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行業

高中中秋節的作文

高中關於中秋節的作文

高中關於中秋節的作文

故鄉飄帶似的小路留下了我童年的腳印,故鄉的藍天碧日留下了我同年嘹亮的歌聲,故鄉的留安塔更是留下了我童年的快樂。

小時候我時常到附近的留安塔山上玩,那裡曾由一個傳說而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在一個美麗的夜晚,巨大的銀河穿過深邃而廣闊的天空,從我的頭頂傾瀉下來,真像一道氣勢磅礴的瀑布。那晶亮閃耀密集的星群,恰似瀑布飛濺出的水花。月亮從東方天邊悄悄地露出笑臉,它像一個文靜的姑娘,把柔和、皎潔的銀光灑向人間。

我望著那輪高懸空中的皎月,不由得想起人們常說,如果用手指月亮,耳朵就會被割掉。現在的我當然知道那話很荒唐,但六七歲天真幼稚的我卻相信那是真的。可我有點懷疑:月亮真是那麼小氣嗎?連指一下都不行嗎?我望著那輪月亮,覺得好恐怖,整個心就像炒熟的豆子蹦蹦跳。“從前,嫦娥在……”我連忙轉過頭,哦,是一些中年人在談嫦娥奔月的故事。哎呀!他們邊說還邊指著月亮呢,可他們怎麼沒掉耳朵呢?會不會是小孩指月亮才會掉耳朵,大人指月亮就不會掉耳呢?

好奇心佔據了我,我連忙去問爸爸,可爸爸叫我試試看。“試試看?”這可不是開玩笑的。於是我去問姐姐,姐姐說:“我也不知道,小時候也聽說過。”

我猶豫了好久。又一個美麗的夜晚,我鼓起勇氣,把手伸出來指著月亮,緊緊地閉上眼睛,好像面臨著一場戰鬥。心裡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怦怦”直跳。突然,覺得有點動靜。心想:完了,這下可要掉耳朵了……想著想著眼淚“嘩啦嘩啦”地掉下來。過了一會兒,我慢慢地張開眼睛,原來有隻大蚊子在咬我!我摸摸耳朵,啊,耳朵沒有掉耶!我高興得跳得三丈高……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高中關於中秋節的作文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亦稱仲秋節、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中秋佳節素有全家團聚,品嚐月餅,吃酒賞月的風俗。

據史記記載,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已有拜月、祭月的禮制,後來逐漸成為民間的習俗。《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即拜月。韋莊詩:“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賞月,民間爭佔酒樓玩月,連宵嬉戲,至於通曉。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拾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室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有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更,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月餅始於唐,盛於宋。北宋詩人蘇東坡曾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個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賞月、家人團圓,因為那天的月亮最圓。關於中秋的月亮還有許多美妙的故事,帶著這些憧憬,今年中秋節,我也賞月了。

那天晚上,我在看電視,忽然想起今天是中秋節,便叫上媽媽拿上望遠鏡,一起來到小區門口賞月。我們等了半天,天空一片空白,連星星的影子也沒有,天上空空的,只有深色,沒有其它顏色,我們有些失望了。但是,一會兒,我看見了天上有一朦朧的光芒,也有了一些些星星。我想:星星都出來了,那麼月亮一定也會出來。我望著天上,慢慢地有了一絲光芒,彎彎的,一會兒又變成了小船;最後變成了一個大圓盤子。“啊,月亮出來了!”圓圓的月亮在天空上,把它那皎潔的光芒灑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亮晶晶的。月亮的銀白色光芒照在樹上,樹像披上了一件白紗衣,照在花上,花像一面鏡子,把光線反射到我的臉上。看著月亮,月亮上面似乎有什麼東西?噢,那可能就是傳說中計程車嫦娥和玉兔吧,正望著亮晶晶的大地。不一會兒,月亮不見了“是什麼東西?”慢慢地那東西飄走了,藉著月光看,那是雲。原來,晚上也有云呀。這時,我發現,地上的螞蟻不動了,好像也在看月亮。月亮多麼迷人啊!媽媽告訴我:“因為人們為了日子能過得圓滿,所以,人們要望著月亮許願。”於是我也許了一個願:希望每天日子能過得圓滿。

月亮真神秘啊!又圓又美又亮,下一次我一定還會再賞月。

明《西湖遊覽志餘》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燕,或攜瞌湖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

為何中秋月色倍於常時呢?據現代氣象科學分析,中秋之時,多屬高氣壓天氣系統控制,大氣層結穩定,空中微粒、塵埃,雜質較少,視程良好,秋高氣爽,因此,月色分外明亮。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裡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閒,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後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嚐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裡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裡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