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慣> 風俗習慣作文(通用20篇)

風俗習慣作文

風俗習慣作文(通用2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風俗習慣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俗習慣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江門,每年春節,市民們舉行的活動可多了!

  農曆年的最末一天稱除夕,江門習俗稱“過年”。除夕前人們就忙碌各式年貨了:買雞、鴨、鵝、魚肉、衣飾、傢俱、器皿、畫、春聯……樣樣都有。餐桌上擺的大魚大肉和糖果,讓人直流口水。人們還會買柑桔、青橄欖那些象徵吉祥如意的水果。

  舊俗過後,男的必新理髮,女的必“挽面”。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

  春節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趕回來團聚。家裡還會吃團圓飯。如果是晚農家的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夠熄滅,這樣才能夠年年好運氣。

  農曆二十三晚,俗稱小年夜,人們為表示灶君一年來保護各家各戶灶火不斷、飲食平安的謝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職時,特地給他賤行。謝灶要擺設貢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幾棵帶尾葉的甘蔗,還有炒米餅、柑桔、紅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請罪,請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就是謝灶。

  臨近春節,香港人都喜歡按照習俗購買年花,取其“花開富貴”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門的花市有什麼不同?人們可以趁到香港過新年的時候去人潮擁擠的地方年宵花市湊湊熱鬧,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藥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據說桃花能夠為未婚男女帶來“桃花運”,連著葉子的柑桔則代表姻緣“開花結果”……

  風俗習慣作文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過年了……除夕之夜,好熱鬧啊!人們忙得不亦樂乎,貼了對聯又掛年畫;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就像在鍋裡炒芝麻似的接連不斷;“啪啪啪”的焰火聲就像天安門舉行盛大的慶祝會似的。它們穿過了大街小巷,穿過了高樓大廈,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晝,到處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景象。盼呀盼,重要把春節給盼到了。那麼春節有什麼習俗呢?趕緊去找一找吧!“哇,好香啊!”我剛想走出去,卻被香味吸引了回來。一瞧,原來是奶奶在煮餛飩,我趕緊跑進廚房,問道:“奶奶。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吃餛飩?”奶奶說:“在除夕夜10點的時候都要吃餛飩,就叫“餃子”(交子)。慶祝新舊交替,子時來臨!

  還有,就是餛飩和“餛囤”諧音。浴室五穀豐登!”哦,我知道了,找到了一個習俗——“吃餃子”!走出家門,我看見了一條金龍在不斷翻滾,原來是舞龍大拜年呀!瞧,金色的巨龍在舞龍隊員手中不斷變換造型:滾龍、盤龍,龍身隨著龍頭起伏,搖頭擺尾漂亮極了!呵呵,這麼重要的習俗,怎麼能忘記?又找到一個習俗——“舞龍”。捏糖人兒是民間傳統的絕技,已很少見了。

  這玩意兒不僅好看好玩,玩完後還能吃,一般小朋友見了都喜歡,因為平時見不到,一旦見著了就不肯走了,不是纏著大人買就是跑回去要錢,實在沒有錢了就眼巴巴的圍在一邊,手指含在嘴裡,盯著這糖人是怎麼變出來的。這時捏糖人的師傅用一個小鏟取出一點糖稀,放在沾滿滑石粉的手上揉搓,迅速捏出要做的人物大體形態,然後放在塗有滑石粉的木模裡,再用力一吹,稍過一會兒開啟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出來了。晚上,原本寂靜的天空一下子明亮熱鬧了起來。一道道託尾巴的火光衝上了天空,轟鳴的響聲中,一朵朵絢麗、迷人的花兒盛開在夜幕中。四下裡鞭炮聲此起彼伏、龍騰虎躍,令人興奮。一家人團聚在桌子旁吃著豐盛的晚餐。我們心中都盪出一份溫暖、甜美。在這紅紅火火的大年中,我們很開心的吃著、玩著、樂著。

  風俗習慣作文 篇3

  大龍的習俗有很多,像什麼“春節去拜祖宗”“發炮”“燒香”“舞獅”等等。

  但我覺得大龍除夕的拜祖宗還是最有趣的,因為要磕頭,燒香,燒紙,還放鞭炮,這是在請祖宗回家過年,過了這茬,就可以吃年飯發壓歲錢了,所以每到這時就特別激動。大龍是山區,民宅依著山腳,人煙稀少,所以很多人家就把祖墳建在不遠的山腰上。每年的春節都是如此,今年我提出這次在家燒香,因為我家裡離山上老祖宗的祖墳比較遠,還要爬山,所以有這個念頭,卻給爸爸罵得狗血噴頭,直罵我不尊敬老祖宗,我只好作罷。

