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揚州> 以詩畫瘦西湖為話題的寫事作文

以詩畫瘦西湖為話題的寫事作文

以詩畫瘦西湖為話題的寫事作文

  “詩畫瘦西湖,人文古揚州”,揚州這座既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她的一一笑會牽引著你注視她;她的青磚碎瓦吸引著你瞭解她;她的秀麗容顏不得不讓你讚歎她;她的詩情畫意促使你迫不及待地想融入她;這就是揚州的魅力所在!

  詩畫瘦西湖1

  在這樣一個早春二月,春意剛剛掛上柳稍,忽然撞上一段從兵荒馬亂的紛繁中剝離出來的自由時光,雖然只是一刻,那一刻積澱下來也會如醇酒,在日後的歲月裡必會歷久彌香。避開了雙休日的擁擠,避開了“瓊花節”的熱鬧繁忙,那一刻靜止的時間,我們把它放在揚州瘦西湖。

  瘦西湖的口碑甚好,但因著西湖更大的名聲,她顯得相對淡雅安靜和含蓄了些,而且人們提起最出色的水,也往往會想起九寨溝什麼的,不會先輪著它。而我因為這次適時、適地又與合適的人同行,看到這靜美得恰到好處的瘦西湖,就在心裡愛煞了她。

  細雨霏霏,瘦西湖上風絲霧氣籠著水面,似醒非醒。過二十四橋,信步湖畔,看湖邊碧玉妝成的垂柳,滿樹盛開的白玉蘭,已是心頭沁涼如水,芬芳如花。

  湖邊早有畫舫泊岸,有人上岸招攬生意。我們雖然不太喜歡那樣龍舟模樣的畫舫,覺得與整個瘦西湖的色調不和諧,然而如果由北而南,全湖觀光一番,先得一個總體印象,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於是坐了一次畫舫泛遊整個瘦西湖。從靜香書屋門前碼頭下船,先往北邊環湖而行,大致見到詩畫長廊,一溜的都有楊柳掩映著;一帶白牆上“詩畫瘦西湖”的字樣在雨中越發的筆酣墨飽。煙柳輕拂,若隱若現的有“歌吹古揚州”的餘韻。北湖是遊人極少的,又逢下雨,更是安靜。過“蜀岡朝旭”,又往南迴到碑廊,到二十四橋景區,拐過據解說員稱可以考駕船執照的“落帆棧道”下石洞,又折而向東。過吟月茶社,見觀芍藥亭,亭上有鄭燮寫的“觀芍亭”三個秀美中帶著剛勁的大字,但是亭下芍藥還沒有開。過玲瓏花界,遠遠便見法海寺前的白塔。穿五亭橋,繞過鳧莊,望見春波中的釣魚臺,過玉版橋,繞過小金山,又折向南,到四橋煙雨,徐園,真是一路的好風景。

  好一幅江南煙雨圖啊!四望滿眼都是早春的畫面,那麼幹淨,那麼安靜,即便點綴幾個撐著傘的行人,也還是優美如詩如畫。滿眼是多情的春波,風吹過,船行過,柳絲漾起的漣漪,含蓄著春天的綠意,層層遠去,委實美得讓人不敢出聲。岸邊粉牆丰姿婉約,草坡青翠欲滴,最動人的還是楊柳。這個季節,揚州的瓊花還沒有開,絡繹不絕的遊人還在遠方都沒有來。瘦西湖是屬於楊柳的,楊柳又屬於春風和這場解人春愁的微雨。剛剛抽了嫩芽,絲絲垂碧,有多少春愁待酒來澆呢?如煙如霧的嫩綠映在柔波里,端的是一塊融化在天裡水裡的碧玉。從春波橋處下了船,上岸在湖邊漫步。走在瘦西湖的堤岸上,只覺得移步換景,無一處水一座橋不成畫,無一絲雨一縷風不成詩,處處都是古詩的意境。“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說的當然是鄉村的景緻。可貴的是,瘦西湖這一體現著歷代審美眼光的景緻,既有如《紅樓夢》中“大觀園”般的人工園林妙筆,又有鄉野樸質自然淡遠的詩意。才看著人工的匠心,偏又忽然出現一帶柳堤,不事雕琢,讓人全然釋放在那一片柳林和滿塘殘荷中。

  很多地方本來很美,但是也許旅遊旺季時人多了也沒有意思,但那天恰好全無喧囂,沒有到處飄揚的導遊旗,沒有小喇叭的尖叫,就覺得什麼都很好,沒有一處“視覺汙染”。於是就覺得二十四橋特別詩情畫意,覺得詩畫長廊特別舒展開闊,覺得“四橋煙雨”特別清新靜美……這就值得流連又流連了,春意濃濃地化在瘦西湖中,慢慢的泡開來,溢了滿湖;而我們,真甘願在這裡沉沉地品這杯泡得恰到好處的春茶。

