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得體會

幼兒教師《讀懂幼兒的思維》心得體會

幼兒教師《讀懂幼兒的思維》心得體會(通用6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教師《讀懂幼兒的思維》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讀懂幼兒的思維》心得體會 篇1

粗粗翻閱這本書,讓我覺得內容理論、難懂,書中並沒有絢麗和華美的詞語,也沒有生動的例子,似乎是一本很理論的教科書。但不知是文中偶爾的句子吸引著我,還是因為簡單的例子與我的工作有關,我想去了解幼兒。我逐漸地放慢了閱讀的速度,內心與之共鳴。

用心良苦――這是我看完全書對本書的筆者們的感受。

書中使用了一些有關幼兒交談、行為、表徵和思維的案例,這些案例都來自於筆者10年來在從教經歷中對幼兒所做的觀察。筆者用這些案例說明了幼兒的圖式的某些特點,證實了他們作為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提出了在幼兒教育領域中改造實踐的方法。每一個案例都是筆者精心觀察、記錄的結果,也做了一次比較深入地思考幼兒的行為和互動的嘗試,是深入幼兒內心世界的一次發現之旅。

迴歸――這是筆者告訴我們讀懂幼兒最簡單的方式。

幼兒的思維是有價值的、珍貴的,幼兒是有能力的思考者和學習者,筆者告訴我們如何嘗試回到我們熟知的孩童時代,去進行自己的觀察,提升自己對於幼兒思維的思考,思考如何在支援、挑戰、拓展幼兒的思維與學習的動態過程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幼兒需要教師專業化的敏銳的反饋,需要教師思考他們的活動,應答他們的新思想和新經驗,而幼兒的這些新思想和新經驗來源於教師,來源於教師依據幼兒的活動過程和自己的思考給予他們的反饋。這樣一種豐富的歷程超越了抽象的原則,依靠著高深的知識,憑藉著責任心對兒童的行為進行反饋和應答。

規則――建立以規則為基礎的幼兒教育體系愈來愈重要。

如果專業教育工作者想與家長進行合作,就必須制定合作的規則,這是合作的基礎。書中為我們總結了六條規則:

1.父母是幼兒主要的教養者;

2.一致性、連續性和漸進性;

3.機會平等;

4.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安排工作;

5.尊重;

6.從愛意中行駛權利。這些規則有助於我們根據所從事的集體活動與家長和幼兒一起制定我們自己的合作規則。

繼續翻看著,細細品位著,筆者給予我們許多工作的啟示,為我們揭示了工作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

不要太匆忙,一天一個點滴,一天一個解釋,一天一個回想,一天一點思考,相信我們會慢慢地學會去讀懂幼兒的思維,直入兒童的內心做個好老師!

幼兒教師《讀懂幼兒的思維》心得體會 篇2

“嬰幼兒是天生的學習者,掌握環境和征服世界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本能和驅力。”本書譯者開篇的一句話,讓我感觸良多。是啊,既然幼兒本身就是學習者,所以如何來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他們的主動學習,從而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就成了我們老師們的一個首要任務。如何做好這一點,就要靠我們的細心與用心。

一、 細心去發現。

在很多遊戲中,具有很大自由度的自主遊戲,一直是幼兒們的最愛,在自主遊戲中,孩子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性,自由地玩樂,從中獲取著自己需要的知識經驗。正如本書第5頁中“8 歲卡門和7歲約翰之間的對話”,其實事情的越因很簡單,就是他們倆幫玩具娃娃洗澡與洗玩具娃娃的衣服。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筆者卻捕捉到了這一細節,在關注他們的對話中,發現孩子們其實是一種有目的、合作的玩,他們在其中不僅交流自己已經獲得的知識,還能一起用所得的知識解決實際中碰到的困難,其中有假設、有實踐、有結論。而這種發現,就能很好地幫助老師建立對孩子自身經驗的認識,不斷創設有利的環境,從而幫助孩子們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可見,孩子們的學習遠處不在,關鍵在於老師要具有一雙慧眼,不斷髮現孩子們的自主學習,從而做好自己“支持者”的角色。

