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應該如何制定有效的決策?

人力資源應該如何制定有效的決策?

決策是指管理者識別並解決問題以及利用機會的過程。管理者決策的質量會影響下屬的工作,甚至會影響組織的生死存亡。“決策理論大師”西蒙就指出:“決策是管理的心臟,管理是由一系列決策組成的,管理就是決策。”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決策就是管理者工作的本質。那麼,管理者如何制定有效的決策?

科學決策VS有效決策

管理者應該追求有效的決策,而不是科學的決策。科學決策的目的是“最最佳化”,例如整體效益最大化、決策成本(資金、時間、人力)最小化、組織的問題清晰化、決策方案的實施結果確定化等,這些條件與目標在現實中是很難實現的。有效決策的目的則是“滿意化”,例如組織成員損失最小化、利益相關者滿意化、決策成本合理化、決策方案實施的便利化等,這些條件與目標在現實中更容易實現。另外,“科學”不一定“有效”,“有效”卻可能“科學”,因為任何決策最終的服務物件都是“人”,“人”的特性不同決定了決策的效果可能千差萬別。

管理者的大部分決策為直覺決策

事實證明,大部分管理者都無法長時間地從事某一件事情的思考,甚至連深入瞭解事情的具體細節都不可能,管理者的思維總會被各種各樣的零碎事務打斷。也許這一分鐘擺在管理者面前的是車間的安全問題,下一分鐘擺在管理者面前的可能就是下屬的家庭矛盾,用“多面手”、“救火員”等詞彙來形容管理者的工作特徵毫不為過。“管理者就好像一個雜耍藝人,在任何時刻都會把許多問題拋向空中。它們會在預定時間內掉下來,然後在瞬間獲得能量,又重新回到空中。同時,新問題已經在邊上排隊等候了;不時有舊問題被拋棄,新問題被新增上來。”管理大師明茨伯格如是說。西蒙則指出:“越是高層管理者,越沒有科學決策,只有隨機性決策。”

管理者往往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做出決策:有些時候是客觀上沒有時間進行思考,機會稍縱即逝,必須當機立斷。如海爾的張瑞敏就說過:“如果有50%的把握就上馬,有暴利可圖;如果有80%的把握才上馬,最多隻有平均利潤;如果有100%的把握才上馬,一上馬就虧損!”有些時候是管理者主觀上沒有時間進行思考,事務繁忙,但又不能顧此失彼。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是否就意味著管理者無法做出比較有效的決策呢?答案是否定的。這是因為管理者可以採取一種更迅速的決策方式直覺決策,這是一種潛意識的決策過程,主要基於管理者的經驗進行判斷。在許多情況下,管理者所提出的決策方案只會與過去處理類似問題的方案存在細微的差異。直覺決策有三種表現形式。

1.便利直覺:使用容易得到的資訊做出決策。資訊是決策的前提,管理者能否便利地獲得需要的資訊對決策有很大影響,這包括近期的資訊、眼前的資訊、秘書提供的資訊等。儘管這些資訊未必真實反映了事物的本質,但是管理者工作的繁忙特徵決定了這些資訊最可能被用來做決策。例如,在對下屬進行評價時,管理者往往依據的是下屬近期的表現。下屬早期的表現如果沒有出現太大問題的話,只要近期表現良好,管理者的評價一般也是良好。

2.表象直覺:將某些事物發生的可能性與熟悉的事物相對照做出決策。也許某個事件的發生確實是必然的,也可能是偶然的,但人們的天性決定了我們很多時候把偶然的事情當作了必然的事情。例如,一些領導本來不打麻將,後來被下屬拉下水,麻將桌上連連贏錢,就以為是自己“技術”高明,鋃鐺入獄以後才知道是下屬故意輸錢。又如,巨人集團的史玉柱創業時用4000元資金做廣告推銷其研發的漢卡,一舉成功,其後的產品(如腦白金)就一直以廣告作為核心,不僅消費者不買賬,而且企業經營也在不知不覺中走錯了方向。

