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梵高傳》教案設計範文

《梵高傳》教案設計

《梵高傳》教案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 瞭解梵高是如何創作《吃土豆的人》的?

  2、 瞭解梵高的人格品質與成功的關係

  3、 從名人的成功得到的啟發

  教學難點:

  名人的人格品質與成功的關係匯入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時數:

  一教時

  1、出示梵高的<<向日葵>>。這幅畫的名稱和畫者知道嗎?這幅畫給你最初的或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因勢利導。

  明確:法國普羅旺斯的太陽又大又圓,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見不到這樣的太陽。它距離大地很近,而且直射,不但照亮也照透了世上的一切,也使梵高一下子看到了萬物的本質——燦爛的、蓬勃的生命本質。他不曾感受到生命如此的熱烈與有力!在那裡,他找到了一種既屬於陽光也屬於他自己的顏色——奪目的黃色。向日葵是一種吸滿陽光而茁壯開放的粗大花朵,是“大地的太陽”,而梵高把它作為自己的象徵。

  2、簡介梵高。(畫面)

  這樣一個對生活洋溢著激情的藝術家,究竟是怎樣取得如此驚人的成就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梵高傳〉,雖然是傳記文學〈梵高傳〉的節選,但我們依然可以管中窺豹。

  一、 速讀全文,嘗試概述文章。(300字左右)

  二、 嘗試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梵高創作《吃土豆的人》的過程)

  三、 畫面《吃土豆的人》。《吃土豆的人》被稱為如米勒的《晚鐘》一樣的經典名作,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證明這幅畫的價值。

  四、 這幅畫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創作出來的`?梵高是怎樣面對這樣的處境的?

  六、從本文對梵高創作的描述,你能捕捉到梵高的哪些資訊?

  七、梵高後來到法國,並在阿爾和奧維爾發病,最後病痛難忍而自殺。去世前一年多,他的病時好時壞,他只有抓住每一次發病前的“平靜期”來作畫。一年多他畫了二百多幅作品。我們來看有關資料

  1、 住房:七平方米,這個房子只有半張報紙大小的天窗。而他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裡,我也是無限空間的主宰者。

  2、 當他被貧困逼到絕境的時候,他說:“眼下我的畫還毫不值錢,但將來一定有一天,我的畫可以賣到200法郎一幅。那時我就不會對吃喝感到過分的恥辱,好象有吃喝的權利了。”他用一杯又一杯的咖啡灌滿一連空了好幾天的肚子。

  3、自我懷疑是一切還沒有成功的藝術家的最深刻的痛苦。他一直承受著精神與物質的雙重的摧殘。

  4、他寫信給弟弟說:面對一種把我毀掉的病,我的信仰仍然不會動搖。

  5、他相信福樓拜所說:天才就是長期的忍耐(梵高去世四十年後他的作品才被世人接受,他在世時僅賣出一幅畫,而1990年,他的《加歇醫生》以8250萬美圓的中標價創下有史以來繪畫拍賣最高紀錄。

  總結:從以上資料,我們分明可以觸控到梵高投身藝術的忘我境界和執著精神。梵高的一生充滿了世俗意義上的“失敗”,名利皆空,情愛皆無,貧困交加,受盡冷遇與摧殘。在生命的最後兩年,他與巨大而暴戾的病魔苦苦搏鬥,拼死為人間留下了藝術的最高與輝煌。所以說,真正的偉大作品,都是作品加上創作者的全部的生命。

  他的價值,不僅是他無與倫比的藝術,也是為藝術而殉道的偉大的一生。

  八、一部傳記就是一個冒險故事。世界上許多精力充沛的人在生活中展示了令人驚心動魄的奇特際遇。而人的壯舉,我想應該是和人的精神世界一樣激動人心。

  下面是一些關於名人的語句,我們從梵高看出去,看看,那些名人之所以為名人,都有哪些奇異的地方。

  1、貝多芬:幾個蒼蠅咬幾口,決不能羈留一匹英勇的奔馬。

  自由與進步是藝術的目標,如在整個人生中一樣。

  2、貝多芬的音樂是用痛苦換來的音樂。

  3、米開朗基羅:不朽的傑作是他一生血淚的凝聚。

  4、托爾斯泰的信仰:當一切人都實現了幸福的時候,塵世才能有幸福存在——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能傾心為公眾服務。

  5、美國亨利·托馬斯《大哲學家傳》:哲學家們儘管在表面上意見分歧爭論不休,但他們同先知一樣有著共同的基本生活目的——透過人類的合作為大家的幸福提供保證。

  6、楊絳:藝術家之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

  九、請同學補充你所知道的名人故事。(50字內概括)

  總結:我覺得,從骨子裡說,所有的“家”們都是理想主義者,或者說,理想才是成功的本質。他們能夠不畏懼任何外在、內在的困難,能夠在痛苦的黑暗中依舊執著,是因為他們始終對未來懷有信念。理想如燈,引領他們走過成功前最黑暗的道路,溫暖他們被悽風冷雨侵襲的心靈。我還認為,即使一個平凡者,他們能否獲得有意義的人生,也還是在於他是否能從容迎接明天。

  十、毛澤東曾說“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本單元我們學了傳記文學,並簡單介紹了傳記的寫法。昨天曾請同學選擇自己或本班同學寫一篇《××小傳》,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看是不是寫得到位。

  十一、總結(引導學生立足現實,用自己的言行書寫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