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四年級作文> 實用的四年級掃墓作文(精選27篇)

四年級掃墓作文

實用的四年級掃墓作文(精選2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掃墓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前後,老天好像開了眼似的,並沒有下起濛濛細雨。在清明這一天裡我們全家人去祭奠去世四年的太婆。

  太婆安葬在鄉下一座山裡,離我家大約有25公里。我們買好了蠟燭,香,供品和鞭炮。做在飛馳的汽車上,不禁讓我想起了太婆生前每天都給我做的疙瘩湯。每次放學回來都能吃到,我當時還說:“不是太婆做的疙瘩湯不是疙瘩湯。”每當我吃疙瘩湯的時候,總能看到太婆若有所思的看著我,我也笑呵呵的望著她。

  不久,我們來到了山上。把墓安在這座山上的人有很多,每個人都是一臉嚴肅和憂傷。是啊,在這種情況下,誰能開心得起來呢?我們用細細的樹枝捆綁成一個迷你小掃把來掃墓,爸爸掃墓,我和媽媽一起在折錢紙,我們把一些供品放在太婆的墓前。媽媽給太婆上了三根香,還燒了些錢紙,嘴裡唸叨著:“奶奶,一定要保佑欣怡學習成績好,保佑全家人身體健康。”太婆這一生都在辛苦,我一定要認真學習,不辜負太婆,讓太婆在下面能夠開心。

  一陣清風吹來,爺爺落下了幾滴眼淚。開飯了,我蹦達蹦達去夾我最愛吃的香腸,可是奶奶把我叫住了,把香腸等好菜夾進了一個碗裡,把那個碗,放到了太婆的墳前。我就要湧出來的話語被奶奶的這個舉動化解了。吃完飯我們開著車回家了。

  再見了太婆,您那慈祥的面孔和那美味的疙瘩湯,我永遠不會忘記!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2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清明的腳步聲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而至,學校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

  下午一點半,集合完畢,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向烈士陵園出發。中午的陽光是出奇的好,照在水面上像是撒一層碎金。路邊,野花開得格外燦爛,河面,上來來往往的船隻忙碌著……

  漫長的行走後,我們終於來到烈士陵園。高高的大門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莊嚴而又蒼白。園內,除我們這些學生,似乎並沒有其他什麼人來過。同學們停止打鬧,自覺地安靜下來。待前批學生撤走後,我們站到前方,高大的墓碑矗立著。我昂起頭,仰望著它,似乎看到當年那些先烈們奮勇殺敵、不顧安危的情景。低下頭來,已是思緒萬千。這時候哀樂響起,每個人都低下頭,聽著那悲傷的音樂,我也似乎聽見當年那些烈士們的戰友在墓前的哭泣聲。

  簡單的儀式過後,我們走上臺階,去瞻仰烈士們的安息的地方。墓碑冷冰冰的立著,上面鮮紅的名字顯得格外剌眼。許多年以前,他們,或許還是一個個熱血青年,或許還想著怎樣報效祖國吧,我這樣想到。跟隨著隊伍,我行走在他們的墓前,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正是因為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也許我們無法體會戰火紛飛的時代的艱辛,但我們明白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繼承和發揚先烈們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

  烈士陵園門口,我回頭遙望,此時的它,又恢復往日的寂靜。“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但願在清明之際,還會有更多的人記得來看看這裡的他們——為國家、為社會奉獻自己的烈士們。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3

  今年的4月3日,在那個大雪紛飛的早晨,我們四年級全體同學和老師,去為那些光榮犧牲的先烈們進行了一次難忘的掃墓活動。

  老天的臉變得異常的烏黑,鵝毛般的大雪像刀片似的刮在我們凍得通紅的臉上,風“呼……呼……”地颳著,看來他老人家似乎也為這些先烈們在哀念。

  我們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邁著沉重的腳步,慢慢地來到了烈士陵園。我們來的還不算晚,儀式就剛好開始了:首先是教育局的領導們講了一些對先烈們敬仰的話語,之後軍人叔叔們把花圈放到先烈碑上的臺子中央,而後就是我們全體同學們為先烈們默哀三分鐘……這三分鐘對於我來說,未免有點短暫。因為這讓我想起了沒有解放之前人們的生活情景:那時人們穿的衣服是多麼的破爛,真是叫苦不堪,有口飯吃是多麼不容易呀!就是因為戰爭,常常把人們溫馨的家園破壞得慘不忍睹,妻離子散,無家可歸。而那些先烈們,正是為了我們的美好生活和幸福未來,在滿是鮮血的屠刀面前視死如歸,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先烈們,您們真是太……”“哀唸到此結束……”主持人宣佈。“唉,竟然會有這麼快呀!”我想了想,“那好吧,只能進行送白花儀式了。”

  為什麼同樣都是英雄,卻有著不同的“待遇”呢?

