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行業

七下語文教學反思

七下語文教學反思

七下語文教學反思

本課的優點:

1、整節課的設計是一種讀書方法的指導,具體來說,是閱讀故事類文言文的三種境界,即初讀——讀通文意,再讀——讀出情景,三讀——讀懂特色所以說,本課是比較有高度的。

2、本課試圖以一則《狼》的學習來讓學生領略《聊齋志異》的特色:內容上“奇異”,情節上曲折,文筆上簡練。應該說,本課是比較有深度的。

3、對朗讀的指導是比較有成效的。四步走:讀出形勢的急緩,讀出屠戶的動作,讀出屠戶的心理,讀出作者的態度。幾遍朗讀下來,大部分同學已經能夠讀出《狼》的驚險與曲折。

並且四步的指導儘可能的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形勢之急(第二段)是老師分析引導示範,學生齊讀;形勢之緩(久之……意暇甚),是學生找出原句,老師朗讀,學生聽出拖音,然後齊讀;屠戶的動作是老師問如何讀?快還是慢?學生自由讀,單個展示;屠戶的心理是老師告知心理:吃驚與放鬆,加入“啊”與“呼”,問應該加在哪?自由趣味朗讀,同桌交流,然後學生說理由,單個展示朗讀;最後是老師問什麼態度?齊讀。以朗讀帶動分析理解,從而以朗讀達到體味情節曲折的效果,手法比較新穎。本課的朗讀學生是趣味盎然的,尤其是“讀出屠戶的心理”。

不足及啟示:

1、有些課必須提前預習。公開課、評優課課前讓學生拼命預習、拼命準備確實是一種不好的現象,但是,絕對的不預習,有時反而不能完成教學任務,無論是常規授課還是公開課。像本課文言文,不短,想40分鐘讓學生有收穫、有突破,不預習,難。像《社戲》,那麼長,不預習,上課變成了自讀課文了。

預習與否,都應該依課文長度、難度及是否有利於學生的收穫最大化來定。 2、朗讀的指導如何更生本一些?我們看即便是餘映潮老師的朗讀指導,也往往是師本的痕跡非常明顯,老師直接告訴學生、直接示範,朗讀能否也走向生本、高效的道路?

3、《狼》這篇文章有什麼讓人感到奇“異” 的地方呢?這個問題太難了,初一的學生,基本上也就能理解到故事的奇異。

4、文筆的簡約是《聊齋志異》的一大特色,但我卻沒有好的辦法進行突破。原因是我的水平有限,而絕不是像有些人認為的文言文都簡練,不必講。我想,不是的,不是不必講,是我們不會。文言文為什麼都簡練?《聊齋志異》的`語言又有什麼特殊的魅力?這其中當然有原因,只是我們不知道。近來,我在想,一個教師,即便是他擁有了先進的教育理念,也絕不是據此便可以大有作為的,其關鍵還是要看自身的學問根底。


七下語文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馬》這篇課文時,主要設計了兩個環節,整體感知和深層探究。學生的任務主要就是感知文字思想折射活動和開發文字聯想體驗活動。我原本心為預設思路由淺入深,學生易於把握,然而課堂效果卻並未出現熱烈場面,學生反應平平。由此,我不禁開始反思我教學上的不足和課堂上的缺失!

一、學生朗讀不足。語文課原應有朗朗的讀書聲,但這節課中學生朗讀不足。一方面是課文段落篇幅太長,另一方面我為了能在一課時內順利完成任務,進度稍有加快,省略了一些像朗讀這樣的廢時步驟。然而“欲速則不達”,當我壓縮了朗讀時間,除當從文中篩選資訊允許默讀外,整體齊讀感受文字魅力的機會並沒有。以至在口味文句語言時,學生也很難根據文字折射出鮮活的思維火花,這是教學中的一大失誤。

二、預設角全面,生成處理角佳,因而課堂氛圍角活躍。首先,預設問題中,針對人工馬的生活,我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從第一自然段中找出關鍵詞概括人工馬的特點。原本,我以為從“它們的馴良決不亞於勇毅”這句話中能輕鬆概括,然而學生卻並未答出我預設的“標準”,看似簡單的問題,學生答出的卻是“舍已為人”等豐富多彩的答案,當然我還是得肯定學生說的,但為了能導引學生能答到我預設的“標準”,我還是又一次明確提醒“從文中哪一句話的前後哪兩個詞能囊括大家所說的馬的特點?”我的千辛萬苦,步步逼問,課堂有些緊張不安的氣氛。其次,在品讀語句,研討探究中,我要學生說說“你對‘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的理解時,又出現了冷場!我小心地提示著:“馬兒它有什麼教育,它喪失了哪些自由,接受了怎樣的束縛,結果又如何?讀到這裡是否你也有所觸動?”——我又以為學生應很快答也它樣喪失了馬的天性,它們無法像天然馬那樣自由馳騁,它們淪為人類可悲的奴隸。而談到喪失自由,“自由”這個主題原本也應是學生爭討的熱點,可聯想到目前教育體制、繁重的學業任務多少也限制了他們的自由。然而預設的學生暢所欲言的討論場面並未出現。

著實讓我心涼了一下。反思這一環節的不如意,主要就是我雖備了“文字”但並未務好“學生”,預設時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未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思維水平對課堂問題進行“科學預設”匆匆“逼”到“標準”答案,生成處理欠佳、課堂程式顯得較為生硬。這次《馬》的教學雖然失利,但透過反思,我希望自己以後能吸取教訓。作為一個新教師一定要認真研讀新課標指示精神,認清語文科特點,關注文字,科學預設,提高專來技能;關注學生——堅持以學生為本的預設,人文預設。更深更細地鑽研教材,以“技術”直向“人文”,不僅在設計上冥思苦想,而且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研究學生、掌握學情的身上,給他們更多充裕時間和思維空間,培養他們大膽質疑、自主解惑的能力

七下語文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自讀課,一課時完成。課堂結構比較緊湊,問題的設計也很精煉。課堂上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不是由老師一段一段的講讀,而是讓學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對於詩歌教學,我重視朗讀課文,在讀中學,讀中悟,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也培養了良好的語感。課堂中,不忽視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教育學生關愛動物,善等生命。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小組合作交流,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課堂中力求營造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比如採取比賽方式,討論交流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透過這節課,我真正嚐到了探究式學習的甜頭,課堂上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展示自己。有一名平時特別不愛發言,非常靦腆的女生不但主動舉手要求代表全組參加競賽,而且發揮出色,博得陣陣掌聲,併為本組贏得一枚寶貴的小紅花。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面向全體,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健全的人格,實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上的相互滲透,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