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寫重陽節的作文四篇

寫重陽節的作文

寫重陽節的作文四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重陽節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1

  今天是咱們的重陽節,也就是通常說的老人節,昨天婆婆說咱們今天中午吃火鍋,所以今天我主動要求幫婆婆忙!別的菜我不會弄,但是四季豆這個簡單的我是會的,完全可以幫上忙。

  中午咱家都準備好了,開始了!我要給鍋裡放菜啦。

  大家說我這個臨時小廚師是不是很認真,很盡職呀?

  今天這個節日我們一家過的很愉快,希望每一年、每一天咱們都可以這麼開心、幸福!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2

  青山依舊,故鄉依舊,我已長大,可是您已不在!親愛的太爺爺,我好想您!

  不知不覺,又到了重陽節,這可是您最喜歡的節日。記得原來重陽節,您總是最開心的,“忙上忙下”,雖然也幫不上什麼忙,但卻“不亦說乎”!您喜歡坐在菊花叢中,微微搖著躺椅,讓我坐在您的腿上,一遍遍不厭其煩地給我講著重陽節的來歷。您的文化水平並不高,儘管如此,您卻總是儘自己的全力,用最生動,最有趣,最幽默地語言來裝飾您的故事,每次都能給我帶來不同的驚喜。可現在您又在哪裡呢?望著遠方那一輪殘月,又開始想您。您那慈祥的笑容,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我遙望藍色的天空,漸漸的,天空中,映出了您的面容……

  如今重陽,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習習秋風,夾雜著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悲秋。現在,我終於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覆咀嚼著這句詩的韻味,嚐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沉迷於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那一幕幕珍貴的畫面!

  您愛菊,種了滿滿一院子的菊花,我認為菊花“不吉利”,而您卻笑著說:“我和你太奶奶是在重陽節認識的,菊花是我們的愛情之花,對我來說是最吉利的了!”您是多麼珍愛那一院子菊花呀,甚至有時疼愛花比疼愛我的程度還深,小時候,懵懂的我摘下幾朵來把玩,都會被您嚴厲斥責一番。

  如今,菊花依舊盛開,只是人不在,我也終於懂得了“物是人非”的道理。路過的鄰居們每逢見了都會稱讚:“啊呀,你們的菊花開得可真好!”是啊,花開得是好,但只有我知道其中的原因,這花,是用愛澆灌的,它裡面溢滿了濃濃的愛呀。

  看著滿園的菊花,我的心充盈著濃濃的愛,我忘不了您,忘不了那菊花,更讓我永遠忘不了的,是在這個菊花飄香的重陽,去告訴人們,及時行孝,莫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再追悔莫及!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3

  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 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 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 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丟擲,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4

  九月初九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由於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其中尊老敬老就是一種傳統的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在這個美麗的十月,在歡慶祖國媽媽生日的同時,請大家不要忘記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祖國的富強,為了我們的成長,經歷了風霜雨雪的磨練,他們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我們的關心和祝福。

  夕陽最美,因為那是一種蓄勢待發的力量,是對下個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陽托起了明天的朝陽。老人便是這輪美麗的夕陽,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因此,作為一名中學生,更要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杯香茶,也許老人們就能倍感欣慰和滿足;貼心地捶背,溫暖地攙扶,都能讓老人們的臉上綻放幸福的微笑。

  親情就像一粒休眠的種子,當熱情給予其溫暖,淚水給予其滋潤,寬容給予其力量時,它就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悄然萌發,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雖然說,冉冉時光留不住,老人們終究會老去,但只要我們每天都關心老人,哪怕只是一次簡單的洗手,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滿意的微笑,都能夠使老人們感動許久,使他們蒼老的心靈更歡欣,生活更多彩!

  夕陽無限好,哪怕近黃昏!同學們,今天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同學祝天下的老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歲歲重陽,感恩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從現在做起時刻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為爭做一名尊老敬老的好學生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永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