  儀式結束了。我們才意識到自己的身上落了一身的雪花。我們一個個站在雪地裡成了“雪人”,凍得直髮抖,但對於先烈們吃的那些“苦”,這當然不算什麼了!

  回到了學校,我的心啊,久久不能平靜……還在想著先烈們的英雄事蹟。如果不是您們,就沒有了現在的和平年代;如果不是您們,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如果不是您們,就沒有我們今天朗朗的讀書聲……

  同學們,我們以後一定要奮發圖強,爭取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努力為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4

  吃完最後一塊麵包,喝完最後一口可樂,我疲憊地閉上了眼睛,在車裡睡著了。沒一會,我做夢了,夢裡依然是春遊的畫面。

  我們春遊的第一站是祭掃奉化烈士陵園。獻完花圈,默哀完畢,我們去參觀了烈士事蹟陳列室。原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這些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還來的。

  從烈士陵園出來,我們跟著帶隊的老師向中山公園走去。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奉化中山公園。我們從後門上了山,路兩邊綠樹掩映,鳥鳴聲聲。老師先帶領我們進了總理紀念堂,那是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地方。不過,那天裡面佈置了一些書畫作品,其中還有一副作品是董老師和鄭老師他們兩個的老師寫的呢!

  離開總理紀念堂,我們拾級而上,來到了鐘樓。鐘樓是民國時期的建築,陽臺的立面上“中正圖書館”五個工整的大字彷彿在告訴我們這座樓的歷史。走進鐘樓,裡面有一股特別的氣息,像久藏的書散發出的幽香,董老師說,這是歷史的味道。當我們站在二樓陽臺上的時候,董老師指著陽臺右側的一排房子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現代文學大師餘秋雨曾經在那裡住過一段時間呢。”餘秋雨?我好像聽喜歡看書的媽媽說過,寫過《文化苦旅》。

  出了鐘樓,我們沿著山道來到後山排排坐下,拿出攜帶的零食邊吃邊聊,享受這難得的休閒一刻。

  十點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中山公園。這半天,令我難忘。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爸爸說清明節要回老家掃墓,掃墓是寄託對已故親人思念的一種方式,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

  今天的天氣晴朗,暖烘烘的太陽照在身上舒服極了。一大早,我就準備跟爸爸回老家掃墓了。爸爸擔心國道會擁堵,就走了一條小路,估計是很多人都覺得國道會堵都從小路走,所以小路也有一點堵。但很快我們就通過了擁堵的地方,我們從京杭大運河河堤上經過,河面上有許多又大又長的船隊,河邊金黃的油菜花成片的盛開著,散發出一陣陣沁人心扉的香味。

  掃墓的地方是一片田野,爺爺已經早早的就在等我們了。爺爺拿著事先準備好的金元寶和紙錢,帶著我們穿過一片雜草叢生的田野,來到了墓地,這塊墓地裡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墓。要不是爺爺帶著我們,我們肯定不清楚是要掃那座墓了。爺爺望著墓碑一言不發,我和爸爸也默默地站在一旁,這是太爺和太太的合墓。我們把金元寶和紙錢放在墓前,拿出先準備好的打火機,將它們點燃、燒盡。然後我們依次向太爺、太太的墓碑恭恭敬敬的鞠躬,祈禱他們保佑我們全家。

  掃墓不一會就結束了,臨走前,我望著墓地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多麼希望太爺、太太在天堂過得幸福快樂啊!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充分表現了清明節的情形。記得去年清明節時,下起了毛毛雨,爺爺再我很小時便中風了,因此我對爺爺的記憶,是生病的爺爺,只從照片中看過爺爺健康的模樣;雖然知道不可能,但是我還是希望爺爺還能健康的活在世上。