  下午快5點鐘,等奶奶、大媽、媽媽、嬸嬸把年飯燒好,我們一行男人,爺爺、大伯、爸爸、叔叔還有我們小傢伙一起結伴去拜老祖宗。據爺爺說因為風水的問題,我家的祖宗的墳在一個地勢較險的半山腰,有的地方只能讓一個人側身而過。遠遠望去,像一把椅子坐落在青山中。一路上,爺爺邁著方步,大伯尾隨其後,爸爸手上拎著個籃子,裡頭裝著雞、鴨、魚和肉,啊,色香味俱全,老祖宗肯定樂的合不攏嘴;叔叔手上則拿著幾副鞭炮,等著拿去放給老祖宗聽的;我們小孩嘻嘻哈哈的,一路小跑。爬山了,大人們攙扶這爺爺,我們手腳並用著爬,運氣好的在山邊能撿到幾根樹枝撐著走(因為山太陡,如果沒樹枝,還得爬)。你只能抱怨,一個字:煩!但這話我只能在心裡說,要是給我爸聽見了,還不得把我活活吃了。好不容易到了半山腰,你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了,卻不能休息,唉!終於來到了祖墳,這座墳供奉的是太太公和太公。

  祖墳由水泥砌成一個平臺,周圍種滿松柏,中間立著一方石碑,石碑正中刻著祖先的名字,下面密密麻麻刻滿小輩的名字,當然也有我的名字。站在平臺放眼望去,周圍一座座重重疊疊的青山,下面是一塊塊整齊的稻田,祖先們在這塊寧靜祥和的土地長眠也十分愜意。大人們把祭品擺好,就恭恭敬敬地磕頭;我們小孩咚咚咚磕頭,不要奇怪,因為磕的不響,就是對祖宗的不尊敬,就會遭天打雷劈,雖然我覺得是迷信,但我心有餘悸,萬一被劈了,我不就死翹翹了麼,只好從命了。

  磕好頭了,第二件事就是燒紙了,大人們虔誠地燒紙,分了幾堆,還嘴裡唸唸有詞,我們幾個小孩子不是燒,而是直接往火堆裡扔,差點把自己的衣服燒著了,七搞八搞,弄完了;還不能走,還有第三件事,就是燒香,大人們畢恭畢敬地燒香還拜一拜,我們幾個小孩燒了幾根,拜了拜老祖宗就像一匹匹餓狼似的逃下山去。大人們就放鞭炮,接祖宗回家過年。

  我覺得拜祖宗雖然麻煩,但我私下覺得這是對先人的尊敬,沒有他們怎麼會有我們,飲水思源,我覺得這是一個好傳統,而且拜祖時可以想想自己一年有沒有進步,對不對得起先人,也是一個鞭策。我覺得大龍除夕最有趣的風俗習慣莫過於此了。

  風俗習慣作文 篇4

  有誰不愛自己的家鄉呢?有誰不說自己的家鄉美呢?要問我的家鄉在哪裡,當然是美麗的寶清,它是一個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的地方,是全中國的優質大糧倉,它在過春節的時候很熱鬧,有許多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我愛寶清春節的熱鬧,如果你不信的話,那你就往下看。

  除夕真熱鬧,家家做年菜,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服,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覺。

  在家宴上,寶清的特產菜餚必不可少的就是殺豬菜,首先,將醃製好的酸菜清洗乾淨,切成絲,儘量切得越細越好,細得像頭髮絲一樣,口感非常好!接著,再往鍋中加入適量的水;這時再拿出大塊的五花肉洗乾淨,切成片放進鍋中一塊兒燉上,等肉和酸菜燉好之後再放入血腸,這樣的殺豬菜就做好了,每當我們看到這道菜餚,就覺得有過年的味道。

  過春節時還得有一個代表作,那就是鐵鍋燉魚。把捕撈上來的魚切成大塊兒,起鍋燒油,放進鍋裡,鍋旁貼上玉米餅子,鐵鍋燉魚就做好了,特別美味,做好之後盛在盤子上放到桌子的中間,寓意就是年年有餘。

  白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到外面觀看大秧歌,還有滑雪,打冰嘎,放爬犁,許多好玩的東西。我們寶清過春節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晚上,家家戶戶開啟電視,準備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等到12點鐘的時候,家裡的老人,小孩兒都準備好吃年夜飯,桌子上的菜餚非常豐富,關鍵是必須得吃餃子,放鞭炮,放煙花,整個天空放射出五彩繽紛的顏色,美極了!

