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考試

高二數學下冊期末考試知識點歸納

關於高二數學下冊期末考試知識點歸納

一、不等式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注意:(1)特值法是判斷不等式命題是否成立的一種方法,此法尤其適用於不成立的命題。

(2)注意課本上的幾個性質,另外需要特別注意:

①若ab>0,則 。即不等式兩邊同號時,不等式兩邊取倒數,不等號方向要改變。

②如果對不等式兩邊同時乘以一個代數式,要注意它的正負號,如果正負號未定,要注意分類討論。

③圖象法:利用有關函式的圖象(指數函式、對數函式、二次函式、三角函式的圖象),直接比較大小。

④中介值法:先把要比較的代數式與“0”比,與“1”比,然後再比較它們的大小

二、均值不等式:兩個數的算術平均數不小於它們的幾何平均數。

基本應用:①放縮,變形;

②求函式最值:注意:①一正二定三相等;②積定和最小,和定積最大。

常用的方法為:拆、湊、平方;

三、絕對值不等式:

注意:上述等號“=”成立的條件;

四、常用的基本不等式:

五、證明不等式常用方法:

(1)比較法:作差比較:

作差比較的步驟:

⑴作差:對要比較大小的兩個數(或式)作差。

⑵變形:對差進行因式分解或配方成幾個數(或式)的完全平方和。

⑶判斷差的符號:結合變形的結果及題設條件判斷差的符號。

注意:若兩個正數作差比較有困難,可以透過它們的平方差來比較大小。

(2)綜合法:由因導果。

(3)分析法:執果索因。基本步驟:要證……只需證……,只需證……

(4)反證法:正難則反。

(5)放縮法:將不等式一側適當的放大或縮小以達證題目的。

放縮法的方法有:

⑴新增或捨去一些項,

⑵將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縮小)

⑶利用基本不等式,

(6)換元法:換元的目的就是減少不等式中變數,以使問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常用的換元有三角換元和代數換元。

(7)構造法:透過建構函式、方程、數列、向量或不等式來證明不等式;

二、不等式的解法:

(1)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項係數小於零的,同解變形為二次項係數大於零;注:要對 進行討論:

(2)絕對值不等式:若 ,則 ; ;

注意:

(1)解有關絕對值的問題,考慮去絕對值,去絕對值的方法有:

⑴對絕對值內的部分按大於、等於、小於零進行討論去絕對值;

(2).透過兩邊平方去絕對值;需要注意的是不等號兩邊為非負值。

(3).含有多個絕對值符號的不等式可用“按零點分割槽間討論”的方法來解。

(4)分式不等式的解法:通解變形為整式不等式;

(5)不等式組的解法:分別求出不等式組中,每個不等式的解集,然後求其交集,即是這個不等式組的解集,在求交集中,通常把每個不等式的.解集畫在同一條數軸上,取它們的公共部分。

(6)解含有引數的不等式:

解含引數的不等式時,首先應注意考察是否需要進行分類討論.如果遇到下述情況則一般需要討論:

①不等式兩端乘除一個含引數的式子時,則需討論這個式子的正、負、零性.

②在求解過程中,需要使用指數函式、對數函式的單調性時,則需對它們的底數進行討論.

③在解含有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時,需要考慮相應的二次函式的開口方向,對應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狀況(有時要分析△),比較兩個根的大小,設根為 (或更多)但含引數,要討論。

三、數列

本章是高考命題的主體內容之一,應切實進行全面、深入地複習,並在此基礎上,突出解決下述幾個問題:(1)等差、等比數列的證明須用定義證明,值得注意的是,若給出一個數列的前 項和 ,則其通項為 若 滿足 則通項公式可寫成 .(2)數列計算是本章的中心內容,利用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前 項和公式及其性質熟練地進行計算,是高考命題重點考查的內容.(3)解答有關數列問題時,經常要運用各種數學思想.善於使用各種數學思想解答數列題,是我們複習應達到的目標. ①函式思想:等差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求和公式都可以看作是 的函式,所以等差等比數列的某些問題可以化為函式問題求解.

②分類討論思想:用等比數列求和公式應分為 及 ;已知 求 時,也要進行分類;

③整體思想:在解數列問題時,應注意擺脫呆板使用公式求解的思維定勢,運用整

體思想求解.

(4)在解答有關的數列應用題時,要認真地進行分析,將實際問題抽象化,轉化為數學問題,再利用有關數列知識和方法來解決.解答此類應用題是數學能力的綜合運用,決不是簡單地模仿和套用所能完成的.特別注意與年份有關的等比數列的第幾項不要弄錯.

一、基本概念:

1、 數列的定義及表示方法:

2、 數列的項與項數:

3、 有窮數列與無窮數列:

4、 遞增(減)、擺動、迴圈數列:

5、 數列的通項公式an:

6、 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Sn:

7、 等差數列、公差d、等差數列的結構:

8、 等比數列、公比q、等比數列的結構:

二、基本公式:

9、一般數列的通項an與前n項和Sn的關係:an=

10、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為首項、ak為已知的第k項) 當d≠0時,an是關於n的一次式;當d=0時,an是一個常數。

11、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Sn= Sn= Sn=

當d≠0時,Sn是關於n的二次式且常數項為0;當d=0時(a1≠0),Sn=na1是關於n的正比例式。

12、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 an= a1 qn-1 an= ak qn-k

(其中a1為首項、ak為已知的第k項,an≠0)

13、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當q=1時,Sn=n a1 (是關於n的正比例式);