  去年掃墓時,我們買了一些漂亮的鮮花,放在爺爺的墓上,我們也燒香、紙錢;結束之後,我們就去聚餐。

  另外關於“清明”的由來,是因為太陽剛好走到十五度的位置,使得萬物潔淨,天清地明,因此被稱為“清明”。掃墓可分成兩種儀式,一個是“掛紙”,另一個是“培墓”;“掛紙”就是用小石子或磚塊,把長方形的色紙壓在墳墓上,表示已經祭拜過了。

  “培墓”,是修墓和祭拜。大部分人相信,祖先的墳墓就像活人的住屋,如果不清理,為人子孫的',也會不忍心的!因此要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裡,把祖先的墳墓好好的清理一下;也有人喜歡趁著風和日麗的良辰美景,出外欣賞藍天白雲以及美麗的草原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在三月天時,先祭祖、掃墓,接著去春遊踏青,有多麼愜意呀!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7

  清明節這天,天氣分外晴朗。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和哥哥叫醒,讓我們和大人們一塊去給姥姥上墳,順便感受一下山裡的春天氣息。

  吃過飯,媽媽把給姥姥、姥爺上墳的香和紙都準備好了,爸爸開上車載著我們就出發了。車大約走了半小時,就來到了大姨家,因為姥姥的墳就在大姨家的附近。

  一下車我就聞到了一股股濃香的泥土氣息,我不由得張開雙手,仰望天空。啊,大山裡多純多美呀,山是那樣高,雲是那樣白,天是那樣藍,連院子裡的梨花也是那樣的鮮豔,不像城市那樣,每天都是濃煙滾滾,像剛刮過大風一樣烏煙瘴氣。

  不知不覺我們一大家人就來到了墳頭上,舅舅在每個墳頭上點上香,擺上供品,我們都一一磕了頭,媽媽眼裡飽含著淚水說:“媽媽、爸爸,你們沒有福氣,早年就去世了,如果能活到現在,就能感受到社會溫暖,生活的美滿了,出門就打車,說話有手機,該多好啊……”說著說著,淚水奪眶而出,我看見了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淚。

  原來清明節掃墓是這樣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的。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8

  今天,我們去賀嘉山給奶奶掃墓。外面下著密密的細雨,瀰漫著一層濛濛的霧。又一個清明節到了。

  我們上了車,準備去賀嘉山掃墓。在路上,雨還是不斷的下著,全家人都嘆著氣。不禁讓我想起一首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一路上圍繞奶奶的話題連續不斷。我不禁想起過去。奶奶不知為我們付出了多少愛。記得她給我們包包子、包餃子;記得她在燈下為我們趕織毛衣;記得夏日裡為我擦拭汗水,為我打扇去熱......“奶奶,對我們真好!”我無比懷念的說。爸爸媽媽也語重心長地說:“奶奶為我們付出的怎麼多,雖然她離開了我們,但她對我們的愛已深深烙印在心中。

  我們走到奶奶的墳前,我們一起認真的清理了一下墳墓,擺上獻品。墊上布,虔誠地跪在布上給奶奶磕頭。希望她在天堂裡,開開心心的!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從內心感悟:愛是人間不可卻少的,奶奶教了我們怎麼正確地面對人生,而我們在做的是活得更好,讓她少一份牽掛。

  掃完墓,我們又坐車回家了。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9

  星期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的同學去八寶山革命公墓去掃墓。

  在去的路上我在想革命公墓一定很安靜吧,長輩們都在休息呢,一定是。那墓碑又是什麼樣的呢?有多大呢?人一定很多吧?我正想象著呢,“賀宇彤,到了。”一名同學興奮地叫到。“這麼快?”我們整體迫不及待的小跑進去。

  哇……一進去,馬路兩旁都是高大強壯的樹,哦,我知道了,這些都是紀念革命戰士的,雖然他們犧牲了,但他們永遠都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像這些大樹一樣挺立著腰板。他們永遠都活在我們心中!

