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的牧羊人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植樹的牧羊人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植樹的牧羊人作文1
最早接觸繪本是從李歐李奧尼開始的。起初讀不太懂,後來慢慢的發現<鱷魚哥尼流>、<小黑魚>、<田鼠阿佛>真的太好了,讀完心裡很舒服,並感慨這些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繪本了。後來遇到了<奧菲利亞的影子劇院>,被震撼的無話可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覺著無法用語言來精確的評價這個繪本,但毫無疑問,這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繪本。昨天又讀到了<植樹的男人>,再一次被震撼了。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心中充滿了感動、震撼!
故事的背景是20世紀初的法國普羅旺斯地區,這個以薰衣草聞名全球的浪漫地區在當時只是一個荒蕪、破落、毫無生氣的荒漠。只有很少的人在這兒過著冷漠、憤恨、孤獨的生活。有一個牧羊人,他一邊牧羊,一邊每天都種100棵橡樹。由於氣候不好,種十萬棵樹,最終會只有兩萬棵樹發芽,而這兩萬棵樹中,最終只有一萬棵長成大樹。
儘管如此,牧羊人沒有氣餒,沒有沮喪,依然堅持不斷的種樹。因為他覺的有了樹,就有了生機,就有了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牧羊人種的樹已經小有規模,這個地區有了霧氣,開始有水分了。牧羊人依然不停種樹,森林的規模不斷擴大,漸漸的這個地區有了溪水,這個地區的`風景越來越好,慢慢的就有人開始來這兒旅遊了。雖然大家都認為這片森林是自然形成的,雖然沒有人肯定牧羊人的付出,甚至會有人要求他搬離森林。牧羊人依然不改初衷,堅持不停的種樹。森林的規模不斷擴大,開始有了水源,氣候也變得越來越好,慢慢的開始有人搬到這兒住了,而原來住在這兒的人也變得友善起來,有了村莊,有了泉水,有了兒童的笑聲,整個地區都活了起來。
書的附頁說這不是真實的故事,讓我覺的非常遺憾。當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正在做同樣的事 情後,心裡豁然了許多。
我為老人的見識、胸懷、堅持而感動!
植樹的牧羊人作文2
一個人無論是保持寧靜的心態,還是堅持自信的行動,都源於智慧的頭腦為他設定的人生方向。牧羊人便是把握了智慧的方向。
人們有追求幸福生活的天性。只是,有人只顧自己的幸福,有意無意間破壞了環境、資源,也便破壞了所有人的幸福,到頭來,自己渴望的幸福生活也難以得到。
牧羊人剛來到被稱為“普洛斯旺”的地方的時候,這裡的原住民都勤懇地為自己的幸福生活努力,但是,這裡人們主要從事的制碳業,將所有樹木消耗殆盡,這裡逐漸風沙漫天、水源枯竭。隨著環境的惡化,人們開始爭吵、抱怨、煩躁、苦悶,甚至,自殺和精神失常的極端現象越來越頻繁。所有的人都在掙扎、祈禱和等待命運的改變,卻沒有人思考過苦難的根源,即便有人想到了,也被疲憊摧殘得無心行動。人們的躁動和忙碌,使他們越來越盲目,他們努力勞作、堅持維護個人的利益,卻找不到幸福的方向。因為,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生存努力是徒勞的,甚至,越努力越加劇了惡性迴圈。
牧羊人把握了幸福的方向。
牧羊人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但是,他思考的是這裡災難的根源——沒有樹木的不毛之地導致災難;他思考的是獲得幸福的根本——一個適合所有人生存的環境需要樹木。他選擇的努力之路——種樹,是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
牧羊人也把握了行動的方向。
他胸懷大志,立足小事,從我做起。他的心中早已繪製出一個森林茂密、人們在清新的環境中幸福生活的藍圖。為了實現這個志向,他認真對待小事和細節。他精心維護小家,規律地生活,保持健康的心態和體魄,為實現理想打好基礎;他從精選種子開始,認真對待每一棵小樹,森林正是由一棵棵健壯的樹木組成的。他沒有號召所有人一起種樹,沒有宣講這個行動的意義,他只是自己獨立完成,使他的行動沒有受到干擾,最終,在人們體會到幸福的時候,也自然地享受了這個行動的益處。
反覆咀嚼短篇中的句句箴言,我漸漸領悟了道出核心的一句話——護林官對作者說:“牧羊人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