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理> 心理作文彙編五篇

心理作文

心理作文彙編五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心理作文 篇1

  俗話說:“人沒有理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呢?”理想就像一座燈塔,引導著迷失在大海中的我,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我們都要為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

  我也不例外,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心理學家。我曾經看見過一個心理學的網站,這上邊是這樣說的:“在世界上一年大概有2。9萬人會患上抑鬱症,也會有不少人自殺”。對於這資料,我表示非常震驚。原來每年都會有那麼多人因為生活的壓力,患上心病,從而自殺。從此,我堅定了要治好所有抑鬱症的人的遠大抱負。所以要為我的理想努力。

  我從新華書店買了一本關於心理學的書,為以後打下基礎。書中的內容非常的酸澀難懂,我幾次想放棄。每天都看幾次牢記其中的知識點,我現在已經可以看破別人的小謊言了。這只不過是一些皮毛,還有更深奧的內容等我來探究。

  我還上網找了一些心理學的資料,明白了心理學家需要了解:精神科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等等。也知道了心理學家可以提供一下服務:教育與職業指導,婚姻的勸導和臨床心理學家。我想做的就是臨床心理學家。

  假如我真的成了一名心理學家,那會用全身心的精力來對待我的病人,使我的病人儘快地好起來。看著一個個陰沉沮喪的人在我的治療下成為一個個年輕健康少年,想想就會有滿滿的成就感撲面而來。

  然而,我現在只有空想的份,要為目標而努力,畢竟誰也不想做鹹魚嘛。

心理作文 篇2

  大家都隱藏著許多心裡話吧!不肯告訴別人,今天讓我們把心裡話給請出家門,與大家一起分享吧! 我的心裡話有許多,都藏在自己的心裡,都不肯把自己的心裡話與別人分享,今天我要把心裡話說出來,與爸爸媽媽和同學一起分享,一起享受,就像與爸爸媽媽談天說地,與同學嘻嘻哈哈的,

  我的心裡話是:我要謝謝我最親愛的爸爸媽媽對我的養育之恩,如果不是爸爸媽媽我也不會有今天的快樂,這十年以來,爸爸媽媽哪裡休息過,不是上班就是做家務的,我卻一點都不會做,每當我想做家務來幫媽媽的時候,可媽媽總是說:“媽媽自己來,你去玩吧!”我聽了之後有些不情願,因為我知道,這是媽媽對我的愛,媽媽我想對您說:“您太辛苦了,我已經長大了,也讓我幫你做點事吧!以後再也不惹您生氣了。” 我的爸爸不是出差就是上班,有時候還教我學習,便使我深深體會到了爸爸太累了,而且爸爸每天睡覺幾乎是十二點鐘以後,早上和我們一塊起床,我們去上學他去上班,爸爸我也想對您說:“您實在太辛苦了,要注意休息哦。我要再一次說;“爸爸媽媽謝謝您!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做個懂事乖巧的好女兒,來報答你們。您們辛苦了!”這就是我的'心裡話!

心理作文 篇3

  現在我們初中的老師被要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考試.為的是可以教育學生.其實我發現老師的心理也不健康,在我們學校,大部分的老師心理不健康.只有一個時間是健康的.那就是暑假.因為那時沒心理負擔.但是一到開學.心理就又開始不健康了.因為壓力實在是太大.首先是到哪裡去任教的問題.一不小心你就會被調到偏遠的山區.那就有苦吃了.還有就是學科成績,這是唯一的目標.你是合格還是不合格全看你的成績.其它的不管.所以一開學就沒得空了.心上象有一塊沉沉的石頭.一直抓學生的成績.唯恐落後.一直到暑假開始.知道了結果.如果成績好的話,整個暑假就比較好過.如果成績比較差.就還是得膽心這個不合格會不會輪到自己頭上.所以說老師心理上的這塊石頭往往影響到對學生的態度上.恨鐵不成鋼和體罰,變相體罰等等簡單粗暴的做法就是這種心態的體現.

  以上只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就是待遇問題.雖然老師有假期.但是也沒什麼可以做呀,旅遊需要錢,就那麼點錢遊多遠這一次去海南用了6000多.還真點心疼呢.但平時我們除了工資,幾乎沒什麼錢了.工作時間呢從早上6點多.到晚上5點半.作為班主任的一星期兩次要到9點多才能離開學校.上夜課就更不用說了.而其它事業單位就沒這種情況了.他們8點鐘上班.下午也是很遲才上班的.而我們中午為了抓學生的成績幾乎是沒得休息的.他們工資比我們高.高中的老師儘管跟我們差不多辛苦.但他們工資比我們高多了.這樣的一比較心態又不平衡了.還有班主任,沒幾個願當班主任,因為實在是太辛苦了.整個學校的調查結果顯示,沒幾個願當班主任,當的大多數是不得已而為之.

  最說領導上的課差不多都是副科,不用調測的.有的還不用任課,多餘的課壓在一部分老師身上,老師累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卻在那兒高唱"今年我們學校老師超編...."活兒誰幹得多.誰挨的批評就最多.錢就拿得最少.活兒幹得最少的,好事樣樣有份,壞事一樣都輪不到.

  所以說要心理疾病要治療的首先是老師而不是學生.