  再往裡走,就是一些花花草草了。到了!哇……這麼多墓碑,咦?那有一塊好大的墓碑,那是任弼時爺爺。原來那就是我們要舉行儀式的地方呀。

  我們的儀式快要結束了,有一位阿姨走上來了她是為我們講說任弼時爺爺的故事,對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後背有著兩個拳頭般大小的窟窿時,他也堅持工作,他真是一名熱愛工作保家衛國的好戰士。然後董老師提示了一下:就在這附近看看,別走遠了。我們的組長帶領我們參觀。我們大概的記了記,有楊得志將軍,有蘆光祖將軍……

  我們在回憶歷史的課堂上離開了革命公墓。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10

  今天,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在學校東側的宣傳欄前排好隊,準備祭掃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

  當主持人劉琪站在紀念碑前宣佈祭掃抗戰陣亡紀念碑真是開始時,所有同學的心都繃緊了。

  第一個環節——唱對歌。萬鑫戴著麥克風,站在紀念碑前,大聲地領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一首激昂的隊歌,讓我們一個個熱血沸騰。

  緊接著,我們開始默哀。同學們一個個低著頭,一言不發,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我在這鴉雀無聲的會場,彷彿回到了戰火紛飛的年代。頃刻間,我的腦海裡浮現出彭士量將軍帶領士兵衝鋒陷陣的情景,我看到了王爾琢參謀長主機叛徒的艱苦畫面。此時此刻,空氣好像完全了凝固了,氣氛更顯得莊嚴肅穆。

  “現在,請少先隊員代表敬獻花籃。”隨著主持人的一聲令下,我們班的唐銘夢和胡穎同學輕輕的抬著花籃,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向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她們彎下腰,把花籃輕輕地放在紀念碑的前方。“請各班獻花環!”閆宇聽到指令,舉起我們親手製作的花環,放在紀念碑前,莊嚴的敬了一個隊禮。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這個追憶親人,緬憶親人的節日裡,我們全校師生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莊嚴的烈士陵園掃墓。

  天陰沉沉的,風呼呼的瓜著,地上溼漉漉的,彷彿老天爺都在為烈士們而感到傷心。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烈士陵園。來掃墓的人很多,有其他學校的小學生,有機關部門的人,還有司法部門的人員。我們靜靜的張在外面,聽裡面的人宣讀入黨誓詞。

  走進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人民英雄紀念塔上的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雄渾有力的大字,就好像是烈士們的精神在鼓舞著我們。

  掃墓儀式開始了,聽著主持人的演講,我彷彿看到了戰火紛飛的戰場,烈士們英勇奮鬥、臨危不懼。我知道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它是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刻苦努力,天天向上,用好的成績來報答烈士們。

  我們參觀墓碑,有的還沒有名字。在烈士事蹟陳列館裡,是烈士們的照片和事蹟,還有他們的生活用品。

  從陵園出來,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用好成績來報答他們。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12

  那是今年的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給自己的祖先祭祖和掃墓,我家也不例外,外婆和媽媽早早地就準備好東西,有鮮花,有水果,有外婆折的紙元寶,還有各種顏色紙剪成如長長帶子形狀的東西。

  早上,我們吃過早飯就把準備好的東西搬上了車,一起去公墓。到了公墓,已經有好多人在掃墓了。我跟著長輩們來到了先祖的墓,這時外公拿出一塊乾淨的毛巾在擦墓,一邊擦一邊小聲地在說著什麼。我好奇地走過去聽,外公在說:“清明到了,孩子們都回來看你們了,讓先祖保佑孩子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媽媽和外婆把準備好的花,水果等東西都放在碑前,我們就開始磕頭了。所有人都磕好後,爸爸和外公就拿著紙元寶去公共燒紙的地方去焚燒。聽媽媽說這些紙元寶是燒給祖先們的“錢”。做完這些,我們就和先祖們作揖告別。

  回去的路上,我問爸爸:“為什麼要掃墓啊?”爸爸說:“做人不能忘本,不管在哪裡也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一路上,我一直想著爸爸說的這句話,更加堅定了要好好學習,將來更好的奉獻社會,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13

  今天是清明節,既然是清明節,自然要去祭拜先祖。

  不知道是不是清明節的緣故,這天早上,天上飄著濛濛細雨,使我內心憂傷。我被爸爸從被窩裡一把拉了出來,吃了早飯,我們乘坐了一個半小時的車回到老家,到附近的商店買了香紙、祭品和酒等,扛著鋤頭去掃墓。

