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作文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

【那一抹中秋的記憶】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下午百無聊賴地在自己的書屋裡,不僅地心顫了一下,好久沒有想到故鄉。

故鄉視乎施一是一個遙遠而又親近的感覺,想起是她的遙遠,親近是想起依然溫暖心田。想著想著回到了從前,回到了給我力量的中秋。

那年的中秋來比今年的晚一些,記得那個中秋是寒意逼人,一陣秋風掃過,樹葉紛飛,特別浪漫。然而我沒有心情,也不懂得去感受這詩意的景色。那個時候的我,才有10歲,剛改革開放不久,物資還不是很充足,在農村依然隨處可見的貧窮。

每逢佳節,必是我所期盼,快樂的日子。在這天可吃到平時很難吃到的食品。因為佳節買佳節食品的錢是一戶人家半個月左右的零用錢,用來購買鹽、調料品等。平時,除了麵條和饅頭,其他的就是奢望了。

我十歲那年之所以記憶猶新,不僅是因為有好吃的東西,還因為父親的突然出現。那時候的通訊室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所以也不知道父親什麼回家。

看到父親既驚訝又高興,父親的出現,一下子覺得世界是這樣的美好,在每個孩子的心理,父親都是英雄。但是也有一點生疏,有一點敬畏的心理,但還是特別開心,蹦蹦跳跳的跑向媽媽,大聲喊道“爸爸,回來了;爸爸,回來”媽媽聞聲出來,慌忙走進幫爸爸提行李。

在皓月當空的夜空下,吃著最美味的月餅,聽者父親講述“奔月的故事”,彷彿世界史那樣的靜謐,沒有喧鬧,沒有煩惱

從此以後,爸爸為了家人能過上富裕的日子,整天奔波在外,再也沒有團圓的時間;想到這些,心酸不禁而來,眼淚止不住的流出。

團圓是多麼具有“諷刺”的詞啊!

【過中秋】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於到了,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節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這天剛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裡聚餐,慶祝生日,共度佳節。

來到酒店門口,譁!那裡人山人海,連泊車的位子都沒有了,人們把酒店都圍了個水洩不通。幸好我們預先訂好了四張桌,看到整個飯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歡樂景象,我心裡特別高興,盡情地賞著各種各樣的海鮮和名菜。

吃完晚飯,我們就到海濱泳場看花燈。這時,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把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氣特別好,九點十五分,我們來到目的地時,沙灘上已經燈火輝煌,遊人如織了。我們沿著沙灘一邊觀賞一邊向前走。走進大門,“奇燈異彩耀水灣,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對聯則提醒遊人千萬不要忘記了在此賞月的大好時光。進入泳場,只見偌大的泳場裡到處都是火樹銀花,奇燈異彩。遊人的歡歌笑語此起彼伏。沙灘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擺開鍋碗瓢盆,搞起燒烤;有的在沙灘上鋪開塑膠紙,放上月餅、飲料等等,圍在一起,對月舉杯;有的人還手拉手跳起舞;熱鬧無比。

今天晚上的花燈令我大飽眼福,真是流漣忘返。當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圓圓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們的後面。

吃了晚飯,丁零零,電話鈴響了,原來是爸爸要帶我去看煙火。我聽了真是興奮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間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陽臺上去看月亮,因為今天多雲,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雲層裡,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洩的清流,注滿大地。

爸爸的摩托車聲從窗外傳來,他大聲地喊道:“儷儷,快點下來,再多穿點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樓,車“嘟”地一聲離開了家。一路上,涼風陣陣,開始覺得蠻舒服,漸漸的,感覺有點冷,讓我嚐到秋風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時,前面的汽車、腳踏車都堵住了,我們的車只能停停開開,開開停停,慢得像龜爬。我心裡真著急,眼看著前邊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開不快,可能是全嘉興的人都想辦法跑出來了,想看看這難得一見的美妙煙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揮下,我們停了車,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

