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健康

急性腸炎怎麼辦-急性腸炎治療辦法、病因及預防

急性腸炎怎麼辦-急性腸炎治療辦法、病因及預防

導語:急性腸炎,亦稱急性胃腸炎,急性腸炎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發病,並多有誤食不潔食物的病史,有呈暴發性流行的特點。那麼以下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整理的急性腸炎病因、治療辦法及預防措施,歡迎閱讀參考。

急性腸炎怎麼辦-急性腸炎治療辦法、病因及預防

症狀體徵

多在進食後數小時突然出現,腹瀉每日數次至10餘次,呈黃色水樣便,夾未消化食物,一般無粘液膿血。腹痛多位於臍周,呈陣發性鈍痛或絞痛。病變累及胃有惡習嘔吐、上腹不適等。伴發熱、頭痛、周身不適、四肢無力等全身症狀。嘔吐、腹瀉嚴重者,可有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急性腸炎可以引起全身的各個部位的症狀的發生,一般來講,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觀察,消化道症狀、全身症狀、體徵方面的症狀。急性腸炎表現在這些方面的是:

消化道症狀

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症狀。嘔吐起病急驟,常先有噁心,繼之則嘔吐,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嚴重者可嘔吐膽汁或血性物。腹痛以中上腹為多見,嚴重者可呈陣發性絞痛。腹瀉表現為水樣便,每天數次至數十次不等,伴有惡臭、多為深黃色或帶綠色便,很少帶有膿血,無裡急後重感。

全身症狀

一般全身的症狀輕微,嚴重病人有發熱、失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狀,偶可表現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體徵方面

腸炎早期或輕病例可無任何體徵。查體時可有上腹部或臍周有輕壓痛、腸鳴音常明顯亢進,一般急性腸炎患者病程短,數天內可好轉自愈。

注意到這些症狀,就可以及時的對急性腸炎進行治療,這樣我們就避免了延誤病情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治療方法

(一)處理原則

急性胃炎的治療,典型的急性胃炎,胃黏膜廣泛充血。急性胃炎的原因很多有:酒精中毒,藥物,感染,等。

急性胃炎的治療

(1)去除誘因,臥床休息,進清淡易消化食物。

(2)如找到致病菌,應按藥物藥敏試驗用藥。

(3)對症治療。脫水病人應予補液,並注意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發生休克者應按休克處理。

(4)中醫治療。

(二)不同型別急性腸炎的治療

(1)急性單純性胃炎:急性單純性胃炎可由化學物質、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等引起。其胃粘膜病變主要為充血、水腫,粘液分泌增多,表面覆蓋白色或黃色滲出物,可伴有點狀出血和輕度糜爛,本病發病多急驟,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疼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因感染而致病者常伴有急性腸炎而有腹瀉、臍周疼痛,重者可有發熱、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本病病程較短,具有自限性。其治病原則主要為祛除病因、對症治療、合理應用抗生素及注意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

(2)急性糜爛性胃炎:急性糜爛性胃炎是以胃粘膜多發性糜爛為特徵的'急性胃炎,常伴有出血。口服藥物(如水楊酸鹽製劑、保素松、消炎痛、利血平、糖皮質激素等)、酗酒及危重疾病的應激狀態為其常見病因。本病典型的臨床表現為上消化道出血,有嘔血和黑糞;但出血量一般不大,且常呈間歇性,可自止。急性糜爛性胃炎的治療原則主要為積極治療原發病,祛除致病因素,並做相應的制酸和止血處理。如果為上消化道大出血應及時給予輸血、輸液、積極補充血容量。

(3)急性腐蝕性胃炎:急性腐蝕性胃炎是由於吞服強鹼、強酸或其它腐蝕劑而引起的胃粘膜損傷。胃部病變在輕者表現為粘膜充血、水腫、糜爛,重者可有急性潰瘍、胃壁壞死甚或穿孔。本病在吞服腐蝕劑後即有口腔、咽喉部的燒灼和窒息感、舌水腫、流涎與嚥下困難,並有胸骨後和上腹部劇痛,亦可有持續呃逆、嘔吐、咳嗽,發熱可達38℃~39℃,呼吸困難,嚴重者嘔吐物呈血性,出現虛脫、休克甚至併發食管、胃穿孔而引起縱隔炎、腹膜炎。本病是一種嚴重的內科急症,必須及早積極搶救,監測生命指徵,應用解毒劑,營養支援及抗生素防治感染。