  我們一路隨著山勢,沿著泥濘的小路向前行。一路上的花花草草我都無心觀賞,鳥叫聲、蟲鳴聲,我也無心聆聽,一心只想著早些到達目的地。

  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著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傷。站在一旁等爸爸鋤完草,又在墳上添了一些土,我們拿出紙錢壓在石碑上面,將其他剩下的紙錢灑在墳上……爺爺去世的時候,我正好趕上期末考試,對於爺爺的一切情況我都不知曉,過後聽爸爸講爺爺個子高高的、瘦瘦的,而且很疼我……可惜這一切我只能聽別人告訴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緬懷先輩,令人忍不住悲嘆。這其中蘊含了許多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他們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親人的懷念了!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14

  這天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奶奶,表哥一起去月山給爺爺掃墓。

  我為解除行車的寂寞,帶了一本《腦筋急轉彎》,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的,真高興啊!

  到了爺爺墓前,我抄起掃把,把墓上的乾草掃了出去,可有的粘在上面,我就用力了,掃了幾次,才掃乾淨了。這時,爸爸和奶奶點燃了蠟燭和香,插在了墓前一塊凸出石頭上。我們燒起錢紙三張一疊,光滑的一面在外面,我先折了一些,再一起放進火堆裡。呼呼!燃燒產生了聲音。我們又輪流用一個塑膠袋墊著,給爺爺拜了拜,奶奶在一邊唸唸有詞。……

  掃完墓後,我們去摘松針。奶奶說松針能治各種各樣的病,但樹要有三米以上,松針的分岔為三根的為佳品,四根為精品,無根以上為極品。

  我看到一棵大約五,六米高的松樹,便跑過去,尋找三根以上的岔,可我看見上面有好多蟲子似的東東,不敢拿,爸爸過來了,還拿了兩個麻袋,我就問:“爸爸,樹上那些是什麼啊?花嗎?”“恩,是花吧。”我聽了,就去摘,爸爸又說:“不過……”我聽見了,尖叫一聲,把“蟲子”扔了。“什麼嘛,嚇死我了!”我說。“哈哈哈!”爸爸笑著說:“你的膽子怎麼這麼小啊!”……

  最後,我們裝了一大一小兩個麻袋的松針,回家了……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在去外婆家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上,無一沒有不感到悲痛傷心的人。

  到魂山了,大人們有的插花,有的放爆竹,還有的在燒香……一切都準備完備大人們指揮我們一個接一個的祭拜,並在一旁唸叨著什麼。

  那清明節是怎麼由來的呢我有些不解,只好去請教大人原來是這樣的呀!相傳春秋戰國時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追隨,追隨他的臣有一個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昏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已腿上割了一塊肉煮給重耳吧。後來,重耳做了君主,對臣子大加封賞,卻唯獨忘了介子推。後來晉文公(重耳)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可介子推揹著老母走進了綿山,有人建議大火燒山,只留一條路,逼介子推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不見介子推出山,晉文公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老柳樹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

  清明,是令人心情沉重的,也是令人傷心的,但清明節的禮儀卻是傳統的,我們應該學習長輩們的優點,併發揚光大。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1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魄。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到於塘,給祖父,祖母掃墓。

  我們乘著汽車,趕往於塘,一路上我們聊著天,看著窗外的景物,車窗外金黃的油菜花,遠看就像一片金黃色的海洋。風一吹,油菜花像波浪一樣蕩起了一層層美麗的波紋。我們還看見了一座座房子,還有一些小賣部,那裡有一些雜物和掃基的工具,比如掃帚,錢紙,香,蠟燭

  看到這些東西,我情不自禁地問:"爺爺紅炮有什麼用?"爺爺不緊不慢地說:"紅炮是告訴祖父我們來過。"我一聽雖然恍然大悟,但是還是半信半疑。

  我們到了於塘,朝墓地趕去,穿過一片茂密的竹林,這裡的竹林有鳥兒,有竹筍,有青草,到家一片綠色的景色。我們到了墳墓前,我們拿著掃帚,二話不說認真的掃起來,不一會就掃的一塵不染,我們把香和蠟燭插在香爐上,一點火,蠟燭上有一團小火焰,香的上面有一個小亮點,我們屏息凝視,跪在地上,一拜,二拜—這次清明節,讓我體會到,時間過得真快,我們真得要好好的珍惜身邊的親人,不知什麼時候他就在你眼前消失了!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17

