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新年

中班教案過新年

中班教案過新年(通用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過新年(通用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過新年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體會新年的喜慶氣氛。

2、發展幼兒對故事的理解能力,以及複述故事的能力。

3、透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方式:集體、個別

活動準備: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小朋友知道明天是什麼日子嗎?明天就是2022年的1月1日了,明天就是新年了。

二、展開

1、教師出示故事掛圖

出示教具,師:新年就要到了,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想不想認識她?他就是"新年娃娃",他還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聽?

2、教師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字是什麼?(新年娃娃)

故事中都有誰?

3、教師講第二遍故事

提問:新年娃娃見了明明和佳佳說的是什麼?

新年娃娃給他們送的什麼新年禮物?

你們喜歡新年娃娃嗎?為什麼?

4、請幼兒和教師一起講第三遍故事

討論:如果你是新年娃娃,你會誰家去?給他送什麼禮物?

三、結束

請小朋友回家也說一句祝福家長的話

分割槽活動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在對集體活動的興趣。

2、透過遊戲區的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教師指導幼兒圍繞“過新年”這一主題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開放美術區、語言區、圖書區、音樂之家

活動指導:

1透過談話,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小朋友喜歡區域活動嗎?你最喜歡哪個活動區?

2根據幼兒意願選擇區域進行活動。

3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協商解決各種問題。

4教師重點指導語言區及圖書區:

(1)語言區:鼓勵幼兒圍繞“過新年”話題進行講述,說一說自己在過新年的時候,要做什麼事情,迎接新年的到來。

(2)娃娃家:模仿大人去市場、超市購置各種年貨,體驗新年快要來臨的歡喜心情。

5結束:展示美術區幼兒製作的有關“過新年”內容的作品。

6、師生共同整理活動材料。

中班教案過新年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正確使用打擊樂器打節奏,給歌曲《過新年》配上打擊樂。

2.體驗過新年時的喜悅之情。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譜、相關圖片。

2.打擊樂器:雙響筒、小鈴、鈴鼓(數量各三分之一)、鑼,樂器放在椅子下。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過新年》。

1.幼兒跟著音樂邊拍手邊唱歌,把過新年時高興的心情表現出來。

2.幼兒嘗試用拍手、跺腳等身體動作為歌曲配伴奏。

二、學習打擊樂。

過新年敲鑼打鼓真熱鬧,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用好聽的樂器來敲敲打打,把這首《過新年》的歌曲表演得更快樂。

1.徒手練習

幼兒跟著教師聽音樂做動作(動作見書本),練習1—2遍。

2.嘗試配樂器演奏。

提示:剛才我們一共用了兩個動作(幼兒的動作)。拍腿代表兩種樂器一起演奏,拍手錶示鈴鼓演奏。

3.幼兒使用樂器嘗試演奏相應的節奏(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知道幼兒熟悉的演奏方法)。

幼兒跟著音樂用打擊樂器演奏(練習1—2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重點指導)。

4.幼兒交換座位(打擊樂器)演奏。

三、收拾樂器。

幼兒聽打擊樂“過新年”,邊踏步邊把樂器輕輕放入指定的筐中。

中班教案過新年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過年的歡樂氣氛,體驗過年的快樂。

2、樂意用完整的話祝福別人。

活動準備:

1、創設"過新年"的環境氛圍。

2、角色道具(爺爺的鬍子、奶奶的眼鏡、爸爸的領帶、媽媽的圍裙)

3、實物年糕、湯圓、餃子

4、油泥、彩紙、皺紋紙

5、倒計時鐘,鐘聲,"過新年"動畫碟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動畫碟片,感受過年氛圍(喚醒經驗)

1、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視裡有誰?他們在幹什麼?

2、討論:你看到了誰?他們在幹什麼?

3、總結:他們有的在…有的在…,他們在過新年呢!

二、談話:過年(交流經驗)

1、你們過年的時候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2、你會說什麼好聽的、祝福的話?想一想跟旁邊的小朋友說。

①個別幼兒說。

②請小朋友到前面來跟大家說祝福的話。

三、遊戲:過新年(遷移經驗)

1、提出遊戲。過年真高興,今天我們也來玩一個過年的遊戲吧!我們一起來做水餃、湯圓、年糕。

2、交代遊戲要求。

xx今天我們準備很多材料,你們自己想一想可以用它來做什麼。

xx等會我們五個小朋友一組,就是一家人了,你們自己商量誰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然後把你們的道具戴上,讓大家一看就知道你是誰。

xx我們還可以把做好的東西送給朋友,跟朋友說一句祝福的話。

3、幼兒遊戲,教師以角色身份指導。

4、遊戲高潮。

xx新年的鐘聲就要響了,我們一起來倒計時吧!

xx幼兒互賀新年!