天上的圓月跟隨著我,今晚是團圓的日子,月色是多麼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聲,禮花像流星一樣出現了。紅的,藍的,紫的……五彩繽紛,萬紫千紅。“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聲一片連一片,使人忘記了白天的疲勞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煙花連續綻放了近30分鐘,一會兒如天女散花,一會兒又有繁花似錦的“菊花”佈滿夜空,一會兒晶瑩透亮的“星星”向你撲來,一會兒又見“五彩蘑菇雲”向上升騰……

煙花晚會結束了,人們陸續回家,我緊緊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著中秋的涼風,回家了。天上的明月還是那麼圓,那麼亮……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繽紛的煙火,在我的腦海中怎麼也揮之不去。

【中秋趣事】

中秋節的時候大家都要邊吃月餅邊賞月,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我來告訴你吧!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歡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之夜雖不能賞月,因為今天陰天,但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個團圓飯。

中秋前幾天,大姑為了和爺爺奶奶還有我們一起過中秋節,特地從東北趕回來吃團圓飯。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講究吃團圓飯。於是爸爸媽媽大姑嬸嬸,還有叔叔和叔叔家的大哥、嬸嬸家的小表妹、表姐等,全都在爺爺奶奶家團聚了。奶奶今天精神特別好,看得出,她那一頭白髮是用心梳理過的。今天她的話也特別多,和大哥、表姐表妹說個沒完。

已是下午兩點,廚房裡頭特別熱鬧,大姑揉麵,媽媽剁餡,準備包餃子,嬸嬸忙著抄菜。我也湊起了熱鬧,紮上衣服(當圍裙)擀起餃子皮來。而爸爸、爺爺、叔叔、姑夫他們卻在一起打起了麻將,真是分工明確。

開始包餃子了。媽媽從錢包裡掏出1元錢,包了一個錢餃子,媽媽們說誰吃到錢餃子就送他一句祝福話。我一聽,眼睛一轉,靈機一動。便在沒人的地方,把帶錢的地方做了個記號。可是我的小動作被媽媽看到了,但她沒有說話,只是笑了笑,我也笑了笑一擠眼、、、、、、不多時,大姑把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遞到每人的`面前,我兩隻眼睛就像要把錢餃子挖出來似的,拼命的尋找。但我沒有做到,最後我想出一個妙計,用筷子把沒個餃子都紮上一下,有錢的話,就能知道了。

立刻行動,我剛紮了六個就被爸爸看到了,真沒想到,爸爸不但沒說我,反爾和我一起並肩作戰,也紮起餃子來。奶奶一腳門裡一腳門外,看見了我們的行動,奶奶向爸爸喊了一聲:“你還小啊。”爸爸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嘿、、、、、、我心想:“老爸你也有今天啊”。我雖然心裡這樣想但不能說,嘴上還得說:“老爸丟面子了,沒關係,我不笑話你”。

吃飯了,我跟爸爸扎的餃子只好自己吃了。突然有人說“哎呦,我的牙”一看是媽媽吃到了錢餃子。其實媽媽應該吃到錢餃子,因為她一年又一年的辛苦和操勞,在一家人身上傾注了她全部的愛,我們應該祝福她,也把所有的祝福送給她。

團圓飯上,笑聲不斷。

團圓酒裡,幸福永久。

雖然,中秋節已經過去,但我們的歡樂,我們的歌聲還不斷地迴盪在我們耳畔,真希望天天能吃團圓飯,天天都唱幸福歌。

【奧運年的中秋節】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著名詩人蘇軾流傳千古的佳句,而每當我們讀起這句詩時,它又使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起農曆的八月十五,這天就是萬家歡騰的中秋佳節,我和爸爸媽媽也一早來到了姥姥家過節。

到了5點左右,我們要開始準備晚上的“滿漢全席”了,頓時全家人都忙了起來。姥姥先把包餃子的面給和好了,又把餡給調好後,接著招呼媽媽和舅媽來包餃子。只見她們熟練地技術好像機器一樣。而姨媽和大舅媽也不閒著,她們拿著新鮮的菜和活蹦亂跳的魚蝦去擇菜和清洗了;而爸爸和姨夫則拿著洗好的菜去廚房展示廚藝了。看著他們每個人都忙得滿頭大汗,我和姐姐也加入了其中,幫著他們打打下手。