  特別喜歡的幾個地方:

  五亭橋:這是瘦西湖的代言者。因為它的有名,我們反倒並沒有太多期待。誰知在這樣一個沒有什麼遊客的微雨的早春時節,這蓮花橋如此軒敞通透而又沉著寧靜,我們清楚地看到橋洞裡的青苔,蕨草,石縫,偶有船隻從橋下駛過,一掠而過的笑語更襯出橋的沉靜。細雨如絲,閒閒散散地飛入亭中,沾溼了衣襟。襟袖上便滿是春水的氣息。有風徐來,靜聽飛簷四角垂下的風鈴清妙的樂音。也許銅片在風中的撞擊是最為清越的。風鈴誰沒有見過呢?而我從不知道一種風鈴的聲音可以美妙如斯。之後又從許多個角度去看橋,不同角度都有不同的風韻。揚州,把五亭橋景觀作為自己的城市名片應該是有道理的。

  鳧莊:這是白塔腳下的一個小小島嶼,原是一鄉紳的別墅。因在汀嶼之上,似野鴨浮水,故名。東為水,西設水閣,南建水樓,遍植各種草木,堆疊奇巧湖石。雨落在黑色的瓦上,溼潤著而又閃亮著,使這隻汀上水禽顯得更加靈動。莊有茶社,可惜四壁排門緊閉,不然就此品茶看湖,豈不美哉?但鳧莊的水趣並不因茶社緊閉而打折扣。站在門前水臺上,觀眼前春波綠,聽橋上風鈴聲,想像去年大雪時鳧莊天、莊、水俱為一體的情形,應該不輸於明朝張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吧?真願時間就此停留,一併化入這樣的春水中。

  湖畔“剪紙社”:小小的庭院,院落中照例的有櫥窗,陳列著各種內容。剪紙倒是一般,但我們被庭院中的一棵白玉蘭感動了。其實在環湖泛舟時已被吸引,後來上岸步行,專門又訪,靜聽花開的聲音。離開剪紙社,從另一側偏門出來時,見粉牆綿延,竹林掩映,覺得它很像《紅樓夢》中大觀園中一處宅子,自有玲瓏婉約之美。

  鷺島:這是環湖漫步時走到的最南端,已過了四橋煙雨和錦境閣,旁邊就都是迎賓館後院了,幾乎無路可以再走。就在此時我們聽得聲聲奇怪的叫聲,伴隨陣陣撲翅聲。那聲音從眼前島嶼的樹林中傳來,又飛過天空,又回落枝頭。仔細辨別,竟發現滿樹棲鷺,居然也成一番圖景!

  靜香書屋:這是我們環湖泛舟的起點和環湖漫步的終點。先去看望就覺得好,它的門庭,假山,石舟,天然橋,一座極靜的居室,陳設著簡單又不乏精緻的木雕家具。心中喜愛,但是因為“蘭舟催發”,只匆匆瀏覽。泛舟時聽解說員提起,《紅樓夢》中怡紅院曾於此取景。下午漫步湖畔時我們還是念念不忘,傍晚臨走前又去看它。一進門庭,便見石壁流,此處又名“水竹居”。石峰峋,泉水從石縫間懸掛激射,形成瀑布。靜香書屋不是有意以《紅樓夢》中大觀園為藍本,而是按舊時《揚州畫舫錄》的記載,清代園林檔案中的效果圖復建的。但步行其間,卻覺與大觀園景色那樣相契相合。一艘畫舫臥波,上寫“玉”二字;主體建築旁的假山上有天然橋,也很是可愛。

  ……

  這一天我們不作別的安排,原計劃中的大明寺和平山堂都暫緩吧,我們把從上午十點到下午五點所有的時間,把這樣的一個春雨濛濛的天氣裡所有未曾預料的相逢之欣悅,都交付給瘦西湖。我們坐了畫舫去環湖,又步行著去探訪每一處景緻,又坐了腳踏船“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感覺時間是那麼不夠用,來不及走遍十二亭臺,來不及看過所有好花好水,都不能在靜香書屋好好坐上一回,不能在鳧莊泡上一杯茶好好品一品……好在,我們終於還沒有錯過與瘦西湖這一場早春相逢的機緣。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說:“湖是大自然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著它的人可以測出自己的天性。”我相信,多年後的早春,我依然會懷念這樣一段沉醉於大地的眼睛的時光。

