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一年級作文> 一年級關於小年的作文

一年級小年的作文

一年級關於小年的作文

  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小年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於小年的作文1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當地的獨特習俗,就哪小年來說吧。我們家鄉的習俗就很多!讓我給你細細說道。

  我們這裡的小年,大多都在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這一天,晚上要吃餃子。大人們都忙著發麵,割肉,到了晚上好大吃一頓。由於臘月二十三是過小年,所以這一天也會有些過年的氣氛。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几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於是早上,我們全家進行了“除汙總動員,”把家裡掃的乾乾淨淨。

  “二十八,貼花花。”在臘月二十八這一天,家家都要貼春聯,剪窗花。在學校,我們美術老師也教過我們剪窗花,所以我剪了許多窗花小兔子,大老虎。。。。。裝飾的家裡漂漂亮亮。而且,還要蒸很多饅頭。吃個十天半個月。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於是,上午媽媽去市場買來了許多年貨。有麥芽糖,春聯,還有我們男孩子最喜歡玩的炮竹。。。。。。。

  晚上,媽媽做了豐盛的晚餐,還有必須要吃的餃子。今天我非常快樂!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小年習俗,是不是很有趣。

  關於小年的作文2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我老家有個傳說,說:昨天是“灶王爺”上天去彙報一年的事情。為了讓“灶王爺”只言好事,我們老家這一天要吃餃子和玉米糖。因為餃子需要包,就等於把“灶王爺”的嘴封上,只讓他上天說好事不說壞事。吃玉米糖是因為想讓他嘴變得甜一點,其實還是讓他說好事。

  今天我和媽媽上天虹超市去買包餃子的面和包餃子的餡。我們買了角瓜和雞蛋,因為我要吃素餡的。最後還買了一袋麵粉。

  回到家,我媽媽把面和好了,又把面用刀切一小塊一小塊的讓我按麵餅。我一按,好軟啊!於是我問媽媽:“為什麼面這麼軟?”“記住,軟麵餃子,硬麵條。餃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軟一點。”媽媽說。我按完了麵餅,媽媽又把麵餅擀了擀,麵餅變得薄薄的,然後媽媽教我包餃子。因為我第一次包餃子,所以媽媽讓我少放點餡,然後把麵皮中間對摺捏好,再把麵皮其它部位捏緊,不要露餡,一個餃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幾個都是“瘦瘦長長”的,而媽媽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問媽媽:“為什麼我包的又瘦又長,沒你包的好看?”“每個人不是天生就會幹什麼事情而且能幹好的,你多包幾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餃子,我們拿去煮。“開飯嘍!”媽媽說。我們把餃子端上來,吃了起來。味道真的不錯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覺更“好吃”啊!今天真是好快樂!

  關於小年的.作文3

  都快過新年了,怎麼還有一個小年呢?就我這個解說員來告訴大家把!小年,就是用我們方言來說,就是祭灶。所謂祭灶,傳說是玉皇大帝在人間封的保護神,掌管家家的飲食,和命運。

  聽老人和有的大人來說,祭灶這一天,要在灶王或者灶王灶奶奶的神像前燒香,擺下祭灶火燒,和豐盛的和水果,讓灶王和灶奶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希望家家戶戶都過一個平平安安又紅紅火火的新年!

  灶王神像前不僅要放置祭灶火燒和水果,最重要的是我們河南最有名的芝麻糖。酥酥的,甜甜的上面還裹著一層厚厚的芝麻別提有多好吃了!你們瞧!

  這芝麻糖要更加講究了。首先買購的時候要先看看有沒有破碎的,有沒有折掉的。灶王是不吃破碎的和折的,要不灶王爺生氣,不保佑我們平平安安哦!建議大家嘗一嘗,也不要多吃喲,否則,我們正在換牙期,會蛀牙的!

  在這裡祝大家開開心心過小年,快快樂樂迎新年!

  好了,今天的講解到此為止,明天繼續呦!拜拜!

  關於小年的作文4

  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小年。每次過小年都要吃餃子和芝麻糖,今年不一樣,我們選擇了去吃自助餐。坐車大約十五分鐘就到了飯店門口,只見上面寫著“金權道”三個醒目的大字。

  媽媽帶我去測量了一下身高,正好是一米四,兒童套餐,爸爸去櫃檯交了錢。人真多呀,我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大約二十分鐘後,我們終於進去了。

  我很快找到了座位,叫爸爸、媽媽趕緊過來坐下。我和媽媽就去拿甜點、水果、蛋糕、羊肉、飲料……這裡真是應有盡有。這裡的羊肉每一盤裡只放兩片,特別精緻,把它放在鐵板上烤一會兒就好了,吃起來真香呀,我可喜歡吃了!

  我又去挑選了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最後還吃了很多烤肉,就好像有了過年的感覺,好溫暖啊!

  當我們走的時候,看見許多桌子上都乾乾淨淨的沒有剩餘的食物,這種不浪費糧食的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

  關於小年的作文5

  “噼裡啪啦,噼裡啪啦……”千盼萬盼,終於盼到了過年。聽大人說過小年,是象徵著已經快到了年三十。這讓我也感受到了深厚的過年氣氛。

  “這是什麼?”我問。

  爺爺說:“這是灶糖,也叫芝麻糖,傳說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的神仙,在它上天的時候,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讓人間事事如意。不過,也有人說祭灶用灶糖,不僅僅粘住灶爺的嘴,不讓灶爺上天打小報告,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閒話的灶君奶奶的嘴。”“芝麻糖不光是當祭品,人們也要食用灶糖和火燒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快點過來幫忙!”媽媽叫道。

  我急忙跑過去,一會兒擇菜,一會兒洗碗,一會兒擺餐具……可把我給忙壞了。不過辛苦沒有白費,晚上爸爸做了一桌子好吃的美味佳餚。別提多開心了!

  春節的序幕已經拉開,越來越有年味兒,過小年真希望快到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