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兩個人的芭蕾觀後感

兩個人的芭蕾觀後感

《兩個人的芭蕾》最完美的不是故事不是人物不是音效,而是攝影。本片的攝影師更是憑藉此片拿到了第十三界金雞百花獎最佳攝影獎。本文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精心編輯的兩個人的芭蕾電影觀後感,希望能幫助到你!

兩個人的芭蕾觀後感

早就有同學向我推薦倪萍主演的電影《兩個人的芭蕾》,觀後感觸頗深,尤其是那句:“哭啥,擦了”成為貫穿影片的經典臺詞,同時也是這句話留給我們更多的沉思。

影片主要講了主人公“德貴家的”(倪萍飾)與她抱養的姑娘的最平常的生活瑣事;男人出去打工就再也沒回來,在那個年代男人沒有就等於家裡的頂樑柱塌了;一番傷心欲絕後,她把門口那口象徵平安的水甕打破,也就象徵著她從此不再相信迷信也不再相信命運決定一切的觀點,她靠自己的勤勞和真誠去掙錢養活自己抱養的孩子和自己的家。仙女三歲的時候還不會走路,她硬是犧牲自己讓孩子在心靈深處受到刺激並能走起路來;後來,她教自己的姑娘跳舞、唱歌,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了一個優秀的舞蹈者。而她最終也當上了主任,並不計前嫌地和鄰居們和平相處。

這是一部具有激勵意義的影片。當今的人們由於苦於過安逸的生活而整天想要自殺;有的人稍有一點不順心就自尋短見;其實,事件層出不窮,這部電影是否可以給我們留下點啟示呢? 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哭,要堅強地面對一切,最終成功的時自己。

兩個人的芭蕾觀後感

影片《兩個人的芭蕾》是由陳力導演、天津電影製片廠和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共同錄製的彩色故事片。影片講述了一個催人淚下的親情故事:年紀青青的便喪夫的母親含辛茹苦的撫育養女仙仙並終把她培養成著名芭蕾舞演員的動人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是著名節目主持人倪萍,而她也是山東藝術學院的得意門生。影片中倪萍一反中國傳統女性的作風,固執而又倔強張揚的性格讓她塑造了中國電影史上的又一典型形象。

從視聽上說,《兩個人的芭蕾》拍得很唯美而又不失精緻。視聽上幻像修辭的運用為故事情節的發展、環境氛圍的營造、人物心理的衍變做了很好的鋪墊。

影片中色彩、服裝、鏡頭等的運用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以便順利進入預設意想,進一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藝術乃是一種視覺形式,而視覺形式又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若想使藝術從它的非創造性意想中解脫出來,就必須正視這一點。”導演的確成功的把握了視覺形式這一巨大優勢。影片中母親有一件紅色的旗袍,紅色是熱烈奔放、前衛的象徵,而片中母親穿過的次數卻很少:一次是為迎接丈夫回家;一次是為準備女兒的晚會。從服裝修飾來看,最惹眼的還是紅色——紅色的旗袍、毛衣和圍巾。紅色代表了母親那顆不甘落後、永不服輸的心。影片自始至終母親的形象都給觀眾帶了巨大的震撼力。影片中開始有一組鏡頭讓人記憶尤深:鵝毛般的雪花從天而降,母親卻揹著女兒挨家挨戶的要賬;鄰里們沒有安慰感謝的言語,有的只是一次次重重的閉門聲,讓觀眾心裡不覺有些涼意。片中交叉運用推鏡頭、快慢鏡頭、空鏡頭等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形象,一次次敲打著觀眾的心。在影片中運用較多的慢鏡頭分別代表不同的意味。仙仙在母親摔倒後,從椅子上爬起來的場景表現得更加突出。關門這一動作雖小,但對母親來說卻再幸福不過——因為女兒會走路了。母親的夢想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影片最後母親在錯綜交匯的燈光下跳舞的畫面顯得充滿質感,極為唯美,彷彿是在夢境中。“任何語言畢竟都是有限的音樂、語法、詞彙,而圖案設計者在選擇線條、色彩時範圍卻是無限的。”這就是導演成功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法國印象派電影人岡斯曾這樣斷言過電影:“它應當是音樂。”音樂是一部影片的靈魂,沒有音樂的電影不是真正完美的電影。陳力導演在使用音樂、音響方面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本片在這方面的造詣更為明顯。中國愛樂樂團和歌手鳴鳳的精彩演出實為錦上添花之舉。品位音樂是一種非常優美的聽覺體驗,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就讓我們試著來品嚐一下《兩個人的芭蕾》的音樂、音響製作。影片的開頭,急促的音響聲一下子提高了觀眾的趣味。《兩個人的芭蕾》以畫外音的方式講述母親與女兒兩代人的事,使得影片在藝術效果上獨樹一幟,減少了畫面敘述的蒼白無力。有一首歌是貫穿於整部影片的:誰家的姑娘哎都有兩朵雲彩……它有其存在的特殊意義,這是為符合影片的美學風格而精工製作的。不管是母親抱孩子、掃大街,還是她穿女兒的舞鞋以及片尾,這首動人旋律構造的歌詞始終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母親常說的一句話是“擦了”,擦掉的是眼淚。影片中母親堅強、果敢、樂觀、自信自立,從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透過這兩個字一覽無餘的展現出來。然而,在他剛毅的臉面上還隱藏著一顆柔弱的心,在金姨面前她道出了心聲:哪個女人不希望有男人當靠山?可她又怕虧待了女兒。一個多美的愛女心腸啊!導演在刻畫聲音時運用了一些音響效果:嘈雜的倒水聲、沙沙的掃大街聲、厚重的呼吸聲、摔倒在地的聲音……一系列的特殊音響營造成了一幅完美的圖卷,推動了影片情節繼續向前發展。音樂是伴隨著故事情節、人物心理的變化而變化。