二、 用心去引領。

老師在發現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與興趣點後,如何來進行引領,則又是一項關鍵。在這其中,老師首先要進行分析選擇,選取其中有價值的點,來進行進一步的生成活動。因為孩子畢競是孩子,認知能力差,是非觀念不清晰,盲目地隨著幼兒走,就失去了老師的引領作用,也會讓孩子們走入誤區。如本書第4頁中“6歲艾沙卡的故事”,老師在得知艾沙卡洗汽車的發現後,敏感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價值,從而設定了一些場景,來引導艾沙卡進一步的實驗。雖然學習並不是在學校開始、在學校結束的,但和媽媽洗車的經驗開啟了艾沙卡的思維之窗,而老師的引領與幫助,透過在學校和同伴們一起進行的活動,艾沙卡的經驗進一步獲得了擴充套件,這其中,老師的引領作用就是其中的關鍵。

細心去發現孩子們的生活與遊戲,用心去引領其中有價值的點,那麼我們老師就能真正讀懂孩子們的思維,與他們靠得更近,真正做好我們“孩子學習的支持者、引領者與合作者”。

幼兒教師《讀懂幼兒的思維》心得體會 篇3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願望,真希望自己能重新回到童年,因為那樣我就會知道我的孩子們喜歡什麼,他們在想些什麼,他們到底需要什麼,翻開《讀懂幼兒的思維》這本書,似乎把我的這些疑問都解開了,嬰幼兒是天生的學習者,掌握環境和征服世界使他們與生俱來的本能和區裡,從出生起,他們就在積極地適應環境,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認識和理解周圍的世界,他們總是想努力地弄懂他們所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運用他們已有的經驗來理解它們,建構自己關於周圍世界的理論,幼兒自有它們自己的思維,唯有讀懂他們的思維,我們才能擴充套件他們的思維。

這本書和我們討論瞭如何和幼兒一起工作的問題,如何促進3—5歲幼兒的高水平的思維和行為等問題,書中除了運用了一些理論的知識,還用了一些生動的事例,能加能夠幫助教師及時反思,並理解幼兒的思維。在第七章中提出了用故事豐富幼兒的思維,書中提到了“兒童早期接觸的故事可以幫助他們擴充套件思維,增長見識,並促進其情緒情感的健康發展。幼兒可以從故事中學到很多的東西,家長、老師和其他早期教育者常常尋找有希望幫助幼兒克服生活中困難和麵對時代挑戰的書”。

故事教學是幼兒園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故事本身具有主題單純、內容淺顯、情節生動、富有兒童情趣等特點,成了幼兒接觸最多而又非常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

在故事教學中嘗試讓幼兒擁有質疑的意識、敢於質疑、學會質疑,能有效地啟發幼兒思維的創造性,更能體現教學的多元性、個體針對性和發展的多樣性。如故事《猴子和水牛》,先給孩子設定一個焦點問題:河對岸有棵桃樹,猴子和水牛誰能吃到桃子,為什麼?請幼兒分組討論,教師每組認真傾聽,從中瞭解每位幼兒的思維能力。如果只說猴子或水牛能吃到桃子的幼兒,說明其幼兒思維方式表現為“客體中心化”,不能同時從兩個角度思考問題。思維過程是“單維掃描”,而未形成“雙維掃描”。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幼兒獲得正確答案,猴子和水牛必須互相幫助才能吃到桃子,幼兒學會了從兩個角度思考問題,形成“雙維掃描”。再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次語言活動中,當我利用課件,帶領幼兒欣賞完一遍故事後,請幼兒針對故事進行提問時,幼兒們爭先恐後,紛紛舉手提出心中的疑問:“為什麼小女孩出來賣火柴,卻沒有人買呢?”“為什麼她奶奶死了還會出現呢?”“為什麼她死了臉上還露出微笑呢?”“她的爸爸為什麼要打她呢?”……一個個精彩的提問,引著大家共同討論探索,讓幼兒們深深地感到小姑娘是那麼的可憐、可悲,幼兒們多想伸出自己溫暖的小手去幫幫她呀!

