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緩解高考壓力五招

緩解高考壓力五招

五招教你緩解高考壓力

五一過後,離高考也只有一個月左右時間了,不少高三學生開始變得焦慮不安,影響複習衝刺。

長沙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科科長王曉玲副主任醫師提醒考生,實力固然是高考成敗一大因素,但多數情況下,心態調節狀況往往是高考成敗的關鍵,不少“過來人”表示,高考成功70%取決於心態。

高考將近,考生要如何自我調節,輕鬆迎考呢?王曉玲為高考生們支了五招,廣大考生不妨一試。

【第一招】保障每天8小時睡眠

長時間的應試複習讓很多學生感到疲倦,複習起來力不從心,效率不高,怎麼辦?

王曉玲介紹,對高三學生而言,面對高考的緊張心理由來已久,為了考出好的成績,不少同學放棄了應有的休息、鍛鍊、活動時間,埋頭苦讀,時間一長,不僅身體上吃不消,也易產生厭煩心理,複習時間雖長,但效率不高。

因此,高三學生因合理安排學習與休息時間,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在保障每天8小時睡眠基礎上,除去吃飯時間,每天至少休息、鍛鍊1小時,聽聽音樂,適量運動,不但可以緩解疲勞與緊張,還能調節內分泌,提高學習效率。

當然考生也不能走另一極端,認為考前要鬆手大休一週,停止複習,專調心態,這也會適得其反。

【第二招】家長切勿給考生過多負擔

考前很多學生心理負擔重,總擔心考不好會辜負父母、老師的期望,這該怎麼辦?

王曉玲介紹,這種情況在考生中較為普遍,要擺脫這種心態,考生要明確學習目的,正確解讀長輩們的期望。讀書不是為了父母的面子,也不是為了老師的榮譽,而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如果只想著一定要考好,考不好就愧對長輩,招人恥笑,那必然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

對於父母、老師而言,他們關心孩子的高考,歸根結底也是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前程。如果能夠正常發揮,考取一個理想的學校固然好,但“高考不是通往成功未來的唯一途徑”,這個道理長輩們比孩子理解得更透徹,更不會因為一次考試就對孩子失望,因此學生大可不必背思想包袱。

“只要自己盡力了,即使考不上理想的學校,未來的人生也還會有很多的機遇在等待自己”抱著這樣的信念,就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坦然面對高考。

【第三招】別總和身邊同學比成績

每天焦慮不安,總覺得身邊的同學都比自己學得多,考的好。

臨近高考,學校通常會組織多次高考模擬考試,部分學校還公佈每次考試成績和排名,目的是讓學生提前熟悉考試流程,體驗高考,同時激勵學生做最後的衝刺。但很多學生往往過於在意模擬考試成績和排名,總拿自己和身邊的同學做比較,這樣勢必會讓自己日益緊張、浮躁,這時該如何處理?

王曉玲說,要克服這種心理,必須正確瞭解自己的實力,不盲目攀比,同時告誡自己,高考是與全國數以百萬計的學子在競爭,把目光鎖定在身邊的同學,即使成績超越身邊所有的同學,也不能證明什麼。

【第四招】進考場不妨嘗試“藐視”戰略

一進考場,頭腦一片空白,平常會做的題目怎麼都解答不出來。

王曉玲說,這主要是考生把考試看得太重,對自己缺乏自信心,臨考時過度緊張造成的。

出現這種情況,考生要學會自我暗示,經常提醒自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過是場小小考試,我會考好的”。

進入考場後,可以看看窗外的風景或閉目養神,轉移大腦的興奮灶,試卷發下來以後,萬一出現腦子裡一片空白的現象,一定不要慌張,合上試卷做幾次深呼吸,可以使自己儘快平靜下來。

【第五招】切忌亂吃補品擾亂生物鐘

馬上就要高考了,同學們都在吃各種滋補食物和提神健腦產品,自己卻沒有“補一補”,一些同學總覺得不放心。

王曉玲說,考生完全不必有這種擔憂。臨近高考,切忌整體改變考生原有的日常飲食習慣,而是根據考生的喜好和習慣,在原有飲食習慣的基礎上予以適當調整。

考前大量服用提神醒腦的保健品,對身體不利,時間一長還可打亂生物鐘,休息時不能徹底放鬆,學習時又沒有效率。保障充足的睡眠,堅持規律作息,每天適量運動,既能夠儲備體能,又能在休息、運動中愉悅心情,緩解壓力,這比吃補品更能調整人的狀態。

考生“暈考”現象

暈考,是考生在備考或者考試過程中出現的特有現象。在考試的時候,有考生因為緊張、焦慮等心理作用下出現了頭昏腦脹、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精神不集中等現象,嚴重者甚至會在考場上暈倒,這種現象就是“暈考”,醫學上也稱之為考試綜合症。