  清明,學校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緬懷那些為國捐軀的先烈們。

  我們來到烈士陵園,掃墓有七八個步驟,首先領導講話,然後獻花圈……到了第四步驟,我們靜靜地默哀三分鐘。這一刻,我彷彿感受到了革命烈士們一顆子彈一顆子彈消滅敵人的歡快心情。然而,我也感受到了敵人的子彈穿過我們戰士的心臟時,其它人痛苦的心情……第七個步驟,我們開始參觀烈士陵園,看著紀念碑上一個挨一個,密密麻麻的小字,心裡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心裡感嘆到:“先烈們能為國捐軀,為人民拋頭顱散熱血,那就是愛國。我們的愛國和他們的愛國比起來,顯得多麼渺小。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成為國家棟梁,為祖國貢獻我們的青春。”現在,我們踏上了“愛國的征途”。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們有忠心耿耿的子民,我們有不畏風雨的堅強品格!崇高精神!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不能讓他們用鮮血換來的和平消失了!我們要讓中國走進世界,發揚光大!我們不畏風雨洗禮的精神,革命先烈的愛國精神永遠銘記在我的心田!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18

  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先人、掉念逝世親人的日子,爸爸和媽媽決定帶我去跟外公掛清。

  我們到商店買來清明條兒、香、蠟燭、紙錢和鞭炮,掛清的東西準備好後,我們便搭公共汽車來到外婆家。來不及進門,我們就來到埋葬外公的墓地。外公的墳在一個山崗上,四周都是油菜花,站在這裡可以眺望遠方的風景,我想外公葬在這裡一定不會寂寞吧。我來到墳前虔誠地跪下來拜了三拜。拜完外公後,媽媽把清明條兒用石頭壓在外公的墳頭,用打火機點燃了香蠟和錢紙,她一邊燒著錢紙,一邊唸唸有詞,不一會兒眼睛便噙滿了淚花,我知道媽媽想起了外公,心裡很難過。爸爸把鞭炮繞在墳上,當我們要離開的時候,爸爸點燃了鞭炮。陣陣鞭炮聲,讓我想起了外公生前對我的關心,是外公教會了我走路,是外公教會了我怎樣做人,是外公教會了我怎樣交到好朋友……想起這些我不由得鼻子一酸哭了起來……

  外公,每年清明我都要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給您掃墓,希望您在九泉之下安息,並能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19

  清明節,我們全家一起回老家給爺爺掃墓。他知道,清明一到,他的兒孫們就要來看望他。

  爺爺的墓在石丫山,石丫山不高,卻清幽靈秀。爺爺在的時候就相中這塊風水寶地,常撇著嘴道:“有福之人山上擱,我老了,你們就把我送到這山上去。”那天,下著小雨,真像杜牧所寫“清明時節雨紛紛”。我們走在彎彎曲曲的田間小路上,一眼望去,一山連著一山,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山上有桃樹、李子樹、櫻桃樹,都開花了,簡直是花的海洋。一陣春風吹過,濃濃的花香撲面而來,為這清明添了幾分清新之氣。我們到了爺爺的墓前,把早已從城裡買來的祭祖用品,放在爺爺的墓前。只見爸爸先把“青”(一種白紙做的長幡)掛好,再把香和燭點燃,插在墓前。爸爸帶著我們一家人給爺爺磕頭,最後燒紙錢。一邊燒還一邊不停地念道:“爸,我帶妻兒來看您了……”我不知道爺爺是否能聽見爸爸的話,是否能用上香、燭、紙錢,但這些都飽含著我們對爺爺深深的思念。細雨綿綿,爺爺墳前的樹枝輕搖,它們也都為這濃濃的親情動容了吧!“青”掛在墳頭,紙灰如白蝶在風中翩飛,墳頭上的雜草已被清理。

  爸爸說,再給爺爺磕個頭,明年再來見他。“對!我們明年來看爺爺!”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2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到清明節,我就會想起這句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烈士陵園。

  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後,高大的烈士紀念碑聳立在我們眼前,顯得無比莊嚴。我和爸爸媽媽獻上了小白花,深深地三鞠躬,表達了對他們的敬仰之情。只見高聳的紀念碑上面寫著“烈士們永垂不朽”,這是對烈士們最好的評價。這時候,我不禁想起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怎樣來的,是他們的用生命換來的,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們出生在和平年代,想象到戰士們舉著一把把槍、一把把刀,一看就知道戰爭多麼激烈,我發自內心向他們致敬!為了建造新中國,推翻舊社會,他們奉獻了許多,得到的很少,他們還沒有來得及享受生活便悄然離去。我想,那些為了國家利益而犧牲的烈士們,雖然生命逝去,但精神永存!為了我們美好的家園,願意放棄一切,難道會有誰做出比這更偉大的事情嗎?

