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地震讀後感作文彙編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震讀後感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震讀後感作文 篇1
有一篇文章,十分震撼人心,它令我對那種永不放棄感到敬仰與羞愧。
這篇文章就是《地震中的父與子》,當中以一次地震為“導火線”,講述了一個學生與他的同學被活埋在瓦礫堆中,經過他父親38小時堅持不懈的挖掘,最終大家都得救了。
文中有一個大段,說的是“父親”在挖掘期間,有不同的好心人來勸阻他不要再“犯傻”,可是他卻沒有放棄,在惡劣環境下終於達到目標。這種不輕易放棄雖然算不上理智,可它令我由衷地敬佩。同時,我聯想到了另外一個我們熟悉的永不言敗的例子。
應該沒有人不認識劉翔吧?他是我國一名卓越的田徑運動員。20xx年的雅典奧運會,他出人意料地獲得110米欄專案冠軍,因創造中國田徑史紀錄,從而一舉成名;20xx年的田徑大獎賽上,他以12秒88的優異成績打破了該專案沉睡19年之久的世界紀錄,成為每個中國人心中的英雄。20xx年,奧運會“光臨”了北京,劉翔雄厚的實力讓不少人對他寄予厚望,可是他在幾次試跑後以受傷為由退出該賽。當時他被冠以了“劉跑跑”的名字,人們用此來調侃他的這個舉動。在各界輿論的壓力下,劉翔並沒有理會太多,只是堅持著康復、訓練。剛剛結束的廣州亞運會中,他以13秒09的成績再次令世人驚訝。我也不禁驚呼他的心理承受力。在那麼多人的閒言碎語的“淹沒”下,他沒有被擊倒,正是這股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才造就了劉翔這顆中國運動史上的巨星。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可也在夜以繼日的堅持下完成了。所以“不放棄”就是一把鑰匙,它可以開啟一扇扇“不可能”的大門。
我敬仰文中的父子、賽場上的劉翔、磨針的婆婆;可卻為自己感到羞愧。所以我從今開始,都要好好抓緊這把“鑰匙”,完成每一件事。
地震讀後感作文 篇2
學校的教學樓裡,學生們正在上課。一間教室是熊貓老師在講課,而另一間教室裡講課的是灰鶴老師。老師講的很投入,學生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忽然,大樓晃了一下,學生和老師的身體也不由自主地跟著晃了一下。“怎麼回事?”有些學生悄悄的議論。“不會教學樓要倒了吧?”學生有點害怕。
熊貓老師猛然醒悟過來:是地震!如果不趕緊離開教學樓,樓房一旦被震塌,後果不堪設想。熊貓老師的第一反應是:趕緊離開教學樓!可是看到學生們一臉疑惑,坐著一動不動,熊貓老師穩住自己的情緒。他沒有慌張,說:“同學們,現在請大家按順序離開座位,到操場上去。”同學們似乎明白什麼,就按順序到了操場上。
而灰鶴老師知道是地震了,就扔下書,大叫道:“地震啦,快跑吧。”同學們聽了,驚慌起來,爭先恐後的跑出教室,經過一陣混亂,同學們都到齊了,而灰鶴老師的鞋子,正在熊貓老師的手中……
我讀了這個《地震的那一時刻》後,我覺的遇到危險時,如果由於恐懼,大家爭先逃命,你擠我、我擠你,這樣造成生命危險會更大。相反冷靜地面對,靜心處理發生的事情。這樣才能減少損傷發生。這樣才能戰勝災難。
名師點評:這篇讀後感寫得很讓人感動,作者把自己所讀的`內容完整的表達出來,似乎是自己所經歷的一樣,這樣就給人以真實的感覺。不過,此篇作文所讀的內容太多,而所感的有些不足了。對於一篇成熟的讀後感,應該是所讀與所感相結合,把自己透過讀書的感觸用文字表達出來,這樣才更符合讀後感的要求。
地震讀後感作文 篇3
一位父親在地震後,去學校尋找他的兒子,當他絕望的時候,想起了對兒子的承諾“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埋頭挖起來,許多人勸阻他,可他不聽,一直不停地挖。他挖到38小時,找到了兒子以及13個同學。最後,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緊緊擁抱在一起。我最感動的地方是“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我體會到父親堅韌、有責任感、信守諾言的品格。同時,兒子的話也讓我深深的感動,“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天下的父母都是很疼愛自己的孩子的,讓我們學會愛,用愛去報答我們的母親,報答所有對我們有恩的人!
