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孝道> 有關孝道作文600字彙總十篇

孝道作文600字

有關孝道作文600字彙總十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孝道作文600字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孝道作文600字 篇1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品德。

  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孝親敬長方面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毛澤東同志在革命勝利後,返回故鄉里,特意在父母的墳墓前獻上一束松枝,深深地鞠躬,輕聲說道:“前人辛苦,後人幸福!”朱德總司令在《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深情地寫道:“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革命領導人在為祖國的前途、人類的命運操勞時,也沒有忘記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

  孝親敬長就是要關心、體貼和照顧父母、長輩。可是小明一家就不這樣。一天,在晚飯時,媽媽燒了一條魚,分魚時分了五塊,他們把魚頭給了爺爺,魚尾給了奶奶,魚頭下面一塊給爸爸,魚尾上面一塊給媽媽,中間的魚肚子給小明,爸爸媽媽和小明都很開心的吃起魚來,可爺爺奶奶卻皺著眉頭生氣了,你們大家瞧瞧這一家的大人和孩子連孝親敬長的起碼品德都沒有,這樣太自私了。他們不想想自己是誰養大的?這使我想起了佚名說的一句名言:“樹木的繁茂歸功於土地的養育,兒女的成長歸功於父母的辛勞。”

  長輩們無微不至地關懷我們成長,同時,又辛勤地工作,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是多麼可親可敬!我們怎能不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學常識的普及,醫療條件的改善,人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老人在人口中的比率明顯增長。因此,如何對待父母、長輩也將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優良品德,長大後承擔起贍養父母、長輩的義務,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讓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美德代代相傳!

孝道作文600字 篇2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不僅要愛護自己的孩子,還應該愛護其他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在一個大家庭中,孝順父母,愛護妻兒,使家庭和睦幸福,才是大丈夫應該做的。在“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詞嚴,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中就說明了這一點。

  在“崔衍行孝”中體現孝,它主要是說崔衍的繼母對他沒有好感,並經常故意刁難他,但他在父親病故後,崔衍對繼母仍然非常孝敬,一直為她養老送終。我想此刻,崔衍的繼母應該感到慚愧,崔衍對她如此尊敬,而她卻……崔衍繼承了“百行孝為先”的優秀品質。

  反過來說,現在有不少人為了錢財將孝心拋掉,比如:許某在年滿18歲後,一直向父母要100元、200元、500元……要了錢去上網、玩樂。在30歲後,父母老了,許某便將他們丟在荒山坡上,讓他們自生自滅……

  在我們生活之中,有多少人能將“百行孝為先”?又有多少人能在財富與父母面前選擇父母?又有多少人能以仁慈心態對待對自己不好的人呢?崔衍是我們的榜樣,他的“孝”值得我們讚頌,繼承和發揚光大!最後,在這裡,我呼籲大家要“百行孝為先”,孝順父母、長輩,愛護幼小兒童!

孝道作文600字 篇3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我們班教室經常都會傳出同學們誦讀《千字文》的朗朗讀書聲。《千字文》是我國南北朝時南朝梁的周興嗣編寫的一部文化經典,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傳到今天,作為一本啟蒙讀物,它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這部經典4字為一句,共有250句,一千字,是名副其實的千字文,而整本書竟然沒有一個字是重複的,可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深厚。書中的知識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多彩,從自然現象到社會歷史,從農業生產到發明創造,從做人做事到言談舉止,從宮牆建築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們一一道來。雖然這部經典創作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今天我們讀它仍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讓我們既增長了知識,又明白了道理。

  《千字文》裡有許多關於做學問的語句,對我有深深的啟發。“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後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有關做學問的語句雖然不多,但是作者卻把道理說得很透徹。《千字文》還教我們做人要有高尚的品格,要學會和別人相處。書中還有很多歷史故事,增強了我對歷史名人的瞭解。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多讀、多背中享受這部經典美文帶給

  我們的樂趣吧!

孝道作文600字 篇4

  今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我校全體師生去中華孝道園春遊,大家的心裡樂開了花!