幾個小時之後,只見那美味的糖酥蝦,清蒸蟹子,可樂雞翅……都陸續上桌了,當然還有兩大巨星,“月餅”和“餃子”啦!我和姐姐分別幫忙去端餃子和拿月餅,大人們看見了,都說我們懂事了。

看著滿桌的佳餚,我都不知從何下手了。經過我半個小時的狂轟亂炸後,我的肚子也不停地向我傳達“吃飽了,吃飽了”的資訊,我邊看著無聊的中秋節晚會便提議,“古人在中秋節這天都對關於月亮的詩句,我們也傳統一下吧!”大人們也紛紛叫好,我不加思索的說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姐姐也將“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脫口而出。這是學識淵博的爸爸當然是不甘落後啦,只聽見一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贏得了全家的叫好聲。哥哥也接上了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平時被爸爸戲稱為“大學生”的我也不甘俯首稱臣,於是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一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不可思議的是爸爸竟對上了我一年級時就背的滾瓜爛熟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使我後悔莫及,我心想;我怎麼把這麼簡單的一句給忘了呀!於是我只好單膝跪地,一隻手撐在地上,極其不情願的說:“好吧,我認輸了。”這使全家人都笑的前仰後合。

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奧運年的中秋節悄悄地走過了,而且那一堆月餅也不知怎麼回事,好像也跟著那一輪明月不翼而飛了。原來全家每個人的手裡都拿著兩個月餅邊吃邊賞月呢!

【陪月】

孤月獨灑清輝,此時誰來共陪?

題記

夏,最美之物即為月。

每個季節都會有月亮,而在我看來夏和秋的月亮最為美麗。

我從小便喜愛月亮,聽著月亮的故事長大,而幼時那輪明亮美麗的月亮也一直留在我心中。

一、城市之月

我緩緩的走在路上,暗黃的燈光拉長我的身影,城市的夏夜並不寧靜,而是嘈嘈雜雜的喧鬧,路邊的音響,各種各樣的音樂不絕於耳。高樓大廈上的閃閃霓虹,五顏六色,花樣種種,整個城市都在沸騰。唯一安靜的是天上那輪月,她靜靜的守著我們。看著我們,想為這夜增添一點光亮。可是,夜,似乎不再需要她,她的光亮,遠遠不如那閃閃霓虹,霓虹已照亮了黑夜,而月的光芒也隱沒於這霓虹之中。

人們去了超市,去了酒吧,去了KTV,沒有人停下來看會兒月亮,不再有“舉頭望明月”不再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再有“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不再有李白,不再有蘇東坡,不再有那麼多人寄月於情思。只有中秋節時,人們會吃些月餅,談談月亮的傳說,但人們不再存有幻想,人們清楚地知道月球上是坑坑窪窪的蒼涼。沒有嫦娥,沒有玉兔,沒有吳剛伐樹……偶爾有些文人墨客在書上為月輕描幾筆,淡淡而過。而此時的我,只是為月而傷。為月光芒不再而傷,為月默默不語而傷,為月孤單寂寞而傷。在這個紅燈綠酒,車水馬龍的繁華城市裡,我坐在一片黑暗的草地上靜靜的陪著月亮,想為他減少點點寂寞和憂傷。