  總之,我們寶清的春節就是這樣過的,歡迎你們來到我們美麗的寶清過春節吧!

  風俗習慣作文 篇5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桑植縣等地也均有分佈。

  火把節,於每年夏曆六月十五舉行,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透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穀豐登。節日前夕,全村同豎一根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樹做杆,上捆麥稈,松枝,頂一面旗。旗杆用竹竿聯三個紙篾紮成的升斗,意為連升三級。

  大理白族地區的日常飲食,隨當地物產不同而有所差異。白族人民喜歡吃酸、冷、辣等口味。平壩地區的百姓以稻米、小麥為主食,住在山區的則以玉米、養子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蘿蔔、茄子、瓜類、豆類及辣椒等。在白族飲食習俗中,“白皮”“海水煮海魚”“下關砂鍋魚”“燉梅”“雕梅”“鉺塊”“乳扇”等較具名族特色。白族人民還喜歡喝燒茶。

  白族的服飾,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頭纏白色或藍色的包頭,身著白色對襟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肩掛繡著美麗圖案的掛包。大理一帶婦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絲絨領褂,下著藍色寬褲,腰繫綴有繡花飄帶的短圍腰,足穿繡花的“百節鞋”,臂環扭絲銀鐲,指帶戒指。白族,雖然人數不夠漢族的多,衣服不夠漢族的漂亮,節日不夠漢族的多;但是,白族的人民都過得很開心,過得舒舒服服。

  風俗習慣作文 篇6

  今天,我體驗到畲族的婚嫁習俗。我們跟著講解員,她說需要四個人分別來扮演新郎、新娘的舅子和兩位伴娘。趙老師自告奮勇的扮演“新郎”,另外三人都是我的同學。

  新娘在哪兒呢?我正好奇著。該不會在一旁的轎子裡吧,想著,便探著腦袋往轎子裡看,一旁的導遊似乎聽到了我的心聲,接著說道:“我們現在還不能見到新娘呢,要新郎闖過一道道難關後,才能見到新娘。

  在一扇大門前,我大家停住了腳步,我看到前方的地上放著兩把交叉的掃把,掃把上還有尖刺。它們擋著我們的去路,必需要對出歌才能繼續前走,村裡的姑姑們都說畲族自己的語言,讓我們聽得雲裡霧裡,也真難為趙老師了,他不但沒知難而進,反倒知難而退,只好被新娘家的人罰了三碗酒。

  畲族的不少人家還會上山打獵,正因為這樣,新郎的箭法一定要很準。對新郎的第二項挑戰就是射箭,我們在一旁竊竊私語:“趙老師恐怕連弓怎麼拿都不知道。”“小心,別被趙老師射到啦。”聽了這,我們都躲得遠遠的,生怕被箭法不準的趙老師射到,果不出所料,五支箭,趙老師一支也沒射到。

  要進到新娘的家中,還得猜出哪一位姑娘是女祭司。“應該是頭上盤著鶴的吧。”“可能是身上的衣服繡著鳳凰的吧。”“不對,可能是身上背一個包的!”大家七嘴八舌地給趙老師支著招。是啊,三個姑娘都不一樣,哪一個才是呢?最終,趙老師選了那位繡著鳳凰的。結果,講解員說,應該是身上揹著包的。

  趙老師最終沒見到新娘,在真正的婚嫁中,需要全是滿分才能娶上新娘呢。

  風俗習慣作文 篇7

  美麗的草原——蒙古族的家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這一首我國古代著名的民歌,生動地表現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如今已是家喻戶曉。站在這幾乎象是觸手可及的藍天白雲下,腳踏著無邊的綠色,極目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駿馬,我們不盡心曠神怡,彷彿來到了夢中的人間天堂。