(4)急性化膿性胃炎:急性化膿性胃炎是胃壁細菌感染引起的化膿性病變。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鏈球菌,其次為葡萄球菌和肺炎雙球菌及大腸桿菌。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胃潰瘍、胃息肉摘除以及胃手術為其誘因。本病起病急驟,臨床主要表現為寒戰、高熱、上腹部劇痛、噁心、嘔吐,偶有膿性嘔吐物。本病一旦確診,應立即給予手術,並用大劑量抗生素控制感染,糾正休克、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5)急性出血性腸炎如何防治: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臨床表現為:起病急,發病前多有不潔飲食史,腹痛最多見,也常可為最先發症狀,病初常表現為逐漸加劇的臍周或左中上腹陣發性加劇性腹痛,腹痛發生後即可有腹瀉,糞便初為糊狀而帶糞質,其後逐漸轉為黃水樣,繼之即呈血水狀或赤豆湯和果醬樣,甚至可呈鮮血狀或暗紅色血塊,糞質少而具惡臭,無裡急後重。出血量多少不定,輕者可僅有腹瀉,或僅為糞便隱血陽性而無便血;嚴重者一天出血量可達數百毫升。腹瀉和便血時間短者僅一到兩天,長者可達一月餘,且可呈間歇發作或反覆多次發作。嘔吐常與腹痛、腹瀉同時發作。嘔吐物可為黃水樣、咖啡樣或血水樣,也可嘔吐膽汁。起病後即可出現全身不適、軟弱和發熱等全身症狀。發熱一般在38℃~39℃之間,少數可達41℃~42℃,但發熱多於 4 至7天暫退。腹瀉嚴重者可出現脫水和代謝性酸中毒等。

本病胃腸道症狀雖重,但腹部體徵卻相對較少。腹部飽脹,有時可見腸型。臍周和上腹部可有明顯壓痛。早期腸鳴音可亢進,而後可減弱或消失。

本病病情輕重不一,病變僅及腸粘膜者多為輕型,病程通常為7~21天,復發者較少,而且病癒後常無後遺症。病變嚴重者可在起病後1~2 天內出現大量便血而致休克,或在腹痛便血後1~2天出現高熱、抽搐、意識模糊和昏迷等嚴重中毒症狀。此外,若病變侵及粘膜肌層,累及漿膜,出現較深的壞死、平滑肌斷裂者可出現麻痺性腸梗阻、腸穿孔和急性腹膜炎等嚴重併發症。

急性胃炎的治療,急性胃炎,主要透過外源及內源性刺激因素損傷胃粘膜導致急性胃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儘可能避免這兩種因數的作用,必須注意飲食衛生,不得暴飲暴食、進不潔食物或酗酒、服刺激性藥物。另外,對於可產生內源性刺激因素的原發病給予足夠的重視,徹底治療及清除之。本病病程較短,系自限性疾病,數天內可恢復,一般不需作特殊檢查。但病情嚴重者,如合併脫水、酸中毒、休克及消化道出血者,必須積極處理。

(三)急性腸炎常規治療

一般治療:適當地進清淡飲食,使消化道適當休息,注意休息,用具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藥物治療:包括控制腸道內外感染和胃腸粘膜保護劑,微生態製劑治療。如果是腸道內外感染引起的腸炎,尤其是粘液膿血便時可適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要根據不同的細菌感染選用不同的抗生素,成人可選用新黴素、慶大黴素、氟哌酸、氨苄青黴素,甚至頭胞類抗生素。但兒童就不宜選用新黴素、慶大黴素、氟哌酸等抗生素。胃腸粘膜保護劑主要有思密達、必奇,可保護胃腸粘膜,凝固殺死腸道的細菌與病毒,起到止瀉作用。微生態製劑,如媽咪愛、常樂康、金雙歧、整腸生等,主要是調節腸道菌群抑制腸道有害細菌生長,達到止瀉作用。