中班教案過新年 篇4

活動目標1、鞏固幼兒畫正面、側面人物的簡單動態。

2、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畫有關內容。

3、感受節日快樂的氣氛。

活動準備1、有過提燈籠過節及佈置節日環境的經驗。

2、範畫一張。

活動過程1、引題。

教師:小朋友,元旦那天開不開心啊?很快就要過農曆新年了,我們以前每次過節都把教室佈置的很漂亮?用什麼來佈置的呢?(綵帶,燈籠……)小朋友們很開心,都在欣賞我們佈置的環境。今天我們就把開心的時刻留下來,把它畫下來,好嗎?

2、出示範畫。

教師:那讓我們來看一下畫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呢?

這個小朋友在幹什麼呀?

幼兒:小朋友都很開心,都在欣賞我們佈置的環境。有的提著燈籠,有的在欣賞綵帶……

3、鞏固作畫的方法。

鞏固正面人物作畫的方法:先畫一個圓圓的頭,接著把頭髮、眼睛,鼻子和嘴巴畫出來;再畫他的身體,先畫手,再畫腳。

鞏固側面任務作畫的方法:先畫一個橢圓形的頭,接著畫上頭髮、眼睛,鼻子和嘴巴;再畫他的身體,然後畫手和腳。

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畫畫看,把你們過新年裡做事情畫下來。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畫有關內容。

作品評析:

(1)幼兒自評。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自己來說說看,你們覺得自己的畫,哪兒畫得最好。

(2)教師:現在我要請小朋友上來說說看,你覺得誰的畫畫得最好。你最喜歡哪一幅呢?

(3)教師評畫。

中班教案過新年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民族風情,感受迎新春熱鬧歡快的氣氛。

2、大膽嘗試用手勢指揮和小樂器合奏等方法表演歌曲,體會合作演奏的樂趣。

3、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1、略多於幼兒人數的小樂器,如:小鈴、圓舞板、鈴鼓等。

2、大鼓和鑔各一。

活動過程:

一、談論迎新春主題

1、剛過了元旦,再過幾天就要過一個我們中國人的節日,這是什麼節?

2、在中國的新年(春節)里人們做些什麼?

二、演唱歌曲《過新年》

1、演唱歌曲。

隨著歌聲想象人們是怎樣過年的,如何表現熱鬧的歡慶場面。

2、再次演唱,想象新年敲鑼打鼓的情境,教師運用情景語言糾正幼兒的口型,做到吐字清晰。如:

師:鑼鼓敲起來的時候會發出什麼聲音呢?

幼:咚咚咚、嗆嗆嗆。

師:這是一隻新鼓,敲出來的聲音真精神,新的鑼亮閃閃,很明亮。(邊演示邊請幼兒注意教師發“咚”和“嗆”時的口形)

引導幼兒以找新的小鼓和小鑼的方式,互相傾聽誰的聲音最好聽。

三、嘗試用不同的節奏伴奏

1、敲鑼。聽琴聲,按照拍律拍節奏,表現模仿敲鑼的動作。

2、打鼓。聽琴聲,按照拍律拍節奏,表現模仿打鼓的`動作。

3、小朋友聽了真高興。聽琴聲,用拍手轉動手腕錶現小朋友歡天喜地的動作。

每一次嘗試輪換著請一位幼兒按大家商定的節奏,用自己的手勢來指揮。

四、合作表演

幼兒在以上三種表現方法中,按自己的意願任選一種,分成三組,由三位幼兒分別當指揮,合作進行表演。

五、打擊樂演奏

1、選取小鈴、圓舞板、鈴鼓小樂器,分別模仿敲鑼、打鼓、拍拍手,共同表演。

2、增加大鼓和鑔,共同商量何時介入,怎樣介入。

3、嘗試介入大鼓和鑔,與小樂器合作演奏樂曲。

中班教案過新年 篇6

教學目的

1、瞭解有關春節的文化、歷史,欣賞不同地區不同習俗,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熱愛生活、體會美好生活的情趣。

2、嘗試著採用多種材料和工具來製作春節的小禮物,表達自己美好心願。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將記憶中春節的美好景象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畫面要體現出春節的喜慶氣氛和熱鬧場面。

教學重點

瞭解有關春節的歷史、、文化習俗,加深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瞭解。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材料製作各種小禮物。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把學生帶到事先佈置好的教室裡,請學生們欣賞陳列在教室裡和他們自己帶來的工藝品,觀看有關春節喜慶的場面,各地不同習俗的錄影。

提問:①春節有關知識。

②春節有關習俗。

學生討論

二、講授新課

(一)提問:

1、你認為春節令你最難忘的、有趣場面有哪些?

