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小學生作文> 端午小學作文

端午小學作文

端午小學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小學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小學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唱著這首兒歌,端午節就來到了。婆婆家是南京郊區的,因離我們很近,所以每年我們都要去婆婆家過端午節。過端午時插艾草是必做的事情。每到這時候婆婆都要從山坡上拔些新鮮的艾草掛在門頭上。婆婆說在門頭上掛艾草一是為了辟邪,二是為了防蚊。每當這時小孩子的手腕上都要繫上五彩繩,還要用五彩繩編成鴨蛋縷掛在脖子上,聽說這樣可為孩子帶來好運。包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次婆婆都會用不同顏色的繩子包多種粽子,有紅豆粽、肉粽、白粽和蜜棗粽,不同顏色的繩子用以區分不同餡料的粽子。我們小朋友這時也不閒著,跟著婆婆一起包。說是包粽子,不如說是我們在做一個有趣的手工。看我們包的粽子有的像小青蛙,有的像只可愛的小雞,有的四不像,我們玩得不亦樂乎。中午的菜餚是非常講究的。

  飯桌上必須有“五紅、五黃”“。“五紅”就是五種紅色的或紅燒的菜,有紅莧菜、紅燒肉、龍蝦、烤鴨、西紅柿;“五黃”指的是鴨蛋黃、黃瓜、黃鱔、黃魚、黃豆,這也叫“端五”。我們小朋友呢,圍著桌子邊跳,邊叫:“快吃飯,快吃飯,口水都要流出來啦!”端午節是歡樂的節日,歡迎大家來南京過端午節。

端午小學作文2

  夏天來了,荔枝飄香,又到了包粽子的節日了——端午節。

  每到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就會很忙碌,媽媽一大早就去市場買做粽子的材料,有葦葉,有粽繩,還有米糯米,五花腩,蝦,莞香臘腸,鹹鴨蛋等等。

  首先,用鹽、白糖、醬油、生粉醃製一下五花肉,把糯米清洗乾淨瀝乾,再把臘腸、鹹鴨蛋切塊……一切準備就緒,可以開始包粽子囉!我拿起兩片葦葉拼在一起,疊成漏斗形狀,再用勺子盛起一些糯米放在漏斗上面,把五花肉、蝦、臘腸放在糯米上面,然後小心翼翼把它們包了起來,最後用一根粽繩子在粽腰處紮緊打結,可以做成三角形,也可以做成長方形。做好後,馬上把粽子放在電高壓鍋上煮,看著鍋裡大小不一,形狀可愛的粽子,我開心極了。

  大約30分鐘後,鍋裡飄來了濃郁的粽香味,我知道,粽子熟了!耐心地等了幾分鐘,待高壓鍋裡的氣霧慢慢散去後,便迫不急待地開啟高壓鍋,把粽子從一層層葦葉裡剝了出來,糯米雜夾著葦葉和五花肉的香氣撲面而來,我吸了吸鼻子,哇,太香了!

  人們為什麼要在端午節吃粽子呢?原來,吃粽子是為了懷念偉大愛國詩人出屈原,在這一天,人們都會透過吃粽子來祭奠他,表示對愛國英雄的懷念和崇敬。

端午小學作文3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為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就是過節平常就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僅好吃,此時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裡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就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就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就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向帶著,據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裡,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裡就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就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裡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就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端午小學作文4

  難忘去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人一起去老奶奶家包粽子,到了奶奶家,奶奶已經泡好糯米。

  奶奶看我們已到,把泡好的糯米端來我們開始包粽子,我自己也加入大家的隊伍裡,幫大家分擔一份勞動,我看著他們包的是三角形粽子,我也這樣包了,可是我沒發現底下有個小口像個漏斗,等我準備放棗的時候發現米沒了,我說哪兒去了呢?我發現掉在了我的褲子上,呀,我又看他們包得挺專心,沒注意我,我就把大米放到了桌子上,我說三角形的粽子太難包了,我又包了個圓形,別人的大棗才放了一兩個,而我不一樣,我放了三四個,而且我擔心米還有棗都掉出來,我又纏了好幾層絲線,還繫了死扣子,包了一個,我就快速地跑到了客廳,心裡想,哎呀媽呀,累死我了,大人們包的都有模有樣,而我卻包成了個圓,奶奶把粽子倒向熱水裡。粽子也像小孩一樣鑽到水裡像洗澡一樣,奶奶用勺子在鍋裡晃悠了一會兒,幾個小時後,啊,我聞到了粽子的清香撲鼻,粽子煮好了,我想把我的大號粽子拿過來,剛一伸手:啊,好熱啊!我看了看粽子的線很難解。我和奶奶拽了半天也沒有解開,然後奶奶在粽子的一旁剪,我又去廚房偷偷地把包完粽子剩下的大棗吃了,奶奶去廚房一看,大喊哪個小傢伙吃的?