  走在遼闊的草原上,我們回看到星星點點的氈包。這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帳篷——蒙古包了。它的結構非常簡易,由陶腦、烏泥和哈那組成,外面再覆上一層羊毛氈,既保暖又輕便,再安上門窗,兩個人用不了一個小時就可以搭建完成。火膛放在屋內的正中央,再在頂上開一個小天窗,把煙囪伸出去就可以啦。這種房子冬暖夏涼,是蒙古族人為適應草原生活而發明的流動的家。 在每年驕陽似火的七八月間,蒙古族人們要舉辦一年一度熱鬧非凡的那達慕大會。這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傳統節日,在這裡人們買掉牛羊,用換來的錢買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時還可以欣賞到各種蒙古草原人民特有的節日,如摔跤、賽馬等,讓人賞心悅目,留戀忘返……

  說起草原人民的服裝,那可就更美啦!既簡潔又大方。每一種顏色有著不同的象徵。白色是如乳汁一般無暇的顏色,象徵純潔,一般在節日盛典時才能拿出來穿;。藍色象徵忠誠堅定。紅色象徵熱烈開朗,是人們最常穿的顏色。黃色只有活佛與王親才可以穿,一般人不會穿。他們的腰間總是系一條寬大的腰帶,通長長三至四米不等,起到防寒的作用,具有極其濃郁的民族特色。

  他們飼養的牛馬和羊群,不僅是牧民們生活的保障,而且構成了草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綠綠的草原因為有了牛羊而更加富有活力。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他們勤勞善良、憨厚朴實,卻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優秀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美妙而悠揚的歌聲,彷彿訴說著草原人民的豪邁與奔放。

  風俗習慣作文 篇8

  我記憶中最快樂的事莫過於過春節了。按照四川的風俗習慣,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就開始準備了。臘月里人們要掛長長的香腸,鮮鮮的臘肉,真誘人呀!

  除夕夜的前幾天,我們都要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那超市裡別提有多熱鬧啦!年貨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繚亂,到處張燈結綵,一派節日的喜慶氣息。我們要買新衣服,買各種食品,還有年畫,對聯和鞭炮。

  快到除夕,家家趕做年菜,吃起那香噴噴的年菜,我們就喝飲料,長輩們喝酒,長輩們還要說:“祝你們天天向上……”我們還要給長輩敬酒!除夕晚上還要看春節聯歡會,節目太好看了!到了十二點我們就要放五顏六色的煙花,你能看見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夜空閃耀,你能聽見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在預示著新年的來到!

  大年初一我們要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到長輩家去拜年。我們的長輩會給我們發壓歲錢。大年十五是春節的高潮,我們也叫元宵節,那天有會舞獅子、鬧元宵、看花燈,真是熱鬧非凡!盼呀盼,在每年的盼望中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快樂的春節,我也漸漸長大了。

  風俗習慣作文 篇9

  安徽婺源,中秋節,孩子們用磚砌了一座空心寶塔

  除了吃月餅,四川人中秋節還得殺鴨、吃麻餅、吃蜜餅。在一些地方,橙色的燈也被點亮,掛在門口慶祝。還有孩子在柚子上放香,沿街跳舞,叫“舞流星香球”。嘉定縣的中秋節,以祭祀土地神、播放戲劇、聲樂、文物等形式,稱為“觀禮”。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的農民在8月15日祭拜土穀神,被稱為“青年會”。諸城、臨沂、即墨除了祭月還要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有成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在中秋節吃一種叫做“麥健”的季節性食物。中秋節,山西省六安市為女婿舉行了宴會。在大同縣,月餅被稱為團圓餅,中秋節晚上有守夜的習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節為“小年初一”,月光紙上繪有太陰邢俊和關帝夜讀春秋的影象。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是苦雨。如果中秋節下雨,當地人認為蔬菜一定很難吃。

  陝西西鄉縣,中秋之夜男人去划船,爬懸崖,女人安排好宴席。無論貧富,一定要吃西瓜。中秋節,小號手沿著門打鼓要錢。洛川縣中秋父母帶領學生給老公帶禮物,午餐比學校聚餐多。

  有些地方還形成了許多特殊的中秋節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之外,還有香港的跳火龍、安徽的堆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蘇州石湖的賞月、戴的、苗的跳月、董的偷月菜、高山的舞球。

  風俗習慣作文 篇10

  如果有人問你,你最喜歡春節的那些風俗,你也許會回答:守歲、發壓歲錢、放鞭炮、吃灶糖……而我則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吃餃子。並且我在這一天會吃很多餃子,不錯我就是為了錢餃而吃的,因為吃到錢餃就寓意著這個來年會發財,所以我要多吃些餃子。