“暈考”的症狀主要表現在:

1、考試前心神不定,精神極度焦慮,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

2、考試前或考試當天出現各種不良生理反應,如發燒、頭暈、頭痛、心跳加快、出虛汗,甚至休克,產生所謂暈場等現象。

3、考試時感到頭腦出現空白,思維能力降低,手足無措,心慌意亂,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思維,對考不好的嚴重後果感到恐懼。

“暈考”的發生,主要是考生的應試心理引起的,這種現象在初高中比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1、個體心理素質不穩定或心理承受能力欠佳,具有神經質性格或神經過分敏感。

2、對學習的期望值過高,心理壓力過大,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惟恐考試失敗。

3、對考試的信心不足,過分看重考試結果,自卑心理嚴重。

4、生活不規律,學習方法不科學,用腦不科學,造成不良的身心狀態。

“暈考”現象是考生的大敵,克服“暈考”對考生的臨場發揮意義重大。考生要克服這種症狀,關鍵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同時保持合理的作息。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1、正確看待考試。“暈考”多由於考生對考試結果的過分關注、擔憂而引起的,考生應以平常心對待每次考試,既不輕視也不過分重視,從容不迫地面對考試。

2、要用科學的方法,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制定學習計劃。經常總結每門課程的學習方法,使考試成績不斷提高。

3、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以輕鬆的情緒調節生活。人的大腦需要有張有弛、勞逸結合。學習應講究高效率,而不是磨時間,打疲勞戰。一旦發現自己學習效果欠佳時,最好到外面去活動身體,這是保證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同時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只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才能使大腦清醒、敏捷,從而提高複習效率。

4、要有充足的信心和勇氣。應相信自己透過平時的努力,考試所考內容皆為自己平時所學,考試中一定能發揮自己的最好水平。

良好的心態更有利於考場的發揮,每一個考生都應該學會怎樣調整自己的心態。考試除了考察平時的知識儲備之外,還考驗著考生的心理素質。因此,考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要學會心理調節。

教你如何在高考中超常發揮

高考成功的關鍵因素

1.高考實技心

實就是實力,首先你必須把知識都要學到位,而且都要學得紮實;第二層面就是所謂考試技術,包括考試資訊、考試經驗的到位;第三個層面才是心。這三個層面要結合在一起,才能進入最佳的心理流暢或超常發揮的狀態。

2.臨近高考,心理作用最關鍵

考試臨近的時候,決定高考成績的因素中,學習實力反而是其次了。越是離高考時間近,心理素質就越重要,它是影響高考成績的最關鍵因素。

更確切地說,越臨近高考,實力的作用就越降低。因為實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技術層面,學校一直在給學生加強,但是心理層面卻很少有人在做。很多人實力有了,技術有了,一到高考,不能夠把平時的實力展現出來,缺乏的就是心理的培訓。

如何在高考中超常發揮

1.高考超常發揮的三個條件

(1)實力層面。首先要有一定的智力天分,能夠理解所有課堂所講的內容,要有學習能力,能夠很好地組織、安排考試和作業,最後構成所學到的知識。實力層面不到位,講超常發揮是空手道。

(2)技術層面。就是有考試的經驗、考試技巧和考試的資訊。就是怎麼考的問題,有學校老師傳授這方面的經驗。

(3)心理層面。這是高難度的層面。心理層面要有暗示的訓練,要有情緒的調控,要有心理的流暢。這三個條件結合起來,就能夠確保在考試當中超常發揮了。

2.實技心三者之間的關係

實力、技巧和心理狀態,很多人這三種狀態是分離的。比如實力到位,技術不到位;技術到位,心理訓練又不到位。這就使大家在考試當中做了很投入的準備,可是最後卻考得不理想。所以需要實技心三結合。實技心指的是臨考前的實力、技術和心理,均居最佳狀態。

怎麼看實技心三者之間的關係呢?第一,最底層是學習實力。你沒有學習的實力,沒有所有這些知識積累,那是空手道。第二層,技術層面,現在大家有方方面面的補充。但是如果只有這兩層的話,你還缺一塊。第三塊就是心理暗示。希望大家不光在實力層面、考試技術方面得到提高,更要在心理上得到提高,能夠在心理上壓垮別人,至少先壓過自己。

從心理暗示到心理流暢

1.考試中的心理流暢狀態

流暢心理狀態是不知不覺中到來的,當考生在考試中做到得心應手、聚精會神時,頭腦中想的全部是與考試有關的事情,他就處於流暢狀態。在流暢狀態中,考生感受到的是,參加考試是一種非常愉快的體驗,參加考試是一種最好的獎勵。