  我不敢說,我吃完了粽子,就去電視,哇,電視上賽龍舟的'場面好激烈,雙方隊友們聽到鼓點聲奮力向前。

  第二天,我們戀戀不捨離開奶奶家,我好想再過一次快樂的端午節呀,盼望今年的端午節,我還要參與大人的包粽子勞動中。

端午小學作文5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說到端午節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說,屈原是農曆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汩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為了屈原不被魚兒吃掉,家家戶戶包粽子,並把粽子投入江中。後來,人們為祭奠他,就有了划龍舟、吃粽子等,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記得去年,我和爸爸媽媽到舅舅家過端午節,看到一粒粒“小珍珠”堆成一座小山,我明白了,是舅媽在包粽子,只見她先把洗乾淨的粽葉疊成一個“蛋簡”形狀,上面露出了“大葉子”。 然後把糯米到入“蛋簡”中,塞上肉,再用筷子垛實,最後,把粽子折成一個狗頭形狀,用繩子把它捆起來,就這樣,一個粽子包好了。看起來挺簡單的,我開始動手了,隨著舅媽包粽子的步驟學了起來,最後,想把它捆緊,結界發現米粒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又練習了幾次都失敗了,我只好放棄了。

  過了一會兒,舅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裡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我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了整個廚房……我們迫不及待地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口味,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我邊吃邊想,雖然我沒嚐到我親手包的粽子,也不知道我最愛的花生粽怎樣包。但是我從包粽子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端午小學作文6

  昨天是端午節,是傳統節日,在這裡是第二大節日,熱鬧無比。

  家家戶戶門前掛著一對艾草,艾草莖頭用紅紙包兩道,倒掛在門的兩邊,紅綠相間、芳香撲鼻、驅邪招福,增添了節日氣氛。

  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粽子是用糯米、糖、豆、肉、棗等做的,用一種特別長的竹葉包的,再用竹線或稻草捆住。形狀有無角的(圓柱形的)、三角形的、四角形的。有豆砂粽、肉粽、棗粽、糕粽等,以粽餡料而命名,味道各異。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裡,加水後還要加草木灰水一起煮,煮四、五個小時才熟透,又香又甜。

  清晨,村東頭鑼鼓聲、鞭炮聲響成一片。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從廟裡出發,猶如一條兩里長的巨龍慢慢向石拱橋蠕去,好不壯觀!隊伍前頭是幾位爺爺敲鑼打鼓,接著是一群身穿黑衣道士口中唸唸有詞,緊接著是老奶奶們手捧經盤邊走邊念:屈原頌、增壽經、消災經等,再後面就是善男信女們,她們手拿著粽子,經過石拱橋時每人都向河中投二個或五個粽子給屈原“吃”。祈求保佑人們無災無難。

  今天城裡要進行龍舟競賽,延平河邊的公路已是人山人海,當延平區那身穿黃衣隊來時,不小心龍舟撞到橋墩,龍舟翻個四腳朝天,人們不歡而散。

  端午,古老的中國節,我們的驕傲,我愛這個節日。

端午小學作文7

  在我兒時記憶中。除了春節以外就數端午節最為熱鬧了,由於父母工作很忙,小時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家鄉。那時的端午節使我很難忘懷。

  與平時的過年過節一樣,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外婆總會樣我乖乖坐在床邊,給我講一些過節的規矩,列如不許亂說話,不許偷吃粽子,不許和小夥伴打鬧,不許玩水,我總是頻頻點頭,外婆讓我早早睡下,好讓明天有個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起來,穿好衣服就奔向廚房,鄉下的大灶臺是兩邊的,一邊用來燒水,一邊用來煮飯,外婆就把早已洗乾淨的鴨蛋放入大鍋裡,用木瓢從另一個熱水鍋裡滔幾票水放入鍋裡,然後還細心地放入一小勺鹽,接著就往灶裡添了幾根枯枝,便坐在旁邊,開始給我編洛子了,外婆的手由於長期勞動已經粗糙,但卻不失靈巧,三下五除二用紅繩子編成一個洛子,把煮好的鴨蛋放進洛子裡,掛在我脖子上,說這能給我帶來好運,這時候有小夥伴叫我看賽龍舟,可我們小孩子去看只是圖個熱鬧,外婆帶著我來到河道邊,真熱鬧只看每一條船上都有二三十人,有吶喊的划船的敲鼓的,一個個勁頭十足好不熱鬧。

