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春雨作文怎麼寫好

春雨作文怎麼寫好

春雨作文怎麼寫好

  首先,回顧一下今天下午講的第一個對稱段:

  躺在床上,心裡在想:外面的雨,是不是把水面炸出了一朵一朵的小花?會不會讓路面砸出一個一個的酒窩?想著聽著,聽著想著,我睡著了。

  我們講到了其中的一個技法,叫回環。這個技法,在《,多大點事兒——提高篇》的第九章有專門的介紹。我們再試舉幾個例子:

  比如,在《實戰篇》第82頁中有一篇《茶遼古道觀楓》。開頭是這樣的: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的《蘇幕遮》,描寫的是一幅秋天裡的詩畫。又是一年秋至觀楓的佳期,我們來到茶遼古村,要在這裡尋找詩畫裡的秋天。

  這裡的“秋天裡的詩畫”與“詩畫裡的秋天”,就是迴環的運用。

  再比如,在《實戰篇》中第71頁有一篇《四季的風》。開頭是這樣的:

  風,大自然的精靈;精靈的風,編織巧妙的春夏秋冬。風的精靈,讓四季更加獨特、鮮明。

  這裡的“精靈的風”與“風的精靈”,也是屬於迴環的運用。

  還有,在《提高篇》中第193頁有一篇《美麗的秋天》,其中有一段:

  秋天的愉悅就在於多了一份閒情。散步時,微微的秋風吹走了一夏的炎熱和煩惱,吹來了一種期盼已久的涼爽和清新。抬頭一看,大片的雲彩臨虛飄浮,不時還有大雁飛過。雲層中的雁陣,雁陣外的雲層,都透著一個“閒”字。

  這裡的“雲層中的雁陣”與“雁陣外的雲層”,也是屬於迴環的運用。

  迴環的運用,不僅可以用來寫景,還可以用來議事說理。這個技法,對於提高文字的趣味性,提升畫面的美感性,還有議事的說理性,都相當有意義,希望大家重視起來。以上,就是對我們下午講課內容的一個補充。

  現在來講第二個對稱段:

  早上起來,出門上學去。我發現地上很潮溼,空氣很新鮮。雨雖然很早就停了,但我還能看到樹葉上,掛著一滴滴雨珠;電線上懸著的雨點,好像串成了一串透明的珍珠。

  在這一段中,有兩個地方是需要大家的:

  第一,“寫黑以白、對比反差”的技法。第一個自然段寫的是夜晚的雨,而這一個自然段寫的是白天的雨。我們知道,一個事物不會是單獨存在的,有黑就有白、有靜就有動、有冷就有熱,大家要把這樣的思維觀運用到寫作上來。這個技法,我們是逢課必講的。

  很多媽媽在問:孩子覺得沒有東西可寫,怎麼辦?這個對比反差的技法,或者說是思維方式,就是一個增加字數、有得可寫的好方法。比如,我們在寫媽媽的時候,可以反著來,逆向著想一想,可不可以寫一寫爸爸;寫媽媽的優點的時候,可不可以寫一寫媽媽的缺點;寫藍天的時候,可不可以寫一下黑土;寫一個人滿頭黑髮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寫幾縷銀絲;寫一個人面容俊俏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找尋一下她的魚尾紋;寫一個大胖子看上去很笨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寫一些他的靈巧;寫一個聰明人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寫一寫他的一些傻事。剛才講了,一個事物不會是單獨存在的,上下相隨、音聲相和、高下相傾,能有高沒低嗎?能有壞沒好嗎?

  所以,在本文的第一個對稱段寫“夜裡的雨”,第二個對稱段就寫“白天的雨”。透過這種對比,就可以寫出:同是一個“雨”,在不同的狀態、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下,就有不同的對雨的感受。

  為了把這個技法說得更清楚一些,我們來溫習一下《基礎篇》中的一些範文。以《冰雪北海》中的一段為例(第135頁):

  若由北岸看南岸,更有趣。瓊島高擁,真是一座瓊島。山上的老柏樹,被雪反映成了黑色。黑樹林子裡那些亭閣上面是白的,下面是陰黯的,活像是水墨畫。北海塔塗上了銀漆,有一叢叢的黑點繞著飛,是烏鴉在鬧雪。島下那半圓形的長欄,夾著那一個紅漆欄杆、雕樑畫棟的漪瀾堂。又是素絹上畫了一個古裝美人,顏色是格外鮮明。

  在本段中,用的是寫白以黑的技法。雪是白的、冰是白的,但在本文中沒有把筆墨放在白上,而是放在了黑上:老柏樹是黑的,亭閣下面是陰黯的,烏鴉是“黑點”。

  再比如,接下來的一段中(第136頁):