地震讀後感作文 篇4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我覺得感動萬分。
課文講了有一年,在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在混亂中有一位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家人後,抱著堅定的信念,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救出了兒子和兒子的同學。
文中“無論發生什麼,我都會和你在一起!”這是父親的承諾,這個承諾讓父親決不放棄,這個承諾讓兒子堅強不已,這個承諾創造了愛的奇蹟。
母愛如太陽,熱烈而溫暖,而父愛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許,我們並沒有感受到它的存在,可是它總會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為我們撐起一片藍天。
我讀完這篇課文已是淚流滿面了。因為這讓我想起了,家人不願想起的事情——那天,我和叔叔一家去游泳。當時我在水下練習怎樣睜眼,我一抬頭便看見小茉(叔叔的女兒)她正往水中游。我連忙提醒她別大意,她向我微微一笑。她開始練習潛水,可游泳圈被水漂走了,這是小茉已經上到水面,她一伸手沒抓來,腳沒站好便沉了下去。她開始掙扎,卻越來越往河中央漂,河中央是最深的地方。我急忙往小茉的方向游去。此時,有一個比我還快的身影向小茉走去。原來是阿姨!我驚撥出聲,因為阿姨不會游泳。我遊得更快了,小茉沒力氣了,阿姨已經被水淹沒了下巴。在小茉往下沉時候,阿姨冒著生命危險去河中央。阿姨用了全身力氣把小茉舉起來。我大喊:“叔叔,阿姨危險了!”叔叔離我們比較遠,聽到喊聲後,就像箭一般穿過來,馬上把阿姨的頭抬起來,要我接過小茉一起游出水面。上岸後,叔叔問了阿姨一句:“為什麼會這樣,要不是這位小女兒,你就……”阿姨堅定地說:“我愛小茉,所以我要救她!”我聽了這句話,手緊緊握住小茉的手,心裡想:是啊!因為這是一個母親對女兒的愛,在危險時,願意對自己付出一切,讓人得到幸福。
我透過《地震中的父與子》和小茉的事,我明白了,父母可以為你付出一切,甚至生命!
地震讀後感作文 篇5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描寫了一個令人感到震撼的傳奇故事:在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一位父親奔向那片廢墟去救自己的兒子。別人勸他不聽,警察叫他不走,他堅信,兒子還活著。終於,他經過38小時的努力,終於救出了自己的一直在等著自己去救他的兒子和他的十多個同學。我讀了這篇文章,深有感受。
這篇文章透過這個傳奇的故事,譜寫了一首父愛的頌歌:這位父親滿臉灰塵,可是他顧不上擦拭;他雙眼佈滿了血絲,說明了他已經很累了;他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他已經被石頭弄得傷痕累累了。可是,為什麼他還要繼續不懈地挖呢?原來,是一種父愛的力量在支撐著他,促使他堅定地在那片廢墟中挖掘了38個小時!所有的人都絕望地離開了,人們都以為這位父親精神失常了。他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去挖掘,因為他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已經死了。他知道兒子在等著自己,而兒子也相信爸爸會來救他,這真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母子連心,父子天性”。
讀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親。父親確實非常愛我,關心我,我也非常喜歡他,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讓我感到很溫暖,很舒服。夜深人靜,他總不忘為我蓋被子;晚上,他為我檢查作業;在我有困難的時候,他耐心地幫助我。記得有一次,放學的時候,天空佈滿了烏雲,下起了傾盆大雨,把我們這些沒帶雨傘的學生困在了學校,我眼睜睜地看著時間一大把一大把地過去,急得我團團轉,不知道這雨什麼時候才能下完!我差點兒哭了!一些同學試探著衝出去,可還沒走出幾步就成了“落湯雞”。突然,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我的眼前,啊!是父親!他的臉上,已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我激動得一下子撲進他的懷裡!這麼冷的天氣,我的心卻是熱乎乎的。
啊!父愛不是同樣偉大麼?
地震讀後感作文 篇6
在這部戲裡讓我覺得選擇的可怕,在發生地震後,女主人在兩個小孩子中的選擇,這是多麼的痛心疾首呀!兩個都自己身上的肉,這時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候你會怎麼選 日記
事後親人以為把小孩子接走,就是對這個家庭最好的選擇。爭論後的結果,元妮做出了讓步,但是在這個時候的離別會意味著什麼??在我認為就是要了她的命,因為這個時候小孩是她的唯一希望和寄託!!但是她又為了什麼願意讓步呢??她又為什麼不選擇去濟南呢??或許她是為了等待,她在為了一個用生命珍愛自己的男人守候,在現今這個物質社會,除了親人,還用幾個人會用生命來珍愛你?還有幾個可以為了純潔的愛情犧牲??真愛值得我們珍惜!!!!
在生活中總給予我們很多的選擇,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如果你不甘心選擇了恨,那你將痛苦一生,這部戲讓人感覺生活中有太多的無耐,但是有更多的是自強不息,所以不管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只要開心、用心的去生活,你就可以很幸福!!
所以我的人生沒有太多的所求,只要平淡、開心、幸福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