2、你準備這樣去表現它才能表達出節日美好、、歡樂喜慶場面?

(二)慶個別學生示範其他同學看書、欣賞其他同學的美術作品。

書中的圖給你什麼啟示

(三)學生對示範作業進行評價:

這些美術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學習和借鑑的?

(四)透過討論來完善自己將要繪製的作業構思。

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交流經驗。

三、學生創作

1、可採用多種繪畫形式。

2、可以組為單位畫一幅長卷。

四、展評交流

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哪些作品內容豐富多彩,形象生動,色彩鮮豔?

五、擴充套件延伸

你還想了解哪些關於節日方面的知識?

中班繪畫過新年教案3

預定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談話,大膽發言。

2、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教育資源:

春節的留影

預定程式:

1、引出話題

小朋友,你們的春節是在哪裡過的?開不開心?有哪些有趣的事講給大家聽,好嗎?

2、鼓勵幼兒到前面來講,帶相片的講述相片的內容也行。

3、請老師講講:新年的趣事

4、交流過年拜年的祝福語:新年好!恭喜發財!祝身體健康!等等。

5、小結:把開心的事講給大家聽,是讓大家也開心!快樂!

中班教案過新年 篇7

一、設計理念:

遵循了“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這一基本概念,針對低段孩子的年齡特徵,從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出發,採用模仿,自主、探究、體驗式的方法讓學生快樂中學習,自信中展現,激情中創造,在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發展音樂感受音樂,表現和創造的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

二、教學目的:

(一)透過多種音樂活動學唱歌曲,感受並掌握歌曲中節奏、力度的變化。

(二)透過自主、合作的學習(引導學生依據聽覺感受結合生活中的相關經驗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對歌曲的二度創作能力。

(三)透過與音樂相關的其他藝術形式(舞蹈、美術),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過年的歡快和喜悅,體驗和表現過年的喜悅,師生在活動中交流、分享活動帶來的快樂,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

三、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唱”會歌曲《過新年》,在熟練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從歌曲及活動中體驗過年的歡樂氣氛。

四、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準確地唱好歌曲,掌握好節奏的變化。

五、教具準備:

鼓、中鑔、春聯、窗花、福字、燈籠。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階段目標:以談話方式引入,在音畫中感受、進入課題)

1、放《小拜年》

師:這首歌曲唱的是哪個節日?歌曲中的小朋友過年的時候都有哪些活動呢?

2、師:那你們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生1:過年的時候,家裡掛起了燈籠。

生2:還貼“福”字。

生3:我家還放鞭炮。

生4:包餃子。

生5:吃年夜飯。

(二)創設環境,營造節日氣氛(《龍咚鏘》音樂(階段目標:瞭解中國傳統過節文化,讓孩子們沉浸在節日的圍氛裡)

1、師:(教師出示介紹節日東西,中國結,對聯、窗花、燈籠等)“是呀,過年的時候可真熱鬧。大夥兒舞龍燈,放鞭炮、掛燈籠,剪窗花,吃分歲酒、貼對聯、好不開心。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好多的新年禮物,你們看,這是中國結,也叫如意結,它象徵吉祥如意,這是春聯,它給春節帶來了溫暖和喜慶,上聯是——,下聯是——。(按節奏讀)這是——,北方人在新年來臨之際最喜歡在窗戶上貼窗花,它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願,老師這裡還有好多好多,你們想不想親自來佈置一下我們的教室,讓我們提早感受一下過年的氣氛呢?那我們就行動起來吧!”

2、師生同佈置教室(放《步步高》音樂)

(三)歌曲學習

1、師:“哇!你們的手真巧,把咱們的教室佈置的喜氣洋洋,充滿了節日的喜慶和歡樂。這過年的時候,除了可以放鞭炮、掛燈籠、吃年夜飯、我們還可以看春節聯歡晚會。老師準備了一個節目,準備參加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我來表演給大家看吧!2、師按節奏念歌詞。