  到了晚上,爸爸媽媽和舅舅們都回來了,一家人坐在桌子邊吃著外婆做的香噴噴的飯菜,真有說不出的幸福,現在我上學了很少回外婆家,我特別懷念在外婆家過的端午節。

端午小學作文8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20xx年的端午節是:20xx年6月6日。端午也稱端五。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孝女曹娥。我們的家鄉杭州每逢端午節到來,在家門上掛艾葉用來驅蟲辟邪,每年這一天餐桌上要有五黃——黃酒、鹹蛋、黃鱔、黃瓜、黃魚,吃粽子。

  我的家鄉位於杭州市拱墅區,拱墅區是一個歷史積澱深厚,區位優勢明顯的中心城區,著名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全境,自古以來就是商賈雲集、人文璀璨的商家重鎮,有“十里銀湖墅”之美譽。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近幾年,運河上每年都進行規模盛大的龍舟比賽,吸引了成千上萬名觀眾競相觀看,好評如潮,不僅使得拱墅區名聲大振,更使千年運河蜚聲中外。20xx年京杭大運河全國龍舟邀請賽以“千年運河,秀美拱墅”為主題,力圖透過全國性龍舟賽事彰顯民族文化,充分展示拱墅區圍繞“秀美拱墅”三年行動計劃、“山水健身”品牌建設和城區發展日新月異的變化。百名英豪競渡的壯觀場面,也對進一步推進全民建身活動,全力推動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我愛我的家鄉——杭州,我也愛家鄉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小學作文9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要到了。一提到端午節,我就想起小時候唱的一首兒歌:

  五月五日是端陽。門口擺滿了艾,香堂坐滿了。吃粽子,撒糖。龍舟下水了。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和賽龍舟,起源於楚國。因為楚人無法承受愛國詩人屈原之死,很多人划船追趕救援,到了洞庭湖就消失了。之後每年5月5日划龍舟紀念屈原,透過划龍舟分散河裡的魚,防止魚吃掉屈原的屍體,把食物放入水中祭祀屈原,但大部分都被龍吃掉了。後來由於屈原的提示,把米用印楝葉包裹,用彩絲包裹,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我媽總是買艾草和菖蒲掛在門前。在桌子上做一頓美味的飯菜。餐桌上的五種紅色是必不可少的:炒莧菜、紅心鹹鴨蛋、烤鴨、龍蝦和鰻魚。媽媽不會包餃子,就從超市買了各種餡的餃子,有豆沙餃子,火腿餃子,蛋黃餃子,蜜棗餃子。我最喜歡火腿餃子。味道真的很好吃!我媽還喜歡在我脖子手腕上綁紅黃藍白黑絲。太好玩了!

  我真的希望明天是端午節,這讓我很期待!

端午小學作文10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中午剛吃完飯,我就在媽媽的指導下開始包粽子。

  媽媽的食材準備好了,我們也開始包粽子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可當我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調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排著隊地跳出來。媽媽見了,連忙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重重困難,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我接過棕繩,突發奇想。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然後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哈哈~大功告成了,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晶瑩剔透的糯米們好像掉了線的珠子似得,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重新又做了一遍了。

  恩,我們大功告成,現在該煮了。要先用大火,等到高壓鍋發出“磁磁”響聲時,然後關成小火再煮,過一個小時媽媽就把火關了。我迫不及待的看著秒針一圈一圈的轉著。三、二、一,高壓鍋裡果然散發出了誘人的香味。粽子熟了,媽媽說,要等高壓鍋的氣漏完了才能拿出來。又過了十分鐘,香噴噴的粽子總算出籠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吃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

  端午節是個盛大的節日。在端午節裡,我們大家都開開心心的。天空中都瀰漫著我們大家的笑聲!

