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明文> 春節說明文作文彙編8篇

春節說明文作文

春節說明文作文彙編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說明文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說明文作文 篇1

  過年了,爸爸帶我和媽媽到奶奶家過年。我和奶奶一起包餃子,奶奶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居住在海底,經常吃村子裡的人,因此,村子裡人都非常害怕“年”。有一天,村子裡的人說:“今天是‘年’出來的日子。”於是,村長請來一位高僧,來打敗“年”。

  晚上,“年”果然來了,但今天村子裡卻截然不同。原來,人們都把門窗關緊,把牛羊拴牢,每家都在吃“年夜飯”。這時高僧穿著一件紅衣服,拿著鞭炮走向“年”,“年”馬上逃走了,並再也不敢來了。

  這次回奶奶家,我又學到了一個新知識。

春節說明文作文 篇2

  過年,對於小孩子來說是最高興且最有意義的日子,有得吃、有得穿、有得玩、又有錢花,真是快樂異常。

  新年的前一天晚上,就是除夕,這時候大家其樂融融,歡聚一堂。因為在外的家人不論東西南北,都要再這一天晚上趕回家來團圓,大家圍在桌前享受著豐富的晚餐:魚呀!肉呀!菜呀!擺得滿桌皆是,更有一道 具代表性的傳統名菜——火鍋。吃飽了年夜飯,大家等著領紅包,拿到之後總是喜上眉梢,不論多少,總是很開心的連夜不眠。

  當晚,大家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或許是太興奮的緣故,因為明天就是穿新衣、帶新帽的大年初一,這是從去年過完年就一直盼望到現在的,怎不令人興奮!我跟弟弟在被窩哩,一面聽著外面的鞭炮聲,一面心理不斷的希望明日早到來。一大早,天還沒亮,大家就起床了,穿上新衣,向父母鞠躬拜年,然後開始這一 天的玩樂,兄弟姐妹有的吃糖果、有的放鞭炮、有的大唱“新年好”,一片熱鬧。也有的跑去逛街或逛百貨公司,好不快樂!

  總之,過年是大夥兒最快樂的日子,到處洋溢著一片快樂而合諧安樂的氣氛。

春節說明文作文 篇3

  照家鄉的老規矩,春節大概從臘月二十三日開始。

  這天,是家鄉過小年的日子,說是小年,不如說是過春節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聽見一陣陣鞭炮聲響起,這是要吃水餃了,每一年的這天吃睡覺之前都要放鞭炮,再燒些紙錢送灶王爺上天,幹完這些才能吃水餃。每當這一天晚上,村子裡就會傳出一陣陣參差不齊的鞭炮聲,那聲音直衝雲天。這天還要把屋子整理好,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臘月三十也就是家鄉人口中的大年了,這天中午12點,每家每戶貼對聯。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頓團圓飯,吃晚飯,家裡的男人們就去別人家拜早年,女人們在家裡等待別人拜年。春節晚會開始的時候,每家每戶也都開始包水餃了,但都在炕上包,邊包水餃邊等待。包完水餃,就一起圍坐在電視前看春節聯歡晚會了,睡覺要等到晚上十二點時才能吃,吃完水餃才能睡。

  正月初一早晨,人們穿上新衣,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因為這時要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要壓歲錢了,收完了壓歲錢,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拜完之後就在家裡等待別人來拜年。

  過完春節後的幾天更不能閒著了,還要到別的親戚家這樣子來回走動,晚上還要請在村子裡的長輩吃飯。初二晚上包好水餃,凌晨四五點鐘去給死去的親人上墳。春節後的幾天晚上村裡開著路燈,小孩子們都出去放各種禮花。

  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這天必須要吃元宵,晚上全村一起放禮花,各種各樣的禮花在天空中呈現出來,給蔚藍的天空添上了幾筆彩色。

  春節直到正月十五結束,春節過去之後,天氣逐漸變暖,孩子們開始上學,大家又開始為新的一年忙碌起來。

春節說明文作文 篇4

  一提到西安,人們肯定都想起這座古城的魅力所在,經過了歷史千年的洗禮,她不但沒有毀滅,反而更加輝煌,繁華。在西安過春節,是人們最快樂的時光,因為在這,有很多有趣的民俗風情和好吃的、好玩的。

  大年三十是春節的彩排。從那天起,人們會把年貨全買到手,新衣服代表新氣象;買吃的,是為了慶祝春節。在新年,西安人人都會吃兩樣東西,那就是臘肉和餃子。在這一天,每個人也都要洗一次澡,這種做法是為了重新開始,從新的起點開始。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十二點,人人都要吃餃子,放鞭炮,小孩們要給老人長輩拜年。在這一天,每家每戶至少要到凌晨兩點才睡覺,這一天算是新年中人們最興奮的一天。