月兒,我來陪你。

二、鄉村之月

漫長的暑假,我來到奶奶家住幾天,奶奶家環境很好,院子裡有一顆大大的葡萄樹,葡萄架下是大片蔭涼。院子外有條小路直通竹林,我走過去,看著月光下的竹影,突然想起初中時學的一篇課文《竹影》。我一時興起,找了一根小木棒,對著竹影描了起來,描了一片後,站起來腳竟有些發麻,月光穿過竹林細細碎碎灑了一地,像灑在地上的熒光粉。時間過晚,我便沿著小路走了回去,發現這夜並不黑暗,抬頭望著天上那輪月,如剛經水清洗的玉,清澈,明亮,竟是如此的美麗!到了奶奶家門口,發現別院外的草地上,幾個小孩在嘻嘻哈哈的打鬧,一會說月亮,一會數星星,月光灑在她們那純真的笑容裡。幾個老人坐在旁邊拿著蒲扇,一會看看打鬧的孩子,一會望望月亮,嘴角掛著淡淡的慈祥的微笑,他們也許望著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吧。我看著這一切也不禁勾起了唇角。回到家裡,奶奶已經幫我收拾好了間屋子,不大的屋子,一張床,床鋪整潔,床頭邊一張小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小檯燈、一個小茶壺和一個杯子。雖然不如城市樓房裡的臥室,但也說不出的整潔和舒適。我一下子撲到床上,抱著涼被,躺了下來,床正靠著窗子,奶奶家是平房,一抬頭,便望見了天上那輪明亮的月,月光透過窗戶絲絲縷縷的瀉了下來,灑滿我一身,窗外傳來小孩子的打鬧聲和老人的說笑聲,我又笑了,鄉村的月,如此明亮透澈,也許是因為鄉村的夜需要她,她並不孤單吧。是啊,人們每天晚上都陪著她,她又怎會孤單呢?這兒沒有高樓大廈,而是片片樹林和竹林;這兒沒有閃閃霓虹,而是一輪明亮的月。但鄉村的夜似乎更美,更亮,因為鄉村的月光不摻雜一點點別的光亮,鄉村的月光是一塵不染的皎潔。正是“月是故鄉明”。

清風絲絲縷縷的吹進來,外面打鬧說笑聲也越來越少,清涼的夏夜,安靜了。我起身倒了杯水,潤潤乾澀的嗓子和唇,和月亮道了聲晚安。她似乎更亮了,她似乎笑了,笑出了滿滿的月光。

這一夜,清風徐徐,月華如水。

三、再觀城市之月

在奶奶家住了幾天,回到城裡,城市的夜依然是那麼喧鬧,城市的月依然是那麼朦朧。我躺在床上,從窗外看到的是閃閃的燈光和排排高樓,月亮那嬌小的身影被他們擋在身後,即使伸長脖子也看不到那輪月。於是,我搬到閣樓陽臺上去睡。露天的陽臺,安置一個小床,躺在床上,抬頭便是那輪月。這麼高的陽臺,看到的不僅是月,還有高樓大廈和閃閃霓虹,它們讓夜不再黑暗,讓夜不再寧靜。而天上只有一輪月和幾顆忽隱忽現的星星。在這兒,他們似乎顯得那麼孤單。月,不再如鄉村的月那麼明亮透澈,隱隱約約像蒙上了一層面紗。清風徐徐吹來,夾雜著絲絲涼意。月,從不曾離開我們,而與此同時,又有誰在另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同我一起賞月?

孤月獨灑清輝,此時誰來共陪?

月兒,即使整個世界都拋棄你,我的世界也會為你留下一片天空,我會,永遠陪著你。

後記

今夜為中秋月圓之夜,謹以此文來送給美麗的月亮。

【孤月】

舉頭望明月,突如其來的孤單陣陣襲來。

我輕聲詢問:孤獨的嫦娥啊,此刻你在孤冷的月宮做些什麼?在想后羿嗎?在開啟承封的記憶嗎?想當初你們的生活過得是何等的幸福美滿,而如今卻落到了各居一方的地步,彼此都承受著孤獨和相思的煎熬。都是靈藥惹的禍,你後悔過嗎?這麼多年你在月宮閉門思過得怎麼樣了?