2.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指在無抵抗條件下,向被暗示者提供資訊,以使他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按特定的方式活動。暗示可以極大地誘發人的潛能。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指出,暗示是人類最簡化、最經典的條件反射。一種語言或環境的暗示,能夠使人很快地進入一種狀態,這種狀態能夠帶來認知、情感以及行為方面的轉變。

3.心理暗示的三大效應

第一大效應,激勵效應。對高考學生來講就是,我能行,我能考得好。先相信自己,先激勵自己。有人高考時,老師跟他說過一句話,“如果你考不上,那其他人都考不上了。”一聽老師這麼看得起他,他感到一定不能辜負老師的期望。這就是一種“我能行”的強烈暗示,一種激勵。

第二,信則靈,歸因效應。歸因效應就是人們認為自己的.嘗試和努力產生了作用。比如有個學生受到老師的鼓勵之後,第一天果然考得挺好,然後他馬上跟老師說:“昨天聽了你的話我特興奮,今天上午考得不錯。”老師說:“你看我沒說錯吧,你接著努力。”這就是相信了,然後就越來越感覺有股氣勢。

第三,標籤效應。因為努力而使自己得到超常地發揮,使得自己有份信念,覺得自己是拿分高手。這樣形成一種心理定勢,對自己有極大的期盼。所以心理訓練一定要達到熟練的地步。熟練就產生了效應,就起作用。

4.考試需要什麼樣的心理暗示

應試心理需要有暗示,那什麼樣的心理暗示可以讓考生達到心理流暢的狀態呢?共有以下幾種。

食物暗示。比如說,山楂汁果茶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因為你喜歡這種果茶,喝了之後就感覺渾身舒坦,就有一種力量。經過你不斷強化,不斷給自己這樣一種信心,最後這種果茶就成了一種神水,有神妙的作用。但是這需要一種銜接,需要有個練習的過程。

音樂暗示。就是聽自己最喜歡的曲子,聽了馬上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或興奮、愉悅的狀態。音樂一響,就馬上把你引入這樣一種狀態,就是建立一個條件反射。

語言暗示。有一句話叫“堅持就是勝利”。考生做題出現困難的時候,情緒受了影響,不能專心致志去答題,這時你閉上眼睛,默誦“堅持就是勝利”,最後真的勝利了。一次考試產生感覺,兩次考試加上一點,好多次考試積累下來,只要你一煩的時候,你就想“堅持就是勝利”,就可以很快達到自我調適狀態。這就是暗示的作用。

情景暗示。想像到了自己最想去的地方,馬上心情就平靜下來。比如外地同學想考到北京,可以想像去北京頤和園兜一圈,馬上感覺就來了。

中學生應試心理輔導

從小學到高中,學生要面臨很多次的考試,作為一名高中生,應該是“久經沙場”了。但現在仍有很多高中生害怕考試,幾乎是“談考色變”。因此,對中學生進行應試心理輔導很有必要。

一位高中生在求詢信中寫道:“我平時十分認真的完成老師留的作業,各種練習總是優良,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可是一到重大考試,情況就不如平時,而且一次比一次糟……”多數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即養兵千日時(日常學習)感覺良好,可用兵一時之際(考試)卻發揮不出自己的應有水平。調查表明,不少中學生考前睡不好,吃不好,甚至一聽考試就緊張。那麼到底應如何適應考試,掌握考試的主動權呢?

考前做好心理準備。許多中學生面對考試,往往只重視知識的準備,卻忽視了心理的準備,孰不知心理準備與知識準備是同等重要的。那麼什麼是心理準備呢?即是指在考試前透過對主客觀情況的正確分析和自我調整,使自己保持一種穩定的情緒和向上的精神狀態。

首先,調整考試動機,將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有不少學生想考好只是為了贏得父母的歡心,有的則純粹是為了贏得父母的物質獎勵,有的是為了不讓父母傷心……這些由外部動機支配下的考生一般在考試中出現信心不足、動力不強、敷衍了事或產生嚴重的考試焦慮。只有在內部動機作用下的考生才會把考試作為自己已有知識和才能的一種檢驗,是戰勝自我、挑戰意志、鍛鍊能力的一次考驗。每一個考生都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不要為了考試而考試。

其次,考試動機水平要適度。一般來講,中等強度的動機效果最佳,或強或弱都不利於考生水平的正常發揮。考前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考試難度制定出目標。既不能高估自己實力,也不能低估自己的水平。

再次,控制好考前情緒。考試是一種複雜的智力活動,需要良好的情緒和冷靜的頭腦。考前精神不振,情緒低落,則很有可能導致考試失敗。將每月、每週、每天的任務都合理的安排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若嚴格按照時間表學習,幾天後渙散情緒就會消失。

最後,制定考前複習策略。在複習迎考過程中,有些考生將希望寄託於老師的通領複習而忘記了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個考生都應該制定符合自己實際的複習程序。立足於教材,將各門知識理解透徹、融會貫通。同時要重視舊錯的收集整理,最佳做法是:將這些錯誤“集中關押,登入在案”,在臨考前,將這些錯誤“突擊提審”。提醒同學們一下,考前準備好考試用品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有可能先察看一下考場,熟悉一下考試環境,找到自己的座號。總之以身體舒服,頭腦清醒為原則。

考試只是一種檢驗自己知識掌握情況的手段,而不是結果。每一位考生一定要端正思想認識,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了,就無怨無悔。在平時努力學習的基礎上,做好考試心理準備,掌握考試策略和技巧,就一定會考出自己的實際水平!

