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習俗和寓意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習俗和寓意

關於元宵節起源的說法,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下面是PINCAI小編為大家蒐集提供到的關於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習俗和寓意,歡迎大家閱讀了解,希望本文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習俗和寓意

元宵節花燈寄託的寓意

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

也有農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掛上一盞燈“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訊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也成了“上元節”的點綴。

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制的.形象燈,如龍燈、虎燈、兔燈等等,或是根據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各種花燈製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為五天;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為燈期不同,所以最初張燈的那天叫“試燈”,十五這天叫“正燈”,最末一天叫“殘燈”、“闌燈”。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習俗和寓意

元宵燈節成於唐代說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風氣,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也成了“上元節”的點綴。

除了以上種種說法,還有一些元宵節起源於農業勞動的說法。據說漢代時,人們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蟲趕獸從而演變成以後的火把節。如今在江蘇興化一帶,每到元宵節,百姓不燃燈、觀燈,而是點火把、舞火把;還有元宵放燈起源於古時農家“照田蠶”的傳說,是指元宵之夜,農家在長竹竿上掛一盞燈在田間,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還有一些神話傳說增添了元宵節的神秘性。一說,在很久以前天帝的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震怒,傳天兵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畜財產統統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便偷偷將這個訊息告訴人們。一位老人想出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又說,元宵點燈的來歷與東方朔和元宵姑娘有關。傳說一名叫元宵的宮女,十五月圓無法與家人團圓,不禁傷心。東方朔便設計使漢武帝相信大災當前,只有京城百姓家家戶戶都掛上紅燈,點放煙火爆竹,並讓城外百姓進城觀燈,天子、臣僚、貴妃、宮女都去燈市玩賞,雜在庶民中消災避難。這樣一來元宵的父母也來城裡觀燈,並看見了元宵姑娘,驚喜萬分。漢武帝看一夜燈火,京城安然無恙,便敕令今後每逢這天都掛燈放煙火,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稱為“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習俗和寓意

漢武帝放燈說

元宵放燈起於西漢武帝時。相傳漢武帝曾經久病不愈,就請來上郡的一個巫師來通神,結果太一神回應說武帝的病不久將好,願在甘泉宮相會。沒過幾天,漢武帝果然病癒,為感謝太一神就在甘泉宮建壇,並於正月十五以燈祭祀,通宵達旦。

元宵燃燈尊佛說

元宵燃燈與東漢明帝時佛教傳入東土有關。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漢明帝為了提倡佛教,便下令在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不論士族庶民,一律張燈,以示對佛教的尊敬和虔誠。自此以後,正月十五張燈便蔚然成風。其實,元宵節起源於佛教的說法也根據不足,不過佛教利用元宵節的機會燃燈,則實有其事。

道教祭神禮儀說

元宵節又被稱作“上元節”,起源於中國的道教祭神禮儀。關於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合稱“三元”。隨著道教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人民便把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並在民間形成了“鬧元宵”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