  餃子裡包的錢都是消過毒的一元、五角硬幣,雖然錢餃為數不多,不過我幾乎年年吃到,想知道我的秘訣嗎?其實當包好錢餃之後,我會在其中一個做上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小記號,到了盛餃子時再找到做記號的餃子盛到自己的碗裡,如果盛到別人的碗裡,就找藉口和他換一下腕。

  可是,到了今年,我失算了。當我正準備找到在別人碗裡的我做記號的餃子時,卻怎麼也找不到它了,可能是一煮,記號被煮沒了。於是,我決定碰一碰運氣,然後用筷子在我碗裡每個餃子上都扎一下,看有沒有扎到硬東西,可我一無所獲,剛開始吃餃子,爸爸便得意地說:“我吃到了錢餃!”我和媽媽便祝福爸爸,我祝福之後,又加快了吃餃子的速度,希望下一盤能吃到錢餃。正當我要消滅碗裡最後一個餃子時,突然,我的牙被咯了一下,我一吐,吐出了一個五角硬幣,我一蹦三尺高:“我吃到錢餃啦!”過了一會兒,媽媽也吃到了一個。

  過年吃餃子可真是一個有趣的春節風俗啊!

  風俗習慣作文 篇1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伴著愉快的歌聲,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了。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

  先說說它的由來:端午節由來最多的說法還是指屈原。當時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擠秦,遭官宦強烈反對。楚懷王得知此事,把屈原流放在楚國邊境。沒過幾年楚國就被滅了。屈原得知後,心如刀絞,便抱石投汨羅江身死。楚國百姓得知後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悼念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想撈起屈原的真身。有位法師把飯糰、雞蛋“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屍體。有一位藥師把雄黃酒倒進汨羅江裡,說是要把水龍藥暈。後來人們怕飯糰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子包飯,外纏絲帶,現在發展成了粽子。此後的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以此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包粽子。具體的步驟如下:先將竹葉清洗,泡一會兒,在這泡的過程中,準備餡料:將糯米準備好,然後按個人喜好放食物。可以放肉、紅棗、紅豆……然後拿泡好的葉子拿兩片,一頭朝外一頭朝內,然後裹成一個圓錐,在裡面放上準備好的餡料,接著用線纏好,最後把它放進蒸鍋裡,不一會兒就好了,蒸出來的粽子香噴噴的,看著都就好吃。

  現在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包粽子,門上掛艾葉、菖蒲。以後我長大了,也會把這美好的習俗給延續下去。

  風俗習慣作文 篇12

  從我能記事起,我就記得每年除夕都要守歲。大概是在立春前後公曆二月份。

  關於除夕有一個風俗就是守歲。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一頭怪獸。頭長觸角,尖牙利齒,目露兇光,兇猛異常。“年”常身居於海底,每到除夕便爬上岸來,吞食家畜殘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人們就會攜老幼潛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有一年村裡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幫助了村東頭老婆婆一家驅趕了年獸。人們逃命回來,發現了驅趕年獸的方法,於是從每年的除夕開始,家家戶戶都會貼上紅對聯,燃放爆竹,燈火通明。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除夕清早,陽光如同頑皮的小手肆意在我臉上游走,睜開眼,向街上望去,熱鬧非凡。我趕快洗漱完畢。還沒等吃上早飯就慌忙擠入龐大的人潮之中。這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頭。場面無比壯觀,時光飛速流逝,眨眼間便到了日暮時分。人已少了許多,天邊漸白了,橙色的晚霞,街道逐漸人煙稀少,我也趕緊回到家中,爸媽早已開啟電視,準備了一桌熱騰騰的團年飯。觀看今年春節聯歡晩會“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到!三百多個日日夜夜不動聲與我們擦肩而過,新春開啟了新的希望。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是那樣的熱鬧喜慶和隆重。

  風俗習慣作文 篇1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中國有56個民族,是個“大家庭”。

  對於蒙古族,大家肯定不陌生吧!那麼,對於蒙古族的禮節,大家又瞭解多少呢?

