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議論文> 2015成人高考議論文範文:寬容

成人高考議論文:寬容

2015成人高考議論文範文:寬容

  【篇一】

  心平如水的寬容,已屬難得;雪中送炭的寬容,更可貴,更令人動容。寬容,不僅融化了彼此的冰凍,更將愛的熱力輻射進對方的心窩。在被某些人評論成“物慾橫流”的時代,自下而上空間正日益縮小的人們所缺的不正是發生在兩匹馬之間的寬容嗎?選擇寬容,也就選擇了理解和溫情,同時也選擇了人生的海闊天空。

  寬容是詩。

  寬容是一首人生的詩。至高境界的寬容,不是僅僅表現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處理上,而是昇華為一種對宇宙的胸襟,對人生如詩般的氣度。寬容的涵義也不僅限於人與人的理解與關愛,而是內心對於天地間一切生命產生的曠達與博愛。寓言中的馬無法到達這種境界,而這種境界對於人類卻是如此的真實和深刻。

  為生活的平淡與多舛而心存積隙的人呵,請你選擇寬容吧。這絲毫無損於你的尊嚴,反而有助於人們在漫長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寬容的思想境界,才會懂得人生的真諦,寬容也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當然,寬容同“方以律己,圓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輕易原諒自己,那不是寬容,而是懦夫。“圓以待人”,也得先看物件。寬容不珍惜寬容的人,是濫情;寬容不值得寬容的人,是姑息;寬容不可饒恕的喪盡天良的人,則是放縱。所以,寬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門學問。

  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發生的決不是兩匹馬這樣簡單的事。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寬容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淨;正因為寬容似火,使平淡透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為有這詩般的寬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賦予生命以永恆。

  【篇二】

  曾有個女人,小的時候,她的母親把她送給了別人,因為家裡太窮了。長大後,她知道了這件事,心裡極其怨恨,覺得父母太狠心了。她的母親幾次想要來相認,她都拒絕了,連母親親手給她織的毛衣她也一次沒有穿過,她把那件毛衣收了起來,擱在箱 底,一直放著。就這樣,她結了婚,生了孩子,但她的心一直沉浸在怨恨裡。在她三 十歲的那年,突然傳來母親病危的訊息。那時剛好是冬天,鄉里的人送來信,說母親 想見她一面,讓她穿上她親手給她織的'毛衣。

  這個女人聽後,心裡開始有些慌亂。再怎麼樣也是生母,她急急地穿上母親織的毛衣 上路了。在路中,她覺得冷,於是把手伸進口袋中取暖,她突然在口袋中摸到了一張 折著的紙條。她拿了出來,好奇地開啟,原來是母親寫給她的信。母親說,家裡的另 一個孩子是撿來的,那時候實在養活不了兩個孩子,才決定把她送出去。因為,那個 孩子實在太小,又病得不成樣子,除了他們兩口子,沒人要那個孩子。

  她看到這紙條後非常震驚,眼裡湧出了淚水。母親這麼多年是怎樣的傷心啊,她是她惟一的女兒啊!

  趕到母親那裡時,老人已經辭世了。母親走的時候,手裡緊緊地握著一枚釦子,那枚釦子是藍色的。在母親的身邊放著一封信,信裡說,送給她毛衣的那天,回到家裡才 發現,那件衣服上缺少了一枚釦子,那枚釦子掉在了地上。母親把它撿了起來,一直 想去幫她綴上這枚釦子。想了十幾年,希望再見到她,希望親手把釦子交給她,母親 欠她一枚釦子。

  她拿著這枚釦子,釦子已經被磨搓得光滑圓潤,亮閃閃的,她不知道,每當深夜時, 母親想起她,就會拿出那枚釦子,放在掌心靜靜地看,看了十幾年。

  這個女人後來在七十五歲那年去世了,去世前的日子裡,她都在悔恨中過日子。前三 十年,她在怨恨中過,後四十五年,她在悔恨中過。不知她在閉上眼的一瞬間,有沒 有想過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有沒有為她這一生最後一次悔恨?前三十年已無法挽 回了,為什麼後四十五年還要去為前三十年付出那麼多的代價呢?如果在母親給她送 來毛衣的那天,她能夠寬容一次,那麼,她的一生可能就要改寫。

  上蒼給了我們同樣的生命,當走到人生的盡頭時,能夠留下的會是什麼呢?我們留給 別人的又會是什麼呢?學會寬容別人,也是善待自己的一種方式,生活,是在寬容中 越走越寬廣的。何必為曾經的傷害耿耿於懷呢?時間終究會沖淡一切苦痛,但我們為 什麼要等時間來沖淡呢?學會及早地忘卻,及早地原諒,及早地享受生活,生命里美 麗的日子不是會多些嗎?

  歲月的美,就在於它流逝後再也不會回來。能在有限的日子裡多些美好時光,就是在 延長自已的生命!

  學會寬容別人,在我們老的那一天,就會發現生命的每個端點都不再有因狹隘而造成 的遺憾,也會給他人的生命中增加快樂和亮點。畢竟,只有美,才是永恆的。你人生 會因為你忘掉不愉快的記憶而春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