  走近揚州,走進瘦西湖作文2

  感受揚州,就象在品讀一部厚重的文化史書,2500年的歷史沉澱造就了揚州光輝而燦爛的文化古城形象。從歷代文豪們描寫揚州的詩詞歌賦中,我們已經品味出了揚州的別樣韻味。只有當你真正走近她,才會深刻到她的細膩柔情,她的娟秀脫俗以及她的博大精深。

  江南小巷、古樹繁花、小橋流水、千年石塔、無處不在詮釋著揚州的美幻絕綸,如果您想觀賞到揚州最美的風景,那首先得去的地方便是——瘦西湖。

  蜀岡瘦西湖風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以自然風光旖旎多姿著稱於世。一個"瘦"字,可謂是點睛之筆。詩人的`妙喻,絕妙地表現了揚州瘦西湖纖秀、苗條、俊俏的風韻,從而有別於杭州西湖雍容、圓潤、豐腴。清代錢塘詩人汪的“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是古來揚州瘦西湖美景的寫照;而“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則是對秀麗多姿的瘦西湖風光和湖上古典園林的精彩描繪。瘦西湖將南方園林之秀和北方園林之雄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有皇家園林金碧輝煌、高大壯麗的雄姿,又融合了江南園林婉約含蓄、樸素淡雅的韻味。

  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又名長春湖,為當年乾隆皇帝臨幸揚州時,本地官紳和鹽商富賈們為迎合聖心而沿河營造的。後又經過多年的擴建和改造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瘦西湖景區的的主要景點包括卷石洞天、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梅嶺春深、木書屋、月觀、釣魚臺、湖上草堂、水雲勝概、鳧莊、五亭橋、白塔晴雲、二十四橋景區及萬花園等。

  從瘦西湖南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長堤春柳。煙花三月來此時,便可親見“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的麗景。碧波盪漾的湖面上綠柳扶蘇,桃花嬌豔。隔岸相望的鷺島輕煙籠罩,一隻只白鷺或悠閒地踱步或雙宿雙飛於綠林從中,彷彿世外仙島一般。沿著長堤春柳漫步到盡頭,便到了徐園、徐園是清末明初軍閥徐寶山的私家花園。園中有黃石迭砌的荷池,外有曲水,內有池塘,池水與湖水相通。走出徐園,繞過小虹橋,便可看到小金山。小金山上的風亭,可以登高望遠。小金山下的月觀,最宜憑欄賞月。月觀內掛著鄭板橋的楹聯:“月來滿地水,雲起一天山。”向東望去可以看到花木蔥蘢間矗立著一座古色古香的樓臺,那是便是“四橋煙雨”。四橋煙雨舊名叫黃園,是清代鹽商黃氏兄弟所建的別墅之一。乾隆南巡時,又賜名“趣園”。之所以命名為“四橋煙雨”,是因為在此登樓遠,能夠在煙雨朦朧之中,隱隱約約看到四座橋:大虹橋、長春橋、春波橋、蓮花橋,這種奇妙的構思可以說把借景的藝術發揮到了極致。從小金山向西望去,只見一道長堤伸入湖中,長堤盡頭有一座古亭——吹臺,又稱"釣魚臺"。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可在這兒釣過魚呢。在這種風光旖旎之處把竿垂釣,是多麼悠閒自得,合乎天性。釣魚臺最令人稱絕的地方,其實不是釣魚,而是借景。從釣魚臺的四個門洞看去,可以看到四幅不同的畫卷:五亭橋、白塔、熙春臺、大明寺的塔。五亭橋又稱蓮花橋,是我們揚州的標誌性建築。橋上建五座橋亭,中間一亭最高,南北各有二亭互相對稱,宛如一朵蓮花,因此而得名。亭頂覆黃色琉璃瓦,簷漆為綠色,典雅而瑰麗。相傳每到中秋夜,橋下的十五個橋洞,每個橋洞可以看到一輪明月的倒影,再加上天上那一輪明月,共可看到十六個月亮,十分神奇。白塔的傳說那就更令人驚歎了。據說乾隆帝下江南時,來瘦西湖玩賞,感嘆說這兒很似北京的頤和園,只是少了一座白塔。鹽商們聽了趕緊連夜用白鹽堆起了一座白塔,乾隆帝第二天來遊覽,果然十分驚訝並大加讚賞。後來因白鹽堆的塔易損,便又重建為石質白塔。二十四橋景區與萬花園景區,是後建的景區,分別位於瘦西湖的西段和北段。二十四橋景區主要包括熙春臺和白版橋,熙春臺的亭臺樓閣建造得十分地別緻,引許多古裝的劇組都十分偏愛此處,經常來此採景。關於廿四橋,還有個十分美麗的傳說:因為隋煬帝在揚州時,曾於一個夜晚帶領二十三名美女在此橋上吹簫賞月,加上他自己正好是二十四人,所以後命此橋為廿四橋。還有一種說法是這個地區曾有二十四座橋,所以才叫廿四橋。