  我們一定會看見自己的不足,我們是祖國新一代,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他們為我們奉獻了許許多多的先烈。

  難忘的清明節,我們必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21

  清明節到了,我和媽媽、奶奶、爸爸、大伯一起去壽縣掃墓。中途,我和媽媽在城裡下了車,媽媽說要帶我去觀賞一下壽縣的古蹟。爸爸告訴我:壽縣城歷史悠久,是古代楚國的國都,相當於中國的北京,那裡也是奶奶的老家。

  沿著長長的雲梯,我們登上了氣勢雄偉的北門城牆。北門古時候叫靖淮,我們在城牆上看到了無樑廟、劉仁贍紀念館,我還發現了一隻石龜,身上還馱著一塊厚重的石碑。經過查詢資料,我們才知道那石龜的名字叫:贔屓,形似龜,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六,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

  接著,我們坐上人力三輪車,來到了壽縣博物館。那裡一共有四個展廳,裡面展覽著珍貴的文物。有精緻的瓷器,有鋒利的古代兵器,還有歷代名家的書畫作品。

  博物館對面就是孔廟,是後人用來紀念孔子的地方。媽媽告訴我,孔子是春秋時期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廟的大殿前有兩棵千年古樹——銀杏樹,雖飽經滄桑,仍枝繁葉茂。

  短短半天時間的遊覽,讓我感受到了古城壽縣的魅力,以後有時間我一定還要再去!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22

  清明,給人的印象是細雨紛紛;清明,給人的印象是淡淡悲涼;清明,給人的印象是絲絲憶念;清明,給人的印象是哀愁和思。

  就在這天下午,我們全家人來到了爺爺的陵墓。就在這個時候,突然下起了一陣傾盆大雨,雨點一滴一滴的落在我們身上。“剛好我們有帶雨傘。”我說。當我們祭拜完爺爺之後,便接著為爺爺的陵墓上裝點著許多五顏六色的紙花。

  到了燒紙錢的時候了,為了將火苗點燃,不得不用雨傘把紙錢和打火機遮住,可還是點不著。突然,一位熱心的叔叔問媽媽:“要不要用我帶來的燒烤點火器?”媽媽回答說:“好啊,謝謝您。”用叔叔的點火器果然行得通,一下子火就燃起來了。

  當燒得快完時,火焰慢慢地變小了。本想再找那位叔叔借一下點火器,可是那叔叔已經掃完墓回家了。只好繼續用那個土辦法——用打火機,可只點出了一點點的,一下子又滅了。爸爸說:“直接這樣放著吧,那些紙錢都已經被雨淋溼了,點不著火了啊。”就這樣,我們放完鞭炮就回家了。

  雨還在下著下著,懷念爺爺的心還在懸著懸著……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2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山上給我們的祖先掃墓。

  我們準備好各種水果、板鴨、茶葉等貢品,帶上掃墓的工具。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就出發了。

  我們來到山腳下,映入眼簾的便是穿著厚厚的衣裳,戴著皇冠,像特有尊嚴的國王一樣的竹筍,還有身穿綠襯衫,長著濃密綠頭髮,好似竹林國公主的竹子。我們一來到這,便陶醉在這景色如畫的竹林中了。

  我們走了一段艱難的山路,終於找到了我爺爺的墓。呀!爺爺的墓附近落滿了許多金黃的落葉,邊上還長滿了許多雜草,我心想:看來爺爺的‘家’真的要進行一次大掃除了。我們立馬拿起掃把,把附近的落葉雜草清理乾淨。我站在爺爺的墓前,心想:“爺爺在天堂,一定生活得無比幸福吧。”

  我們先將水果等食品擺放在墳墓前,再倒了茶及酒水,然後燒了許多的紙錢,最後依次向爺爺的墓碑鞠躬。每個人的臉色凝重,都沉浸在思念之中,淚水似乎要奪眶而出了。我們向爺爺訴說著家裡的新變化,分享著我們的喜悅。