  中華孝道園區位於江蘇常州武進太湖灣,面朝太湖,背靠蓼莪山.來到中華孝道園,只見綠草如茵,樹木蔥蘢,花兒奼紫嫣紅,景色秀麗宜人,像一幅山水畫。走進園內,一座造型別致而又充滿著藝術氣息的假山映入我的眼簾,假山上的石頭形態各異,有的像玉兔在吃草,有的像猴子在望月,有的像大象在飲水……繞過假山 ,看到一個高大的玉淨瓶矗立在蓮花池中央,周圍還有噴泉,有時像瀑布直往下瀉,有時左右晃動,好像少女在隨風翩翩起舞,有時又好像一朵盛開的蓮花,那“花瓣”金瑩剔透,閉上眼睛,深呼吸,彷彿能感覺聞到蓮花的幽香,令人讚歎不絕!我們跨過一層一層的臺階,來到到了蓼莪禪寺,大家已經累得氣喘吁吁,蓼莪禪寺裡面有各個朝代的人物雕塑,有的面帶微笑,看起來和藹可親;有的低眉垂眼,像個苦瓜臉;有的皺著眉頭,心理一定很悲傷吧;有的怒目圓瞪,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這些雕塑栩栩如生,令遊客嘖嘖讚歎。有些信佛的同學還去虔誠地祭拜了他們呢。

  接下來我們又去了江南石窟、正法明大殿、妙音寶塔。參觀了淨心池,孝恩廣場、博物館等。

  遊覽完園區,我們還參加了一個道德講堂,一位大姐姐給我們講了“孝”字的來歷,有關“孝敬”的感人故事,還展示有關孝敬的圖片……無時無刻不教育著我們要做一個孝順的人。

  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我們每個人都要做有孝心的人,回報父母,回報老師,回報社會,回報一切有恩於我們的人。

孝道作文600字 篇5

  古人有云;百山孝為先。羊跪乳,牛反哺,知恩知善,孝方為人。的確,作為中國歷史悠久,蘊意深厚的美德之一;‘孝’早已成為中國的代言詞。

  孝道,古亦有道,今亦有孝。古有古人對孝的感知;今有今對孝的回報。孝道,千百年間,流轉回蕩在各色人物之間。停駐在每個的心裡,印刻在每個人的靈魂深處。孝看似無法觸及其邊,其實似千千萬萬條小溪江匯聚而成的蓬勃不息的海洋。由身邊不起眼的小事拼湊而成的。亦如年幼時期的吳猛,為父不在受蚊蟲叮咬之苦,使身為餌,餵飽蚊子,自身卻受到數不清的蚊包傳來的疼痛。但他仍在笑,是在關為心父親做的這種行為成功而感到喜悅的吧!

  孝,百善孝為先,功名利祿也無其重要。古代孝兒朱壽昌大人曾為尋找多年以前的母親而毅然放棄奮鬥多年的職位,放棄誘人的高官厚祿,一人獨自踏上尋親路。也許,在他的心裡任何東西都比不母親的地位吧。

  ‘孝’亦為‘笑’當父母不開心時,為父母分憂,使父母快樂是我們身為兒女的本份。‘老菜子’就是我們的榜樣,看到父母在大堂上鬱鬱寡歡的樣子,他便開始想辦法讓父母親快樂,於是便有了著名的孝事-戲綵娛親。老菜子真正做到了孝與笑混在一起的‘孝’,他不愧為孝子。

  孝,古今皆有,但又各有千秋。古之孝,亦有愚孝。而今更多的是理孝。

  孝,在今天更加倍受關注,也更受人們的推崇。如‘最美孝心少年’的舉辦以及其他一些活動等,活動中那些孝敬父母和長輩的少年們,他們是我們的小榜樣,他們值得我們學習。

  孝親敬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傳遞正能量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需要。

  孝要把握當下,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們不能等到親不待時才欲養。

  談孝,讓孝住進我們心靈深處;讓孝伴在我們的生活左右;深深吸一口那藏匿在我們身邊小事中的孝,仔細品味,你會發現其中的甘甜與美味以及那暖暖的笑帶來的滋養。

  談孝,讓我們盡孝。以小事彙集為浩蕩的大海,讓生活處在孝親的暖陽裡。

孝道作文600字 篇6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題記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回首前塵的涓涓親恩,何以回報?我從書中悟出了孝道。

  孝,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用寸草之心回報三春朝暉。“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窗外的大雪紛飛無法冷卻黃香火熱的心,僅有的一點體溫將冰冷帶走,點燃整個隆冬,也讓父母的心溫暖如春。“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漢文帝劉恆照顧病中的母親,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的湯藥總要自己親嘗冷熱,方可放心端上。那輕輕嘬起的雙唇,那徐徐吹散的熱氣,如烏鴉反哺,會讓父母的痛苦化作蜜糖。他們是中國最溫柔的孝心。