孤獨的氣氛總是給人壓抑的感覺。

看著那輪在高空懸掛的月亮,我忽然發現它似乎也不如平常的活潑愛動。緩緩的,漫無目的的在夜空徘徊。因為今天是中秋節。所以它也孤單嗎?也許吧。

月孤單了就以徘徊的方式來消磨時間,那我孤單的時間又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打發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時間啊,就像流水一去不返,但時間彷彿就停留在了這一刻中秋節。世間高興與快樂都被凍結了麼?我幾乎找不到熱鬧遺留的半點痕跡,留下的只有孤單與落寞。整個夜空、整個世界只有孤單。

“孤”從何來?是因為月的孤獨?可我怎麼也想不明白,月要孤獨的時間是很豐富的。可為什麼偏偏就選擇這一夜呢?是嫦娥她激發孤獨感的降臨?還是她看不慣別人因為團聚而興奮,不甘心自己獨守月宮的孤獨。因此,將月調得更大、更圓?還是她……

也罷,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月之孤獨卻賦予了詩人的無限靈感。

自古詩人多孤傲,孤傲必孤獨。於是,李白呤出了千古名篇《月下獨酌》。你看他“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很想排譴一下胸中積鬱,可是“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知音難覓,怎不感到孤寂,怎能不醉。

蘇東坡的人生失意,也就借酒發揮,對月傾訴“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欲乘風歸去”又恐“高處不勝寒”。每讀蘇公此詞,我總會不免的一笑:在月下即使是發一通牢騷,竟也能發出如此美妙的詩意來。試想,如果沒有了這些與月色相關的千古文章,中國的古文化將枯燥成何等模樣?

至今,中國老百姓歷來都鍾情著月亮,每年八月十五月最圓,這一天是名副其實的月亮節(即中秋節)。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人人看月亮、吃月餅。

拿著一個難以哽咽的月餅,終於我走進了那間連月也不願光顧的屋子裡……

【中秋節的電話】

今天是中秋節,我卻無心去欣賞明月和品嚐月餅,我只知道,“十一”長假只剩下明天最後一天了,作業再不做我就完了。

我獨自躲在房間裡,開啟音樂,然後一頭扎進作業堆裡,去證明勾股定理,去填滿語文練習本上那一片又一片的空白,去把那些英語單詞串聯成句子……

突然,妹妹在樓下鬼叫著要我聽電話,是蟲子打來的。

蟲子說,懶貓啊,想不想出去呀?

我苦笑著回答,你還真有閒情逸致啊,作業多得氣死人你還有時間玩啊,我現在可是在拼死拼活啊!

她說,你別跟我提作業了,我這兩天做作業做得快發瘋了,我現在可不想管它們,大不了明天晚上開夜車,你也別寫了,出去逛逛吧!

我聽出了她話裡的不快。

我說,我是很想出去啊,可我還有四本練習本、一篇作文沒完成呢,我看你還是自個兒玩吧!

蟲子說,我看你慘了,居然還剩那麼多沒完成,這回有你受的了。不過我也不比你好到哪去,算了,不出去了,我也來和你一起拼命。

呵!我說,加油啊!

掛了電話之後,突然想起了去年的中秋節。沒有作業,和蟲子一起騎著車到處亂逛。我說林俊杰好可愛,她就說我無聊,要崇拜歌星不如崇拜作家,然後說了一大串我不認識的作家的名字,說他們好厲害。說完我們就像兩個瘋子似的大笑,笑完之後再感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想起來那晚真是幸福。

我甩了甩頭,拿起筆,想要再回到作業堆裡去,這才發現我已經無法靜下心來寫作業了。

最後,我撥通了蟲子的電話。

我說,蟲蟲啊,在幹嘛呢?

蟲子說,噢,是懶貓啊,找我幹嘛呢,不知道我正在跟作業拼命嗎?

我說,我想通了,不寫作業,咱們出去。

出去?蟲子說,剛剛你不是不想出去嗎?怎麼這麼快就變卦啦?你不是還有很多作業沒寫嗎?

我說,不知道啊,就是突然不想寫了,哎呀,你別問啦,我就是想到外面透透氣。

蟲子說,那好吧,我在我家等你,你快來啊。

騎著腳踏車,風吹在身上有些冷,已經秋天了,記得去年這時候天氣還很熱呢。到了蟲子家時,看到她正在寫作業。

我問她作業寫得怎麼樣了?

她說,還差英語和作文。其餘的總算被我K掉了。

我說,你把數學作業借我抄吧!

她大笑說你想得美。

月夜裡,我們的笑聲一直在迴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