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書信> 海絲文化書信600字

海絲文化書信

海絲文化書信600字

  海絲文化是指海上絲綢之路的城市的文化。 下面是相關的海絲文化書信600字,歡迎欣賞與借鑑。

  海絲文化書信600字【篇一】

  泉州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泉州成了世界多元文化在中國的彙集之地。於唐時,它是世界四大通商口岸城市之一;於宋時,它是東方第一大港。而這些,足以說明泉州作為海絲之路起點的意義和優勢,以及泉州作為海絲之路起點的貢獻。正因如此,泉州成了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而在中華燈謎文化發展的歷史上,泉州同樣也貢獻不小。對古代燈謎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王安石與好友呂惠卿對謎的故事。王安石所作的“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與呂惠卿所作的“東海有一魚,無頭又無尾。更除脊樑骨,便是這個謎”,雙雙成為膾炙人口、傳誦至今的宋代燈謎佳作。而後者更是見之著錄的最早一條由泉州人創作的燈謎。

  由於呂惠卿生前積極推動熙寧變法,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因此屢遭以司馬光為首的守舊派詆譭和攻擊。呂惠卿死後,《宋史》將其列入“奸臣列傳”,大肆歪曲、貶低其所作所為。後世連其著作都遭毀沒,導致今人不僅對呂惠卿知之不多,連不少公開出版的謎書都將他的姓氏弄錯,甚至將其名誤作“王吉甫”(呂惠卿字吉甫,正確的名稱應為呂吉甫)。

  有感於此,筆者查閱了相關資料並進行實地查訪,試圖向讀者介紹這位歷史上最早、也是知名度最高的泉州謎人。

  海絲文化書信600字【篇二】

  2007年,我國成功打撈出充滿神秘色彩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2014年,在位於廣東海陵島的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裡,在水下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號”,經過整體打撈、淤泥清理,諸多“海絲路”遺留文物終於重現人間。這些發掘出土的文物中包括了大量產自德化窯的宋瓷和國內傳世不多的德化窯大盤,全部出水文物80000餘件中德化瓷器佔到20%之多,以絕對優勢證明了泉州陶瓷業的曾經和輝煌。其中作品上印有花紋的多達20多種,荷花紋、牡丹紋、菊瓣紋……大量的富有西域色彩和樣式的德化瓷器中國白更是見證了,古時德化制瓷業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淵源。

  德化瓷器承載著泉州宋元時期“海絲”的繁榮盛景,作為“海絲”貿易的重要的瓷器,揚帆海外數百年。那麼,深藏閩中大山中的大量德化瓷是如何運出山外的呢?2014年,德化組織相關部門在毗鄰城關的高陽村通往永春吾峰的山路中發現一條古驛道——瓷幫古道。經專家證實,這就是德化早期外銷瓷器的必經之路,始於德化,終於永春縣許港,全長27.5千米,其中,途經高陽村的路段長約4000米,約佔全長的1/7。古道雖是驛道,但其陶瓷的元素和意義所佔份量更多,千百年來,深藏閩中大山中的大量德化瓷,就是沿著瓷幫古道,透過肩挑手背扛運出山的,經永春乘船順流而下,直抵南安、泉州,有的再裝上泊於泉州港口的遠洋船舶,走上“海上絲綢之路”的漫漫旅程。元二十七年(1290年),馬可波羅一行從泉州沿古驛道,經高陽村到德化考察,著有《馬可波羅遊記》一章“泉州港與德化市”,詳細記載了沿路陶瓷生產狀況及沿路所聽到的閩南話。

  悠悠古“瓷道”,由青石板砌築,遇水搭橋,逢山鋪梯,蜿蜒錯落地分佈於高陽的山嶺田野間。沿著古道一路向上,瓷片、陶片、少數青花瓷脆片清晰可見,石板上,光滑的石面上留下“堵槌”(閩南話就是省力棍)深深的痕跡,有的被磨得順滑,表面尚有明顯的凹痕,呈橢圓,這是以前挑夫們途中使用“堵槌”留下的印跡。據有關資料顯示和老挑夫回憶,高陽村作為永德兩縣的交通要塞,也成為泉州沿海通向閩中西內陸的重要中轉站,每日商旅行人絡繹不絕地從永德古道的青石路面上穿行。村中的瓷人們至今留有前人諺語:“瓷路那俏絡(銷路好的意思),一頭面條一頭肉;瓷路那煞(停),一頭葭芷(面裝食物等用的`草編袋,閩南話發音“嘠志”),一頭侖缽(農村做飯的器皿),還有‘德化有瓷鐵紙,未(不會)富也未死’的說法。”

  從古沉船到印花瓷,從瓷幫古道到存留至今的破碎的瓷片,諸多的史書資料與出土文物,都驗證著德化瓷與海絲的關係有著非比尋常的關係。

  海絲文化書信600字【篇三】

  2016年中秋,

  華人世界都在傳播一條揪心的訊息:

  大水沖斷東關橋!

  於是

  多少人牽腸掛肚:

  在永春,在福建,在海外,

  甚至許多不知名地方的民眾也在扼腕嘆息;

  多少媒體紛紛關注:

  中央電視臺,新華人民鳳凰臺海,新浪網易搜狐騰訊,

  甚至還在不知何種語言的報裡;

  多少人徹夜不眠,奮筆疾書:

  天天都在佳作頻傳,

  時時都有新作面世,

  從剛寫的小學生,

  到年逾九旬的老教師;

  多少人開始學習:

  什麼叫做睡木沉基,

  什麼叫做智慧與奇蹟?

  多少人開始思考:

  為何八百年前會有東關橋,

  為何干砌的橋墩不懼狂風暴雨?

  多少番客就在橋下走起,創造了“無永不開市”的神話?

  多少遊子夢裡思歸,枕邊全是鄉愁的記憶?

  多少人開始明白:

  原來桃溪才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

  海絲開創者身上流淌的竟是永春人的血液;

  多少人上下求索:

  “鄉愁故里”到底還有多少文化資源待發掘?

  多少人大聲疾呼:

  應該還東關橋以歷史的名分,

  應該還永春以海絲源頭的地位,

  應該回歸本真尊重人類的歷史!

  …………

  這究竟是人與自然的較量,

  還是老天爺導演一場海絲文化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