  當你來到蒙古的大草原時,你會不由得陶醉在其中,有種愜意的感覺。不久後,你就會看見路邊出現一位蒙古族人,你不用奇怪,這是蒙古族主人來迎接你們來啦!接著會不斷有蒙古族主人來迎接,他們會在你車子的前後左右圍成一個圈給你們帶路。

  當你來到蒙古包時,你肯定會由衷地讚歎起來:“這裡真是一塊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你要是用臨時學的蒙古語“賽怒!賽怒!”來讚歎的話,蒙古族人會更加高興的。

  接著,主人會給你倒上自己釀製而成的香甜的奶酒,醇香的奶酒會使你更加喜歡這個民族,甚至會深深愛上這個民族。這也是對主人的尊重和親密。

  品嚐完了香甜的奶酒,主人會帶你到美麗無邊的大草原上游覽一番,觀賞那美麗的風景。既然,生活在大草原上,馬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族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馬。主人會給你挑上一批上等的好馬。有主人帶路,先熟悉一下蒙古的地理。接下來,主人會目視你在綠色的海洋裡自由馳騁。

  蒙古族,是不是很特別呢,有這麼多的特色。五十六個民族,有著如此多不同的風俗,真是令人讚歎不已啊!

  風俗習慣作文 篇14

  大年初一是我感到最快樂的一天。我不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還可以收到許多壓歲錢與新年禮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吵醒了。我一睜開眼,就往枕頭下面摸,哇!我摸到了兩個紅包。原來是爺爺奶奶與爸爸媽媽給我的壓歲錢。我開啟一看,啊,裡面有這麼多壓歲錢呀!我高興極了,大聲喊道:“祝爸爸媽媽工作順利,永遠幸福;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全家人都高興地笑了。

  吃完早飯,我就與爸爸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們來到了大伯伯大媽媽家,他們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大伯伯在一旁和爸爸說話,而我就與大媽媽在一起看看電視,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媽媽起身走進書房裡去了,我正感到納悶。不一會兒,大媽媽出來了,原來大媽媽是去拿送給我的新年禮物和壓歲錢了呢!我開啟禮物一看,原來是一隻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長著一頭柔美的秀髮,身穿一件潔白的粉色紗裙,真是漂亮極了!我非常高興,連聲說:“謝謝大媽媽。”

  離開了大伯伯大媽媽家,我又準備與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婆家拜年了。當然我又可以收到非常多壓歲錢嘍!

  有了這麼多的壓歲錢,今年我又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元宵燈會義賣”活動,我要用自己收到的壓歲錢為學校裡生病的同學獻上一份愛心。

  風俗習慣作文 篇15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節日。

  比如說傣族的潑水節。這是傣族最盛大的節日。這一天大家都會用臉盆、水壺盛滿水,大家像一陣風似的吹過大街小巷,逢人便潑。一粒粒晶瑩的水珠像一片片飛舞的雪花飄到人們的頭髮上,衣服上,鞋子上。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像鑽石一般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人們盡情地潑灑,盡情地澆水,大家都異常高興,笑聲朗朗。

  潑水節是用水帶來祝福,火把節則是用火祝福平安。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節日,也是彝族人民最歡樂,最隆重的日子。熱鬧的場面,可絲毫不比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遜色。到了火把節之夜,全村人都會聚集在一起,在一處空地上,點燃熊熊篝火。大家手拉著手,圍繞著跳動的火苗,一起唱啊,跳啊,相互祝福。

  在火把節上,大家除了跳舞以外還會鬥牛、賽馬、選美等。最有趣的要屬選美活動了。彝族人生來愛美,追求美。在選美活動上,姑娘們穿著七彩的裙子,戴著各式各樣的花頭帕,披著繡花披肩,好似一朵朵嬌豔欲滴的鮮花,又似天邊那火紅的雲彩,美不勝收,把評委們和觀眾們的眼球都牢牢吸引住了。

  我們有我們的節日,少數民族也有他們自己的節日。這些節日與習俗就像是一塊絢麗的瑰寶,綻放在中華大地上,構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風俗習慣作文 篇16

  在我房間的牆上,有一個黃綠相間的手套,雖然它有些老舊了,但我們不願扔掉它。每次經過這副手套的時候,眼前總浮現出媽媽那雙發紫的雙手……這得從那個冬天說起。

  我家,離學校很遠,現又入冬至,天上總會飄些小雪,出門時必須佩戴一副手套,不然手肯定會被凍僵。

  今日不如以往的雪那樣小,早晨,外面就開始紛紛揚揚地落下晶瑩剔透的雪花,他們像小精靈一樣,一個個地乘著風來到人間。風也不似乎平日的涼爽,變得寒冷起來。

  剛下樓,迎面就撲來一陣風,我不禁打了個寒顫。我習慣性地準備從口袋裡掏出手套,咦,怎麼沒有?再往裡一伸,呀,不好!這裡有個洞,手套肯定是從口袋裡丟了,我立刻變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這時,媽媽推著車走了出來,見到我這副模樣,便立馬明白了什麼。媽媽一邊摘下自己的手套給我戴上,一邊用手指輕彈我的腦門,說:“就知道你這個小馬虎肯定會弄丟,還好我準備了兩副,來,先把媽這副戴上。”手被風吹得有些冷了,我便迫不及待地戴上了手套,手套裡還有媽媽的餘溫。