有人說得好,“人類沒有想象,如同鳥兒失去了翅膀”。孩子的思維充滿想象,他們的生活充滿神奇,質疑使故事教學魅力無窮。在故事教學中幫孩子播一顆質疑的種子,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帶著閃亮跳動的思維火花,和兒童故事真情相約。

幼兒教師《讀懂幼兒的思維》心得體會 篇4

《讀懂幼兒的思維》是一本關於幼兒圖式理論的研究與實踐運用的重要著作。貫穿這本著作的重要主題是把幼兒看作有能力的、嚴肅的學習者與思考者,它引領著我們踏上理解幼兒探索和遊戲的意義、發現幼兒的思維、深入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的旅程。

讀完此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句話。“只有讀懂幼兒的思維,才能擴充套件他們的思維。”“如何才能滿足群體中個別幼兒的學習需要。”

一、只有讀懂幼兒的思維,才能擴充套件幼兒的思維。

幼兒是天生的學習者,他們總是在積極地適應環境,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認識和理解周圍的世界,總是努力地去弄懂他們所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運用他們已有的經驗去理解,建構自己關於周圍世界的理論。幼兒自有幼兒的思維,理解幼兒的想法和思維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但是,去讀懂幼兒的思維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是我們看見了孩子的行為,卻看不懂孩子行為的意義。當我們的視線追隨孩子的行動,我們也許會在他們看起來雜亂無章的行為中發現某些規律,它們反映的正式幼兒的認知興趣,體現的`正是幼兒理解周圍世界的努力。本書提到的圖式理論就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的首要目標就是尋找幼兒自發思維與行為的共性與連續性,即尋找幼兒思維的圖式和發展順序,透過連續的觀察、記錄和對幼兒的行為進行分類整理和分析後,為理解幼兒思維提供一個理論框架。我們要做的是挑戰幼兒的思維並擴充套件他們的學習。當幼兒表現出特別興趣時,我們應當為其提供一系列有吸引力的、富有刺激性的、能以特定的方式擴充套件他們的思維的經驗。

二、如何才能滿足群體中個別幼兒的學習需要。

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他們的學習方式是其學習風格的組成部分。圖式理論為幼兒教師解讀幼兒的思維和需要提供了一把鑰匙。這與我們平時所說的要注重個體差異關注的是同一理念。尊重個體差異的教育決不等於個別兒童教育、精英教育。每名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應該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賞識的眼光、鼓勵的語言來對待每一個孩子。

1.透過豐富的活動和環境來創造機會和條件,使幼兒的個體差異得以充分的表現。在解讀幼兒這個環節中,教師不應是被動的,幼兒發生了什麼才瞭解什麼。而應是主動的,透過豐富的活動和環境來創造機會和條件,使幼兒的個體差異得以充分地表現。

2.開展活動時,有意識地透過開放的問題了解幼兒原有經驗和水平。

3.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教師只有深刻解讀幼兒,瞭解幼兒行為、語言背後的想法和感受,發現他們真正的需求,才能實實在在落實有效的教育行為。

幼兒教師《讀懂幼兒的思維》心得體會 篇5

寒假期間,我利用空閒時間拜讀了《讀懂幼兒的思維》中第三版“幼兒的學習及幼兒教育的作用”,這本書重點討論有關幼兒早期行為模式的某些特點,並以大量的有關幼兒言語、行動、表徵和思維的案例作為解讀幼兒思維的證據,其目的在於分析幼兒複雜的行為背後的思維特性,說明幼兒是如何從周圍的環境中學習的。

在這本書中,我十分贊同這句話“能夠對兒童構成挑戰、能夠擴充套件兒童的經驗的主題和話題,能夠豐富不同圖式的不同的方式方法,都需要精心的計劃。”記得以前,班級環境佈置是一線教師“埋頭苦幹”的一件大差事,不知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只有老師自己心裡最清楚,但孩子有多少收穫呢?透過對新《綱要》的學習和這幾年的不斷摸索,我已經逐漸對環境佈置有了新的認知,佈置的內容也從裝飾性的改成了展示“幼兒課程、幼兒活動”的舞臺,注重了幼兒的參與,但是由於空間的限制和思維的約束,孩子們的參與面不是很廣。記得有一次(大班階段),我和配班老師佈置主題環境時,有意識地在遊戲區用線條和彩釘佈置一個個簡易的展示欄,展示的內容包括孩子的成功作品、未完成的作品、還有可能的“失敗”的作品,使孩子感受到真正的“一視同仁”,這樣的展示便於孩子相互參觀和交流。根據遊戲區內容,我們還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由塗鴉,用美術的方式留下一些相關的圖畫符號,豐富了活動空間,既起到一種幫助幼兒學習繪畫、提高技能的教育目的又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如在“美美髮屋”遊戲中,孩子們結合經驗,發揮想象,大膽設計了一些五彩繽紛又別具一格的“美髮”展示出來,讓人眼前一亮。

