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沒見一撇的成語意思
【成語】八字還沒一撇
【發音】bā zi hai mei yī piě
【釋義】比喻事情毫無眉目,未見端倪。
【近義詞】八字沒一撇、八字還沒一撇兒、八字沒一撇兒
【出處】
【1】《通俗常言疏證》卷三: 《通俗編》:lsquo;朱子《與劉子澄書》:聖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不自領會。rsquo;按今有lsquo;八字不見兩撇rsquo;之諺,似又因於此。凡事無端緒者,謂之八字不曾見兩撇。
【在他寫的《與劉子澄書》一文中說了這樣幾句話:聖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自不領會,卻向外狂走耳。這段文字的意思是通向聖賢的大門,早已敞開,可是人們並不理會,不但不進門,反而朝外走。這句話的主題雖說是讓人們學習聖賢之道,但卻流露出朱熹對這些不認門的人的惋惜、遺憾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可是,他決會想到這句話竟是俗語八字沒一撇之源。問題就出在他的'那個八字上,八字形似兩扇門,朱熹地這裡以八喻門無疑是很形象的。八字沒一撇,即是沒有門,現時,我們常說的沒門兒(意思是不可能)、沒門路可走(意思是沒有法),若追根考源,恐怕也都源出於此。和世上任何事物一樣,俗語也是向前發展的,其含意也是在變化的,八字沒一撇原指沒門,不沾邊的代詞了。
【2】後作八字還沒一撇、八字還沒有一撇,比喻事情還沒有一點眉目。
【3】如《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不然,姐姐只想,也有個八字還沒一撇兒,我就敢冒冒失失把姐姐合他畫在一幅畫兒上的理嗎?
【4】又如老舍《四世同堂》九四:雖說救錢先生的事兒八字還沒一撇,可他總算有了指望。
【5】源於禪宗。《續燈錄》卷二九: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為不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