  路上,雪下得更大了,風颳得更猛烈了,我蜷縮在媽媽懷裡,到達學校後,正當我準備和媽媽說:“再見!”時,忽瞥見媽媽那雙早已凍得發紫的雙手,心裡頓時百感交集。寒風中,媽媽的白髮似乎比平時多了許多,臉似乎也比昨日蒼老了許多,平時挺直的腰背也彎了許多。看著看著,我的眼睛不禁溼潤了,想起之前對媽媽的勞動指手指腳的樣子,心裡頓時充滿愧疚和自責:我當時怎能那樣說媽媽呢?媽媽做這個也不容易,我竟還挑三揀四的……

  從這裡,我能品味出濃濃的母愛,母愛真似水那般輕柔,那副手套一直陪伴我成長。

  風俗習慣作文 篇17

  白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兒子成婚後即行分居,父母一般從幼子居住。在地主階級中,有少數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無兒無女的也可以抱養同族弟兄的子女(過繼)或養子。有女無兒的可以招贅,贅婿和養子要改名換姓,才能取得財產繼承權。

  白族婚姻中有入贅的婚俗,入贅的男子不僅在社會上享有同不入贅的男子一樣的地位,而且還受到鄰里鄉親,女方家成員、親友的尊重,並享有繼承女方家財產的權利和贍養女方父母、照管年幼弟妹直到他們成長成人的責任,人們把這種人贅俗叫“上門”。有的白族人家還有意把兒子“嫁”出去,討姑爺進門,故民間還有“打發兒子招姑爺”的俗話。白族婚姻,雖受父母包辦,但青年人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如果戀愛關係確定,男子願意到女方家上門,在徵得雙方父母同意後,定婚時,女方家把男子及男方家長輩親友數人邀請到家,由女方家在宴請賓客時,長輩要當著眾親友的面為他改姓取名。從此他就隨妻姓,不再使用原來的姓氏名字,並按女方家在家的排行定男子的排行。自此之後,男子結婚後在女方家成了一員,同輩人之間只能互相稱兄弟,禁忌把人贅的男子稱為“姐夫”。“妹夫”或“姑爺”。

  白族在元代以前全民信仰佛教密宗,受此影響白族地區盛行火葬。元代以後,因受內地漢族和漢文化的影響而改為土葬。喪葬儀式一般比較隆重。

  平壩地區白族人食稻米、小麥,山區的則以玉米、蕎子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於醃製火腿、弓魚、油雞棕、豬肝酢等菜餚,又喜吃一種別具風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將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絲,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還喜喝烤茶。

  風俗習慣作文 篇18

  住房以土木結構的瓦房為主。住在壩區的白族以稻米為主食,兼食小麥面;山區白族以玉米、蕎麥為主食。喜酸辣,愛吃冷盤,愛飲烤茶。烤茶,是用小陶罐置於火塘上,將茶葉烤黃,然後用開水沖泡而成,味極香醇。

  服飾: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為貴。男子一般纏白色或藍色包頭,上穿白色對襟衣或黑領褂,下穿白色、藍色長褲,出門時,常背掛包,有的還佩掛長刀。婦女服飾更富民族特色,各地有所不同。大理地區的婦女多用繡花布或彩色毛巾纏頭,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絲絨領褂,下穿藍布褲,盤辮於頂,圍腰下襬的邊緣多繡有幾何圖案。劍川一帶的婦女都裹黑包頭,衣褲用藍色布料做成,並有披羊皮披肩的習慣。婦女的首飾有耳環、頭簪、項鍊、戒指和手鐲等。婚俗:男女青年可以自己選擇物件,自由戀愛結婚。喪葬:行土葬。節日主要有年節、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漁潭會。