畫面拍的再精緻,再唯美,音樂運用得再柔情,再合拍,也都是為影片服務的,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共同構造成了一部完整、精良的影片。

影片中著重塑造了一個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而它在為這一主題服務的同時,視聽的完美人值得仍們仔細品味。

兩個人的芭蕾觀後感

前天夜裡,偶然之間看到了中央臺播放的影片《兩個人的芭蕾》,一看之後,手中的遙控器便不再動了,因為我被這部電影深深吸引,甚至幾度落淚。

影片是由倪萍主演的,她把片中的女主角“德貴家的”演得深入人心。德貴家的是明顯的北方婦女,她做事風風火火,直爽勤勞,堅強忍讓,樸實善良,非常令人敬佩的一位中國農村婦女。當得知丈夫猝死他鄉的噩耗時,她沒有沉寂,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比以前更加能吃苦,一個家就靠她支撐著,在片中她的好友金姨、鄰居孟奶、村主任、自己抱養的女兒傷心落淚時,她對她們說的最多的話是“擦了!”擦去悲傷,擦去痛苦,堅強地生活下去,她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她堅信自己的女兒會像仙女一樣跳上最美的芭蕾舞,也正是這樣的夢想這樣的信念支撐著女主角一直堅強地執著地一個人地生活著。影片結尾便是老了的德貴家的一直在跳那個“仙女舞”,她盡情地在跳,忘記了年齡,忘記了周圍,忘情地跳著。也就是這一回,她女兒讀懂了她的媽媽,女兒也不辜負媽媽的期許,跳舞一直跳到了國外,但跳得越遠,離媽媽的心卻是越遠。

片中,不僅被母親的堅強執著所感染,更是被她對自己女兒的一片深情,所付出的大愛而深深折服。記得她為了讓她的女兒仙女能夠下地走路,一天晚上,她對著女兒無數遍的跳著“仙女舞”,她希望女兒也能跟著她一起跳起來,可是她跳了再跳,一直跳到跌下來爬不起來,那一次我流淚了。為了讓女兒走路,她故意捧著一大堆紙盒摔下來,摔得很重,額頭都留了很多血,看到這一幕,懂事乖巧的仙女終於邁出了人生第一步,這一次我又流淚了。為了讓女兒考上舞蹈學校,母親在離開之前,拿起掃帚在漫天雪天裡掃地,邊掃邊為女兒唱起“仙女歌”,在這特別的情景中,女兒忘情地跳起仙女舞,由此感動了樓上的招生老師,從此仙女真的去學舞蹈了。這一次,我又嘩嘩地落淚了。說實話,自己也記不清看這部電影流了多少次淚水,但每一次流淚都有理由,那就是被濃濃的母愛所打動,被母女倆的親情所感動,被母親那堅強執著的信念精神所折服。至今影片中的那首歌還總是縈繞在腦海裡。

“誰家的姑娘哎,都有兩朵彩雲喲,我家的那一朵哎,你看的清喲,她掛在山頭上,是孃家的那一朵哎,婆家的那一朵哎,你看不清哎。。。。。。”

兩個人的芭蕾觀後感

親情、責任、關愛、人性,母親的偉大,母愛的力量,縱覽中國電影百年,能將這些美妙而又平實的詞語詮釋地如此人性和感動,非《兩個人的芭蕾》莫屬。

《兩個人的芭蕾》作為三八節期間獻給婦女、獻給母親的特殊的節日禮物,不禁也讓我們這些做兒女的深深感動了一把。

影片講述的是“德貴家的”(倪萍飾)生活在一個古樸的南方小鎮,鎮上男子都去外地務工,留下像“德貴家的”這樣的婦女在家打理家務和做一些簡單的手工活。由於婚後多年不孕,便迷信地領養一女孩給自己“開懷”。孩子領養不久,德貴就在幹活時不幸摔死,留下“德貴家的”和領養的孤兒相依為命。

“德貴家的”非常喜歡“仙女舞”(芭蕾)為了寄託自己的心願,便為孤兒取名為“仙”,希望終有一天,“仙”能夠踮著腳尖跳仙女舞。為了拉扯“仙”,更為了實現自己當母親的願望,“德貴家的”忍辱負重,強頂著鄰居們像見到瘟神一樣鄙視的目光,毅然擔起了掃街,收水費,發耗子藥的任務。