  孝,是生活中的大愛無疆,是用義無反顧詮釋親情至愛。《感動中國》一書中的學子彭斯,得知母親病重,毅然遠渡重洋,從美國飛回,毫不猶豫地將自己60%的肝臟割給母親,完成生命的對接;善良的姑娘孟佩傑從八歲的孩子到二十歲的少女,十多年如一日地照顧養母,成為媽媽的脊樑。他們是中國最無私的孝心。

  孝,需要我真心誠意地實踐,綿延不絕的付出。那日,母親在電腦旁忙碌著,已經整整一天了。聽著鍵盤敲擊的噠噠聲,看著母親疲憊的雙眼,我忙又起身,再次端上一杯水,輕輕遞過去,說:“媽,喝杯水,歇歇吧。”母親的眼中頓時溢滿光華。每日起床,趁著朝霞,揹著古典詩詞,做著克服粗心的練習,看著父親隱隱的笑容,我暗暗地說:“爸,放心吧,我會安排好自己的事情。”我知道,孝是做兒女的一份責任。

  我思悟著孝道,也許我不能讓孝“通於神明,光於四海”,但一定可以讓它成為亙古不變的信念,根植於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不給自己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孝道作文600字 篇7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心並不需要用驚天動地的方式體現,只要真心實意地去感恩長輩,回報親人,便能使人的心頭感到點滴溫暖。

  一天晚上,我夢見姥姥走在一條小路上,離我越來越遠,我奮力拔腿去追她,可卻無濟於事,她慢慢消失在了小路的盡頭……

  “姥姥!”我驚醒了。原來是一場噩夢!姥姥聽見我的叫聲,連忙跑過來:“樂樂,怎麼了?”“沒什麼。”我漫不經心地答道。“哦!”聽到姥姥失落的聲音,我不禁看了她一眼,便愣住了。

  歲月像一臺石碾,從她額頭上碾過,留下了皺紋;時間像一桶顏料,倒在她頭上,留下了銀絲。從我記事起,我便一直由姥姥照顧,她為了我,被歲月摧殘得如此憔悴!可我卻不懂得感恩,經常嫌棄她做事磨蹭,說話囉嗦。我無地自容起來。我暗下決心,要彌補過失。

  第二天晚上,姥姥照例出去散步,算好了她回家的時間,我打好一盆熱乎乎的水準備為她洗腳。

  “叮咚!”門鈴響了。我馬上去開門,是姥姥!我趕緊把她迎進來,又輕輕地把她扶在沙發上坐好。緊接著,我又馬不停蹄地端來洗腳水:“姥姥,我給你洗腳。”

  她愣住了一下,隨即喜笑顏開地說:“好,好啊……”姥姥把腳伸進水裡,“姥姥,燙嗎?”“不燙,水溫剛好!”我握著姥姥的腳,仔細洗好腳心,又搓搓腳背,最後慢慢地揉捏起她那粗糙的腳掌:“舒服嗎?姥姥?”“舒服,真是太舒服了,我的好孫子啊!”姥姥笑著回答。我又拿出乾淨的毛巾,小心翼翼地擦乾她的腳。夜是那麼靜,我抬起頭,忽然發現,姥姥的眼角,閃爍著幸福的'淚花……

  “羊有跪哺之恩,鴉有反哺之情。”“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親人對我們付出甚多,索取甚少。我們也應懷著一顆孝心,感恩之心盡我們所能地去回報他們。

孝道作文600字 篇8

  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孝”的佳話不勝列舉,上至君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大都懷著一片“孝”心。

  焦仲卿是一位孝子。他臨死前徘徊不定就是因為記掛著年邁的母親,擔心她以後的生活。他深深懂得身為兒子的責任和義務,他的憂鬱正體現著一個兒子對母親的“孝”。

  孝,多麼溫馨的字眼。因為它,家庭更加和睦,社會更加和諧,國家更加團結。孝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份發自內心的毫無點綴的親情。“百善孝為先”,一切的一切都不如一個“孝”字來得真切感人。

  東漢時期有一個孝子叫黃香。他年幼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他的父親每天早出晚歸在外奔波,回來時十分勞累。黃香為了讓父親舒服一些,熱天裡總是用扇子先把父親睡覺的床枕扇涼。到了冬天,他就每每早早地鑽到父親冰冷的被窩裡用身體將其暖熱了再讓父親去睡,從不間斷。因此,他在12歲時已美名遠揚。