  禮節:熱情好客,即使是陌生的不速之客,也會受到主人熱情款待;在人稱謂前往往加一個“阿”字,表示尊敬和親切;客人光臨,必以烤茶招待,白族茶禮一般斟三道,俗稱三道茶,即頭苦、二甜、三回昧,一道為純烤茶,二道加核桃片、乳扇和紅糖,三道加蜂蜜和幾顆花椒,三道茶是白族對尊貴的客人的招待;吃飯時,長輩坐首位,晚輩依次坐在兩旁或對面,隨時為長輩添飯加湯,熱情侍候。

  禁忌:訪友或探望病人,不要在上午,以下午或晚間為宜。年節正月初一這天,不能到別家串門。斟茶只能斟半杯,喝完再續,斟滿杯茶端給客人,被視為不禮貌,婦女分娩,忌外人上門。

  風俗習慣作文 篇19

  按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就是在除夕那天開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大人們要上街買很多菜和零食回來,還要打掃衛生,而且家家戶戶都要貼上對聯和紅豔豔的“福”字。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我就問媽媽:“為什麼有一些家是倒“福”呢?”媽媽笑眯眯地說:“倒“福”和正“福”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代表福氣來到了。”媽媽又對我說:“除夕要守歲,不到十二點是不能睡的。守歲,就是全家人要在除夕的夜晚用虔誠的心守住平安。”午夜十二點整,家家戶戶都放起鞭炮和煙花,頓時,整個城鎮響聲四處,真是震耳欲聾,熱鬧非凡呀!

  到了正月初一,爺爺.奶奶會煮我們最喜歡吃的東西,比如:龍蝦.蝦菇.螃蟹.海蟄皮.蝦.跳魚等。吃過了飯,小孩子們都要去給長輩們拜年,拜了年,長輩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有的孩子會拿錢買玩具,也有的會把錢存起來,將來再買學習用品。拜完了年,大人們就要上寺廟去進香。在我們老家有很多寺廟,每個寺廟都要進香。等大人們進完了香就會帶著小孩子去遊樂園.公園等。正月初一就這樣過了。到了元宵節,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一天,也是我們小孩子最渴望的。最歡喜的時刻到來了,因為家家戶戶都擺上了年貨,每家都要殺雞來拜神,桌子上堆滿了糖果點心等之類的東西,小孩子都喜歡吃的,有一些嘴饞的孩子會忍不住偷一個吃呢!讓孩子們開心的不止這個,是在公廟上,擺著許多各色的旗子,讓人來拿著,幹什麼呢?

  對了,就是遊村,還有醒師,每逢家節,都有機會的,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風俗習慣。春節過後,小孩子們要上學了,大人們也去做平時該做的事了。我真是難忘家鄉的春節呀!

  風俗習慣作文 篇20

  在我心中最難忘的風俗習慣,就是每年春節裡的風俗習慣了。春節裡,人們會放鞭炮,燃煙花,還會相互拜年,送新年紅包等等。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人們都很重視這個節日,每年春節一來,家家戶戶的人們都會準備著年貨。等到新年這天一來,家裡會來很多的客人,人們相互拜年,大家都會吃到很多好吃的東西。

  小時候的我最期待的也就是春節了,因為這天我有新衣服穿,還能接到很多的紅包,紅包大大小小的揣在我的兜裡,別提我有多麼高興了。

  這天的鞭炮聲在清晨的一大早就響了起來,隨著鞭炮聲響起,接下來的一天裡,鞭炮聲都斷斷續續的響著,可熱鬧了。等到人們用過早飯之後,家裡就來了拜年的人們。人們抱拳,相互說著新年的祝福語,家裡響起了喧鬧的人聲,又是好一番熱鬧的景象。

  在春節的各種風俗習慣裡,我最喜歡的就是新年紅包了。每當家裡來了客人的時候,我都笑得特別歡快,因為我能接到一些小紅包。紅紅的紅包被我拿在手上,我咧開了嘴,高興的笑了起來。

  如今,已經長大的我,收不到什麼新年紅包了。但是這一點也不妨礙我在每年春節這天開心樂呵的笑著。因為在這個春節,我還能夠看到很多的美麗的煙花,尤其是新年的這天晚上,黑色的天空上燃放著各種顏色的煙花,在這些美麗的煙花之下,這個新年都變得讓人難忘的了起來。

  春節的風俗習慣由來已久,並且很多的習慣都已經融入到了人們深深的記憶之中。現在有不少人說春節不復以往那般熱鬧了,但是我卻沒有這種感受,在我度過的每一年春節裡,我都高興快樂在迎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