  揚州不僅有秀美的園林風景,更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與她的親密接觸中您會被她獨特的詩詞文化、書畫文化、戲曲文化、餐飲文化和沐浴文化所吸引。置身其中,她的一點一滴都會讓您心動:她的婉約靈動盪漾在瘦西湖的一波碧水上;她的精巧細緻體現在蓮花橋的絕美設計上,她的清新秀氣洋溢在湖舟船孃的親切笑臉上;她的滄桑沉浮刻印在宋代石塔的斑斑印跡上;她的勃勃生機盎然在千年銀杏的綠意正濃上……

  “詩畫瘦西湖,人文古揚州”,揚州這座既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她的一一笑會牽引著你注視她;她的青磚碎瓦吸引著你瞭解她;她的秀麗容顏不得不讓你讚歎她;她的詩情畫意促使你迫不及待地想融入她;她煥發出的無限潛力,會讓你情不自禁去昇華她。這就是揚州的魅力所在!

  煙花三月下揚州之二:瘦西湖作文3

  下車、吃飯稍作休息即奔赴旅遊景點,第一處景點自然是揚州旅遊首選瘦西湖。

  雖然並不是旅遊旺季,但因是週末,所以來旅遊的人競也頗多,還遇到幾個山東的旅遊團,異地聽鄉音,平素很刺耳的一些家鄉俚語此時卻特別親切。

  瘦西湖位於揚州市西北郊,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為一體,素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一進園林即見一條垂柳桃花相掩映的甬道,依水延綿,儼然一幅濃淡相宜的國畫長卷,所謂“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一泓曲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時放時收,與杭州西湖相較,另有一種清瘦的神韻。這大約也就是瘦西湖名字的由來吧。

  “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欄杆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應太匆匆。”王漁陽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作令虹橋聞名遐邇,虹橋是瘦西湖的進門影壁,見虹橋已領略西湖風騷。

  園林自然是亭樓臺居多,而瘦西湖最耀眼之處,我認為莫過於五亭橋。五亭橋積南北建築風格於一體。五亭橋橋身是極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風亭,挺拔秀麗的風亭就像五朵冉冉出水的蓮花,飛簷雕樑,是南方精工細作的典範。五亭橋的橋墩由12大塊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橋基,充分顯示北方建築雄渾大氣的風格。清秀的橋身和沉雄的橋基,形成了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不能不令人拍案。難怪中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這樣評價: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壯美的橋是盧溝橋,最具藝術美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

  穿過徐園,我們便來到了小金山。小金山是瘦西湖最大的島嶼,也是湖上建築最密集的地方。風亭、吹臺、琴室、木書屋、棋室、月觀,全都集中在這裡。關於“小金山”的名字,還有著一段來歷:說是有一回揚州和鎮江的兩個和尚閒聊,鎮江和尚說:“青山也厭揚州俗,多少峰巒不過江。”揚州和尚當然不同意這種說法,於是兩人就下棋打賭。結果揚州的和尚棋高一著,此景定名“小金山”,並在庭中掛了這樣一副:“彈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帶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過江來。”只用了一個“小”字,就把鎮江的“金山”引渡過來了。

  拾階而上,登上小金山的風亭,風亭上有一楹聯“風月無邊,到此胸懷何以;亭臺依舊,羨他煙水全收”。朱自清先生曾說過: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頗得宜。說的就是此處。“山不在高,貴在層次。水不在寬,妙在曲折”確然!

  揚州是“中國的月亮城”,揚州的月色美,賞月的地方也多,“月觀”就是其中之一。“月觀”坐西朝東,前臨開闊的湖面。據說,每當皓月東昇,憑欄而立,天上水中的兩個月亮交相輝映,月光和湖水相溶,雲影和山影相連。可惜,我們來時是朗朗白日,無福體會這“月來滿地水,雲起一天山”的美妙意境。雖說遺憾,但留下一段美妙的遐想豈不更好麼!

  如果時間允許,你定當乘坐揚州畫舫,畫舫是揚州一大特色,聽委婉小調,觀旖旎風光,看白鷺穿梭,賞魚蝦跳躍,清新的空氣,愈來愈開闊的水面,王漁陽的詩句脫口而出"綠楊城郭是揚州"。

  聚散兩依依,再美麗的景色總歸是他鄉,借"長堤春柳"暫別這如畫的瘦西湖吧!柳絮飄飛,桃花爍爍,相約閒暇再做長時會晤。再見了,瘦西湖,再聚首何日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