3.認同強化(也稱“承諾升級”,escalationofcommitment):增加對原有決策的投入,從而強化原有的認同,儘管原有決策已存在負面資訊。鑽牛角尖、不承認失敗是許多人的本性,儘管有現象顯示決策已經出現了問題,但是許多人會認為這些問題只是暫時的小問題,一般不會把它們看作致命的問題。另一方面,難以捨棄沉沒成本(又稱“沉澱成本”、“滯留成本”,指一經支出就不能再加以調整和改變的成本。如購置了一臺過時的裝置,如果投入使用,生產成本會很高;如果不使用,又無法處理該裝置),也使得管理者不願意及時終止決策的.執行。例如,現實中存在大量對失敗的專案追加投資以期轉變危機的例子。

制定有效決策需要考慮的問題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管理者的決策大部分為時間比較緊張情況下做出的直覺決策,儘管直覺決策有利於迅速地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弊端。要克服直覺決策的上述弊端,需要管理者儘可能分析以下七個方面的問題:

1.決策質量的重要性。決策有較高的質量要求嗎?是否由於質量要求而使得某種決策方式比另一種方式更合理?對決策質量的要求影響決策方式的選擇:時間壓力不大、問題能否解決事關全域性、需要發揮創造性、需要被下屬廣泛接受時,要採用團體決策;時間緊迫、問題能否解決不影響全域性、有先例參考時,可以採用個人或小組決策。三九集團的趙新先,在日常經營中表現出的是一種“能人”角色,多大的投資都他一人一句話就算,並且很多決策十分粗糙,少了層層討論與層層把關。五千萬以下的資金流向,連他自己都不清楚。最後導致集團財務危機以及趙新先本人因挪用公款而鋃鐺入獄。趙新先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沒有重視決策的質量。

2.管理者為做出高質量的決策所掌握的資訊和技能的程度。為做出高質量的決策管理者掌握了足夠的資訊嗎?管理者的技能是否有利於做出高質量的決策?如果只是資訊不夠,那就需要從多方面蒐集資訊;如果只是技能不夠,那就需要依靠領導小組的集體智慧;如果資訊和技能都不夠,那就要儘可能地集思廣益了。

3.問題的結構性程度。需要解決的是什麼結構型別的問題?結構良好的問題(問題直觀、目標明確、資訊清楚且完整、方案結果確定、有先例)一般按照相應的規則與政策採用程式化決策,非結構性問題(問題新穎、唯一、不經常發生、資訊不完全且模糊、無先例)一般要創造性地採用非程式化決策。

4.下屬對決策的接受或讚許程度是不是有效執行決策的關鍵。是不是隻有下屬所接受的決策才能有效地執行?如果下屬心裡沒有接受決策,但決策確實需要貫徹執行時,是否有相應的規章制度保障下屬不能故意犯錯?如果相應的規章制度不夠完善,管理者一定要設法提高下屬對決策的接受程度。只有下屬接受決策,才會認真執行決策。

5.管理者自行決策被下屬接受的可能性。是否只有透過團體決策,下屬才能夠接受?如果管理者自行決策,是否肯定能為下屬所接受?這需要管理者對自己的真實影響力(包括經驗、權威、知識、水平、魅力、權力、人緣等多種因素)進行評估。簡單地認為自己做出的決策只要沒人反對,就是普遍接受,這對於解決問題是有害無益的。

6.下屬對明確清晰的組織目標所表現出的積極程度。下屬是否把解決工作問題所要達到的組織目標當作自己的目標?如果下屬認為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公私分明”,這肯定是不行的。管理者一定要設法將組織的目標轉化為下屬的目標、將組織的利益轉化為集體的利益,畢竟“人們的一切奮鬥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馬克思語)。

7.對於最優方案下屬間可能產生意見衝突的程度。下屬之間對於何種解決方案最佳是否可能產生衝突?一般來說,集體決策雖然可能被普遍接受,但往往得出的是次優方案。而管理者個人決策或小組決策儘管可能得出最優方案(包括兩種情形:一、提高所有成員的利益;二、損害部分成員的利益,但整體利益的增加大於部分成員利益的減少,如獎勤罰懶),但下屬之間往往可能產生意見衝突。因此,需要管理者認真考慮是要得到最優方案,還是要使下屬意見衝突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