端午小學作文11

  最近,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所有的傳統節日都和美食節八九不離十:春節——狂吃一頓年夜飯、元宵節——吃的都擺名字上了、端午節——粽子、中秋節——月餅…這也正迎合了各大吃貨的心意,可以抓住過節這一藉口大吃一頓了。

  粽子肯定是剛剛過去不久的端午節的重頭彩——又甜又軟還帶點鹹味的糯米,配上可口的板栗,極富嚼勁的肉粒。美味不可擋,口水已流三千丈。Stop!粽子還不是主角,壓軸的來了!

  “開飯了——”一聲驚天地、泣鬼神的號角,我們如同猛虎一般奔向餐桌。

  “啊——什麼菜這麼香!”我的唾液開始瘋狂的分泌。

  來到餐桌前,我如同強盜看到財寶般欣喜若狂,“鴨子!”天哪!這鴨子看上去平常,但一聞,濃郁的香味,吃一口,鮮嫩多汁又帶有一些恰到好處的辣味,吃完後,滿嘴餘香,“太好吃了!”再來一塊,湯汁的味道全都到極富嚼勁的肉裡了,簡直是上等佳品。

  一塊一塊又一塊,這鴨子看上去有點油,但根本就不膩,吃一塊還想再吃一塊,那金黃的、上面綴滿了紅辣椒的雞爪比起這鴨子來又算得了什麼?飯更是隻動了幾口。

  最後一鍋鴨子被我消滅了2/3,還有1/3被爸爸吃了,太美味了!

  我不由得讚歎道,此鴨只應天上有,人間更得幾回吃!

  依稀記得上一次發出這樣的讚歎,是因為我聲稱吃到了最好吃的紅燒肉,我真是個肉食高階動物。

  “啊——什麼東西這麼香!”去也。

端午小學作文12

  今天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慶祝端午節來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迫不及待地去了菜市場。她回來的時候,揹著大包小包。我問我奶奶她要做什麼,她奶奶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蛋卷餡餅!”出於好奇,我站在旁邊看著奶奶做派筒的過程。奶奶先把粉和水放進去,然後攪拌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麵糰。拉出一小團麵糰,糊在鍋上,就成了薄薄的一層皮。外皮做好之後,當然下一步就是做派筒的餡了。首先,奶奶從籃子裡拿出幾個雞蛋,一起打。然後,就像做鍋巴一樣,她把雞蛋做成圓形,然後放在案板上,切成細長的條狀。然後是炒麵和土豆絲。奶奶做的菜太好吃了,我炒麵的時候都忍不住流口水。我媽見我這麼喜歡,每道菜都省了一點,我就吃飽了。就這樣,奶奶吃完這道菜就開始做其他菜了,一直到中午才和所有的菜吵起來。

  11點半,奶奶終於開始做蛋糕鍋了,從每鍋菜裡拿出一點食物放在鍋巴上,讓鍋巴脹起來。奶奶做了很多,我和爸媽都很喜歡,一下子就去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假期。我可以放假,吃好吃的。我很喜歡吃麵包筒,晚上求奶奶繼續給我做。我奶奶說晚上有粽子等著大家吃。今天,我不僅品嚐了美味的吃糕筒,還學會了如何製作吃糕筒。這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小學作文13

  今天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著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麼,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於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 奶奶先把粉和上水,接著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麵糰。揪出一小團的麵糰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後,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奶奶從籃子裡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接著就像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接著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麵和土豆絲了。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麵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麼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 奶奶做完這個菜後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於開始做食餅筒了,從每一盆菜裡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很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能放假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說晚上還有粽子等著大家一起吃呢。 今天不但嚐到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製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小學作文1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讓我想起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它廣泛流行於漢、壯、布依等民族地區。

  據說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曾經有位詩人,名叫屈原。當自己的祖國被佔領時,他無比絕望,於這年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以身殉國。楚國人民十分悲痛,用種種方式來追思他。我們吃粽子、賽龍舟,據說都是為了懷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說起吃粽子,那算得上是最主要的習俗了。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粽子的傳統形狀為三角形,也有長方形的。一般根據其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在粽子裡撒上白糖,吃起來味道好極了。

  除此之外,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當屬賽龍舟。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從那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舉行龍舟賽來紀念他,借划龍舟驅散江中的魚蛟蝦蟹,以免吃掉屈原的遺體。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記得小時候,媽媽用具有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系在我的手腕和腳踝上。聽說這叫長命縷,也許戴著便能“長命百歲”吧。不過,現在這個習俗已不常見了。另外,在一些較為傳統的家庭中,還要插“五端”,包括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我猜這些東西和辟邪有關。

  總之,端午節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