中國應試教育的弊端

中國應試教育有一定的益處,是很多人成功的捷徑。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應試教育越來越不符合社會的發展要求,他的弊端日益突出,誤人子弟。有人會問:“我們為什麼會有這麼糟糕的教育?”這關鍵在高考,高考是傳統科舉考試在當代的一個延續。而科舉的源頭在哪裡?在我們的儒家思想。

中國應試教育的弊端

今天的高考制度雖然不能完全等同於封建科舉制度,但顯而易見,它受到了封建科舉制度很大的影響。它的主旨首先不是求真知,它的主旨首先是要求學生做一個順從社會的人。這樣的教育目標,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一系列難以改變的問題。下面我們試分析中國應試教育的弊端。

其一,應試教育偏重智力,而忽視了德體美勞;重視應考科目,忽視選修和免考科目。曾經帶學生到某重點學校的附中參加化學競賽,發現初三年級課程表上除了中考科目語數英物化政體外,其他科目全部取消,可謂極端真實,真實極端。

其二,應試教育重視知識量,忽視學生素質、自我探究能力的開發。中國學生的知識水平是較豐富的,但往往缺乏創新和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目前雷聲哄哄的教育改革正是以往填鴨式造就的英才們帶領的,他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其三,應試教育重理論,忽視活動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偏重簡單“高效”的講授法,忽視學生能動的發現法。應試教育不尊重人的存在,不能調動學生主體的能動性,而簡單一化為機械的加工。

其四,應試教育偏重“好生”,忽視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差生。學校教育成為嚴酷的、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學校三重壓力的淘汰賽。英才三兩人,犧牲一大片。要知基礎教育是服務大多數的普通的普及式教育。培養少數人才,耽誤較多人,反映了應試教育的極端功利性。

以上就是關於中國應試教育弊端的相關介紹。可以這麼說:“中國教育病入膏肓了,最荒唐的是他們把幾千年的腐朽教育方式,當“傳統的教育模式”延續著,什麼應試教育,還適用於當今社會嗎?對於中國應試教育我們看到的都是在壓制人性,束縛思想!中國教育的弊端暴已經露成這樣,我們還熟視無睹,不去改革,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親情關懷對考生備考很重要

高考對考生帶來的心理壓力無疑是巨大的,在決定前途命運的大考面前,考生沒理由不緊張,沒理由不存在心理壓力。很多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出現慌亂、焦慮不安等症狀,影響了複習的效率,對考生的應試心理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對孩子的心理壓力,家長也是想盡辦法來幫助孩子進行減壓。心理專家建議,家長的當務之急是幫助孩子調整好心態,最重要的是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最好的方式是“不講學習,不講道理,只講親情。”

心理專家介紹,考生的壓力源主要來自於任務要求壓力、競爭壓力、挫折壓力、期望壓力、自我發展壓力,這些壓力都會變成對結果的強烈渴望,在種種壓力之下,考生的應試心理受到很大的影響。

如何讓孩子緩解高考壓力呢?心理專家認為,家長要為孩子建立一個家庭支援系統,越強大越好。這個支援系統就是愛的力量,“愛不是給孩子物質或其他的許諾,而是一種氛圍,一種滲透,比如每天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擁抱一下孩子,拍拍他的肩膀,讓他受到鼓舞、樹立信心。”

心理專家建議家長,不要再去管孩子的學習,因為學習已經沒有辦法去改變,目前要做的事情就是給孩子以親情關愛,有情感的力量,孩子就有信心的動力去“衝鋒陷陣”,這種情況下最有可能超常發揮。

對考生的親情關懷,心理專家提醒家長要注意方式的恰當。臨考前,為了讓孩子減輕心理壓力,許多家長成天讓孩子別緊張,平時常說“放鬆點,千萬不要緊張”;睡前說“你要睡好哦,不要緊張”;上考場時說“別緊張,不緊張就考得好”。從表面上看,這是為孩子減輕心理壓力,實際上是在人為地製造緊張空氣,結果肯定適得其反。

總之,家長在高考前最重要的是給孩子以親情的關懷,而不是複習上的建議。家長應注重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的營造,讓孩子在備考中有效減輕心理的壓力,養成健康的應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