當q≠1時,Sn= Sn=

三、有關等差、等比數列的結論

14、等差數列的任意連續m項的和構成的數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為等差數列。

15、等差數列中,若m+n=p+q,則

16、等比數列中,若m+n=p+q,則

17、等比數列的任意連續m項的和構成的數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為等比數列。

18、兩個等差數列與的和差的數列、仍為等差數列。

19、兩個等比數列與的積、商、倒陣列成的數列

、 、 仍為等比數列。

20、等差數列的任意等距離的項構成的數列仍為等差數列。

21、等比數列的任意等距離的項構成的數列仍為等比數列。

22、三個數成等差的設法:a-d,a,a+d;四個數成等差的設法:a-3d,a-d,,a+d,a+3d

23、三個數成等比的設法:a/q,a,aq;

四個數成等比的錯誤設法:a/q3,a/q,aq,aq3

24、為等差數列,則 (c>0)是等比數列。

25、(bn>0)是等比數列,則 (c>0且c 1) 是等差數列。

四、數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項相消法、錯位相減法、倒序相加法等。關鍵是找數列的通項結構。

26、分組法求數列的和:如an=2n+3n

27、錯位相減法求和:如an=(2n-1)2n

28、裂項法求和:如an=1/n(n+1)

29、倒序相加法求和:

30、求數列的最大、最小項的方法:

① an+1-an=…… 如an= -2n2+29n-3

② an=f(n) 研究函式f(n)的增減性

31、在等差數列 中,有關Sn 的最值問題--常用鄰項變號法求解:

(1)當 >0,d<0時,滿足 的項數m使得 取最大值.

(2)當<0 d="">0時,滿足 的項數m使得 取最小值。

在解含絕對值的數列最值問題時,注意轉化思想的應用。

三、平面向量

1.基本概念:

向量的定義、向量的模、零向量、單位向量、相反向量、共線向量、相等向量。

2. 加法與減法的代數運算:

(1)若a=(x1,y1 ),b=(x2,y2 )則a b=(x1+x2,y1+y2 ).

向量加法與減法的幾何表示:平行四邊形法則、三角形法則。

向量加法有如下規律: + = + (交換律); +( +c)=( + )+c (結合律);

3.實數與向量的積:實數 與向量 的積是一個向量。

(1)| |=| |·| |;

(2) 當 a>0時, 與a的方向相同;當a<0時, 與a的方向相反;當 a=0時,a=0.

兩個向量共線的充要條件:

(1) 向量b與非零向量 共線的充要條件是有且僅有一個實數 ,使得b= .

(2) 若 =( ),b=( )則 ‖b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若e1、e2是同一平面內的兩個不共線向量,那麼對於這一平面內的任一向量 ,有且只有一對實數 , ,使得 = e1+ e2.

4.P分有向線段 所成的比:

設P1、P2是直線 上兩個點,點P是 上不同於P1、P2的任意一點,則存在一個實數 使 = , 叫做點P分有向線段 所成的比。

當點P線上段 上時, >0;當點P線上段 或 的延長線上時,<0;

分點座標公式:若 = ; 的座標分別為( ),( ),( );則 ( ≠-1), 中點座標公式: .

5. 向量的數量積:

(1).向量的夾角:

已知兩個非零向量 與b,作 = , =b,則∠AOB= ( )叫做向量 與b的夾角。

(2).兩個向量的數量積:

已知兩個非零向量 與b,它們的夾角為 ,則 ·b=| |·|b|cos .

其中|b|cos 稱為向量b在 方向上的投影.

(3).向量的數量積的性質:

若 =( ),b=( )則e· = ·e=| |cos (e為單位向量);

⊥b ·b=0 ( ,b為非零向量);| |= ;

cos = = .

(4) .向量的數量積的運算律:

·b=b· ;( )·b= ( ·b)= ·( b);( +b)·c= ·c+b·c.

6.主要思想與方法:

本章主要樹立數形轉化和結合的觀點,以數代形,以形觀數,用代數的運算處理幾何問題,特別是處理向量的相關位置關係,正確運用共線向量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計算向量的模、兩點的距離、向量的夾角,判斷兩向量是否垂直等。由於向量是一新的工具,它往往會與三角函式、數列、不等式、解幾等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查,是知識的交匯點。

四、立體幾何

1.平面的基本性質:掌握三個公理及推論,會說明共點、共線、共面問題。

能夠用斜二測法作圖。

2.空間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平行、相交、異面的概念;

會求異面直線所成的角和異面直線間的距離;證明兩條直線是異面直線一般用反證法。

3.直線與平面

①位置關係:平行、直線在平面內、直線與平面相交。

②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斷方法及性質,判定定理是證明平行問題的依據。

③直線與平面垂直的證明方法有哪些?

④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關鍵是找它在平面內的射影,範圍是

⑤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每年高考試題都要考查這個定理. 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主要用於證明垂直關係與空間圖形的度量.如:證明異面直線垂直,確定二面角的平面角,確定點到直線的垂線.

4.平面與平面

(1)位置關係:平行、相交,(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情況)

(2)掌握平面與平面平行的證明方法和性質。

(3)掌握平面與平面垂直的證明方法和性質定理。尤其是已知兩平面垂直,一般是依據性質定理,可以證明線面垂直。

(4)兩平面間的距離問題→點到面的距離問題→

(5)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交的作法及求法:

①定義法,一般要利用圖形的對稱性;一般在計算時要解斜三角形;

②垂線、斜線、射影法,一般要求平面的垂線好找,一般在計算時要解一個直角三角形。

③射影面積法,一般是二面交的兩個面只有一個公共點,兩個面的交線不容易找到時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