  掃完墓,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墓地。希望爺爺在天有靈,讓我們家生活幸福,萬事如意,而且能讓我能每次考試逢考必過。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24

  4月2日這天,天氣很晴朗,但是我的心情卻無比沉重,因為我們要跟隨劉老師一同去郾城烈士陵園掃墓,祭奠革命先烈。

  一走進烈士陵園,我們就看到了一座座墓碑站立在蒼松翠柏中,株株蒼松翠柏襯托出烈士們永垂不朽、萬古長青的高貴品質!墓碑前擺滿了鮮花,一束一束的彷彿在訴說著悲壯的過去。我們也獻上自己製作的小白花,表達我們的哀思之情。

  在革命烈士紀念館,校長給我們講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這時,低沉的哀樂響起——默哀開始,全場鴉雀無聲,同學們都默默的低下頭,心裡無比的悲傷。我不禁心如潮湧:”像革命烈士這些視死如歸、一心為祖國效力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真是我們的好榜樣,我一定要向他們一樣為國家做出偉大的貢獻。“

  離開烈士陵園後,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裡還久久不能平靜,我的眼前總能浮現出那些革命先烈們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奮力殺敵的一幕。是啊,他們為了我們今天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讓胸前的紅領巾更加鮮豔。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25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因此,清明節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之時,正值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清明節還有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26

  4月5日——清明節。爸爸說,清明掃墓,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媽媽說,天清地明,春暖花開,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爸爸的話我聽不懂,媽媽的話也很難理解,但是我很想去春遊。就這樣,我們全家開車回老家掃墓去了。

  到了老家,爺爺已經準備好了很多掃墓用的祭品:雞蛋、鞭炮等,不一會,我們就出發了。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爺爺一邊吩咐爸爸媽媽幹活,一邊向我們介紹老祖宗的一生,等爺爺說完,爸爸媽媽他們也清理好了墳墓的四周,拜祭就開始了,爺爺先把吃的放到墓碑前,然後點上蠟燭,再倒祭湯,等這一切弄完後,爺爺讓我們排成一隊,一起向老祖宗鞠躬。之後,爺爺還讓我們拜祭長期站在一旁守護墓地的石碑,爺爺說這是表達慰勞,感恩的意思。我覺得這一切都很有意思,最有意思的是:拜祭完後,爺爺讓我們圍在墳墓的四周吃雞蛋,讓我們把雞蛋殼撒在墓地上。我好奇地問:“爺爺,我們怎能吃老祖宗的東西呢?”大家聽我這麼問都笑起來,爺爺笑著說:“這是表示生生不息的意思。過去很有很多小孩會來要糖果吃呢,如果來的人越多,就表示這家人日後將發達。”我說:“原來掃墓也有這麼多的知識啊?回去我一定考考我的同學,看他知道的有沒有我多。”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27

  今天是四月四日,清明節。

  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刷牙、洗臉之後就吃早餐。吃完早餐我來到了大客廳,這時,奶奶已經把祭祀的食品做好了。有飯糰、發糕、雞蛋、大蝦、墨魚和豬肉。聽奶奶說:用墨魚祭祀祖先,子孫後代都會識字識墨,將來能出人頭地呢!我聽了暗自歡喜。

  等奶奶收拾好香、寶和紙錢之後,我們一家就出發了。很快,我們就來到了墓地,大人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墓地清除雜草,接著再給墳墓添土。我們小孩子則在大人的指點下,給墳頂和墳手壓紙錢,我爸爸親自給祖先上香和點紅燭。做完這些,奶奶就在祖墓前擺上祭品,並叫我們逐個給祖先下跪、磕頭,並許下自己的心願。當輪到我跪拜時,我在心裡默默地說:感恩祖先庇佑,我要認真讀書,將來做一個有出息的人。最後大家圍在一起一邊燒紙錢,一邊吃雞蛋。奶奶還叫我把雞蛋殼扔到墓頂上去呢!爸爸把鞭炮放在墓碑前點燃,鞭炮劈哩啪啦響著。我想:在另一個世界,祖先們看到家人平安幸福地生活,一定很欣慰吧!

  今天掃墓雖然有點累,但我好像長大了,因為我懂得了讀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