  五龍亭中間的一座亭子,四面裝上玻璃窗戶,雪光冰光反射進來,那種柔和悅目的光線,也是別處尋找不到的景觀。亭子正中,茶社生好了熊熊紅火的鐵爐,這裡並沒有一點寒氣。遊客脫下了臃腫的大衣,摘下罩額的暖帽,身子先輕鬆了。靠玻璃窗下,要一碟羊膏,來二兩白乾,再吃幾個這裡的名產肉末夾燒餅。周身都暖和了,高興渡海一遊,也不必長途跋涉東岸那片老槐雪林,可以坐冰床……

  在本段中,原來雪是冷的、冰是冷的,但作者在這裡卻反其道而行,寫冷以熱。寫到了悅目的光線,熊熊紅火的鐵爐,脫下暖帽吃一些肉夾饃,再玩一些遊戲、運動。

  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冷中有熱、熱中有冷。正因為有白,所以黑才顯得突出。同理,正因為有冷,所以熱才顯得突出;也正因為寫了熱,所以更加突出了冷。

  大家如果還沒領悟的,可以跟著課程走,也可以參考一下《提高篇》中第四章:反差對比,大白菜紅燒肉。

  第二個要點:在本段中,依然是沒有具體的、實相的“雨”的影子。但沒有“雨”,照樣可以寫雨。我們在本文中運用了對稱的技法:

  一是寫了樹葉上殘留的水滴:雨雖然很早就停了,但我還能看到樹葉上,掛著一滴滴雨珠;

  一是寫了電線上掛著的雨珠:電線上懸著的雨點,好像串成了一串透明的珍珠。

  額外的說個背景,我們今天來講這篇作文,還有一個原因:今天早上,北京也落了一些雨,也看到了在電線上確實掛著一串串的雨滴。所以,我們今天就講這篇作文,來應一下景。

  在電線這一句中,我們還用了一個意法。把電線上懸著的雨點,用意法寫成“串成了一串透明的珍珠”。這樣,就更形象一些、生動一些。總之是兩點:一是對比反差。寫了黑夜的雨,那就不妨把思維再引到白天的雨上;二是雖然沒有確切的、具相的“雨”,但還可以寫出“雨”的蛛絲馬跡。還是那句話,可以沒有親眼見過,但一定要親腦想過。正如剛才有位媽媽講的:對比反差,與其說是寫作的技法,不如說成是思維的方法。

  我們再來學習第三個對稱段:

  我想起了《春夜喜雨》這首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昨晚的雨雖然停了,但春雨的.氣息處處還在。它在萬物的滋潤裡,在樹葉的翠綠裡,在新鮮的空氣裡,在人們喜悅的心情裡。

  在大家白天的發言中也談到了,小作者在這裡用了“引經據典”的技法。這個技法我們暫且不提,要著重說的是本文中的情與意。大家再來回顧一下《岳陽樓記》: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在本文中,依然是一個“對比反差”的技法:一段寫的是“霪雨霏霏”天氣下的景與情,一段寫的是“春和景明”天氣下的景與情。寫這兩段的目的,是為了後面的“意”來作鋪墊——即:為著名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進行的鋪墊。這是“大文章,小道理”。

  我們回過頭來看小作者的短文,是“小作文,大道理”。夜晚的雨、白天的雨,是為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而做的鋪墊。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剛才講解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體會到“小作文,大道理”和“大作文,小道理”。小的作文,也可以反映出一些大道理;短的作文,適當地運用一些技法,也可以展示出文章的深度。

  本文中的提升點,其實還是借鑑與參考了小作者的原文。小作者的原文是這樣的:

  早上起來,出門上學去,我發現地上很潮溼,空氣很新鮮。我想起了《春夜喜雨》這首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誰安排了這場春雨?滋潤了萬物,給人們帶來了喜悅?

  特別是“是誰安排了這場春雨?滋潤了萬物,給人們帶來了喜悅?”很好地詮釋並深化了這首詩的意境。

  我們在提升文中,一個是更加突出這個亮點,讓詩的意思更加具體、更具有指向性,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小作者給我們的靈感。我們加上的“它在萬物的滋潤裡”,是為了更好地說明“潤物細無聲”;我們加上的“在樹葉的翠綠裡”,是為了更好地說明“當春乃發生”。一共四個對稱句:它在萬物的滋潤裡,在樹葉的翠綠裡,在新鮮的空氣裡,在人們喜悅的心情裡。這四句從具相到抽象,從可見、可看,到可感,最後歸結於:在人們喜悅的心情裡。一步一步地深化,這個順序也提請大家注意。

  ----------------------------------------------------

  講到這裡,全文就算是分析完了。下面,我們講一點學習之道,講《中庸》的一個片段: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如果為今天的課起個名字的話,那就叫《學習的選擇》。相關的內容在《論語》中也有,在《論語》的季氏篇,原文是這樣的: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先來理解《論語》裡這一段的簡單意思:

  生而知之者上也——有些一生下來就有天分的、就知道的,那是根器為上等的人;