3、師:老師覺得一個人表演太單調了,我想邀請小朋友和我一起去,你們願意嗎?那就跟我一起學習這首兒歌吧。

4、師生一起讀兒歌,教師糾正。

5、師:小朋友學得真快,可是我覺得光這樣讀不熱鬧,觀眾肯定不愛看,你們能幫我想

想辦法,讓這個節目更精彩些嗎?小組可以輕輕地商量商量。

6、小組商量並回答。

生1:大家一起表演可以使節目變得更加熱鬧

生2:還可以大家一起拍拍手。

生3:也可以跺跺腳,拍拍腿。

生4:還可以加進鞭炮的聲音。(鞭炮的聲音是怎樣的?給學生一個節奏)

生5:還可以加進鑼鼓聲。(師:是整首曲子都敲嗎?還可以怎麼敲?還有不同的嗎?)請學生敲一敲,其他人徒手。

7、師:我們一起來邊念兒歌一邊給它伴奏,可以拍拍手,拍拍腿,我還要請些小朋友來模仿鞭炮的聲音和敲鑼打鼓的動作。 (階段目標:從聽覺入手,感知到模仿,採用對比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學的主體性,讓孩子們發掘問題,解決問題,體現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意識。)

8、師:剛才有小朋友說給這首兒歌配上旋律,讓它變成一首動聽的歌曲,這主意不錯,老師這裡就有一首編好的《過新年》,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9、學唱歌曲

①放《龍咚鏘》錄音範唱。

②師:“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覺?師:讓我們跟著歌曲動起來,把剛才讀兒歌時想到的方法在歌曲中表現出來。

③聆聽第二遍歌曲,並律動。

7、學唱歌詞

①師:讓我們一起輕聲地唱一唱。老師唱前面的,你們唱鑼鼓聲。

②隨琴唱

③糾正演唱中的錯誤。

④齊唱歌曲。8、歌曲處理

(階段目標:從歌曲的情緒和音樂的基本要素出發,在參與音樂體驗活動中,學習音樂技能和技巧,掌握和運用音樂知識來表達思想感情。)

①師:新年到了,處處張燈結綵,小朋友可以吃到好多好多好吃的,可以到遊樂場去玩,還可以得到壓歲錢,你們高不高興?那就帶著微笑,用甜蜜的歌聲把你們那種高興的心情表現出來呀。

②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創編歌詞

①師:咱們過年的時候,除了放鞭炮敲鑼打鼓唱歌跳舞外,還有什麼活動呀?

②師:那咱們來把這些活動也編進歌裡,不過,字數要對好。小組討論一下。

2)分組唱一唱。

(四)加入樂器、人聲伴奏和歌表演

(階段目標:全體學生參與活動,增強過節氣氛,體驗樂趣)

1、師:剛才我們在讀兒歌的時候加入了鑼鼓、鞭炮聲、拍手拍腿的動作,現在讓我們把這些加進歌曲中,讓歌曲更熱鬧些。

2、歌表演。

3、師:今天孩子們都表現得很出色,個個都是神氣的小樂手,小歌手,不過有歌沒舞就沒氣氛,我們請幾個朋友來伴舞,誰願意?

4、指名錶演唱。

(五)小結下課

(階段目標:將氣氛推向高潮,激發熱情)

1、師:鞭炮聲聲鑼鼓響,歡歡喜喜過新年,課後我們再排演幾次,在新年到來的時候,我們把這首歡快、熱烈的歌曲帶到春節聯歡晚會上,獻給所有的觀眾朋友們,好嗎?

2、放《龍咚鏘》的音樂,學生出教室。

中班教案過新年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

2、遷移已有的生活經驗,透過教師圖片的提示,較準確地唱出襯詞,記憶歌詞。

3、感受歌曲給人們帶來的活潑、歡快的新年氣氛。

4、讓學生了解新年的習俗。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CD。

2、鞭炮、鼓、跳舞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匯入。

(播放歌曲《新年到》)教師:小朋友們,當你的小耳朵聽到這首歌曲時,你想到了什麼呢?

2、介紹春節習俗。

教師:小朋友們對春節的習俗瞭解多少呢?

介紹鞭炮、鼓、對聯等。

教師:關於年的由來,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教師講故事)

3、學唱歌曲。

教師: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來學習一首有關年的歌曲,名字叫做《過新年》,教師範唱。