  大年初一這一天是新一年的開始。這一天,西安有個老規矩,就是不能幹任何工作與學習的事情,要無憂無慮地度過這一天,而且也不能說不吉利的話。這一天晚上,男女老少要大聚會,所有親戚朋友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大年初一是新年中最熱鬧的一天。

  從大年初二開始一直到大年初五,人們都要在西安四處拜訪親戚朋友們,而且還要在家門口貼對聯,以代表吉祥。這幾天裡,人們每時每刻都很高興,因為有些朋友們會到自家聚會。說到聚會,肯定要喝酒,陝西有一種名酒叫稠酒。此酒雖然度數不高,但美味無比,如同天上的玉液瓊漿 。

  正月初六到了,有很多人要開始工作和上學了。雖然離新年結束還有一些時間,可是一些人已經陸陸續續地趕回家。這一天,肯定有很多人抱怨,為什麼時間過得這麼匆匆呢?

  春節末期雖然沒有那麼的熱鬧了,可是還有一個節日,那就是元宵節。在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吃元宵,放煙花。這一天算是春節的最後一個樂章!

  這就是古城西安的春節,大家現在是不是巴不得馬上去享受一次呢?

春節說明文作文 篇5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過得真快,新的一年即將來臨。

  新年又到了!“砰!砰!砰!”煙火像花朵一般,開出燦爛的花朵。我的心裡五味雜陳,有歡喜、有希望、有悲傷……。新的一年,送走羊年,迎接猴年,我希望我的功課更進步,也希望我的體育變棒!

  我應該努力去追求夢想,向好同學看齊,不要想不勞而獲,不要偷懶,不要老是讓媽媽碎歲念,因為我長大了,應該更懂事了。

  過年快到了,我期待能領到更多紅包。我打算將紅包好好利用,一部份存起來,一部份拿來繳學費,減輕媽媽的負擔。

春節說明文作文 篇6

  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 的。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 有“灶王爺”神位。

  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 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 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 祈求。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 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 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 ,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 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 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 歡心,降福來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 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 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是人們 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 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

春節說明文作文 篇7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56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民風民俗,按照北京的民俗,我在過年時總結了四大民俗:

  春節風俗之一——貼春聯。貼春聯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在春節的前的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更是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每張春聯上都寫著祝福的話語,但各有不同,耐人尋味,有的春聯上寫著:“和風吹綠江南柳,春雨催開塞北花”,有的春聯上寫著:“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短短兩句,寫活了新春佳節人們心中的美好心願。

  春節風俗之二——貼窗花。剪紙藝術作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間正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存在、發展著,時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極大的顯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一把剪刀,一張小紙,就能裁出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剪紙作品。在春節這個喜慶的日子裡,我們就能在各家各戶的窗戶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紙作品——窗花。

  春節風俗之三——年畫。除了在門口貼春聯,在窗戶上貼窗花,欣賞年畫也是春節的一件大事。這一張張年畫為家家戶戶增添了幾分和諧安詳的氣息。舊時,家家戶戶在春節裡,由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徵吉祥富貴的年畫,新春之所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

  春節風俗之四——中國結。遍穿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中國結的身影,中國結的意義也從信仰改變為中國人對親情、友情、愛情的“一心一意”及擁有者“至高無上”身份的象徵。從大致小,從粗到細,大紅色的中國結透露出中國文化的深邃。

  春節風俗使我們的節日豐富多彩,而且過的十分熱鬧。民俗已經深入人心,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春節說明文作文 篇8

  春節,是我國一年當中最熱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早早的,街上“展覽”的對子、“福”字、窗花、糖果等年貨給我帶來了一絲絲“年味”。

  從臘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開始,大家就開始準備過年了。這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我們小孩饞的總想先嚐嘗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可是總要等到奶奶先到廚房的灶王爺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喲。據說,這樣灶王爺才能上天言好事。

  臘月二十四,每家每戶掃房子。媽媽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幹靜,這是為了新年有一個新氣象。過了二十四大人們忙著殺魚、肫肉、蒸花饃,準備年貨。

  每當二十九,每家每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節日的氣氛裝點的更加濃厚。吃過午飯後,端出香噴噴的肉餡,一家人就包起了餃子,男同志擀皮、小孩們當運輸員,媽媽們就負責製作精美的水餃。奶奶還要在餃子裡放進硬幣,看誰最有福氣。當一盤盤挺著肚子的水餃端上桌時,大家找到自己滿意的餃子,張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運。最後,那個帶有福氣的餃子還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每家每戶吃的都是餃子,我們早早的吃晚飯,守在電視前看春晚,也是“守歲”。

  初一到初六這幾天,就是我們小孩子“掙錢”的最好時機。天天不是呆在爺爺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媽媽的話說,就是“整天不著家”,但我們仍然樂呵呵的東跑西竄。

  我們這的春節一般到“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才告一段落。雖然濮陽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與許多大城市一樣,熱熱鬧鬧的迎來春節,又熱熱鬧鬧的把它送走。