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校徽>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徽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徽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徽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該校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的地質系合併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是建國初期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資源產業經濟為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等多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111計劃”建設高校。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60所合作院校之一。學校是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地質學院,在世界地球科學領域享有盛譽。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學校分別在北京沙灘(原北京大學地質館)、端王府夾道(原北京大學工學院)和河北宣化地質學校三處辦學。[3]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籌備委員會,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四光任籌委會主任。

  1952年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

  學校決定每年的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1952年12月24日,政務院任命紅軍老幹部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首任院長,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尹贊勳教授任副院長。

  1954年後陸續遷入北京西北郊學院路新校址。

  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

  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時間中,學校停止招生。

  1970年遷出北京。

  1975年遷址武漢,暫時更名為為武漢地質學院。

  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原北京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兩地辦學。

  2000年2月,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

  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

  2010年9月,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

  文化傳統

  校徽

  外圓圈內上方是漢字校名,下方為英文校名。中間圓形為放大鏡,內建地質錘和指南針,顯示學校優勢與特色,以及久遠的辦學歷史,指明學校向綜合性穩步發展的方向。

  放大鏡外圍為地球經緯線,不僅代表著中國地質大學與地球的親密關係,同時蘊含著地大人對實現為實現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階段性目標和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長遠目標的矢志追求和豪邁情懷。

  校訓

  艱苦樸素,求真務實

  校歌

  中國地質大學的校歌是電影《年輕一代》的主題曲《勘探隊員之歌》。由佟志賢作詞、曉河作曲。從北京地質學院時期起,新生們入學後學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勘探隊員之歌》,師生人人會唱。1990年6月19日,在第九次校務會議上正式決定將《勘探隊員之歌》定為校歌。

  歌詞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

  是那天上的星,為我們點上了明燈。

  是那林中的鳥,向我們報告了黎明。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

  是那條條的河,匯成了波濤的大海,

  把我們無窮的智慧,獻給祖國人民。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