心理作文 篇4

  說要寫讀後感,其實我也不知道說點什麼好。

  比《心理罪》優秀的小說有很多很多,書裡涉及的又是比較冷門的犯罪心理畫像。很多人說,一點也不懂關於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覺得虛構的作品太誇張,看小說和網劇時總覺得不靠譜,倒不如小時候的包拯、柯南,對邏輯推理的信服遠大於懸乎的心理畫像。

  一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看這套書之前,我做了好長時間的心理建設。因為我膽兒小,之前看《他來了,請閉眼》嚇得晚上連廁所都不敢去。當我看完第一本《第七個讀者》的時候,坦白說,有點嗤之以鼻。文筆普通,案件也不復雜,很容易就猜出了罪犯。我一度認為是作者功力不夠,駕馭不了複雜的推理過程,才把重點放在心理畫像上。

  簡單介紹一下犯罪心理畫像,沒錯,是我百度的。犯罪心理畫像,就是在偵查階段根據已掌握的情況對未知的犯罪嫌疑人進行相關的行為、動機、心理過程以及人員心理特點等分析,進而透過文字形成對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形象及活動徵象的描述。

  慶幸的是,我沒有看完第一本就放棄。不是因為後來的案件有多麼複雜,破案的過程有多麼精彩,我覺得,作者高明之處在於,他將讀者放在一個心理畫像的成型過程中,讀者不再是局外人,或者高高在上的審判者,而是可以窺探到兇手或者受害者的內心,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不忍大於憤怒。當我第一次為一個受害者流淚的時候,我承認,我愛上了這部小說。每讀完一個故事,內心都會覺得很沉重。我曾經開玩笑和小夥伴說,我讀完一本書再看看路上的行人,都會覺得生活好不容易。

  我一度認為這種沉重感和我讀完東野圭吾的書是一樣的,但仔細一想,又不一樣。讀東野圭吾的故事,那種沉重感是灰暗的,沒有光的,就好像他書中的人物,真相大白,可是倖存的下來的人卻永遠留在或迷茫或悔恨當中。《心理罪》的沉重來自感同身受,那些孤獨和恐懼就好像自己親身經歷了一樣。可是,字裡行間充斥的救贖感,讓你沒有辦法憎恨故事裡,哪怕可以稱之為惡魔的兇手,更多的是同情,以及對正義和希望更強烈的信任和嚮往。就像書裡說的,亮著燈,就意味著生活,意味著希望。

  整套書共有五本,講述了主人公方木十年成長的故事。從一個在偵查方面有點天賦的懦弱的大學生,成長為內心堅定的警探。他說,以暴制暴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信仰暴力只會帶來更慘烈的暴行,如果這架天平從來都是傾斜的,那麼就讓我當一顆砝碼吧。五本書貫穿始終的,是對正義強烈的敬意。作者在描寫犯罪現場的時候,經常會提到的一個詞是“儀式感”。其實,作者透過方木向讀者傳達的敬意,又何嘗不具有“儀式感”呢?無論是在大火中一聲不吭的喬教授,還是至死都保持持槍姿勢護著身後小孩的丁樹成,無一例外讓我肅然起敬後熱淚盈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四本《暗河》中犧牲的三位警察。他們最後掉進了裝滿鐵水的熔爐,被永遠鑄進了一個大鐵塊當中。用書裡的話說,別說屍體了,就連DNA也被破壞了。

  可是,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永垂不朽麼?

  我特別喜歡第五部的書名——《城市之光》。

  暴力固然強大,然而,更強大的,是勇氣及彼此的原諒。作者如是說。所有的犧牲,都是為了在黑暗中點亮一盞燈。所有的犧牲,都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走進陽光裡,真實的笑,放肆的哭。

  《心理罪》不是一部偵探小說,是一部與正義有關的啟示錄。

  最後——都去看書吧!

心理作文 篇5

  其實父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角色轉換,對滿足孩子的心理是有很多積極意義的。如果用傳統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來分析,無論是一個大人,還是一個孩子,只要他是作為一個人的個體存在著,必然有這樣一些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愛和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而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需求也有四個層次:生理需求,情緒需求,理性需求和超越需求。無論是四層次還五層次的需求,這些需求的滿足,在某種程度上,不是能夠在一個角色中徹底完成的。一個懂得去滿足孩子心理需求的父母,適當地進行角色轉換,可以起到很奇妙的作用。

  隨著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轉換,孩子的角色也一定會發生相應的轉換,而我們的親身經歷一定可以告訴我們這樣的經驗:當我們處於不同的角色身份時,我們的心理狀態也一定會發生一些奇妙的變化。

  也許有些父母會認為,這些角色的轉換的體驗,完全可以讓孩子在正常的人際交往中去實現,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現代家庭中的孩子,比以往任何一個年代的孩子都要缺少這種人際交往的機會。叔叔、舅舅、阿姨、姑姑這樣一些用來代表社會關係的名詞都面臨著消失的危機,而表弟、表妹、表哥、表姐以及堂兄堂弟這些讓孩子們可以擁有更多小夥伴的關係也越來越稀少。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如果這時候的父母仍然只能單純地做一個父母的話,那麼,我們的孩子,很有可能會缺失很多角色的體驗。

  當然,如果我們能夠將自己的家庭開放起來,讓更多有機會讓孩子體驗各種角色的人走進來,那麼我相信,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裡,會成長地更有滋有味,更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