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在出現腹瀉初期,在家裡可用米湯加少許糖鹽或開水加糖進行口服防脫水,對於輕度、中度脫水,但一般沒有嘔吐及腹脹的病人可以只口服補液鹽。在口服ORS補液鹽時特別要注意,每袋補液要一次加500ml溫開水沖服,24小時未服完時一定要倒掉,重新配製。一般按輕度脫水總量100—120ml/kg,中度脫水120—150ml/kg體重補給。如果是重度脫水或輕、中度脫水患者出現一般情況很差時,甚至有鉀、鈉、氯電解質紊亂酸中毒時,就需要在醫院進行靜脈輸液治療。

護理:對於老人、兒童和嬰幼兒腹瀉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做好胃腸道隔離,急性期準確記錄出入水量,保持口腔面板清潔,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沖洗臀部,防止尿布疹及繼發感染,肛周發紅糜爛時可用20%鞣痠軟膏塗區域性面板,輸液時要求按速度與量進行,四肢發涼時要注意保暖,注意病室空氣流通。恢復期重視營養,飲食中要逐漸增加易消化食物,保持環境清潔,避免繼發其他感染。

急性腸炎病因及預防

病理病因

1.飲食不當

常因暴飲暴食,進食過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飲酒、飲冰涼飲料過多,或受涼之後。或進食腐敗、汙染的食物,如隔夜食物未加熱消毒,臭魚爛蝦,不新鮮的螃蟹、海味,久存冰箱內的肉類食品,發酵變質的牛奶及奶製品。主要由於有刺激性、生冷及腐敗汙染食物等因素引起。

2.腸道感染

如常見的嗜鹽桿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及葡萄球菌等感染。

3.全身性感染

如傷寒、副傷寒、肝炎及敗血症等。


4.藥物所致

如水楊酸製劑、砷、汞及瀉藥等。

5. 個別病人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

急性腸炎夏季節多發,與天氣炎熱、食物易腐敗有關。

預防護理

胃腸粘膜充血、水腫、滲出,表面有片狀黃色滲出物或粘液覆蓋,病變可呈侷限性或瀰漫性。粘膜皺壁上有糜爛、出血點。如表層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固有膜血管受到損害則引起出血和血漿外滲,往往有中性白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少量嗜酸性細胞浸潤,嚴重者粘膜下層亦有充血、水腫。 沙門菌性胃腸炎時小腸是主要的病變部位,但也累及到結腸,引起痢疾樣症狀。沙門菌具有侵襲性,引起粘膜炎症反應,伴粘膜下層中性粒細胞浸潤,有時可深至固有層。炎症細胞產生和釋放前列腺素,使腺苷酸環化酶活性增高。沙門菌分泌腸毒素,直接刺激腺苷酸環化酶系統,使腸液分泌能力大大增加,超過腸道重吸收能力,引起腹瀉。

急性腸炎的發病與哪些因素有關

(1)細菌和毒素的感染

常以沙門菌屬和嗜鹽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見,毒素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常見,病毒亦可見到。常有集體發病或家庭多發的情況。如吃了被汙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魚;或吃了嗜鹽菌生長的蟹、螺等海產品及吃了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了的剩菜、剩飯等而誘發本病。 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

沙門氏菌屬是引起急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豬霍亂沙門氏菌、雞沙門氏菌、鴨沙門氏菌較為常見。導致急性腸炎的發病因素----細菌和毒素的感染,常以沙門菌屬和嗜鹽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見,毒素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常見,病毒亦可見到。常有集體發病或家庭多發的情況。如吃了被汙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魚;或吃了嗜鹽菌生長的蟹、螺等海產品及吃了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了的剩菜、剩飯等而誘發本病。

(2)物理化學因素

進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藥物如水楊酸鹽類、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誤服強酸、強鹼及農藥等均可引起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