  學而知之者次也——有些天生根器不好,但學而知之的人,或者說是好學上進的人,那就是次一等的。

  比如說,我們在學《三字經》的時候,就有那些“頭懸樑、錐刺骨”,還有“鑿壁借光”的人,那都是學而知之、主動好學的人,這種人根器也不錯。再退而求其次,則是“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就是在生活中、工作中,因為遇到了困難,遇到了不解,所以想透過學習來解惑的人。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也不少。最次的人,則是“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天分不好也就罷了,不能主動好學也就罷了,但是明知自己在困境中而不學習的人,那就只有為下了。這是《論語》中講的簡單意思。

  回到《中庸》上來,這又是從另一個側面進一步詮釋了孔子的意思: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這一段話的核心意思,與《論語》的核心意思是一樣的,但略有深化與具體。大體的意思是說:人的根器不同、天賦不同、稟性各異,所以學習的起點與動力就各有不同。天賦與稟性高的人,是生而知之、一點就透。其次是根性差一點的人,但還是願意求進步、求上進,有良好的學習願望,所以就學而知之。學而知之,是一種主動的、自覺的行為。再次,那就是困而知之的人,是因為處於某種困境、遭遇某些困難,才來學而知之。這種困而知之的行為,與學而知之相比,就屬於一種被動的學習。但不管如何,不管是生而知之,還是學而知之,還是困而知之,及其知也,一也——意思是說:不管怎麼樣,雖然學習的目的、動機、動力不同,也無論這個根器、稟賦有多麼的不同,但都能達到“一也”的目的。

  換句話來講:上天入地、求仙成佛,是不論出身、地位、稟賦的。在得道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張上船的票,老天爺是不會嫌棄任何一個人的。聰明人能上船,中等資質的人能上船,愚笨的人也能上船,關鍵問題是願不願意上船。所以,我們透過這句話,也可以得到一個人生的啟示:成就並非只屬於聰明的人,達到終點也並非只屬於那些如兔子般天生就跑得快的人,也會屬於那些雖慢但永不停步的——比如烏龜與蝸牛一樣的人。對於“及其知也”這個目的而言,最後的成就並不是只屬於聰明的人,而是屬於堅持的人。

  接下來: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前面,我們講的是思想意識範圍,但光有這個思想意識還不行。有聰明的頭腦,有智慧的見識還不行,這個不能當飯吃。就好比一個高階廚師,雖然能把營養學講得頭頭是道,但他不會做菜的話,那還是不合格的。所以,還要知與行合而為一。我們從對稱的角度看,“生而知之”的人,理解起來最快,所以做起來就安然一些、從容一些,故而是“安而行之”。由此,我們也可以從古文中看到:對稱、對應,是何其重要!對於“學而知之”的人,那也是要有動力的,這個動力,我們且稱之為遠大的目標,故而是“利而行之”。所謂的利而行之,就是因為在他前面有目標、有方向,就好像是一頭牛,前面有捆嫩草一般,不用揚鞭自奮蹄。最後一個,是“困而知之”的人。這一類人,總是要靠一些被動的因素,鞭打著屁股往前走,所以叫“勉強而行之”。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次第:

  第一等人:學習、行動安然行之,坦坦然然。當然,這樣的人極為稀有,不可強求;

  第二等人:利而行之;

  第三等人:靠拳打腳踢、小鞭抽而行之。

  深入來講,我們教育孩子還是要選擇第二種方式:多激勵、樹目標、有理想、發願景,讓孩子利而行之。到萬不得已時,才責罵、抽打,使其勉強而行,這是退而求其次的辦法。當然,就成就而言,都可以達到“一也”的目的。舉個例子來說,像朗朗小時候學鋼琴一樣,據說就是拳頭加大棒“勉強而行之的”。不管是安而行之,還是利而行之,還是勉強而行之的,其所不同,還是由根性決定的。根性的不同,就有不同“行之”的辦法;不同行之的辦法,才能達到行之有效。但是,“及其成功,一也”——成功,並不會因根器的不同而把成功全給了那些根器好的人,就是“勉強而行之”的人,只要有一份堅持,同樣能成功。

  回過頭,我們再來看《論語》: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如果我們接著演繹下去的話,那就加上一句“勉強而不為之,則民斯為下矣!”不能安然行之,不可怕,我們就利而行之;不能利而行之,也不可怕,我們就勉強而行之;最最可怕的是“勉強而不行之”。推一推,動一動,勉強能說得過去;如果說推一推,還原地不動,則不知其可為也,不知其可成也,但知其為下矣!

  由此,我們回到作文的學習上來,也是這個道理:悟性不好,不怕!怕的是困而不學,怕的是勉強而不行之。悟性不好能做到困而學之,照樣能做到“及其知之”;能做到勉強而行之,照樣能做到“及其成功”。成功不是聰明人的專利,但成功一定是屬於堅持者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