與此同時,由於常年揹著“仙”,使得她4歲都無法走路,這更使鄰居們覺得“德貴家的”晦氣,後來檢查得知“仙”是受了驚嚇,要治療這種病,只能讓她受更大的驚嚇。

“德貴家的”為了刺激“仙”,使了所有的法子,最後“德貴家的”在一次無意中跌倒,摔的頭破血流時刺激了“仙”,逼得她跳下椅子,下地走路。

從此,“德貴家的”便慢慢教起了 “仙”那不象樣的仙女舞。“仙”也憑藉著自己天生的素質和“德貴家的”的後天培養,一步步走向成功。

整個影片中,倪萍,這位憑藉《美麗的大腳》獲得過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的青島大姐,以她一貫的淳樸、剛烈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中,“德貴家的”兩次舞蹈也兩次把故事推向高潮。

第一次是為了給仙治病,為了刺激她下地走路,“德貴家的”伴隨著自己的歌聲,一遍遍地跳起了她所謂的仙女舞,越是看仙沒有反應,她越是焦急、費力地舞蹈,費力地跳躍,待到滿頭大汗,因體力不支一次次摔倒的時候,仙還是迷惘地哭泣和勸阻。而,越是這樣,倔強的北方女人越是用精力支援著筆伐不堪的身軀,支援著原本就不太完整的舞蹈動作,直到最後一次透支,直到螢幕的光暗淡、黑暗……

第二次,是仙學成回家,“德貴家的”興高采烈地像母親又像孩子一樣給“仙”跳那教匯出明星的自創的仙女舞。

兩次舞蹈,懷著決然不同的心情去給同樣的人跳同樣的舞,在看到第二次寒酸的舞蹈的時候,不禁又想起第一次的舞蹈,兩次舞蹈相互聯絡一下,竟有一絲酸楚湧上了心頭……

片中還有一個鏡頭讓我難忘和感動。

老友金梅實在看不下去“德貴家的”那麼艱苦、忙碌的生活,用自己帶去的'細糧給“德貴家的”做麵條吃,然而麵條都下下去的時候被“德貴家的”發現,因為這點細糧和金梅大吵起來。過程中,“德貴家的”發瘋似的撈出下下去的麵條,最裡一邊嚷嚷著“晾晾還能吃”一邊拿起竹簍子,把麵條放在上面掛起來晾著。金梅看不下去,說整天吃紅薯和鹹菜疙瘩不行。“德貴家的”才不管那麼多,竭力反駁。倆人吵架時突然冒出的髒話也給影片增添了幾分真實。金梅走後,“德貴家的”撈起一紅薯,一邊啃一邊嘟囔的形象,不禁會讓所有看片的孩子想到自己的母親,想到母親永遠吃魚頭,永遠吃糙食,永遠用莫大的痛苦去維護孩子那點滴的幸福的樣子。

我們可以說這部影片的結構和拍攝並不是很困難,尤其表現在聲音的效果上。

片中基本沒有什麼特殊的音響效果,也沒有什麼特殊的音樂作為陪襯。但,我想反問一下看過此片的觀眾,當你們聽到“德貴家的”唱起“誰家的姑娘呦……”時,內心有沒有像被冰錐戳一下的觸動?可以說,這樸實的影片配合這麼無華的音樂,才真正做到了簡約而不簡單的特殊的直高境界。

《兩個人的芭蕾》最完美的不是故事不是人物不是音效,而是攝影。本片的攝影師更是憑藉此片拿到了第十三界金雞百花獎最佳攝影獎。

因為故事是發生在江南的小鎮,攝影師用大量的俯拍和近焦拍攝,來體現小鎮的古樸和人物鮮明的特色。

拍攝的最大亮點體現在“仙”考藝校後,從考場出來,下起大雪,“仙”就在筒子樓的大院裡跳起了練習十餘年的“仙女舞”時的場景。劈胯、旋轉、跳躍、伸展的雙臂,在平地上被劃開的一道道雪的印記的陪襯下,伴隨著大雪和攝影師高超的攝影技巧——由近至遠,特寫與全景和筒子樓頂、天空、雪花構成的空鏡頭完美的結合,不禁把這一畫面打造成全片最為綺麗的片段。

白璧微瑕,就像再亮的太陽也有黑點,任何看似完美的事物都會留有點滴的遺憾來供人回味。但,此影片在這一方面供人回味的地方不多,惟現欠缺的便是演員的表演和語言方面,前者略顯誇張,後者稍顯簡陋。

綜合來講,影片的光芒已全然蓋過了點滴的遺憾,可以忽略不計。

本片講述的惟美動人的親情故事與倪萍刻畫出的堅強、執著、勤勞的“德貴家的”的完美結合,不禁使我們接受了影片資訊的被都市金錢、權利玷汙的大腦做了一次深切的洗禮,也讓我們終日被世間萬物紛擾的間隙感受了一下愛的存在。

總的來說,影片中溫暖冰冷的跳躍,浸溼心靈的舞蹈孕育出了一個飽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