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小小蠶蛹寄深情

小小蠶蛹寄深情

小小蠶蛹寄深情

  我上三年級時,外婆患了輕度糖尿病。陪外婆看病回來,媽媽開始四處打聽偏方。身為護士的她告訴我“是藥三分毒”,只要控制好病情,輕度糖尿病可以不用藥。

  偶然間,媽媽聽說吃蠶蛹能降低血糖。於是那年春天,她就到處討來蠶卵。待春雷一響,蠶寶寶紛紛破殼了——呀!黑壓壓的一大片。媽媽小心地把蟻蠶分到收集來的紙盒裡。我問:“這麼多,照顧得過來嗎?”“傻孩子,越多越好,堅持吃蠶蛹,外婆的病情才控制得住。”

  我還是納悶:“上網買不是更方便嗎?”“網上的質量難保證,怎麼敢買來給外婆試?還是吃自己養的放心。”媽媽說著,停下活兒,認真地看著我:“媽媽為外婆累,那是義不容辭的'。外婆對我們的付出更大。”於是媽媽講起了我小時候的一件事:我四個月大時,得了“小兒急疹”。用了抗生素後退了燒,身上卻出現了許多皮疹,一到晚上癢得直哭,整夜整夜睡不著覺。那時媽媽晚上要值班守病房,是外婆每晚熄了燈,抱著我坐在黑暗裡。外婆說:只要兒能睡一會兒,我就是一夜不睡也情願!幾天後,我的病好了,可外婆卻病倒了……講到這兒,我看到媽媽的眼睛裡有淚光在一閃一閃。

  媽媽開始養蠶了。蠶寶寶小的時候,每次換桑葉時,媽媽都要小心翼翼地用棉籤把蠶寶寶撥到新葉上,換一次下來要兩個小時左右。而這都是在做完家務後才開始的。有時我半夜醒來,還能看到客廳裡的燈依然亮著,那是媽媽依然在忙碌。

  夏天,蠶寶寶長大了,紙盒換成了竹匾,它們的食量也隨之增長。媽媽一下班就四處採桑葉。桑樹生長的地方通常是溼的草地,裡面有好多小黑蟲,媽媽幾乎每天回到家,腳上,臉上都被叮出了許多“紅包”,癢得直撓。

  蠶寶寶要結繭了。要是蠶蛹不剪出來速凍,很快就會變成蠶蛾。於是媽媽一邊要四處找盒子讓它們吐絲結繭,一邊又要把已經結了繭的蠶蛹一粒粒剪出來。這下可把媽媽給忙壞了,連吃頓飯都匆匆忙忙。終於,蠶蛹全收成好了,我一數,總共有六百多顆!我看媽媽一臉憔悴,可臉上卻寫著滿足。

  接著,媽媽在嘗試了不少煮法後,發現外婆最喜歡蠶蛹燉肉湯。外婆不敢嚼,媽媽要看著她把肉湯喝完,再把蠶蛹整個吞進肚子,才露出滿意的微笑。

  那一次,外婆把空碗遞給媽媽,說:“還是不要這麼辛苦了吧,你一邊要上班,一邊要做家務……”媽媽打斷她:“為自己媽媽做事,怎麼說辛苦?您把蠶蛹都吃進肚子,我才高興呢!”外婆幫媽媽把一縷亂髮塞進耳後,轉過臉來朝我微微一笑:“是啊,為自己媽媽做事,不辛苦!”那一刻,我覺得有一股說不清的東西,在我們這兩對母女的身上傳遞。

  就這樣,我們家的蠶一直養到了現在,奶奶的病情穩定了,精氣神也足了很多。而我也漸漸像媽媽那樣去愛自己的長輩:爸爸媽媽下班回家時,我會到門口給他們放好拖鞋,接過他們的包;吃過晚飯,我給他們削好蘋果;週末幫媽媽一起大掃除;每年春夏,我也加入了養蠶行動,採桑葉,換桑葉,收拾蠶沙,剪蠶蛹。最開心的是我們忙完了,坐在桌前聽一會兒蠶寶寶吃桑葉的聲音——“沙沙沙,沙沙沙”彷彿那是一支永不停歇的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