪、無刺激性易消化的飲食為主。
可以用米、大豆、玉米和土豆澱粉來替代這些穀類。如果你自己不懂如何安排飲食,不妨諮詢下營養師,以確保你能攝入足夠的營養。
第七種:腹瀉帶血,有疼痛和發燒現象
它可能是:結腸炎、克羅恩病
結腸炎
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結腸炎症性病變。主要臨床表現腹瀉、腹痛、黏液便及膿血便、甚則大便秘結、數日內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覆發作。
解決辦法:
先看醫生,做相關檢查,及早排查問題,控制症狀。並根據醫生建議,維持治療,防止復發,防治併發症。
克羅
恩病
是一種消化道的慢性、反覆發作和非特異性的透壁性炎症,主要症狀有腹痛、腹瀉、發熱、腹部腫塊、食慾減退等,伴有營養不良、虹膜炎、關節炎等。
解決辦法:
目前最可靠的檢查方法是結腸鏡檢查。如確診之後,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不能擅自停用增用藥物。並且,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以便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