當我們“用孩子的眼睛去看,用孩子的耳朵去聽,特別是用孩子的心靈去感受””就會真正地瞭解幼兒,理解了童心,就“可以一起為幼兒創設具有挑戰性的、使幼兒的思維和行動協調一致的、高質量的環境和課程”,從一個更高、更遠的視角來全面考慮幼兒的教育問題,從而真正促進幼兒發展。

幼兒教師《讀懂幼兒的思維》心得體會 篇6

剛拿到這本黃色的《讀懂幼兒的思維:幼兒的學習及幼兒教育的作用》一書時,我就被它的書名所吸引。讀懂幼兒的思維?對我們幼兒老師來說,每天都在和孩子接觸,每天都在和孩子交流,但是我們對孩子到底瞭解了多少?我們對孩子讀懂了嗎?我們走進了孩子的世界了嗎?這本書裡面到底講述了什麼?從這本書中我能學到什麼呢?帶著這樣的疑問和好奇我翻開了這本書。

閱讀目錄,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此書的理論性一定非常強。但仔細閱讀每一章,每一個內容,我又發現作者把理論的知識和一些具體的案例結合起來進行闡述,變得具體又不深奧,也讓我們對此書有了新的認識。透過閱讀,我瞭解了什麼是圖式?瞭解了圖式對我們如何來發展幼兒的認知,對幼兒的影響和作用;透過閱讀,我瞭解了幼兒的學習模式具有一致性、連續性、漸進性等特點;透過閱讀,我瞭解了我們要為幼兒提供有價值的、他們感興趣的內容豐富他們的思維形式……

在此書第三部分第七章中講到《用故事豐富幼兒的思維》。我想作為老師我們都深有感觸,不管是活潑好動還是調皮的幼兒,在聽到故事後他們都會靜下心來安靜地傾聽。因此講故事聽故事也成了幼兒園裡一個每天必須的活動。那麼在選擇故事以及講述故事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從閱讀該章節之後,我瞭解了以下幾個內容:

一、兒童文學作品的質量。

1.一個好的文學作品對幼兒來說就像一劑良藥,一襲溫暖的風,能帶給孩子們很多的感受和經驗。因此書中告訴我們為幼兒提供的圖書範圍要大,因為這樣才能包含更多的內容和知識,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另外還要選擇新近出版的圖書。我們說新的東西是時代的發展需要,也是孩子發展的需要,它能代表一種新的理念。

2.對幼兒來說什麼是最好的書?我們說早期教育應當為幼兒提高最好的文學作品,但是定義什麼是“最好的”並不容易。質量是一個個體化的概念,像美一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審視美與質量的眼光。因此書中說到:對能豐富幼兒的經驗的書是重要的;能奠定幼兒教育早期讀寫經驗的基石,對幼兒提供極具影響力的形象和資訊的圖書也是非常重要的。

3.圖畫書和活動書。圖畫書和含有精美手工的書能夠激發幼兒設計並製作圖書的慾望,還有的文字情節富於變化,對幼兒有較強吸引力的一些故事書也是非常好的。

二、用故事來教學。

幼兒可以從故事中學到很多東西,家長、教師和其他早期教育者常常尋找有希望幫助幼兒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和麵對時代挑戰的書。好的故事可以向幼兒傳遞關於感情、社會、規則以及人際關係的想象與資訊,能促進幼兒發展和思維活躍的豐富的營養,而且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資源。在幼兒故事中,潛在著很多教育內容,如空間、位置、上下、旋轉、圍繞、旅行等等,因此對這些故事我們老師要從孩子的經驗和能力出發,提取適合幼兒的價值點,選擇合適的方法,讓幼兒在故事中獲得經驗,提升情感。

讀書要慢慢讀,細細品,讀完之後要學會思考,我想只有這樣的讀書才能讓我們在書中獲取知識,把理論運用到實際中,才能讓我們讀懂幼兒,走進幼兒,做個會讀會聽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