  古人況且如此。在我們這個文明的時代,更應如此才是。可是子不孝女不賢,父母親與兒女打官司的事層出不窮。這可能是法治社會的人的法制意識的“進步”吧!也可能是我們正在向奴隸退化――那奴隸主必定是金錢了。

  女兒因錢不夠把相依為命的父親送上法庭,兒女因對財產分配不滿意將孤苦的母親告上法庭……這些都是我們文明人作出的文明事。

  難道說社會進步了,文明發展了,父女母子之間的那份深情舊眼變質了嗎?難道幾百元的生活費就足以讓子女忘記父母當年的養育之恩,忘記該孝順父母嗎?難道親情骨肉之間,為了一點小小的利益,就該兵戎相見走商法庭嗎?這些現代化建設的驕子的所作所為真讓父母寒心,讓天下人齒冷!

  孝,不應該被金錢覆蓋,不應該隨著時間而流逝。它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孝道作文600字 篇9

  “天下無雙,孝子黃香”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更是每一個孩子應當做到的。這不,這個暑假我家每天午餐的鍋碗我承擔了,給媽媽分擔家務。

  "左擦擦,右擦擦......”我一邊哼著自編的小調兒,一邊勤快地洗著碗兒。總之,我對洗碗這種小菜一碟的事情是充滿興趣的。不信,你瞧我這般架勢:左手拿碗,右手抓著抹布,有模有樣地洗著。可沒想到是,我在中途遇到了一隻“攔路虎”:小花碗和我開玩笑,調皮地從我手裡溜到了水池裡,自個兒跳起了“水上迪斯科”。我生氣了,表情由晴轉陰,皺起眉頭,毫不客氣地拿起油油的小花碗,對它氣呼呼地說:“你不仁我也不義!"也許它害怕我了,便不再也不敢調皮地玩滑滑梯了。

  接下來,我就得接受媽媽的檢查了。原本我還以為可以得到一枚“洗碗勳章”。可媽媽的話如同晴天霹靂:“哦,這個米粒兒是怎麼回事?”我一下“囧”了,臉瞬間像魔術般紅成了大蘋果。我立刻拿起碗重新洗,這次,我比剛剛認真了許多,因為我想得到媽媽的認可。

  “哦,我終於再次洗完了!”我長舒了一口氣,轉過身去剛想叫媽媽,卻只見媽媽倚在在廚房門旁,欣慰地看著我,給了我一個愛的擁抱。

  “百善孝為先”讓我們用語言、用行動從小事情做起,向父母傳遞一份愛,表達一份孝心。

  專家點評:

  這篇作文寫得是幫媽媽洗碗的事,透過這件小事來寫孝順,文章語言幽默,結構條理,最後點出了“百善孝為先”的主題。文章略有不足的地方是沒有把幫父母做家務與孝順的關係交代清楚。

孝道作文600字 篇10

  俗話說得好:父慈子孝,家和事興。孝是做人之根,行事之本,所以古人以孝治國。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質,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孝呢?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說,幫他們掃地,幫他們洗碗,幫他們倒水。

  現在的我們正處於青春期,覺得父母最好不要管我。隨著我們慢慢長大,說話也越來越少。不僅如此,父母隨便說個幾句,我們卻覺得很煩,有時我甚至還和父母鬧矛盾呢。

  面對我們的不孝,父母卻是滿滿的包容,和期待。一位母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候動情地說:“我們做父母的其實特別希望孩子有幫父母做點事的舉動或者想法,哪怕只是倒一杯水,掃一次地,我們心裡都會感到特別的欣慰,甚至是特別的感動”。

  倒一杯水,掃一次地,有這麼難嗎?從小到大,父母為我們到了多少杯水,掃了多少次地?而我們真的忙到連做這些小事的時間都沒有了嗎?我們有多少的時間用在了玩手機上,用在了埋怨父母上?

  我們知道,小時候是誰細心溫柔的照顧你的,父母。他們喊過累嗎?不,沒有!他們只是用全部的心血呵護我們一點點幸福成長。

  長大成年後,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工作,那時候不可能陪在父母身邊了,倒一杯水,掃一次地,或許成了奢望。有人也許會說,以後我們可以把工作放一邊,回家陪陪孤獨的父母。可是,假如現在我們連倒一杯水、掃一次地都做不到,還能期望以後有這份難得的孝心。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弘揚我們的優秀品質,讓社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