(1)聽歌曲《過新年》(幼兒學唱,並模仿其中一句),看誰學得快。

(2)聽歌曲,分組學唱自己組裡的那一句(播放音樂),教師琴聲伴奏。

(3)聽歌曲,並學習別人組裡的那一句,看誰學得多、學得快。

(4)教師彈琴,幼兒齊唱(歡快、活潑的情緒)。

(5)分角色演唱(師生間配合、男女間配合)。

4、認識器樂、並伴奏。

(1)認識"鼓"、"鈸"兩種樂器。學習其單獨的演奏方法(聽聲音、模仿)。

(2)教師與幼兒在音樂中的配合示範。

(3)用手模仿學習樂器在《過新年》中的表現。

(4)請幼兒上臺當"小樂手",其他幼兒充當"小歌星"。

5、歌曲音樂文化擴充套件。

教師:過年的風俗每個地區都不一樣,我們一起來看看南方的熱鬧氣氛。幼兒活動:帶著新年的喜慶與快樂完整的演唱歌曲,咚咚咚咚嗆"的歌詞部分,師生一起用自制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師:大家的演唱和樂器把新年的喜慶和熱鬧都表現出來了。最後,讓我們在過新年美妙的音樂聲中,我們一起來歡度新年!

播放《過新年》伴奏音樂,與幼兒一起活動。

活動延伸:可以在幼兒熟悉了歌曲以後,為歌曲加入動作進行表演,也可以幾個人合作,編排一個舞蹈。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為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節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代世界多數國家為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現代將“元旦”稱為公曆新年,將“春節”稱為農曆新年。當日,人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

中班教案過新年 篇9

[活動目標]

1、體驗過年的喜慶與熱鬧,培養幼兒愉快的情感。

2、訓練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3、學習畫圓形、方形、半圓形。

[活動準備]準備實物方糕、湯圓、餃子、饅頭。

[活動過程]

1、帶幼兒跳舞《過新年》,匯入課題。

2、談話;體驗過新年的熱鬧。

提問:過年時與平時有哪些不一樣/過年時有沒有自己動手捏餃子、蒸饅頭。

3、觀察實物範例,教師範畫。

(1)提問:饅頭、方糕、餃子、湯圓分別是什麼形狀?

(2)幼兒邊書空邊說邊畫。

(3)示範畫方形、半圓形、長方形及圓形。

4、幼兒做畫,教師指導觀察。

指導語:小動物一起吃午飯,糕點不夠吃了,我們用粗粗的彩筆在盤子裡面畫上許多糕點送給它們吃吧!

重點與難點:注意線條應接好口;糕點就畫在盤子裡。

5、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活動延伸]把糕點沿輪廓線撕下來,放入娃娃家開展遊戲。

[活動評價]幼兒比較感興趣,但有部分幼兒動手能力差,應繼續鍛鍊幼兒動手能力。

活動2:禮品袋(塗色)

[活動目標]

1、感受色彩的美,培養塗色的興趣。

2、複習認識顏色,能夠均勻的將禮品袋用自己喜歡的幾種顏色塗滿。

[活動準備]教具禮品袋;白紙、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1、參觀禮品袋商店,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商店裡有什麼?禮品袋上有什麼顏色?

2、幼兒示範塗禮品袋,師生共同評價。

(1)請4-5個幼兒每人選一種顏色共同塗染禮品袋。

(2)根據塗色是否均勻的情況,師生共同評價。

3、幼兒塗色,教師指導。

(1)提請幼兒使用多種顏色將禮品袋塗滿。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先畫禮品袋在塗色。

[活動延伸]給幼兒提供多種工具材料:棉籤、顏料、水彩筆等讓幼兒選擇。

[活動評價]幼兒對色彩很感興趣,塗色很不錯,效果好。

活動3:花窗簾(紙團印畫)

[活動目標]

1、感受花紋疏密排列的美。

2、養成自己收拾物品、愛惜畫面、保持衛生的好習慣。

3、學習用紙團蘸顏色作畫。

[活動準備]廢報紙,顏料,紙簍。

[活動過程]

1、展示幾長老師用紙團印上花的花紙,供幼兒觀賞。

提問:織布廠最近印出許多花布,你們知道它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嗎?

2、教師示範印畫的步驟與方法。

(1)先用搓好的紙團蘸上顏色,在壓印在紙上。

(2)每人準備三個紙團,每個紙團只蘸一種顏色。印畫時,可將不同顏色的紙團有規律的排列壓印,也可將不同顏色的紙團覆蓋著壓印。

(3)印出的花紋可以有疏有密,隨意排列。

(4)印好後將紙團丟在廢紙簍中,將畫擺在桌上,帶晾乾後在收拾。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指導語:小兔家裡沒有窗簾,我們印一幅漂亮的花窗簾送給他。好嗎?

指導重點:

(1)每個紙團只蘸一種顏色,顏料不宜太多。

(2)注意保持桌面、地面和自身的衛生。

4、展出幼兒作品,逐件欣賞評價。

活動延伸、提供紙筆幼兒畫各種窗簾布。

活動評析、幼兒比較喜歡這種形式,但有點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