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葡萄兒小班教案兒歌
吃葡萄兒小班教案兒歌
設計思路:
在選材上基於三種考慮,首先《好吃的葡萄》內容非常貼近我班級中正在進行的主題“好吃的水果”,能有助於孩子們遷移主題中獲得的經驗;其次該故事內容簡單,通俗易懂並趣味十足,能充分調動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再次該書中蘊含的一些閱讀符號及角色的表情變化等,能成為孩子們積累閱讀經驗,鍛鍊閱讀能力的好途徑。
在活動設計上,我以培養幼兒閱讀興趣為著眼點,透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及活動環節的動靜交替,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並於其中幫助幼兒習得一些基本的.閱讀技能,積累閱讀方法。
活動目標:
1、瞭解小狗吃葡萄的整個故事情節,知道吃東西時要小心,不能吃得太快了。
2、嘗試觀察小狗想的三個辦法,並願意講講,說說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小圖書若干
活動過程:
一、 激趣
1、出示葡萄,說說這是什麼水果。(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方面描繪葡萄的特徵)
2、喜歡吃葡萄嗎,葡萄可以怎麼吃呢?
3、出示狗媽媽和小狗(教師講述圖片內容:有一隻小狗也很喜歡吃葡萄,瞧,這天狗媽媽就給小狗買來很多葡萄。小狗能吃到美味的葡萄可真開心,瞧,小狗正在幹什麼?小狗是怎麼吃葡萄的?我們一起來學學小狗好不好。
二、看看講講
(播放話外音:哎呀,不好了,嗚嗚嗚嗚嗚,我把葡萄核吃到肚子裡去了。嗚嗚嗚。)
1、發生什麼事了?
2、葡萄核能吃到肚子裡去嗎?
3、如果吃到肚子裡去了會怎麼樣?(幼兒泛講)
(閱讀圖片:小狗跳、吐、翻跟頭)
1、小狗在幹什麼?
2、葡萄核跳出來了嗎?
3、小狗還用了什麼辦法?
4、小狗一共用了幾個辦法,成功了嗎?
(播放話外音,嗚嗚嗚、媽媽、嗚嗚嗚)
1、小狗怎麼了?那可怎麼辦?你有什麼辦法幫助小狗嗎?(幼兒為小狗想辦法)
2、(播放狗媽媽的話:別擔心小狗,大便會把葡萄核帶出來的。以後吃東西一定要小心,不要吃得太快了)狗媽媽是怎麼說的?那應該怎樣吃葡萄呢?
三、完整欣賞
藉助小圖書,教師邊講故事幼兒邊有序地翻閱小圖書
活動反思:
這是一堂在主題背景下進行的閱讀活動,閱讀內容非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的生活。圖書雖情節簡單,但對剛入園不久的小班孩子在閱讀技能技巧方面卻是一個挑戰。故事中有三幅圖片(小狗吐,小狗跳、小狗翻跟頭)對幼兒的閱讀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因而在活動設計中我將此設為重點。從幼兒活動的情況來看,孩子們對這三幅圖片的理解都出現了偏差,特別是第二幅“小狗跳”及第三幅“小狗翻跟頭”,部分孩子基本不能理解圖片的意思,出現此情況與幼兒本身閱讀經驗的缺乏是相關的,因而活動中我將“讓孩子自己閱讀理解”調整為“教師指導幼兒閱讀”,從而幫助幼兒認識圖片符號,獲取關鍵資訊,理解整個圖片的內容。
在活動的第二個環節中我創設一個可選的閱讀環境讓幼兒進行自主閱讀。孩子們在這一環節中帶著問題“小狗會想什麼辦法呢?”自主的選擇閱讀感興趣的圖片。從幼兒的活動情況來看,孩子們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能積極自主地與圖片進行互動,並構建自己對圖片的理解,可見在集體教學中給予幼兒足夠的自主權,不僅能尊重幼兒的喜好,而且還能為不同能力、不同思維方式及習慣的幼兒,依據自己的經驗構建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當然,由於幼兒閱讀經驗的貧乏,幼兒在基於自身經驗基礎上獲得的閱讀感受可能是零散的、片面的,但幼兒其不同於他人的閱讀個性卻正是在這種點滴積累中不知不覺地成長和發展起來的。
吃葡萄兒小班教案兒歌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雪花的基本特徵。
2、能在教師的帶領下朗誦兒歌。
3、感受兒歌的美並對兒歌充滿喜愛。
活動準備:
1、小圖片:雪花、蝴蝶、小水滴
2、演示貼圖一張
3、兒歌《雪花》(附後)
活動過程:
一、引出雪花的故事讓幼兒展開想象
引導語:“小朋友們冬天到了,北方開始下雪啦!
雪花在空中飛啊飛,飛成了白蝴蝶。
落到娃娃的手心裡,變成了小水滴。
水滴輕輕告訴娃娃,我從天上來的。
跟著娃娃一起走,一起去找春天。”
二、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回憶
提問:
1)雪花在空中飛,像什麼?
(2)雪花落到哪裡變成了小水滴?
(3)雪花為什麼變成了小水滴?
(4)水滴輕輕說什麼?
(5)最後雪花跟著娃娃一起去哪?
三、教師邊朗誦兒歌邊演示貼圖
匯入語:小朋友,看看圖說一說雪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了?
四、教師帶領幼兒共同朗誦兒歌
1、教師邊指圖邊帶領全班幼兒朗誦。
2、請能力強的幼兒帶上動作朗誦。
五、結束活動
全班幼兒站起來 和 老師一起邊表演邊朗誦。
附:兒歌《雪花》
雪花
雪花飛啊飛,飛成白蝴蝶。
落到手心裡,變成小水滴。
水滴輕輕說,我從天上來。
跟上娃娃走,一起找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